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它是由饮片作为原料配伍的复方及其制剂。
过去的研究曾把生药(天然药物)和中药混淆,用研究生药的方法研究中药;将药材作为中药的起点,用药材的质量标准去控制中药的质量,导致了真正的中药原料(饮片)缺少标准或没有标准,属于中药的定位错误。对中药的研究应该从临床使用的复方开始。而多数“现代中药”的研究正好与之相反,违背了传统的中药发展规律,脱离了临床。
生药和中药的概念混淆,是造成“中药现代化”走入误区的根本原因
曾几何时,中药必须与国际接轨,即与生药接轨,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认为:中药鉴定学就是生药学,中药就是生药,在中医药的学术论著中经常出现生药、中药名词混淆使用的现象,认为中药的原料就是生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药的高等教育中,全国近90%的院校将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制约中药发展的核心学科——中药鉴定学改成了生药学或与生药相关的混合学科,意味着对中药专门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被淡化并走向停滞的趋势;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继承中药文化的专业人才却逐渐减少,而由多学科引进的、非专业基础的中药现代化研究队伍迅速增长,似乎中药教育领域是边缘专业人员的最佳就业基地。
中药和生药归属于两不同的学科体系。从研究的路线来看:中药的研究是从临床开始的,疗效是确定的,起点就是药物,所含的组分是药效组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升级产品,要从二期临床开始;生药的研究是从生物开始的,疗效不确定,起点是动、植物,所含的成分是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从实验药理学开始的。从学科的内涵来看:中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制剂学,主要研究中药的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饮片的炮制加工技术、中药的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制剂工艺技术等问题;生药学的二级学科则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和制剂学,主要研究生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实验药理学方法和制剂工艺技术等问题。
从本质上讲,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是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物;而生药不是药典规定使用的药物。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用研究生药的方法研究中药,那么研究出来的产品既不是中药也不是生药或化学药物。如果我们用生药的学科去套用中药的学科,就会造成学科体系的混乱,出现培养目标的偏移,不管我们如何强调中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际的培养模式必将导致中药人才培养畸形状态的现实。人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中药的人才培养出了问题,中医药的发展该向何处去?
在生药定位的基准上建立中药的化学成分的质量标准,是造成现行中药质量标准脱离临床的关键
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能够科学地表述中药的疗效特征;而生药的标准是以活性成指标的,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对中药的定位错误,中药的现行标准实际上是不规范的生药标准,中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导向性错误,导致中药疗效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危机。中药的现行标准脱离临床,主要表现如下:
1、用药材(生药)的化学成分作为指标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造成了真正的中药没有标准
中医临床使用饮片配伍的复方及其制剂,患者服用是有效的;这个有效的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与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不一致的,一般地说相同的成分均低于药材的含量。那么,如果以使用药材的成分含量作为标准,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绝数的中药是不合格的,尤其是药厂在生产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时,只能采用增加剂量和添加化学对照品的方法来适应规定的标准。
2、随机选择药材样品建立化学成分含量的质量标准脱离临床
过去对中药的质量标准制定以30个药材的样品(商品或野生的、栽培的药材)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所含的某种或某几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最后确定以最低含量指标作为化学成分质量标准的下限,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临床,具有明显的不科学性。
3、化学成分含量越高并不代表质量越好
“现代中药”规定的化学成分含量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其规定的标准告诉人们:成分含量越高质量越好,这是一个专业知识的严重错误。从药效学的角度来讲,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生物效应是密切相关的,岂有含量越高生物效应越强的道理?用某种或某些化学成分标示中药的质量,要与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应,要有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的概念。实际上,传统中药在临床用药中剂量范围是明确的,现代中药的质量标准要与之相对应。
4、将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误为中药质量研究
中药即是药,药效物质的存在是绝对的。但不是单一化合物,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多成分,也不是没有固定指标的组分。中药是一个药效组分,这个药效组分是按照药效物质的生源规律进行有序组合,各成分之间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以药效组分为基础制定的质量标准可以表述中药的本质特征,符合中医药理论。
,一谈中药质量研究就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测定成分就是质量研究,似乎中药质量研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科学地说,中药的质量必须用临床指标或能代表其药效组分的指标去标识,脱离临床评价的指标去研究化学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5、自认为药用植物栽培的GAP规范就是中药栽培品的质量标准
药用植物新栽培品和新药用部位做传统中药使用,造成了中药市场混乱,是导致中药质量难以控制和疗效出现差异的新的致命误区。新的栽培品是生药而不是中药,盲目地大搞药用植物中药栽培运动,认为GAP基地栽培生产的药用植物产品就是符合标准的中药,反映出了我国中药专业素质教育的潜在问题。
