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要表现
1.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以青中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
2.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有明显不同,早期多数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伴以管型尿,后期多有浮肿、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3.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管型尿或变形红细胞血尿。可有贫血。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
4.B超、肾图及肾活检可诊断慢性肾炎。
中医分型
1.脾肾阳虚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紧。
2.肝肾阴虚 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于咽燥,腰膝酸痛,或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3.气阴两虚 面色少华,少气乏力,或易患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咽痛,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治疗方法
1.汤药
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先煎)6克,肉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山药15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金樱子、芡实各10克。
肝肾阴虚 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2克,黄柏10克,生地20克,山药2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包煎)10克。伴血尿者加白茅根、蒲黄、大小蓟各10克。
气阴两虚 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12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20克。
2.中成药 肾炎四味片,每次6~8片,每日3次,口服。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可据证选用。
3.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水分、三阴交。配穴:阳水配肺俞、合谷、人中;阴水配肾俞、阴陵泉,可加灸法。
耳针:肝、脾、肾、皮质下、膀胱、三焦等。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隔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4.单验方 ①干玉米须60克,清水洗净,水煎服。②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水煎服。
日常养护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低盐。蛋白尿为主者,及时补充蛋白质。预防感冒。定期复查肾功能情况。(佘健)
病情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多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意见建议:(一)一般治疗患者无明显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不严重无肾功能不全表现可以自理生活甚至可以从事轻微劳动但要防止呼吸道感染切忌劳累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有明显高血压、水肿者或短期内有肾功能减退者应卧床休息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至2~3g对尿中丢失蛋白质较多肾功能尚可者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等已有肾功能减退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左右)应适量限制蛋白质在30g左右必要时加口服适量必需氨基酸(二)激素、免疫抑制剂(三)对氮质血症处理1.短期内出现氮质血症或第一次出现或在近期有进行性升高者均应卧床休息、限制过多活动2.饮食与营养对无明显水肿和高血压者不必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适当增加水分以增加尿量十分重要对轻、中度氮质血症患者不限制蛋白质摄入以维持体内正氮平衡特别是每日丢失蛋白质量较多的患者更应重视对大量蛋白尿伴轻度氮质血症时可增加植物蛋白如大豆等重度氮质血症或近期内进行性氮质血症者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3.关于尿量与尿渗透浓度一般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患者尿渗透浓度常在400mOsm/L或以下若每日尿量仅1L则不足排出含氮溶质故应要求尿量在1.5L或以上适当饮水或喝淡茶可达到此目的必要时可间断服用利尿剂4.控制高血压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常提示预后不良持续或重度肾性高血压又可加重氮质血症用一般降压药虽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不一定就降低肾小球内血管阻力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强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等能否降低肾小球内压力保护肾功能尚有异议现已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它尚可抑制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张力改善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作用ACEI尚使组织内缓激肽降解减少缓激肽扩张效果增强缓激肽尚可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促进前列腺素生成又增强血管扩张的效应ACEI尚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收缩作用这些作用机理反映在肾组织内可改善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对中、重度高血压心脏肥厚患者使用ACEI尚可减少或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促心肌、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大和血管壁中层增厚的作用此对防止慢性肾炎高血压患者血管壁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十分有助但ACEI引起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张力降低有时可使GFR下降故在氮质血症时使用ACEI剂量不宜过大且应密切观察肾功能更不宜使用保钾利尿剂以免发生高钾血症常用药物为卡托普利12.5~25mg一次每日2~3次;或苯那普利(洛汀新)每日1~2次每次10mg或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或西那普利2.5~5mg每日一次苯那普利、西那普利与依那普利为长效ACEI若未能控制高血压可加用氨氯地平(络活喜)5~10mg每日1~2次5.