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抓药溯源

医案日记 2023-05-04 02:28:40

抓药溯源

邬时民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年长一些的人到中药房去配药,称之为“抓药”。这中药明明是一剂一剂配的,怎么叫“抓”呢?“抓药”一词说来话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与唐代孙思邈有关。

人称“药王”的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长大后,精通医术,著有传世之作《千金方》等。

据传,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都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药王每次采的药材颇多,各种药材不能混放串味,否则会影响药材功效。于是,孙思邈想了个办法,在衣服和裤子上缝了很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只小口袋里,以便采药途中行医时方便用药。孙思邈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就到哪里。每次诊病后,都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药来,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抓药”。

药店出现后,为了使众多草药不混杂,也便于分类抓取,店主仿照药王的办法,在药柜里做了一个个抽屉,抽屉里再隔成几个方格,放置各种药材。以后,又逐渐发展成“百子柜”,即药店的壁柜里有上百个抽屉,每个抽屉又分隔成四格,老药工们就在“百子柜”里按药方快而准地“抓药”。现在,很多中药房里已不见“百子柜”,通常把较为名贵的药材放在玻璃瓶内,一般药材仍放在柜子里,传统的“百子柜”可谓名不符实了,现在药工“抓药”的“准星”也欠“火候”了。

广东话闭翳是什么意思?

粤语“闭翳”意思是发愁、不安、心情抑郁。

“闭翳”是“赑屃”的谐音,相传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样子长得像只龟,喜欢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闭翳”老被重物压着,动弹不得,心情很难疏解。后来,粤语保留“闭翳”一词,意为“令人烦恼的、心情抑郁的”。

扩展资料:

“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几百年了。“行通济”指代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行“通济桥”,“无闭翳”指代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和家庭幸福等。

通济桥是广东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

——闭翳

医不识病文言文

1. 医不识病文言文 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证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形日就惫,医谓为瘵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乡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命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岳麓书社排印本《李东阳集》

我二十九岁时,脾有毛病。症状是能吃而不能消化,因此就节制饮食,后来越节越少,几乎将废食了。精神日渐衰颓,形状也日益显得憔悴。医生说“这可是痨病呢”,便用补药来补。病越发利害,补就越发加重。快到年终,医生说:“我的办法也想尽了,如果来年春木旺,那末,脾土必受重伤。”父亲为此很耽心。

这时恰有老医生孙景祥先生来看病,说:“到了春天就没事。”我感到奇怪便问他,他说:“病在心火,所以得木而消失。那个医生当作脾病来医,这就没有摸到它的根。您莫非有什么悲伤的心事么?”我恍然说:“哟!对啦。”因为我这时连续碰上妻和弟的丧亡,悲怆交集,积年累月,因病而疲。非但那个医生不理解,连我自己也忽略了。随即收集所有的旧药全烧掉,全都听从孙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了。

我因此很有感慨:医生不识病理,要想解救人的危急,难得很哪!又叹道:世上那些从名忘实,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中的人难道还少么?当初如果不遇到那位老医生,只托之于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明白啊!因此就写下来警戒自己。‍

夫病不可治者,有六失:失於不审,失於不信,失於过时,失於不择医,失於不识病,失於不知药,六失之中,有一於此,即为难治

夫病不可治者,有六失:失於不审,失於不信,失於过时,失於不择医,失於不识病,失於不知药,六失之中,有一於此,即为难治.

病不能治有六大失误:不重视自己的病,不相信自己的病,错过了治病的时机,选择错了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病,不知道自己吃的药,六个失误中,有一个失误就已经难医治

2. 讳疾忌医的文言文及翻译 扁鹊1见蔡桓公2

扁鹊见蔡桓公,立3有间4,扁鹊曰:“君有疾5在腠理6,不治将恐7深。”桓侯曰:“寡人8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9。”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10,不治将11益深。”桓侯不应12。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13十日14,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15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6。桓侯故17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18之所及19也;在肌肤,针石20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21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2,无奈何也2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2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25人索26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27死。 [1]

注释译文

编辑

字词释义

扁鹊(què):战国时期医学家(前407年—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蔡桓公:齐国国君,田齐桓公(前400年—前357年),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

立:站立。

有间(jiān):一会儿。

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恐:恐怕,担心。

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好,喜欢。(另解:医生习惯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医,医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发作的疾病。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肌肤:肌肉。

将:要。

应:答应,理睬。

居:用于表时间的词语前,表示已经经过的时间。

居十日:待了十天 。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益:更,更加。

望桓侯而还(xuán)走:远远地看见桓侯,小步后退着走。还,返回。走,小步快走。

故:特意。(另解:于是。)

汤(tàng)熨(wèi):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这个意义后写作“烫”。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及:达到。

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调配,调剂。这个意义后写作“剂”。

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属,隶属,管辖。

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是以:以是,因此。(另解:请,询问。)

使:指使,派人。

索:寻找。

遂(suì):于是,就。 [2]

作品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习惯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3. 求医古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文及译文在线等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说的就是这些道理。

疾病已经生成然后才去用药治疗,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进行调理,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口渴了然后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然后才去铸造武器—样,不是太晚了吗?