临床实践证明,来源于同一个品种的中药,由于生境不同其药效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栽培和野生的不同,功效不同的中药不胜枚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宋代以前本草没有记载栽培历史的中药,栽培品切不可和野生品等同入药,否则会误病害人。
GAP是药用植物的种植规范,不是中药的质量标准,以扩大资源为借口,大搞药用植物栽培的做法必须降温。在栽培品的质量研究方面,栽培的环境脱离了自然环境,自认为主要成分相同,遂以某种成分的含量为测定指标,并将这个指标自定义为质量,这种研究必须停止。
中药的发展和现代化应建立在继承传统中药基础上
综上所述,纠正中药定位之误是中药发展的当务之急。定位决定目标,导向决定前途,中药的发展和现代化是建立在继承传统中药基础上的。对中药的定位错误已经涉及到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途,如中药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药的学科建设、中药全面的质量管理、中药生产和临床使用的各个层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药的质量集中体现在疗效,质量是中药的生命,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在中药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完善中药的国家标准,现代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体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调整现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不合理的机制和教育结构,尽快调整不合理的中药学科体系;加强中药专家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中药市场和中药生产的管理能力;国家有关部门要明确提出中药和生药(天然药物)分开管理的基本原则。可以肯定地说:中药的科学内涵是存在的,其科学的奥秘是可以揭示的。只要我们坚持中医药传承的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大的贡献。
“所谓‘中医需要接受科学洗礼’的命题,并不意味着中医‘不科学’,更不说明中医‘没有科学内涵’;而是说,包括中医在内的一切较为成熟的古代实用学术,诸如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农学、建筑学以及医学都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这些科学内涵都来自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和重复验证。”
1.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医疗技术,其目的都在于治病救人,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是一门应用科学,至于某些政府部门和学者提议将中医中药作为文化遗产去对待,这和中医的医学本质是冲突的。(我个人觉得,中医作为文化的存在意义和作为医学的存在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应该分开讨论。)2. 如果回溯西方的医学发展史,可以看到,西方医学也经历过经验医学的发展阶段。不过随着自然科学发展,逐渐蜕变为现代实验医学,再到循证医学。这可以作为中医发展的参考。3.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直接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理论部分,而属于哲学范畴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部分,应该留待哲学家思考。4.对于中医实用理论研究部分目前存在很多误区。这里展开说会比较长,感兴趣的人多的话,我再考虑补在下面好了。简单来说就是,作者认为,第一个误区是企图将古人虚构的身体构造实体化;第二个误区是将中医中临床实用部分和理论哲学部分杂糅,反而使得中医似是而非;第三个误区是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存在问题。
鉴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认知方法,使临床合理使用并发挥治疗作用的西药具有中医理论内涵是可行的,此即「西药中药化」。通过该工作的开展,有益于西药的更合理使用,有益于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益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应该通过中医的思维和认知方法去逐步开展「西药中药化」工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存在着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医学体系。鉴于这两个医学体系的理论构建存在着许多差别,因此治疗疾病的药物就有了中药和西药的区别。自从近代的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张锡纯创制「阿司匹林石膏汤」后,近百年来「西药中药化」这个话题一直被中医药界的部分学者所关注。
所谓「西药中药化」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按照中药药性理论给西药赋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等性能,将其纳入中医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现理、法、方、药下的辨证用药。面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需要,笔者对「西药中药化」进行了一些思考,不妥之处请同道商榷。
「西药中药化」具有可行性
「西药中药化」就是使西药变为中药。对于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并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因此,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的具体药物,其中,西药属性划分是由指导其应用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中医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指导,着眼于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吸收著同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外来医药知识,与具体的医疗实践相结合,逐步积累著临床经验,促进了自身独特理论体系的发展。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则是在「临床有效-中医归纳-临床验证-理论确认」这一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随着历史的前进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不断在进行着积累。
