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在黑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酪氨酸酶活性增高会产生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疾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对196味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评估它们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多巴色素法测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底物为L-多巴,在475纳米处测定透过率。
结果:
通过筛选196味中药发现光果甘草、五倍子、蝉衣、牡丹皮、苦参、珍珠绣线菊、苍耳子、桑树根皮(鲜)、大黄(生)在高浓度(500微克/升)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超过浓度为1毫摩尔/升的熊果苷的抑制作用(P<0.01),其中以光果甘草的抑制作用最强(高浓度时抑制率达98.3%);六月雪、泥湖菜、地骨皮、炒川断、天麻、连翘、茶条槭、甘草、败酱草、黄杨(干叶)、双花等11味在高浓度(500微克/升)时与浓度为1毫摩尔/升的熊果苷的抑制作用相当(P>0.05);茵陈、威灵仙、白芨、紫槿、大蓟、小构树、钩藤、玉竹、熟大黄、莪术、苍术、姜黄、黄芩、虎杖、豚草、狭叶山胡椒、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同时有抑制作用和激活作用。
结论:
光果甘草、五倍子、蝉衣、牡丹皮、苦参、珍珠绣线菊、苍耳子、桑树根皮(鲜)、大黄(生)、六月雪、泥湖菜、地骨皮、炒川断、天麻、连翘、茶条槭(包括阴干组和新鲜组两种)、甘草、败酱草、黄杨(干叶)、双花等20味中药具有治疗因酪氨酸酶活性异常所致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应用前景。
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主治
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验说明,补骨脂对由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有明显舒张作用,以加药后15分钟作用最强,但略逊于氨茶碱,两组与空白对照组解痉作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3.光敏作用:。
3.2.异补骨脂素加黑光照射抗皮肤移植排斥效应:3.3.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补骨脂95%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使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数量增加。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亦能促进皮肤黑色素的合成,并使之沉积于皮下。
4.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补骨脂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5.抗肿瘤作用:6.抗生育和雌激素样作用:7.抗衰老作用:补骨脂能不同程度的显著延长家蚕幼虫期和家蚕寿命。
8.升高白细胞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补骨脂对粒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保护动物在注射环磷酰胺后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9.其它作用:补骨脂水煎液对囊尾蚴有杀伤作用,40%浓度作用24小时,能杀死囊尾蚴88.O%;4%浓度时能杀死47.5%。40%的补骨脂水煎液对阴道毛滴虫亦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体外作用30分钟即可使虫体消失,效果强于大黄。此外,补骨脂素对多种出血症(如子宫、牙龈、鼻出血)均有止血作用
脸上长斑可以采取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食物选择如下:
1、西红柿:每日喝1杯西红柿汁或经常吃西红柿,对防治雀斑有较好的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被誉为“维生素C的仓库”。可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使皮肤白嫩,黑斑消退。
2、黄瓜粥:取大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精盐2克,生姜10克。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淘洗干净,生姜洗净拍碎。锅内加500克水,置火上,下大米、生姜,烧开后,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烂时下入黄瓜片,再煮至汤稠,入精盐调味即可。一日两次温服,可以润泽皮肤、祛斑、减肥。经常食用黄瓜粥,能消除雀斑、增白皮肤。
3、柠檬冰糖汁:将柠檬榨汁,加冰糖适量饮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00克柠檬汁中含维生素C可高达50毫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常饮柠檬汁,不仅可以白嫩皮肤,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斑,而且还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4、黑木耳红枣汤:取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将黑木耳洗净,红枣去核,加水适量,煮半个小时左右。每日早、晚餐后各一次。经常服食,可以驻颜祛斑、健美丰肌,并用于治疗面部黑斑。
5、山楂饮:山楂、橘皮各饮适量。将山楂、橘皮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调用。可经常饮用。功效清除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6、薏苡粥:猪肾1对,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将猪肾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粳米、薏苡仁、水一起,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即可。分顿吃。功效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7、柠檬蜂蜜水:将柠檬切片放入密闭的容器中,放入蜂蜜,加入凉水使得淹没柠檬片,盖好容器,放入冰箱。转天拿出两片即可泡水了,一个柠檬能喝一个星期左右。柠檬耐久易保存,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防止牙龈红肿出血,还可减少黑斑、雀斑发生的几率,并有部分美白的效果。
