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研究人员在19日出版的《英国心脏杂志》上发表报告说,每天饮酒的男性比不饮酒的男性患心脏病风险整体降低三分之一。
据法新社报道,这项研究报告对年龄在29岁至69岁之间的4.1万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在调查期间,共有609人患心脏病,其中男性481名,女性128名。
在男性中,适度饮酒、大量饮酒及酗酒的人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患心脏病的风险低许多。与不饮酒的男性相比,以前饮酒而后来又戒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低10%,饮少量酒(每天低于0.5克)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低35%,适量饮酒(每天5~30克)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低54%,大量饮酒(每天30~90克)及酗酒(每天高于90克)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低50%。
女性饮酒也助于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效果没有男性明显,这也许是在调查的4.1万人中,女性患心脏病的人不多造成的。
研究报告也指出酗酒有大量副作用,如导致早死和致瘫等。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67亿人中大约有20亿人经常饮酒。
除了先天性的心脏病以外, 后天的心脏病主要来自身体过重, 及血管变小,血液流通不畅。身体过重使得心脏工作负担过多。血管不流通,除了增加心脏工作负担以外, 还增加心脏暂时休克的机会。
能使体重增加的饮食 - 高脂肪(来自肉类的饱和性脂肪- 猪肉,牛肉), 高糖类的食物(白米饭, 甜点及甜饮料)。
能使血管不流通的饮食 - 高胆固醇(内脏, 蛋黄), 高脂肪, 高纳(来自盐, 酱油)。
在学校食堂吃饭, 你的选择性不大。 所以你除了不吃太多的白米饭(多吃一些低淀粉质的主食, 五谷杂粮), 多吃豆类(有大量植物性蛋白质)及蔬菜以外, 你还要多运动。 运动可以让你把体内剩余的脂肪转换成醣消耗掉。这样体重就可以保持正常了。 晚上过了八点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免得过剩热量的累积就长胖了。 假如晚上学习的比较晚, 就晚餐稍微吃多一点, 睡前两个钟头喝一小杯温牛奶及散步。
所谓偏方或是什么特殊饮食都是一时有效而已。 保持身体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 需要有充分的医学常识, 及持之以恒的良好生活习惯。条件有限不是大问题, 重要的是你有心去关注及促进你自己的健康。你是有心人, 所以才上网来提问。 希望这个回答, 给你开个头, 祝你找到一个适合你的方法, 继续促进你的健康。
快戒酒吧!少喝点!喝酒有啥好处?不喝酒能怎么样?这些问题经常是媳妇嘴里的唠叨,其实,都说喝酒坏处多,但喝酒的5个“好处”,却没有人提!
1、促进睡眠
很多人喜欢在晚上饮一小杯,家人劝说之时,饮酒者自我开脱:喝点酒解解乏,睡个好觉!的确如此,小酌几杯有时就能有助于睡眠,甚至有些睡眠障碍的人,睡前少量饮用红酒,调节睡眠,效果也很明显,达到忘记烦恼,精神放松,自然更容易入眠。
2、促进血液循环
北方人爱喝烈酒,这里有地域原因,北方天气寒冷,酒精度数越高,周身的血液循环越快,身体温度自然上升,因而适量的饮酒,可以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对新陈代谢有积极意义。养生专家建议,冬季日饮酒量最好控制在50g以下,白酒最好控制在30g左右,否则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3、减少心脏病风险
有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包括啤酒在内,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国外一项实验表明:适度饮酒者比禁酒者的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40%-60%。
但是如果身体不适应的话是需要戒酒的,但是戒酒也不要立刻戒。
因为长期习惯性饮酒且有酒瘾的人立刻戒酒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症状。一旦对酒精形成依赖后,在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少饮酒量时会出现很多躯体不适症状,称之为戒酒综合征。
有严重酒瘾的人戒酒的话一般在饮酒后6~12小时会出现双手震颤,重者可累计双侧整个上肢,甚至是躯干,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伸舌震颤,除此外还常见厌食、失眠、烦躁等症状。断酒后24~72小时的时候,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幻听,内容常为辱骂性或迫害性的,可继发冲动行为,兴奋相对较轻。饮酒72小时之后,有可能病人会意识不清,震颤明显并伴有行走不稳,可出现各种生动的幻觉,如看到各种小动物,病人表现紧张、焦虑、恐惧等等。
如果酒瘾还没上升到身体上的依赖的话还是能慢慢戒掉的。但是切忌戒酒以后就以为自己好了,对酒没酒瘾了,可以正常在酒桌上喝两杯了,多个案列表示:戒酒之后的人最好不要再喝酒,不然再次成瘾的可能性大于普通人。
最后还是得提一句,喝酒一定要控制量,还要喝正规厂家的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6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环境刺激物引发咳嗽机制
下一篇: 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者易产生甲流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