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生 陕西中医学院
中药性能理论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补泻、升降浮沉和毒性等方面。从《内经》以前的感性认识到现代中药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均遵从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然而,笔者通过对《中药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却发现:中药性能的一些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系统性、不正确性,甚或是错误现象。
五味对位归经“对”不上
五味配五脏并归五脏的具体内容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而统计结果却不全然:62味苦味药物,归心经者仅为25.81%,归肝经者却为56.45%;62味辛味药物,归肺经者45.16%,归脾经者48.38%;70味甘味药物,归脾经者仅为21.43%,归肺经者为40.00%;22味咸味药物,归肾经者仅为9.09%,而归肝经者却为68.18%。说明归经理论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五味对位归经”的认识基本不能成立,或者是关于味的认识本身存在着一定错误性。
咸味的作用特征须重新研究
五味作用特征的认识,已经较为稳定、成熟,并被作为中药学理论广泛应用,但实际作用趋势却不完全相同:62味辛味药物具有“行”、“散”功能作用者为45味,比例为72.58%;62味苦味药物具有“通泄”、“燥湿”作用者为47味,比例为75.81%;70味甘味药物具有“补益”、“缓急调和”作用者为34味,比例为48.57%;22味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泻下”作用者为6味,比例为27.27%。说明五味作用特征的认识基本正确,但“咸味”的作用特征必须重新研究。
中药中的多味性药物也比较多,它们在味度上的差异性及其与植物的天然属性和存活属性的关系,味的厚薄与炮制和存贮的关系、与温度和水质的关系等,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成果,更没有引入中药学理论之中。
中药毒性理论研究滞后
中药毒性理论同四气五味一样,已经成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前人经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验证、确定和测定,进一步认识中药致毒现象、致毒原理和致毒方式以及致毒以后的解毒方式。但是中药学教材中17味小毒、28味常毒和8味大毒药物,仅仅在“性味归经”一项中介绍“有毒”而已,有名的“十八反”、“十九畏”经验也没有最新研究成果。如此初级的理论现象与研究态度,很难适应21世纪人们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药学的科学性及其水平状况。
“四气”之名不确切
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能够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而在各论的中药性能内容中,却出现了大热、热性、温性、微温、平性、凉性、微寒、寒性、大寒等9个方面,它们分别占到422味正药(不含附药)的比例为0.24%、3.32%、26.07%、6.14%、21.33%、3.79%、13.03%、25.36%、0.17%,此种现象显然与“四气”的概念不相符合。因为温与热、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程度有所差异的两个气,且热性和凉性的比例均很低,但都作为一气而被定位,而平性药已经达到21.33的比例,与温性的26.07和寒性的25.36非常接近。所以,至少应该把“平性”列为一气,即“五气”。
笔者认为,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有严谨性和系统性。加强对中药“性能”理论的研究迫在眉睫。
中医已经失去传承,只有少数的传承留了下来,它正在消失,我碰到过一个老中医,他在部队服役过回家后自己开了医馆,我们乡里好多村医都是他带的。但是他们都学的时间短,也没学到精髓,就感觉自己很好了。有的还任了官。老中医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这些。他也只能这样把东西烂在自己心里。
科普工作需要深入,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很难,即使是为他们好。
旧事物的退场是扭捏的,不情愿的,新事物也有其成长的历程。
新政时期,康有为梁启超曾经提出“西式卫生观念”即:管理粪便,保护水源,勤洗手,食物高温后再食用。。。等等。
中医对现代医学的诋毁历来歇斯底里,像什么“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其实什么是“标”什么是“本”中医根本弄不清楚。肺结核,中医称之为“肺痨”,对抗了几千年,分什么肺阴虚肺阳虚,毫无建树,但是到了近一百年,结核杆菌的发现,抗结核药出现,结核病患者基本都能治愈,很少全家感染死亡的了。还有上面所说的勤洗手,就是去掉手上的细菌,减少肠道感染,现在搞中医的人用“夏天湿气重才拉肚子”的理论指导临床,他们还用现代的抗菌素,这就是他们的纠结:不肯放下原有理论,当治病救人时又不得不使用现代理知识。
中医的理论完全是来自于古人的臆测,他们推崇的就是古代圣贤,认为古代就已经为所有疾病定格分类,所以在中医眼里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医术不高的人,这就为人们造成了一个假象:古人医术高明。而实际上我们从文献资料上看到古代人平均寿命很短,婴儿夭折很多,大量疾病不知原因‘“暴病身亡”。
现在的小孩都知道割了口子去打破伤风血清,破伤风是厌氧菌引起的,可是中医就认为是“贼风”侵入人体,其实风就是流动的空气而已,有氧气氮气等,中医的风邪致病很可笑。
中医的“纯中药毫无毒副作用”更是弥天大谎,人们熟知的铅,水银,矿石等重金属的毒性已成为共识,中医只是在近二十几年迫于压力下才减少使用。还有中医把人屎当做中药称为“人中黄”,把人尿称为“人中白”,耗子屎称为“五灵脂”,都用来入药。这些陋习,中医从业人员,和老百姓都深信不疑。
