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佳
蒙医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蒙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结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区,多户外活动,多肉食的特点,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蒙医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所谓“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脏器的功能活动,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等。
“希拉”有火热之意。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希拉”在发挥作用。“希拉”偏盛,就会发生各种温热病,如口苦、吐酸、神情狂躁等表现。
“巴达干”是指体内的一种粘液状物质,具有寒性的特征。“巴达干”的功能失调,除了表现为一般寒性征象外,还易导致水液的停滞不化而出现各种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蒙医药在治疗颈腰椎疾病、骨科疾病及各类关节疾病、血液病、肝炎、肾病、心血管病等疑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蒙医还有放血疗法、震荡疗法、酸马奶疗法、整骨术、药浴、灸疗法等独具特色的疗法。
老百姓消费得起的特色疗法 治疗脑震荡不超过60元
“五疗科”是几乎每个蒙医医院里必备的特色诊室。这里提供的特色蒙医疗法如铜罐、沙疗、震荡疗法等都深受老百姓欢迎,每天来此进行治疗、保健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48岁的巴布先生患有腰肩劳损,记者来到鄂尔多斯蒙医研究所五疗科时,他正在这里进行第4次铜罐治疗。“每次治疗将近1个小时,效果特别好。”巴布先生说,4个疗程下来腰肩疼痛明显减轻了。为巴布先生进行拔罐治疗的乌兰图雅医生已经在这里工作16年了,她告诉记者,拔铜罐不仅对风湿疼痛效果良好,而且能起到保健作用。“拔一次才10块钱,普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足疗效果也非常好,25元一次”。
听乌兰图雅医生这么介绍,记者才惊讶地发现,诊室墙上挂着的收费牌所标注的收费价格都非常低廉。蒙医的各种针灸疗法(如火疗、银灸、蒙古灸)每次收费仅4-18元,形式多样的蒙医洗浴疗法(如蒙医蒸气浴、希热乌素浴、鱼花浴等)收费是13-35元。最具特色的震荡疗法(震脑术、震肝术、震宫术等)也不超过60元。
“震脑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这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是蒙医的一大治疗特色。汉代文献中记载,有一次苏武受了伤,匈奴医生掘了一坑,加上热灰,将昏厥的苏武放在热灰上,蹈其背而使其脱险;18世纪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以“蒙医震脑术”为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治疗脑震荡的方法。其治疗原则是“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具体操作方法有木臼法、棒击法、脚底敲击法等。
在鄂尔多斯蒙医研究所,记者有幸“见识”了这一传统特色疗法。病人平躺于木板上,大夫盛一碗与碗口齐平的细沙,并用布包好,碗口朝上放于病人脑下。随后用一跟木棒在病人平躺的木板上选几个位置进行敲打,从而达到“以震治震”的效果。敲打几次为一轮,每轮之后碗内的沙子都会因震动而低于碗口,待医生把沙子装满后不断重复,直致碗内沙子不再减少。
声名远扬的蒙医整骨 手法复位治疗率高达98%
家住库伦旗的苏雅拉图7月14日不幸遭遇车祸,左小腿两处骨折,家人当即把他送到了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记者来到病房时,正好赶上医院骨科主任陶乐为他进行整骨治疗。只见陶乐主任将白酒用嘴喷洒于苏雅拉图左腿骨折处,然后徒手进行按摩接骨治疗,按摩2-3分钟之后,大夫用事先准备好的棉纱布包住腿部,并用夹板用力固定。“每天手法复位两次,再配合蒙药治疗,45天左右能下地行走。”陶乐主任自信地告诉记者。这样的自信不仅来自祖传“绝活”的神效,更来自医院每年骨伤患者康复量的数据。该院院长胡达来说:“医院就诊病人量逐年上升,骨伤病人年门诊人次达到了2万,其中入院治疗的超过2000人,80%以上都是下肢骨折,而用我们蒙医整骨的手法复位治疗率高达98%。”
几天后,记者再次联系苏雅拉图,与那天正在进行接骨治疗的时候相比,他现在的声音显得精神多了。“现在恢复得挺好,过几天我准备出院啦!”“你不是住院才不到半个月吗?那么快就能出院?”记者很疑惑。苏雅拉图说,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手法复位了,每天只需搽一些药酒。“回家修养几天,大夫说40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吴·莫日根住在距离通辽市上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前两天他连夜带着自己骨折的侄子赶到通辽蒙医整骨医院。在问及为什么跑到那么远的地方进行治疗时,他告诉记者,自己15岁的时候锁骨骨折,当地的蒙医用了5天时间便治好了,“10多年了,到现在也没犯过,蒙医就是治得好病!”
