痛风即痛痹。虞抟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痛风多因感寒而致,寒凝血瘀,不得流通,所以作痛,故适于用药酒治疗。常用附子、皂刺及藤类药物配制,如附子酒、九藤酒。(《医学正传》)
【配方】青藤、钓钩藤、红藤(即理省藤也)、丁公藤(又名凤藤)、桑络藤、菟丝藤(即无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阴地蕨(名地茶,取根)各四两,忍冬藤、五味子藤(俗名红内消)各二两。
【制法】上细切,以无灰老酒一大斗,用磁罐一盛酒,其药用绵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泄气,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
【主治】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证,其功甚速。
【用法】每服一盏,日三服,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1 药物快速缓解痛风
2 药酒快速缓解痛风
制法: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也投入净器中,以酒浸泡之。经5日去渣备用。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小杯。
功效:此方对于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九藤酒
食材:青藤、钩藤、红藤、J公藤、桑络藤、菟丝藤、天仙藤、阴地蕨各120g,忍冬藤、五味子藤各60g。
制法:将上药共为细末,用真绵包裹后浸入适量老酒中,放入瓷罐密封。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功效:此酒有舒筋活络,清热除湿,宣痹止痛之功效,用于痛风。日服3次,每次服10mL。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腹服用。
制法:将上药泡酒3000mL,半月后可服。
功效:能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顽痹、骨痹。每次服15mL,每日2~3次。
制法:先将人参、茯苓、橘红浸泡入白酒中,密封,浸至7天以上,每天30mL,睡前服。功效: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主治:痹病气虚痰阻,肌肉麻痹,骨节疼痛。
3 中药外敷快速缓解痛风
治疗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大小取药末以蜂蜜搅拌呈糊状,敷于患处,上面覆盖油光纸,用纱布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次,7d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多喝水。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化瘀通络。
治疗方法:》以上诸药,烘干研粉,过80目筛,装瓶备用。常规消毒病变处,以梅花针重叩患处至出血,加拔火罐,出血5~20ml,约10min后取罐。取消瘀散适量,用蜂蜜和陈醋将药调成糊状,均匀敷在患处,以纱布块覆盖,绷带或胶布缠绕固定。嘱患者回家后定时用陈醋浇灌于纱布块上以保持药物:湿润,隔日治疗1次。从须同小管效农很华,附06在的和路、家识江未的了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泻热消肿,通络止痛。
治疗方法:按比例制成散剂,将双柏散粉末倒入碗内,加人适量蜂蜜水调和成糊状。临用时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患处,将调好的药物:平摊在“舒适妥”胶布上,厚薄适中,再放人微波炉中加热1min,立即敷于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化瘀止痛。
4 快速缓解痛风的食疗偏方胡桃泥
食材:胡桃仁250克,山药100克,盐适量。
制法:将胡桃仁浸在含盐的冷开水中,5分钟后取出,放进微波炉烤3分钟,再用粉碎机捣烂,加适量盐与炒熟的山药粉混合拌匀即可。每次30克,开水送服。
功效:经常食用,有助于强身健体、调节代谢。
土茯苓骨头汤.