出自《四气调神大论》,选自先秦佚名《黄帝内经·素问》。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不治已病治未病

4. 扁鹊治病文言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 文言文 《讳疾忌医》翻译下段 话说,这些人怎么这么懒,一个问题从2008拖到2014!怎么做芝麻!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功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却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说话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去了。

同病相怜吧,我也有很多问题没人回答,悲催啊!

6. 医生不能(无法)治自己的病 医者不自医,算者不自算

医不自治,因为病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诊断过程中容易掺杂许多不必要的顾虑和忧患意识,这样就会影响客观的分析和诊断思维,从而容易导至误诊和误治。

这也和法官对于亲人、熟人或有牵连的人的案件要回避一样,往往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失去公允。

曾经听过一则中医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件事情:好像讲的是淳于意。淳于意的医术是很高明的,但是一次在给自父亲治病时,用药总是迟迟不见效果。一天,因有事外出,托徒弟代为诊病抓药,徒弟当看到老师以前的药方时,发现了问题,觉得其中一味药似乎用量偏小,以为是老师一时疏忽,不假思索地给加大了剂量,结果服药后效果出奇地好。当淳于意回来后,年到眼前的情况,觉得不可能出现这种奇效的,于是便问徒弟什么原因,徒弟如实告诉淳于意,因为老师的疏忽,一味药量用小了,自己给加大了剂量。此时淳于意恍然大悟。其实徒弟那里知道个中情由啊,因为病人是自己父亲,而这味药又是剧毒药,自己每当开药单子时总要思忖再三下不了决心啊,本来该用的剂量,自己就因为是给父亲用药才减了量,所以也就迟迟不见疗效。

这大约就是医不自治的来历吧!

7. 医德古文有哪些 《神仙传》卷十

董奉者,字君异,侯官县人也。昔吴先主时,有年少作本县长,见君异年三十余,不知有道也,罢去五十余年,复为他职,行经侯官,诸故吏人皆往见故长,君异亦往,颜色如昔,了不异故,长宿识之,问曰:“君无有道也?昔在县时,年纪如君辈,今吾已皓白,而君犹少也。”君异曰:“偶尔耳。”

杜变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已三日,君异时在南方,乃往以三丸药内死人口中,令人举死人头摇而消之,食顷,变开目动手足,颜色渐还,半日中能起坐,遂治。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然如梦,见有数十乌衣人来收之,将载露车上去,入大赤门,径以寸狱,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变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之,不复见外,恍惚间闻有一人言:‘太乙遣使者来召杜变,急开出之!’闻人以鈚掘其所居,良久,引出之,见外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人持节呼变上车,将还至门而觉。变既活,乃为君异起高楼于中庭。君异不饮食,唯啖脯枣,多少饮酒,一日三为君异设之。君异辄来就变处饮食,下楼时忽如飞鸟,便来到座,不觉其下,上楼亦尔,如此一年。从变求去,变涕泣留之,不许,变问曰:“君欲何所之?当具大船也。”君异曰:“不用船,宜得一棺器耳。”变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君异死,变使人殡埋之,七日,人有从容昌来,见君异,因谢杜侯,好自爱重,变乃开视君异棺中,但见一帛,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符。

君异后还庐山下居,有一人少便病癞,垂死,自载诸君异,叩头乞哀,君异使此人坐一户中,以五重布巾韬病者目,使勿动摇,乃勅家人莫近。病人云:闻有一物来舔之,痛不可堪,无处不匝,度此物舌当一尺许,其气息大小如牛,竟不知是何物,良久乃去。君异乃往解病人之巾,以水与饮,遣去,不久当愈,且勿当风。十数日间,病者身体通赤,无皮甚痛,得水浴,即不复痛,二十余日,即皮生疮愈,身如凝脂。后常大旱,百谷燋枯,县令丁士彦谓纲纪曰:“董君有道,必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君异,说大旱之意,君异曰:“雨易得耳。”因仰视其屋曰:“贫家屋皆见天,不可以得雨,如何?”县令解其意,因曰:“先生但为祈雨,当为架好屋。”于是明日,士彦自将吏人,乃运竹为起屋,屋成当泥涂,作人掘土取壤,欲取水作泥。君异曰:“不烦运水,日暮自当雨也。”其夜,大雨高下皆足。