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出现氮质血症的处理慢性肾炎肾病型水肿期和水肿消退期GFR常有不同程度降低它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理活动性病变程度;②肾间质水肿;③肾小球超滤系数减少;④血容量减少(7%~38%病例);⑤较大量激素应用引起体内高分解代谢;⑥对肾脏有损害药物的应用;⑦间质性肾炎;⑧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及时判断原因常不容易除①、⑥和⑦项须及时处理外其他若无感染情况有时需耐心等待不能过分积极;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无论是疾病本身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使用短程偏大剂量激素常可降低氮质血症应及时处理6.抗凝治疗我院对400多例各种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伴高凝状态及肾内纤维蛋白样坏死者联合应用肝素50~80mg/日和尿激酶2~8万u/d静脉滴注(2~8周)的治疗肾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出血对顽固性或难治性肾静脉血栓形成者经肾动、静脉插管技术注射尿激酶20万u治疗肾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良好疗效7.高尿酸血症的处理少数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与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并不呈比例说明高尿酸血症不是氮质血症的结果使用别嘌呤醇降低血尿酸可改善肾功能但剂量宜小用药时间要短减药要快不宜用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8.其他肾小球肾炎时肾组织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肾小球系膜细胞受到免疫复合物膜攻击复合物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刺激也可产生活性氧氧自由基可直接损伤或通过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此外许多肾小球疾病患者抗氧化能力低下表现为血抗氧化酶如血清超氧歧化酶减少和抗氧化剂维生素B2、E及锌和硒等降低因此临床上如何抑制肾组织氧自由基产生需否应用抗氧化剂、用哪种抗氧化剂为好均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积累经验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常伴有不同程度高脂血症已知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变可引发肾组织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损伤提高血白蛋白水平可降低血脂浓度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本病为一多因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贫血、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至晚期,由于肾小球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肾功能衰竭。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起病即属慢性。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阴水)、“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主要是肺、脾、肾的虚损,气血、阴阳的失调。肺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水湿内泛;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瘀血、水湿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致病势缠绵,经久不愈。病变由虚致实,因实更虚,虚实夹杂。治疗上常应用益气、温阳、育阴、活血、健脾、益肾、固涩诸法,以利水消肿,固摄精微,扶正祛邪。
【方一】资肾益气汤(盛国荣)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生晒参10克(药汤炖),黄芪30克,车前子20克,茯苓皮30克,杜仲20克,地骨皮15克,泽泻15克。
【功用】扶正祛邪,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肾炎属气阴两虚者。
【方解】方用人参、黄芪补气益血;茯苓皮、车前子、泽泻渗湿利尿;杜仲补肝肾;地骨皮凉而不峻,气轻而清,去浮游之邪。本方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气阴正常而邪自去。
【药理】人参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黄芪能增强免疫机能,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使肾血流量及滤过率增加。杜仲对狗、大小鼠均有利尿作用,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泽泻利尿,可使尿中钠、钾、氯及尿素的排泄量增加。
【用法】水400毫升,先浸药10分钟,煎20分钟,去药渣,将汤炖生晒参10分钟,分两次服。
【方二】益气化瘀补肾汤(朱良春)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
【功用】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日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潴留。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培本利水;仙灵脾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补阳益火,温中焦,暖下元;石苇利尿通淋;川芎活血理气;红花活血、破瘀生新;当归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川续断、怀牛膝补益肝肾;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