蒙医整骨技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白酒按摩、沙袋夹挤等特色治疗手段。在内蒙古地区最有名的要数科尔沁包氏蒙医整骨世家。包氏整骨的鼻祖是清代科尔沁整骨名医娜仁·阿柏,她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古老而神奇的整骨技艺。以包金山、包占宏、包斯琴为代表的包氏第四、第五代传人,则把这个蒙古族独特的民间祖传整骨术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系统的“蒙医骨伤科学”。包氏整骨以“三诊六则九结合”为治则,在治疗各种骨折、骨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等疑难杂症上有着独特疗效,因此也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东三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前来。
蒙医整骨治疗不仅手法独特、效果显著,而且价格相对低廉。以治疗一个普通骨折为例,如果在西医医院,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总共费用至少在1万元以上,且病人必须至少在半年内卧床休息。而蒙医整骨,每天进行两次手法复位仅需要36元,再加上一些蒙药及住院的费用,几千元便能使病人在大概40天后下床行走。
“酒香不怕巷子深”,蒙医整骨正是以其显著的治疗效果、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前来求医问诊。
高等教育让蒙医后继有人 求学蒙医药留学生不断增加
蒙医高等教育最早始于16世纪。随着喇嘛黄教的传布,蒙古族在寺庙里设立“满巴拉仓”,开始了有组织、有系统的医学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后,内蒙古医学院于1958年成立了中蒙医系,这是当代蒙医进入高等教育的开端。1980年这里开始招收首批蒙医学硕士研究生。50年来,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为全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蒙中医药人才。这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医学教育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专业人才最多、办学层次最高的一个特色学科。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蒙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蒙医药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医疗服务和教学体系日趋成熟,蒙医药还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升温的蒙医药热也让蒙中医院校感受到了民族医药的春天。“今年的招生工作基本结束,我们学院的分数线稳中有升,蒙医、蒙药和药物制剂都是100%第一志愿报考,还有来自新疆、青海等地区的考生。”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院长奥·乌力吉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机构已经发展到107所,绝大多数综合医院开设了蒙中医药科室,75.4%的苏木乡镇卫生院、61%的嘎查村卫生室、8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群众提供蒙中医药服务。成熟的医疗体系,也是蒙中医药教育的坚实后盾。
蒙医药学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传统医学,不仅在内蒙地区群众基础深厚,而且其影响力也辐射到蒙古国、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等蒙古族聚居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国和前苏联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蒙医药事业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进入停顿状态,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重新恢复。现在,蒙古国及俄罗斯联邦蒙族聚居地区的人们,为了重拾蒙医药学这一蒙古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派驻了不少留学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学习蒙医药学。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三所蒙医药教育院校——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和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不仅接收了不少来自蒙古国、俄罗斯、韩国等地的留学生,还与他们达成了长期的交流合作机制。得以在更广泛的地区不断延伸。
蒙药制剂独具特色 大小医院都有蒙药制剂室
蒙药独具特色、取材广泛且作用迅速,其常用剂型也非常丰富,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洒等。其中与中医有很大不同的是金石剂,也称珍宝剂,它以金属矿物宝石等为药,如以金、银、珍珠、玛瑙、玉石、珊瑚、松石、红铜、白锡、铁、寒水石、月石、金精石、银精石、水银、硫黄、黄丹等为主药,适当配合动、植物药而制成化合剂。
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到自治区级的大型综合医院、小到嘎查村的卫生室,都会设有蒙药制剂室。
