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人们都非常重视防暑降温,然而却往往忽视了寒湿之邪对人的伤害。殊不知炎炎盛夏,特别是夏秋之交的七、八月间(古称长夏),由于多雨,湿邪当令,所以寒湿之邪伤人更甚。临床实践证明,在夏季发生的疾病中,寒湿之邪引发的疾病往往占绝大多数。
寒湿之邪可致病
寒湿为阴邪,皆伤人阳气。寒邪具有重浊寒冷、凝滞收引、澄澈清冷等特点;湿邪具有潮湿、黏滞、重着不易速去等特性。湿邪致病有内湿、外湿之别:外湿是受外界环境中湿邪的侵袭而致病;而内湿则是素体脾肾阳虚,又遭受饮食生冷的侵扰,湿邪难于运化而致病。在夏秋之交,寒湿之邪最常引发以下疾病:
一为阴暑。古人认为,“暑月受寒,故名阴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是指白天或夜间休息之时,过于避热趋凉而感受风寒之邪,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胸闷呕恶、肌肉拘挛麻痹等症状。
二为夏季感冒。夏天多汗且食欲差,免疫防病能力下降。若避暑过于贪图凉爽,就易感受风寒湿邪而引发夏季感冒。以伤风为主者俗称热伤风,可见头痛、鼻塞等症状。以寒湿为主者称暑湿外感,其症身重,头痛如裹。其中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为主者称胃肠型感冒。
三为胃炎肠炎。夏日睡卧贪凉,或子夜睡卧之时突然风雨交加又缺乏防护,或素体脾肾阳虚,又贪吃生冷瓜果,皆易引发胃肠炎。
四为关节肌肉病变。夏日贪凉,坐卧湿地,或居处卑湿,或涉水淋雨,或水中作业,或汗出沾衣,或头身大汗淋漓而突然用冷水浇头冲身,皆易导致风寒湿邪侵袭关节、肌肉,致使其疼痛沉重或拘挛麻痹等。
如何避免寒湿伤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预防与避免寒湿之邪伤人呢?
1.改善居住环境。尽量避免居住在低矮潮湿之地。晴天应多开窗通风,阴雨天外面湿度太大时则应少开窗,或利用电扇、空调、电热毯、熨斗的除湿功能,以保证室内湿度不超过60%,保证衣服干燥清爽,免受寒湿之害。
2.避免外感寒湿之邪。夏日避暑不要过于避热趋凉,不要露宿室外或睡于室内通风处,午睡休息或夜间睡眠要避免电扇直吹人体,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天再热也不要赤身露体,睡眠时最好穿个背心,或用毛巾被将腹部遮盖,以免夜间感受风寒。还要尽量避免涉水淋雨,水中作业,汗出沾衣。头身大汗淋漓之时,切不可为贪一时之快,而用冷水浇头冲身。
3.调整饮食,少吃生冷瓜果。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尤其不可贪吃冷食冷饮,并应适当进食一些具有健脾厚肠除湿作用的药食,如扁豆、绿豆、薏苡仁、山药、芡实、赤小豆、莲子等。
4.年老体弱脾肾阳虚之人,必要时可采用温肾健脾助阳之剂,如以附子、干姜、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等进行调补,以增强体质,减少寒湿之邪伤人。(孙川)
首要养心 中医认为,“火热主夏,内应于心”“暑热最易伤心”。夏季暑热当令,腠理开放,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天气炎热,易致血压上升,汗出过多则血液黏稠、血流减慢,易导致血栓形成,因而酷暑盛夏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以“养心”为首要。笔者认为,夏季养心,一定要做到不劳神、不苦形,保持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放慢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重视调整饮食,适当多饮水,宜经常食用些有益气养心作用的食药两用品,如西洋参、黄芪、百合、莲子、大枣、麦冬、茯苓、竹叶、柏子仁、龙眼肉、小米等。
二要护脾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属土,内应于长夏(夏秋之交)”。夏秋季节,天热多雨,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湿盛则最易伤脾。夏秋若不注意节制饮食,贪吃生冷食品,也易内伤脾胃。脾主运化,夏伤脾胃,一易引发肠炎腹泻、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二,湿伤关节肌肉,则易使关节、肌肉疼痛、头身困重等症状发生与加重。所以,夏季保健应特别重视护脾。护脾一要预防寒湿伤人,还宜常吃些具有健脾除湿作用的食品和药食两用品,如薏苡仁、茯苓、山药、白扁豆、莲米、芡实、绿豆、赤小豆、荷叶等,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系列中成药等。
三要制怒 高温季节最易影响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容易上火,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甚至怒火上冲,引发头痛、血压上升等症状。所以,在夏季要努力保持平和宁静的良好心态,乐观开朗,减少不良精神刺激,尤其要注意戒怒,预防“情绪中暑”,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
四要卫生 夏季的衣食住行,一定要讲求卫生,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蔬菜、水果等食品在采购、贮存等环节中一定要保持新鲜卫生,食品在烹调或生食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必要时应用开水烫过;绝对不能吃霉变食品,不吃腐败变质食品。每餐不宜做得过多,尽量少吃隔夜剩饭剩菜,即使是存放于冰箱中的熟食,也要加热后再食用;不吃不熟识的野生蘑菇,不吃青皮番茄,四季豆一定要熟透才可食用,严防食物中毒,“病从口入”。
