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寺主为六世嘉木样,嘉木样为拉卜楞寺寺主转世活佛沿用的通称。其他管理人员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等。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具有闻思、续部下、时轮、医药、喜金刚、续部上等六大扎仓(院部)。
到拉卜楞寺前我们就向带领参观的牛院长提出参观医药扎仓的意愿。牛院长告诉我们,拉卜楞寺每天轮流开放部分学院,由喇嘛当向导。天随人愿,我们到的当天恰好是医药扎仓开放,该不会是佛祖的有意安排吧。
医药扎仓藏语称“曼巴扎仓”,为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创立。1763年他先创建了时轮扎仓(丁科扎仓),研习天文历算及藏医学。由于对医学的需求很大,1782年他又仿照拉萨药王山寺医学利众院模式,在拉卜楞寺创建医药扎仓。二世嘉木样主持了隆重的医药扎仓奠基仪式,并亲自在仪式上宣读了《四部医典》。
1784年医药扎仓正式建成,命名为“医药扎仓医方明利他洲”,从此,拉卜楞寺有了专修医学的教育机构。当年,年近花甲的二世嘉木样亲赴西藏拉萨,向第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禀告了创建拉卜楞寺医药扎仓的筹建过程,并请求委派医学高僧到那里任教。达赖准其所求,以给青海河南蒙古亲王委派保健医生的名义,选派著名的藏医药学家藏曼·益希桑布和他的弟子多杰然卷巴、药王山寺的名医迈尔干·罗桑达吉等,先后抵达拉卜楞寺,给医药扎仓学僧传授医理。拉卜楞寺医药扎仓的建立,使甘南藏区的藏医事业,从分散的、以民间藏医活动为主的状况,进入到医药专门机构与民间并存的新阶段,为弘扬民族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个拉卜楞寺依山而建,不像汉藏佛教那样讲究对称和工整,反而更显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医药扎仓坐落在拉卜楞寺院的中心,是一座藏族碉堡式建筑。建筑结构以石木为主,外石内木,外不露木,内不见石。进入医药扎仓可见内殿正门屋顶中央是一尊金色法轮。由四面廊坊构成的前院,院落中种植着一些植物,估计也是药物吧。廊坊墙壁上绘有与藏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示意树喻图十多幅,是形象的藏医教材。
主殿分前后两部分。前殿(正殿)宽阔,是专供吟经诵法、集会讲学的主要场所。上方正中,设有专供法台讲经传法的宝座。大殿上部,殿中供奉主尊佛为药师佛,墙壁上有藏医始祖——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画像。西侧墙上,根据佛教传统绘有佛祖释迦牟尼变幻化身、传授医学的大型彩色壁画,并有古代天竺医家及历代藏医名家的画像。底层设有可容纳300多名僧侣的条形禅座。后殿供奉有不动佛(米楚巴)、药师佛(曼拉)的大型塑像,还有多尊铜佛。正中供有本寺大学者拉科仓·久美成来嘉措(意译无畏事业海)大师的大型银质舍利宝塔一座。塔前一幅镜框,列供拉科仓·久美成来嘉措师徒三人。殿前厢廊四面,曾悬挂有人体解剖、脉络等绢绘彩色“唐卡”十八幅,系仿照17世纪西藏著名学者第司·桑吉嘉措所编绘的藏医系列挂图复制的。据《安多政教史》载:在嘉木样二世时期,缎绣佛像前供奉盛开的鲜花,按哲蚌寺郭莽院的例规,朝拜内部仪止圣物,跳狩猎三匝舞,增植解脱种子等。厢廊楼上,原为医药扎仓的书库,存有数百包珍贵的医学典籍、资料和档案。
据说著名藏医学家藏曼·益西桑布还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育家,他对传播藏医知识、培养藏医人才和发展藏医事业非常重视。在拉卜楞寺期间,他每年坚持用两三个月时间到附近百十里甚至数百里的山岭之中,实地考察药物生长分布情况,足迹踏遍甘、青、川边界。此后,拉卜楞寺医药扎仓有了认药、采药实习的传统。
拉卜楞寺医药扎仓建立之后,甘南藏区的藏医有了集中研习的机构,甘南藏医由分散转为集中,由薄弱逐渐加强,为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众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的医药扎仓学僧主修藏医,分为三个学级:初级学僧学习《皈依经》、《绿度母经》、《观音心经》、《不动佛经》、《根本续》、《后续》;中级学习《释续》、《药王经》、《马王白莲经》等;高级主要研究《四部医典》及《菩提道次第广论》。
医药扎仓从1959年起,增设门诊部和制药室。学僧除了学习藏医原理外,还从事实践活动。采药、制药,成药有散、丸、膏三种,并给各地信众和患者看病治疗。医药扎仓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藏医。现今该扎仓生产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半黄散等三种药物已被列入国家药典;还有18种成药单方被列入西北五省(区)地方成药,拉卜楞寺还成立有藏医研究所。藏医学正在得到继承和发扬。
为了探访藏医的秘密,我们参观了门诊部,张卫还请喇嘛曼巴诊视了他的腰痛,喇嘛为他开了处方,取出两种制剂,分别为丸剂和粉剂,制造和包装很精美,只花了5元钱,但处方保密。