在鄂尔多斯蒙医研究所的蒙药房,记者第一次见到200多种蒙药制剂。“传统蒙药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散面为主”,蒙医研究所副所长孟柯向记者介绍,“另一个特点是蒙药在用纸包装时会依据服药的时段、服法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形态各异的蒙药包装也折射出蒙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当记者走进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蒙药制剂室时,真正见识了蒙药制剂工艺的“博大精深”。穿上全套的隔离服装、经过两次消毒处理,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进了这个堪称自治区设备最先进的蒙医药制剂室。在这个自治区首个按国家GMP标准建设的蒙药制剂楼里,拥有从选材、洗药、干燥、提取、浓缩等一系列完整的先进技术设备,及非常严格的安全卫生标准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该制剂室生产自制蒙药175种,包括汤剂、散剂、水丸、蜜丸、油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擦剂、药浴等11个剂型,中蒙药材饮片500种。新开发研制的验方及科研药品常年供不应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每年生产将近1000万元的药品,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光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蒙药,我们每年就生产10万袋。”
通辽市科左后旗伊胡塔中心卫生院看到的蒙医药制剂室虽不能与大医院的蒙药制剂室相比,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远离城市、嘎查村级的卫生院,同样也配备了一个功能完备,能够进行蒙药材储存、选材、洗药、提取、浓缩、制作药末水丸等一整套完整流程的蒙药制剂室。
政策有保障 群众欢迎 许多群众看病首选蒙医药
蒙医药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有药量小、疗效好、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具有深厚的群众根基。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聚集地。在这个拥有自治区1/4蒙族人口的地方,老百姓看病首选蒙医蒙药。因此,通辽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院都设有蒙中医科,民族地区嘎查村卫生室均有蒙中医药人员。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旗县市区蒙中医医院为龙头,苏木镇卫生院为纽带,嘎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牧区蒙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
在加强蒙中医机构基础建设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扶持蒙中医事业发展。自治区政府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将蒙医中医事业费单独列入统计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同时实现自治区范围内蒙医医院经费全额预算、中医院人员工资不低于80%定额发放。另外还将符合条件的蒙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并适当提高蒙医药报销比例。在通辽市,凡治疗过程中使用蒙中医药的能在原报销比例基础上多报20%。在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下,内蒙古自治区一些旗县的中蒙医院收入甚至超过了西医医院。
蒙医药在基层的全面铺开,一方面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更重要的还在于基层群众对于蒙医药的喜爱与信赖。“蒙医不仅能治好病,而且价格便宜”,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岁的小吴(化名)在2007年6月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父亲带着他辗转北京、沈阳等地的大医院进行治疗,花费了20多万元也没有起色。正当小吴一家灰心无奈的时候,今年年初听说蒙药有奇效,于是小吴来到鄂尔多斯蒙医研究所开始服用蒙药治疗。8个月下来,每天四小袋的蒙药冲剂,竟让小吴原本以被西医“宣判死亡”的病情奇迹般好转,目前他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54岁的王大妈是汉族人,患有风湿病多年,去年腿疼得不能弯曲,走路也使不上劲,她开始四处求医。“在沈阳看病花了8000多,效果也不明显。还是到了蒙医院做了小针刀,疼痛马上得到缓解。”王大妈说,做一次小针刀的费用是100元,只做了3次自己就感觉舒服了很多。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事例,一次又一次的口口相传,才有了蒙医药深厚的群众根基。蒙医药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不可替代地发挥着保护人民健康的巨大作用。
《中国蒙医药》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注册的正式公开出版物。杂志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主管,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1974年创刊,原称《蒙医药》,是*学术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5-13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854,邮政代号16-60,国外代号Q6384,16开,月刊(中文版)**医学科技期刊;是各级人事部门评定各级职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认定期刊。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
蒙医药学和中医中药学有很多的不同。首先从理论体系上有很大区别。蒙医学是赫依、希拉、巴达干为主的三元理论为主,而中医学则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主线。而且诊病、治疗过程都有很大的区别。中药和蒙药更是区别太大,蒙药一般生用的多,保证药品的纯天然性,而中药一般是煮过的。同样的一种药,在中医里和蒙医里使用的功效都有所不同。这主要是以其理论基础所决定的。蒙医药学目前国家归类为民族医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来管理。但不是学科上的分支,只是国家的管理上的归类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3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