现在到处都是中医药的广告,电视,报纸,街头小报,什么去“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的骗人把戏无处不在。
中医的大量使用与政策的推动有关,往往是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制定大的方针,相中西医结合就是个怪胎,文革期间,更是顶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各半,宫外孕大出血,人都休克了,还“回阳救逆”喝中药汤子,阑尾炎更是推崇“大黄牡丹皮汤”,造成拉大量的阑尾穿孔,满肚子是粪便的的悲剧。
总之,人的认识有待提高,争论不会尽快停止。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1.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古代以四时的寒、热、温、凉气候变化-气序,应用于药性的说明,故性气通用,沿用至今)。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金元时王好古以阴阳学说来比拟解释药性云:“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其意义是说温热性药物能升人阳气-增强人体的机能活动;寒凉性药物能降低人之阳气-减弱人的机能活动。
因此,一般把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疏肝、芳香开窍等兴奋人体机能活动功能的药物定为温、热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表、平肝潜阳等降低人体病理性机能亢进的药物寒、凉药。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将寒、热、温、凉的作用加以归纳,给后人提出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用药原则。
此外,尚有某些药物既有温热,又有寒凉药性功能的存在,将在各论中述及。
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古时有“神农乃数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说明了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必须要尝试各类叶、草、根、茎、果,也必然遇到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天然产物,例如有泻、镇静、致吐、止血等作用的物质,并品尝到各种物质的不同滋味,当人们发生疾病时,根据经验利用这些物质来医治疾病,经无数次反复实践,某些天然产物就成了医治疾病的药物,并总结出药物的滋味和功效之间的关系。所以说五味是由味觉所得,或由治疗味觉所得,或由治疗效果而确定的。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药味,就有不同的药物作用。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归纳其作用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发散:麻黄、薄荷。
行气血:陈皮、木香、川芎。
滋补润养:菟丝子、蛇床子。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滋补气血:党参、熟地。
缓解腹中挛急疼痛:饴糖、甘草。
酸(涩):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收敛-自汗、盗汗:龙骨、牡蛎。
固涩-久泻、脱肛:赤石脂、禹余粮、罂粟壳。
尿频、失禁:桑螵蛸、覆盆子。
滑精、带下:芡实、莲子、金樱子。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
降泄(降气)杏仁-泄降肺气,止咳平喘。
清泄(泻火泄热)山栀-清心泻火。
燥湿:黄连清湿热;厚朴温化寒湿。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软坚散结:海藻、昆布、瓦楞子。
泻下:芒硝。
潜降:羚羊角、石决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异,然其中某些药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内经·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渗为阳”按药物之味,将它们归入阴阳两类以统辖之。即辛甘淡味药物属阳,酸苦咸味药物属阴。
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气、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须二者综合而观之,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别,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之异。
如同一辛味药,有辛寒(浮萍)、辛凉(薄荷)、辛温(半夏)、辛热(附子)、辛平(佩兰)等。
性味组合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苏、荆芥、葱白均为辛温,它们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温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养阴潜热生津;甘草甘平,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药物,则是一气而兼有两种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温;当归甘辛温;生地黄甘苦寒等。这种情况说明了药物之性味是复杂的,也体现了药物作用的多面性。五味相兼亦应根据某一药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长于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作为解表药,故首列辛味。尚有补益强壮作用,常合补益之品同用,此为甘味之功。温经通络、温阳化气则辛甘温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为辛甘温。当归为常用补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温,并有活血调经之力,此辛味应之,故当归性味定为甘辛温。药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顺序。
