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药物引起神经精神损害不容轻视

医案日记 2023-05-05 12:30:37

药物引起神经精神损害不容轻视

程德培

不合理用药,包括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物等,都极易引起药源性疾病。部分药物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神经、精神方面的损害,造成患者在服药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这种由药物引发的神经精神损害不容轻视。

药源性头痛

某些药物可引起头痛或使原有头痛症状加重。

较多见的是镇痛药性头痛。治疗疼痛,尤其是治疗头痛的药物本身可能引起头痛,但一般不会在无头痛史的患者中诱发头痛。此类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等。由于头痛常发生在药物镇痛作用消失3~4小时内,或头痛在停药后发生并持续5~28天,故有“反跳性头痛”之称。

此外,防治偏头痛药物麦角胺、普萘洛尔,长期服用亦有导致偏头痛加重的报道。

其他引起药源性头痛的药物还有灰黄霉素、甲氟喹、血管扩张药、咖啡因、丙戊酸钠等。

药源性失眠

利尿药可引起夜间多尿,或导致心血管节律性障碍,扰乱睡眠。某些β受体阻断剂可诱发低血糖和抑郁综合征,从而引起失眠。

抗抑郁药氯米帕明、阿米替林等,因其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障碍,从而影响睡眠。

醋酸泼尼松等皮质激素大剂量使用,麻黄素、氨茶碱等平喘药和异烟肼均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失眠。

有的老年人服用安定类药物可出现睡眠倒错:白天镇静,夜间烦躁。

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和含咖啡因的药物均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

药源性中枢热

因药物作用而导致的中枢性发热,亦称“药源性中枢热”或“药热”。引起药源性中枢热的药物以抗菌药最为多见,其次为降压、麻醉、镇静、抗甲状腺和抗癌药,其中部分为过敏反应引起。

两性霉素B是直接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物质;抗癌药引起的发热一般为癌细胞被破坏释放内热原所致;阿托品、抗组胺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具有抗胆碱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发汗,影响人体散热过程;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基础代谢,引起发热;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以及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引起“药热”。

药源性耳聋

庆大霉素所致的聋哑,在婴幼儿的发生率最高。症状多在用药1~2周内出现,也有的迟发于半年之后。当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时,可损害柯蒂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细胞内外转运障碍,使渗透梯度不能保持,导致毛细胞永久性损害,而不能恢复。

具有耳毒性的药物还有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近见报道,奥沙利铂(一种新的铂类抗癌药)可致单侧神经性耳聋。

药源性视神经损害

药源性视神经损害为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

乙胺丁醇可导致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及色素变化,出现如视野缩小、红绿色分辨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丧失视力,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更易发生,一般发生在用药的2~6个月。其发生率与剂量有关,常见的发病剂量为大于500毫克/次,每日2次。肾功能差者更易发生上述损害。

醋酸泼尼松每日用量超过10毫克,持续1年,可使晶状体后出现碎片状或空泡状混浊,亦有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的报道。

药物引起视神经损害的还有:氯霉素可致中毒性视神经炎;链霉素可引起过敏性角膜炎;氯丙嗪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出现类似色素性视网膜炎、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苯海索可能导致青光眼患者完全失明。

药源性成瘾

药物成瘾是由于人们使用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他某种具有成瘾潜力的精神活性物质,并对其产生药物依赖性。

除阿片类(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药物外,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以及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也会导致依赖性,对健康、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产生生理性损害而危及生命。

此类药物中有一些属非处方药,患者可自购自用,所以防止此类药物成瘾尤为重要。

药源性精神障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引起神经精神活动紊乱;国际上有学者在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应用效果时,强调了其潜在的神经系统毒性;抗疟药奎宁可致躁狂兴奋,时有幻觉,也有的表现为沉默或木僵症状;驱肠虫药哌嗪多可引起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如话多、大声喊叫、狂笑或幻视等。

抗精神失常药物本身也可引起精神障碍,即药物的矛盾反应。吩噻嗪类如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及三氟拉嗪等引起的精神障碍,大致可表现为抑郁状态、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识障碍、木僵或紧张症候群,有时伴有幻觉、妄想及焦虑不安等。

药源性脑病

青霉素剂量过大、静注过快或鞘内注射可产生脑膜或神经刺激症状,被称为青霉素性脑病。敏感者每天用药量在1000万单位以上时,即可出现反应。其原因是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和转运,并抑制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使静息膜电位降低所致。

亦见普萘洛尔致脑病的报道,且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肝功能减退,白蛋白结合药物的比例下降,血药浓度明显增高,在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下,血液的心输出量减少,供应脑组织的血流量大减,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头疼甚至昏迷等症状。

依那普利为不含巯基的强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报道该药引起精神恍惚、表情呆滞、言行异常的精神状态,但机理不清。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和组织分布好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有研究发现,静脉输注喹诺酮类药物易导致高龄老人精神紊乱,出现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恐惧焦虑等精神症状。可能与药物脂溶性高、脑脊液中药浓高、抑制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作用有关。

药源性疾病在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的表现远不止上文所述的数量,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认知的有限性,医务人员应重视药源性神经及疾病方面的危害性,警惕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控制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脑神经损害的原因是什么?

脑神经损伤通常是因为脑部感染、脑部外伤、脑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同时伴随着脑部缺血缺氧等不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

1、脑部感染:如果患者脑部受到感染,由于炎症因子的入侵,便会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压迫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受损。此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

2、脑部外伤:如果患者受到外伤,伤及脑部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损伤更为明显,从而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受到影响。如果颅脑损伤较为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颅骨修补术,出现了脑神经的断裂,可以进行神经移植术;

3、脑部肿瘤:如果患者存在脑部肿瘤,因为肿瘤的直接刺激、压迫,也会使脑神经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脑神经受到损伤。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行肿瘤摘除术、神经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此外,手术时操作不当也可能会损伤脑神经,但此种情况较为少见,可不必过于担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79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