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而山中百虫群兽,游戏杏下,竟不生草,有如耘治也,于是杏子大熟,君异于杏林下作箪仓,语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来报,径自取之。得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云。每有一谷少而取杏多者,即有三四头虎噬逐之,此人怖惧而走,杏即倾覆,虎乃还去,到家量杏,一如谷少。又有人空往偷杏,虎逐之到其家,乃噛之至死,家人知是偷杏,遂送杏还,叩头谢过,死者即活。自是已后,买杏者皆于林中自平量之,不敢有欺者。君异以其所得粮谷赈救贫穷,供给行旅,岁消三千斛,尚余甚多。

县令亲故家,有女为精邪所魅,百不能治,以语君异:“若能得女愈,当以侍巾栉。”君异即为君勅诸魅,有大白(蛇),长丈六尺,陆行诸病者门,君异使人斩之,女病即愈,遂以女妻之。久无儿息。君异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女年十岁,君异一旦竦身入云中,妇及养女犹守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逐之如故。养女张大,纳婿同居,其婿凶徒也,常取诸祠庙之神衣物,庙下神下巫语云:某甲恃是仙人女婿,夺吾衣物,吾不在此,但羞人耳,当为仙人故无用为问。

君异在民间仅百年,乃升天,其颜色如年三十时人也。

8. 关于医德的文言文 大医精诚

(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释义】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杂念,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人民的疾苦。如果患者前来就医,不要看他的地位高低、贫富及老少美丑,是仇人还是亲人,是一般关系还是密切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包括中外),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应一样看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也不能顾虑重重、由于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爱惜自己的性命。见着对方因疾病而苦恼,就要象自己有病一样体贴他,从内心对病人有同情感,不要躲避艰险,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寒冷或暑热,饥渴或疲劳,要一心一意地去救治他,不要装模做样,心里另有想法,嘴里借故推托。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人民的好医生。若与此相反,就于人民无益而有大害……有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的,甚至别人都很厌恶看的,医生必须从内心同情、体贴病人,感到难受,不能产生一点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心愿啊。

【按语】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大医精诚 (全文)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这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9. 古文:大意说医生小病就给人治好 人们不在意 而等病严重了再给看好 流传较广的古文是《魏文王问扁鹊》,原文如下: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魏文侯曰:“善。”

译文: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其实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实出自于《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原文如下: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

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

卓襄王曰:“善。”

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

卓襄王曰:“愿闻其数。”

暖曰:“ 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一个“达”字足矣——信达雅溯源

徐彬,2008

有人说学问贵在通脱,我十二分的同意。不通脱容易钻牛角尖,容易极端,容易分帮分派,以占了某山头自居。比如现如今搞翻译实践和译论的就颇成水火之势。“实践派”认为翻译理论纯属胡扯,毫无作用,既不是来源于实践,更不能指导实践;而“译论派”面对挑战时,则喜欢祭出“某是搞理论的,让我做实践是胡搅蛮缠”这样的挡箭牌。我看这两派人物就都缺了些通脱。玉陈先生翻译实践是高手,而且颇有钱锺书孤独求败的风骨:出手必为高手,但轻易不出手。不像许多也有翻译实践作底子的人,断然否认有任何翻译理论存在。先生不排斥翻译理论,并言译论乃是给译者壮胆的,且不吹毛求疵,不非得逼翻译理论去“指导实践”。
盖古今中外的译论家,成就大者,皆既善译又善思的通脱学者。如玄奘,如严复,如奈达。玄奘之五不译说,用于指导初学译者,切实可行。严复之“信达雅”说,被后人重复到了几乎都成了“政治上不正确”的程度,仍难以为后世论者超越。奈达之功能对等,开译学新境,将读者反应作为翻译的评价标准,使译学与文学批评终于齐头并进,摆脱了印刷文字的桎梏。此三者,都不是深陷语言丛林的学院派,而是身体力行做过翻译,又转而指导人翻译的人,方得如此通脱切实之言。由此见,译论并非水中月镜中花。不论是玄奘的五不译还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虽都不是见方抓药,药到病除的东西,但足以给译者打气,令其师出有名,而不至于好不容易译了,别人一诘问就退缩,就怀疑自己的工作。