【药理】黄芪能增强免疫机能,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使肾血流量及滤过率增加。附子,仙灵脾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石苇能消除肾小球病变。红花降低血压。益母草用大剂量时,能消除尿蛋白。
【用法】本方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
【方三】健脾温运汤(邹云翔)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党参、山药、茯苓、薏苡仁、川椒、当归、白芍、神曲各9克,干姜、法半夏、陈皮各6克,鸡内金3克,大枣5枚。
【功用】健脾化湿,温中助运。
【主治】慢性肾炎。症见腰酸,神疲乏力,脘痛纳少,恶心欲吐,口多黏涎,苔白腻,脉细。
【方解】方中党参、山药、内金,神曲健脾益气;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椒、干姜、半夏、陈皮温中运脾,使脾胃功能健旺,水肿得消。
【药理】党参、山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调节机体水盐代谢。薏苡仁可增强体液免疫,促进抗体产生。白芍增强免疫、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半夏促进胃肠运动、止呕。陈皮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方四】加减参苓白术散(邓铁涛)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党参、薏苡仁各15克,黄芪20克,茯苓皮25克,白术、山药、牛膝、猪苓、桂枝各12克,甘草4克。
【功用】健脾化湿利水。
【主治】慢性肾炎,脾虚湿阻证。症见面色白光白,或面色萎黄不华,身重倦怠,胸闷纳呆,气短自汗,大便时溏,小便短少,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缓弱。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山药健脾益气;茯苓皮、白术、猪苓、薏苡仁健脾渗湿消肿;甘草调中和胃;桂枝温阳化气;牛膝引水下行。群药相伍,能健脾化湿利水。
【药理】黄芪、党参、山药、薏苡仁调节机体免疫。茯苓调节机体水盐代谢。白术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猪苓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从而发挥利尿作用。牛膝提取物有降压及利尿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方五】益肾汤
【出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黄芪15~30克,熟地黄15~30克,淮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5~30克,半边莲30克,雷公藤15克,山茱萸6克,葫芦巴15克,益母草30克,苏叶30克。
【功用】益气养阴,祛湿化瘀。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浊瘀血者。
【方解】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利水;熟地黄补血滋阴;淮山药补脾胃,益肺肾;茯苓健脾化痰,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半边莲利尿消肿;雷公藤有大毒,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山茱萸补益肝肾;葫芦巴温补肾阳;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苏叶行气宽中。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祛湿通络之功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黄芪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肾病的恢复及预防并发的作用;雷公藤有激素样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益母草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半边莲、苏叶有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六】蛋白宁汤
【出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组成】生黄芪30克,芡实30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黄精15克,百合15克。
【功用】健脾补肾,固摄精微。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长期不退者。
【方解】方中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健脾益气、统摄精微;山药、菟丝子、黄精补肾助封藏精微;芡实、金樱子涩精止遗,直接治疗尿蛋白下泄;百合养阴清心。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百合对尿蛋白有治疗作用。黄芪、黄精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方七】真武汤合生脉饮加味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附子25克(先煎),茯苓30克,白术25克,生晒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坤草3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
【功用】温肾健脾,活血利水。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为脾肾阳虚夹有瘀血者。症见周身水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或水肿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尿少腰痛,畏寒肢冷,纳少便溏,脘腹胀满,舌体淡胖,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细,或同时伴有面色晦暗,舌质紫有瘀斑,脉沉涩等。
【方解】方中以附子温肾助阳;生晒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五味子、麦冬敛阴滋阴;附子、生晒参、白术均为辛燥温热之药,故用敛阴滋阴之剂辅助顾护阴液,以防止其热燥伤阴;坤草活血利水;桃仁、红花活血散瘀,与温热药合用以改善血行以及肢体末端循环。
【药理】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坤草改善肾脏微循环、改善细胞膜通透性,消除水肿、蛋白尿。桃仁、红花改善血液循环。生脉散改善微循环,对高血压者可使其血压降低;并具有增强免疫、抗炎功能。
【用法】水煎服。
【按语】现代药理提出坤草有肾毒性,张教授临床应用,治愈大量肾病患者,并未发现不良现象。