在中药学发展史中,外来药品西洋参、番泻叶、藏红花、犀角等成为了中药,药物品种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到《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的数量变化,张锡纯提出的「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等,均说明了这种情况。因此,面对目前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有效治疗作用的诸多西药,只要通过中医的临床实践进行逐一认识和归纳,并经过临床验证而获得相应的中医理论确认,就会成为中药,也就是实现了「西药中药化」。
「西药中药化」的作用和意义
1.有益于西药的更合理使用 西医学以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着眼于纠正解剖局部和微观的病灶。在该理论指导下形成和使用的西药多注重于对局部微观病变和理化指标的改善。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局部与全身之间发生著密切的联系,某一理化指标通过体液循环对周身都会有所影响。因此,应用某一具体的西药在治疗疾病时,在对局部微观病变发生作用的同时会影响整个机体,在对某一理化指标发生作用的同时会使全身发生一些变化。同时,西医药理论基于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可检验指标对群体的探索较深入,而对于还具有人文科学色彩的患病个体则认识有所不足。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整体观念的指导,更多关注于对患病机体的整体认识,而且还通过辨证论治的手段注重于个体特征的把握。因此,通过「西药中药化」,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西药对整体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发挥群体治疗作用的西药针对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从而避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西药的临床使用更加合理化。
2. 有益于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但继承和创新的前提是立足于该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近百年来,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虽然与西医药主动或被动传入后占据医疗市场直接冲击作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学缺乏理论上、方法学等方面知识的更新,缺乏用中医药学观点去认识客观存在的广泛与医药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问题,没能把这些先进的知识吸收到中医药中去,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要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没有了整体思维的指导,缺失了辨证论治的观念,不但不能很好地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更谈不上在新时代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目前,虽然西医药理论体系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主流医学,但是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医药这一开放性的理论系统,变换一下研究思路,用中医的眼光去看西医药理论,将中医药优秀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会丰富和发展中药理论,符合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号召实现的目标。
3.有益于医学理论的发展 面对目前存在的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体系,都需要去进一步的发展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和整体与局部的统一。让上述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按照自身原有的模式去探索和发展,往往需要在摸索中艰难的缓慢前进。通过「西药中药化」的逐步开展,原有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宏观、整体的认识会逐步和已有的西医理论体系相联系,为西药赋予了中医药理论后会使其在西医理论体系下出现一些理化指标的内涵,让中医的病机(证型)具有了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使中医相关理论客观化和微观化;同时,通过「西药中药化」的认识,原有的西医理化指标和局部病变会对应出现一些中医的病机(证型)认识,使原来视觉中难以相互联系的指标与系统之间出现一些相关性,从而实现西医相关理论的有机宏观化和整体化。如此的两种途径会逐步实现中、西医学的相互发展和融合,促进医学理论体系向前发展。
「西药中药化」的实现途径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指导下,通过诸多医家对具体疾病的临床实践体悟而不断产生、发展和丰富的。作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治疗疾病的药物——中药,其理论内涵是在「神农尝百草」式的探索和有效治疗药物筛选后,根据疾病状态下中医理论所认识的机体在具体药物应用后的变化而逐步归纳认识的。目前,广泛使用的诸多西药在临床正确选择使用下治疗疾病的有效性是毋容置疑的,这就为开展「西药中药化」工作提供了条件。开展具体的「西药中药化」,应该是在合理使用西药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密切观察其使用后相关中医特征所发生的变化(既要认识到该药物发挥的治疗作用,也要认识到该药物所产生的副反应),进行逐一的归纳,并再次进行临床验证以进行理论确认。当然,在开展上述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现象,借鉴已有的文献资料,并选择合理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开展临床对比研究。从而使西药具备:1中药特殊 性能表述,如性味、归经等;2具中医药学术语的功效表述如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3配合使用的各药能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一个功效整体,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同一物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属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它。面对治疗疾病的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体系认识的就是中药,按照西医理论体系认识的就是西药。目前,我们面临着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面临着提高西医药临床疗效的要求,更面临着融汇中、西医理论体系发展现代医学的要求。通过「西药中药化」工作的开展,这些任务会慢慢得到实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9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对肾脏有保护和改善作用
下一篇: 人参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