临床辩证用药时,对五味要有选择。如辛能散气,故气虚时不宜用;甘能助湿,故中满者不宜用;苦能燥湿,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敛涩,故余邪未尽者慎用之;咸多滋润,故脾胃虚寒者忌用之。
[附]中药性味功能口诀:中药品种多,性能各不同,寒凉能清热,温热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缓能补中,苦味能泄降,酸涩收敛功,咸味能软坚,淡渗利水通,甘寒能养阴,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窜开窍能,气味相结合,配伍贵变通。
2.升降浮沉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升和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则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气味和质地的轻重。一般来说,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大凡质轻的药物,如花叶之类多主升浮,质重的药物,如种子、矿石、贝壳之类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热,不升反沉,故有泻下逐水作用;旋复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诸花均升,复花独降”之说,牛蒡子是种子类,反主升浮,能疏风诸热。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发生改变。酒制则升、盐炒则下行、姜汁炒则能发散、醋炒则能收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得当,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归经
归经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总结出来的一种用药规律。如肺经有病时,常有咳、喘、痰症状,杏仁能止咳平喘,说明杏仁归入肺经;肝有病时,胁痛或不适为其主要表现用青皮能治胁痛,说明青皮归入肝经等。由于药物归经不同,同属一性味药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别,如黄芩、黄连,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但黄芩入肺经而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胃经而能泻心火、清胃热;柏入肾经而重于泻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为温里药。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经,故肺、脾、胃有寒多择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肾经,故肝、肾有寒多选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了解归经学说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作为选方用药的依据。一般来说,每经每脏的病证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药,使药都归于本经。如太阳经表证,常用人本经之麻黄、桂枝作为解表之主药;肝肾阴虚者多用以熟地黄、山茱萸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六味地黄汤来治疗。这些古方组成规律,促进了归经学说的发展。二是可作为随证用药之依据。如头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经脉之病证,前头痛(阳明经)者加白芷;偏头痛(少阳经)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阳经),加用蔓荆子等。三是以归经为线索,探求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如清热解毒药蒲公英入胃经。故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经,故试用于肺癌的治疗等。均是按药物之归经所探求到的某些药物的新途径。四是籍归经以执简御繁。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疗脾胃气虚,腹泻呕吐,口渴自汗等多种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关。因而通过白术归脾经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必须着重强调,归经学说在运用时一是要与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相结合,二是要与各脏腑间的用药互相兼顾。是因为同归一经之药物,其性味、升降浮沉不同,故不能执一而废它。如肺病咳嗽有寒热虚实之别,入肺药虽有麻黄、干姜、黄芩、百合、桑白皮、葶苈子等,临床上运用麻黄、干姜温肺之寒以疗咳;黄芩、桑白皮清肺泄热以止咳;百合滋补肺虚而止咳;葶苈子以泄肺实而止咳。诸职此类,诸经亦然。
此外,尚有“引经药”的理论,所谓引经药是指具有特别作用的归经药物,它除了对本经病证具有治疗作用外,还能把不归本经的药物引归到本经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以提高药物疗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载体学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71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得了疝气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