五要防暑 夏季暑热当令,预防中暑是养生的要中之要。首先要保持宁静平和的良好心态;在上午11 时以后至下午4 时之前,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劳作和外出,外出要戴草帽或打遮阳伞、涂防晒霜;注意多饮水,还应备好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居室要注意遮阳,避免暴晒;应用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调至26~28℃为宜。此外,吃冷食饮冷要有节制,特别是高龄老人、脾胃虚寒之人和孩子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损伤脾胃之阳,引发腹痛、腹泻等病症。
六要补水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酷暑盛夏,汗液增多,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饮水。机体若缺水,不但会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还会直接影响新陈代谢,影响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心、肺、肾等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的危害最大,严重时还会导致血液黏稠浓缩、血栓形成引发中风、心梗等危险疾病。夏季补水以白开水、矿泉水、淡热茶、绿豆汤等为最佳,每日应补充2000毫升以上。若汗出过多时,还要重视钠、钾的补充、宜喝些含盐汽水、菜汤等淡盐饮料。不宜总用啤酒和甜性饮料代水,也不可总等口渴了才饮水,因为那时机体的健康已受到严重损害。
七要护肤 夏季阳光炽盛,紫外线强烈,加之湿热之邪较重,蚊虫较多,若不重视防护最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引发疮、痈、疖、疔、湿疹、皮炎等各种皮肤疾患。所以夏季要特别重视护肤:要注意皮肤卫生,保护皮肤;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在烈日下劳作要穿长袖服装、戴草帽、涂防晒霜;要防止蚊虫毒蛇叮咬;要防止烧伤烫伤、钉子刺伤等意外伤害。夏季若患有皮肤疾患或受到意外损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不可认为是小伤痛而疏忽。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出现疼痛瘙痒不宜随意用手搔抓或用热水烫,以免引发感染,加重病情。
八要避风 俗语说:“夏日避风如避箭。”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伤人最速”,在夏日很多人为了避热趋凉。总想往有风的地方纳凉消暑,但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年高老人、体弱多病之人、婴幼儿以及孕妇等)不管在室内外,都不可在风口和潮湿之处睡卧休息,使用电扇不要开高档对人的头部、肩部、腹部直吹,也要避免让空调的风直吹身体,否则极易引发头痛、面瘫、关节肌肉疼痛等。此外,在夜间睡眠时天气再热,也应用凉被或毛巾被盖好腹部,以免着凉受寒,引发腹痛、腹泻等。
九防寒湿 在夏季多数人都非常注意降温消暑,然而夏季特别是夏秋之交,雨水较多,往往寒湿极为严重。寒邪凝滞,湿邪黏腻重着,最易伤人阳气。据统计,夏秋患病因寒湿引起者往往要占十之七八,如肠炎腹痛腹泻、头身困重、关节肌肉疼痛、肌肤麻木、妇女白带增多等,远比暑热引发的疾病更多。所以,在夏秋应特别重视预防寒湿伤人:一要避免涉水淋雨,二要避免坐卧于寒湿之地,三要少吃生冷食品(特别是脾胃阳虚之人),以防损伤脾胃之阳。
十防伤病 夏季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蚊虫、苍蝇等繁殖最快的时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夏季应特别重视预防各种疾病发生:一要重视预防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二要预防中暑;三要预防痢疾、肠炎等胃肠疾病;四要预防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疟疾、乙脑等;五要注意预防意外伤害。此外,夏季也是胃肠型感冒、热伤风、红眼病等多发的季节,也要重视预防。
有的人的体质湿气很重,湿气重也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如何治疗寒湿?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寒湿的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寒湿的治疗方法
1、芹菜汤:芹菜250g,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g,防风60g,红糖25g。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3、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g,苡米30g,海带20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4、白菜根汤:白菜根200g,银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5、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g,胡萝卜100g,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6、薏米红豆:薏米30g,红小豆15g,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7、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g,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8、冬瓜汤:带皮冬瓜250g,切块,煮汤食用。