【方八】疏凿饮子加减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羌活10克,秦艽15克,槟榔20克,商陆15克,椒目15克,大腹皮15克,海藻30克,茯苓皮15克,泽泻10克,赤小豆30克,生姜皮15克,二丑各30克(砸碎)。
【功用】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为水热壅结三焦者。症见周身浮肿,头面肿甚,喘息口渴,口干咽干,小便不利,大便闭结,脘腹胀满,舌质红,舌苔白厚,脉沉数或沉滑而有力。
【方解】本方发表、泻下、利尿三者兼用,其中羌活、秦艽发汗解表,开鬼门使水从汗解;大腹皮、生姜皮、茯苓皮辛散淡渗,消皮肤之水;商陆、槟榔破坚攻积,使水湿从大便排出;椒目、赤小豆、泽泻利水道,使水从小便出。全方发汗、利小便、通大便,表里上下分消其水;另加海藻、二丑软坚散结、攻逐水饮。
【药理】羌活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秦艽抗菌、利尿。商陆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根提取物有利尿作用。泽泻煎剂和浸膏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使尿中钠、钾、氯及尿素的排泄量增加。
【用法】水煎服。
【方九】清心莲子饮加减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黄芪50克,党参30克,地骨皮20克,麦冬2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车前子20克,石莲子15克,甘草15克,白花蛇舌草50克,坤草30克。
【功用】益气滋阴,清热秘精。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辨证为气阴两虚,兼夹湿热者。表现为蛋白尿为主,不伴有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周身乏力,腰酸腰痛,头晕心悸,无水肿或轻度水肿,手足心热,口干咽干,舌质红或舌尖红,苔白,脉滑或兼有数象。
【方解】本方黄芪、党参皆为补气之药,地骨皮、石莲子、麦冬、黄芩、柴胡滋阴清热,取其益气滋阴、清热秘精之效;白花蛇舌草、坤草、车前子清热解毒,活血利水。
【药理】黄芪、党参、麦冬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柴胡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芩抗菌抗炎。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抗菌消炎。益母草可改善肾脏微循环、改善细胞膜通透性,消除水肿、蛋白尿。
【用法】水煎服。
1.诊断依据急性肾炎病情迁延1年以上。有转为慢性肾炎的可能;无论有或无急性肾炎病史,临床出现水肿、高血压及程度不等的肾功能损害,尿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改变,若能排除全身性疾病肾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痛风与糖尿病等,均可诊为慢性肾炎。
2.鉴别要点
(1)慢性肾盂肾炎:大部分患者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病史。尿沉渣检查:白细胞较多,甚至可有白细胞管型,尿蛋白较少,并且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尿细菌检查阳性;后期肾小管功能损害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严重,夜尿多,尿比重低,可有高氯性酸中毒;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B超检查:双肾呈不对称缩小,并且表面凸凹不平。
(2)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易与慢性肾炎高血压相混淆,本病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无肾炎病史,先有数年高血压,继之出现少量蛋白尿,持续性血尿较少见,较早出现肾小管功能减退,早期不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肾损害程度与心脑病变一致。
(3)急性肾小球肾炎:应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鉴别,急性肾炎于感染后1~3周发病,多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持续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感染后数天至1周内发病,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持续性肾功能不全,治疗后病情可改善,但难以治愈。
【治疗】治疗原则为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防治合并症。可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凡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担任轻工作;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血压、尿、肾功能改变。水肿与高血压时,限制盐摄入(1~3g/d),肾功能不全者,应限制蛋白、磷的摄入量。
2.对症治疗
(1)水肿:轻度水肿患者无须治疗,经限盐和休息可消失。明显水肿者可用利尿疗法,常用氢氯噻嗪25mg,2~3/d,可合用螺内酯20mg,3/d,或氨苯蝶啶50~100mg,3/d,间断用药,血浆蛋白低者可适当补充以加强利尿效果。
(2)控制高血压:降压基础方法是休息、限制盐摄入,有水钠潴留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1
2.5~25mg,1/d;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25~50mg,2~3/d,或苯那普利5~10mg,1~2/d。也可使用β受体阻滞药,如阿替洛尔15~25mg,2/d,或美托洛尔15~25mg,2/d。还可用钙离子拮抗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1/d。
对血液有高凝状态或尿FDP增加的患者,可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如肝素、双嘧达莫(300~400mg)、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mg/d)等。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药适用于慢性肾炎早期的某些病理类型,如轻、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或肾体积无缩小,肾功能正常,而尿蛋白较多的患者。使用无效,逐步撤除。
4.中医辨证论治参照中医“水肿”、“腰痛”进行辨证施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7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4招治小儿腹泻
下一篇: 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