白马寺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河南洛阳东面10千米处。相传为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十年,与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归来后在洛阳建此寺。白马寺一名,或谓因明帝遣使以白马负经还;或谓有外国王毁破佛寺,夜有白马绕塔悲鸣,王即以未坏的招提寺改为白马寺。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开封市中心,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重建钟楼、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因闻;山呼万岁,下令祠官加增太室祠,后又有增修。北魏时,庙址屡迁,并更名为中岳庙。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中岳庙声望大增。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北宋时期又增建了行廓、碑楼等殿宇,并遍植松柏、金妆神像、绘制壁画,使全庙面积三十七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光彩夺目。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中岳庙系中岳嵩山的岳神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道教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
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 孔庙是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孔子逝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不过当时孔庙的规模很小,只有庙屋三间。
法门寺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
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佛宫,拉卜楞即为转音)扎西奇”,又因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曾经学经于拉萨哲蚌寺扎西郭芒扎仓,并出任过该扎仓堪布,所以康藏地区的藏族习惯上称拉卜楞寺为“安多扎西郭芒”(意为安多地区的吉祥多门院)。
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
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于是,松赞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愿,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这座大昭寺。 大昭寺,藏语称“觉康”,意即释迎牟尼佛寺。
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使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占地面积8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九十多座,僧舍一万多间及六大扎仓(学院),诸类佛殿、众多活佛宫邸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等宏伟建筑群。鼎盛时期有僧侣3600余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赢得了第二西藏之称。
至解放前夕,拉卜楞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层楼1座,六层楼1座,四层楼4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 座,馏金铜瓦顶4座,绿色琉璃瓦顶2座,嘉木样大师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楼房31座,各个昂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所,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种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种建筑,共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堪称安多地区第一名刹。这些建筑可分为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类,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建筑形式有藏式,汉宫殿式和藏汉混和式。
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拉卜楞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那座楼高七层的颇章玛绕佛殿在“四清”中被拆除修了电影院,殿里的那尊最大的佛像(高24米)于1958年被砸碎炼了钢铁。十年“文革”更是不堪言状,一座座佛殿变成了食品厂、屠宰场。寺门紧闭,僧众四散。寺院建筑仅仅保留原寺院西北一角,约占原寺面积的四分之一。寺址大部分被机关单位占用。
拉卜楞寺院虽历尽沧桑,但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政府的关怀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自从1980年拉卜楞寺院重新开放以来,国家前后拨款上百余万元对原留的经堂、佛殿作了维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7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丹皮常用药对2则
下一篇: 丹参(丹参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