9、黄瓜煎:黄瓜皮30g,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10、绿豆海带粥:绿豆30g,水发海带50g,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11、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祛除寒湿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艾灸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艾条点燃,然后用艾条熏相关的一些穴位即可。治疗湿气重的效果很不错,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体内的寒湿之气就会减轻很多。
12、中医拔罐也能有效的去除寒湿之气,一般建议在三伏天进行拔罐,效果更佳。在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皮肤变红、有瘙痒感或者是出现一些小水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13、经常汗蒸的话,可以将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排出体外。因为在汗蒸的过程中,体内的温度会升高,这就要求皮肤表面的毛孔全部打开,通过流汗的方式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而这些汗液中,就有很多寒气和湿气。
14、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也能起到去除寒气湿气的作用,所以,体内寒气湿气重的朋友,可以尝试这种方法,简单又实用。泡脚水除了单纯的用热水以外,还可以用艾叶水、花椒水、等来泡脚,效果会更好。
人体湿气重的原因
1、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肌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会比较低迷。对策:保证睡眠时间,每天增加点体力消耗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运动少。出门坐车,上班坐在电脑前,没有体力消耗的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对策:运动生阳,尤其是能够让身体出汗的运动要把皮肤这扇“窗户”打开,借助运动产生的热量将湿气“蒸腾”出去。
3、办公室空调温度过低。由于夏季毛孔都是张开的,寒冷制造的一些寒湿会聚集在我们的身体里。对策:把办公室空调的温度调节到25度以上,准备护腰和披肩,避免冷风侵袭身体。
4、环境因素
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导致身体湿气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患者受伤的时候是在雾露当中,或者是出了汗湿透了衣服没有及时更换,又或者是淋了雨、在水中作业,还有就是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当中都是有可能会导致身体湿气重的。身体湿气重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要尽快除湿才行。
5、饮食习惯
如果我们的饮食习惯不良那么也是很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加重的,比如有些人总是喜欢吃一些油腻的或者是甜腻的食物,还有一部分喜欢喝酒、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这些都是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体的。同时这些饮食习惯也容易损伤脾脏,使体内的水湿无法熬得到有效的运化,从而集聚在体内,形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多余的水分,加重体内湿气。
预防湿气入体的方法
1、对付体湿,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仁不仅含有高蛋白,而且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湿热天气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少食甜腻食物。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4、避开生冷食物。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猜你喜欢:
1. 人湿气重吃什么食物身体好
2. 女人体内湿气重吃什么药好
3. 除寒祛湿的中药方
4.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最有效简单
5. 产后风湿病中药方子有哪些
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具体表现: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
指导意见: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虚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湿当然,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少吃寒凉的食物运动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大枣山楂樱桃石榴荔枝青果榴莲木瓜橘柑白果等都属于温热性水果这些是祛湿的食物:玉米高梁苡仁扁豆水芹洋葱马齿苋I鲫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82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鳝鱼的保健功效
下一篇: 科学家发现保护精子的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