食材: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
制法:将猪脊骨洗净,放锅内,加1800毫升左右的水煨汤,煎成1000毫升左右,取出猪骨;土茯苓洗净、切片,以纱布包好,放入猪骨汤内煮,煮至600毫升左右既可。每日饮1剂,可分2~3次饮完。
功效:有清热解毒、补肾壮骨之功效:。
茯苓杜仲腰子汁
食材:茯苓10克,杜仲10克,松节6克,核桃3个,猪腰子1对,盐少许。
制法:将茯苓洗净切成薄片,杜仲微炒,核桃去壳;猪腰子去掉筋膜,再将茯苓片装人猪腰子内,以白棉线缠固,杜仲、核桃覆盖在外面,用蒸鸡罐蒸出自然汁后加少许盐。临睡前服用。
功效:适合于痛风日久的患者,有补肾除湿之效,腰膝酸软者亦可食用。
枸杞蒸乌鸡
食材:枸杞子15克,乌鸡1只,生姜、葱、昧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乌鸡宰杀后,去掉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乌鸡放人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中冲洗干净,沥尽水分,再把枸杞子装人鸡腹内,然后放人盆里腹部朝上),把葱段、姜片放人盆里,加人清汤、盐,将盆盖好,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大火上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人味精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痛风性肾病,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剧烈及痛风性结石伴尿路感染者忌食)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肚内杂物,用水清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黏液,切成小块;: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黄鳝、煸炒,然后放紫苏、黄瓜,加人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放人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紫苏叶既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
方18:山药乌蛇汤
食材:乌梢蛇肉500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生姜5片,盐、味精、猪油适量。
制法:将乌梢蛇肉洗净,切成小段,与山药、薏苡仁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添加猪油、盐、姜、昧精等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祛风湿。乌梢蛇具有除风湿和解毒的功能,与茯苓、薏苡仁等祛湿药物配用,更加强了蛇肉的祛风湿作用。故此方除对痛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外,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病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确定是紫公藤吗?痛风会用到的一般是丁公藤,也叫包公藤。
【化学成分】含丁公藤甲素、东莨菪内酯。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有一个痛风的方子叫九藤酒,里面有各种藤,其中就有丁公藤。
这个丁公藤只能外用,痛风发作的时候可以缓解一下,平时可以喝百草秦方的清风茶来降尿酸。
九藤酒——(痛风)
痛风即痛痹。虞抟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痛风多因感寒而致,寒凝血瘀,不得流通,所以作痛,故适于用药酒治疗。常用附子、皂刺及藤类药物配制,如附子酒、九藤酒。
(《医学正传》)
【配方】青藤、钓钩藤、红藤(即理省藤也)、丁公藤(又名凤藤)、桑络藤、菟丝藤(即无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阴地蕨(名地茶,取根)各四两,忍冬藤、五味子藤(俗名红内消)各二两。
【制法】上细切,以无灰老酒一大斗,用磁罐一个盛酒,其药用绵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泄气,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
【主治】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证,其功甚速。
【用法】每服一盏,日三服,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提醒您:九藤酒 此酒方大全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1 痛风患者能不能喝酒饮酒是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因为酒精可使体内的乳酸增加,促进嘌呤的分解而直接使尿酸升高;
同时,酒类本身可提供嘌呤原料,例如:啤酒内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因此,痛风患者是不可以饮酒的,尤其是啤酒、白酒、黄酒更容易加重痛风。
2 痛风患者可以喝红酒吗不建议痛风患者喝红酒
虽然红酒中的嘌呤含量较低(0.4毫克/100毫升),酒精度数低,但应用一定量的红酒同样可能增加血液中酒精浓度,从而加重痛风的症状。
因此,建议:对于已经患有痛风的患者来说,红酒最好不要喝;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适量喝点红酒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其实,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药酒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的。
3 适量喝红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4 痛风患者可以喝这些药酒
制法: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也投入净器中,以酒浸泡之。经5日去渣备用。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小杯。
制法:共为细末,用真绵包裹后浸入适量老酒中,放入瓷罐密封。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功效:此酒有舒筋活络,清热除湿,宣痹止痛之功效,用于痛风。日服3次,每次服10mL。 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腹服用。
追风酒
药材:当归、木瓜、牛膝、羌活、杜仲、茯苓各18g,祁蛇、雷公藤各30g,三七、蝉蜕、土鳖、红花各6g,枸杞、地骨皮、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各6g,蜈蚣3条。
制法:泡酒3 000mL,半月后可服。
功效:能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顽痹、骨痹。每次服15mL,每日2~3次。
参苓橘红酒
药材:人参10g(或党参30g),茯苓50g,橘红30g,白酒1 000mL。
制法:先将人参、茯苓、橘红浸泡入白酒中,密封,浸至7天以上。
功效: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主治:痹病气虚痰阻,肌肉麻痹,骨节疼痛。每天30mL,睡前服。
制法:能补肝肾,祛寒湿,通经络,止痹痛。
功效:主治痹病血淤痹阻。每次15mL,每日服2次。
制法:洗干净后切碎,浸入低度白酒内泡半个月左右。每日饮15g。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9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治鹤膝风病酒方——(鹤膝风)
下一篇: 附子酒(四)——(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