然则今世之译论,能达如此境界者鲜矣。泱泱译论之中,其善者,确乎能指南后进,引其早入正途;其不善者,却易使初学此技者误入符号学等现代玄学(或曰显学)之丛林,夸夸乎沉入“纯理论”泥潭。于实践,则既无总结归纳,亦无指导,徒增此道中人之谈资尔。善者如前述玄奘严复奈达之言论;不善者如今则洋洋大观也,读之头痛,读后昏昏之论,多属次类。

吾曾师从山东大学堂英语系教授李玉陈先生,习汉英实用文体翻译,凡六十学时,细品慢咽一篇千余字的文章而未竟。其间人文地理,科技民生,莫不谈及,但涉及译论,先生却不多言,除却对于只会“论译”不会“译”的人不屑;遇到学生提及严复之信达雅说,则说“信”与“雅”二字,实乃蛇足,作为翻译标准,一个“达”字足矣。

信达雅之说,论之者甚多,但多集中在“雅”这一标准当与不当。盖“雅”字几乎为中国文学之元凶。每朝每代文学之没落,几乎总是雅字搞鬼,文人竞相一味雅下去,雅得没有了读者,只好再来一次文学的革新,唐宋八大家的出现,不就是这样背景么?唐诗之后宋词,宋词之后元曲,也些许有雅的参与。因此,雅字要不得,应没有多少人反对。今世研究生扩招,翻译方向的研究生也扩,而且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少有习学翻译实践技能者,举目间,似乎都是研究翻译理论的。因此中土本来不多的翻译理论提法,已被人反复咀嚼,几乎到了提起来就要倒胃口的程度了,此中尤以“信达雅”为甚。但颠来倒去,却很少有人能达到玉陈先生的认识境界。其实,对于玉陈先生的提法,能体味出内涵者已不多见。先生从未撰文专门阐述这一提法。我在自己实践加教学的基础上,揣摩其深意,渐渐有了些心得,略记如下。

“信”之不可取,在于初学者见“信”思意,却解决不了该信的到底是什么:是纸面上僵死的文字,还是动态的意思;是原文的结构,还是意旨。从信字出发,容易产生所谓意译与直译这样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二分法。西方译论也有意译与直译之分,但那是建立在印欧语系诸语言共同语源的基础上,与英汉两语言之间的关系不可作同日语。其实汉英翻译本不应有直译意译之争。古代人以文言写作,现代人以白话文写作。若要现代人以文言译西文,则直译意义之二分是否合理,豁然可明。现代人操起文言,立即会意识到自己以前所坚持的词汇和句法对应,确乎是虚无之物。归根结底,译,是译意、译义。试想,“苹果”之与apple,直译耶,意译耶?

世人言及译论,必称严复,而审其原文者少。为避免妄下断语,此处先引严氏原话。严几道《天演论》例言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论及达,又曰:“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今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今世所谓“语篇翻译”,早已包容在严复的论述中,语篇翻译,唯名词新也,概念是早就有的。另外细审严复对信和达的阐述,我们会问,何时会“信”而不“达”呢?不达的文字,能否称“信”?有无此可能?盖后世之人,谈及信达雅,多半会偷换概念,将信看成了主观的态度:译者是否忠实于原文,因此才有了“信而不达”之说。严又陵之信达观,却是本从初始,即超越了这种陋见,指出“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由此句可见,严复的信,是超越了僵死的字面对应的信,是动态的信,为信之目的,即可为求“达”所采取的手段正名(justify)。其实只有不合格的译者才会主观要“信”,而力所不能及,不但其译文做不到客观的信,就连其内心对原文的解读,也无法信。这种情况,完全是翻译理论所应探讨的范畴之外,把它拉扯进来,除了把水搅浑,没有任何的好处。排除了这一情况,我们先明确对译者的假设:双语完全过关,理解没问题,表达也没问题。到了这一境界,我们会发现,信字果然是多余的了。一个达字,则可以有说不尽的妙处。

达,可以是达原文作者之所欲达。欲求此,则译者需多做功课,成为知晓原文作者的专家,并且在学识见解上尽量接近原文作者的水平。

达,也应是译者理解能力、文字功力所能达。诗无达诂,我们读诗,每个人心目中自有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也就是一种广义的“翻译”。盖我们译诗歌,也只能由此出发。因之,译诗者,必先是诗人。穆旦译雪莱,即如此。

达,也是文本随时代变化其意指和意旨亦变化,达意指变化之达。因之,如今译西方古人作品,无需作时代对等,以中国同时代文体译。因之,圣经才需要反复翻译,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译本。因之,《道德经》等经典的解读(实乃翻译),才会代代相替,无穷尽时。奈达之动态对等,之功能对等,亦与此契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26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