痘坑其实比较好解决,特别是刚刚留下的痘坑,只要及时解决,还是可以很快就恢复的。如果是囊肿型痘痘留下的深痘坑,或者时间很长的痘坑,想要修复的话会很缓慢有的甚至是不可能修复的,只能靠有的方法稍微变平一点,但是想要完全去除基本是不可能的。
痘坑是由于感染发炎或外力挤压所致的脸部疾病。痘坑最主要表现的是几乎面部,毛孔, 周围都向里凹点点,痘坑不仔细观察并不明显,从近处看可以看出来,形状和橘子皮一样,且毛孔粗大,而且是每个毛孔就一个坑,但坑比较小,豆痕分布比较不均匀,不规则,而且坑洼比较明显。是因为感染发炎或外力挤压所致。
隔夜茶水修复痘坑:隔夜的茶水中具有多种可以修复肌肤的成分,尤其是茶水中的酚还能控制肌肤上油脂的分泌,可以自己使用茶水改善痘坑的情况。最好是选择使用隔夜的绿茶效果会更好,将绿茶直接涂抹在面部的肌肤上,对于有痘坑的部位可以多次涂抹按摩,每隔一天使用一次可以让痘坑慢慢的变浅,而且这种方法还具有美白的功效。
山奈,别名:沙姜、三柰、山辣, 多年生宿根草本, 为姜科山奈属植物山奈( Kaempferia galanga Linn.) 的根茎,根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栽培。山奈根茎为芳香健胃剂,有散寒、祛湿、温脾胃、辟恶气的功效,亦可作调味香料。在民间,山奈一直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使用,其根茎、叶常用于白切鸡、白斩鸡的食用佐料。据中国药典记载,其味辛,性温,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作用 ;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抗肿瘤活性
刘彦芳等人研究山奈挥发油对人胃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奈挥发油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各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裸鼠原位肿瘤明显缩小(P<0.05),其中联用组抑瘤作用最显著(P<0.05),薛颖等以来自鼻咽癌病人的 EB 病毒早期抗原(EBV- EA)阳性抗血清为研究对象,发现山奈挥发油中的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成分具有较强抗促癌药理活性;其中顺式 -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IC50 (半数抑制浓度)为 5.5 μmol·L- 1,反式 -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 IC50 为 9.5μmol·L- 1;顺式体的抗促癌活性与姜黄素(IC50 值 5.4 μmol·L- 1 )相当,而反式体的抗促癌活性也比已经报道过的熊果酸(IC50 值 20 μmol·L- 1)、蟒牛儿醇(IC50 值 16μmol·L- 1)等作用略强。
杀线虫活性及抗氧化活性
Choi对取自 27 个科的姜黄、八角茴香等 40 种药用植物的甲醇提取物过行杀线虫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山奈提取物的杀线虫能力最强。且其杀线虫活性与肉桂酸乙酯成份有关,研究表明 60μgmL- 1 的反式肉桂酸乙酯及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杀线虫活性达 100%。Vankar通过对姜科的高良姜等六种植物进行研究,发现山奈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活性稍逊于高良姜。
镇痛及抗炎作用
Sulaiman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山奈的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及抗炎作用,而且山奈叶子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及抗炎效果比根茎的水提物更显著。
药理作用
山奈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抑制大鼠植入羊毛球的发炎作用。山奈素含有多个酚羟基,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山奈提取物对许多人体酶有抑制作用,如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山奈根提取物有很好的防晒效果,酒精浓度越高,提取物的防晒效果越好。山奈根提取物中的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醋等成分在280~320nm区域有宽而强的吸收,对皮肤无刺激,安全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防晒剂。
副作用
山奈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盐水小虾致命性测试显示,ED50为(7.92±0.13)µg/mL。山奈根状茎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恻试发现,小鼠按5g/kg口服未见死亡,服用组与对照组在身体和器官重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畸形性和组织病理方面的变化也未观察到。当小鼠每天按25mg/kg,50mg/kg,100mg/kg服用山奈根状茎的乙醇提取物来研究亚急性毒性时,服用28天没有发现与对照组在身体和器官重量方面有明显的差别。
山奈根状茎的己烷提取物对兔子的皮肤刺激性测试没有发现畸形性、组织病理方面的变化和刺激性现象。因此目前认为山奈根提取物外用是安全的。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山奈挥发油可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香精的调配。
山奈提取物和巴松1789按质量比1:1和0.05:3配制成的己二酸二异丙
醋的溶液,经紫外光和夏天正午的太阳光照射测试,发现对UVA有很好的防晒效果,且山奈提取物中的防晒成分对巴松1789光稳定性有提高。以山奈提取物为主作防晒剂制备的防晒奶液,SPF值可在6~30之间,且对皮肤无刺激。
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50%。在化妆品中加人质量分数0.1%~1%的山奈提取物就可以防止化学物质引起的皮肤刺激和皮肤变色(如红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9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黄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下一篇: 抗癌真菌研究开发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