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数学化对于中医理论并不多余——答王强《中医理论需要全面实现数学化吗》

医案日记 2023-05-02 22:31:03

数学化对于中医理论并不多余——答王强《中医理论需要全面实现数学化吗》

孟凯韬 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

前段时间笔者在百度网上看到《中医理论需要“全面实现数学化”吗》一文,出自2010年4月14日《中国中医药报》,文中所引内容均出自笔者2010年2月24日在《健康报》中医周刊发表的《用科学语言诠释中医》,且有改动。可能作者根本没有读过笔者的《阴阳五行数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故今天特撰文以答之。

恩格斯的论断

中医学能例外吗

恩格斯认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中医学作为一门将人体与自然、社会相联系而研究其生理机制、病理变化及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的整体科学,自然不能例外。不过,用传统数学根本无法研究中医,因为作为中医基本概念的阴和阳都不能孤立存在,永远是“亦此亦彼”的,而传统数学囿于“排中律”,只承认“非此即彼”而不承认“亦此亦彼”。哲理数学则不然,正如百度网《百度文库·罗素悖论》所说:“哲理数学正是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排中律”的桎梏,指出事物是可以亦此亦彼的,指出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将哲学与数学联系起来(确切地讲,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数学联系起来——孟凯韬注)。而传统数学只看到了对立,而忽略了统一;只看到了一分为二,没有看到合二为一。”因此,《百度文库·罗素悖论》称:“哲理数学,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5次革命。数学迄今为止,已经历了四次革命:1.由算术到代数;2.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3.由必然数学到或然数学;4.由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而哲理数学的提出,无疑将会是一个更大的飞跃。”阴阳五行数学就是基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门哲理数学的分支学科。笔者所谓数学化是基于哲理数学及其分支学科阴阳五行数学,而不是基于传统数学;哲理数学及其分支学科阴阳五行数学有自己特有的符号体系,也与传统数学有不同的数学语言。

五行的“阶段”说何错之有

鉴于五行学说不能对中医理论做出圆满解释的局限性,笔者根据周敦颐“阴阳二气妙合而成五行”、周易十二消息卦和五运配五季之法提出对五行本质的新认识,即五行乃是阴阳二气周期性相对变化的五个不同的阶段,其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变化范围如下图所示。最早发表在《科技导报》2000年第7期,题为“中医理论基础的哲理和数理探索”。

2006年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6期看到安徽中医学院顾植山教授《从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谈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一文,感到他对五行的认识与笔者不谋而合。他在文中指出:“五行即五运,‘运’和‘行’都是运动变化的意思。把一年分为五阶段,就会出现木、火、土、金、水五运,也就产生了五行。”同时指出,“五行是五运的符号,五运是五行的灵魂。”如此说来,五行的“阶段”说何错之有?笔者是学数学出身,对中医理论是自学所得,顾植山教授则是中医世家出身且对五运六气学说颇有研究的中医专家,难道王强也认为他是外行,也认为他是基于对中医学的误读吗?

对笔者文章内容理解有误

关于阴阳五行逻辑,笔者的原话是:“因为人体可分为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脏可分为五(即肝、心、脾、肺、肾),腑也可分为五(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每个脏器又可分为阴阳,阴和阳至少有盛、衰、平三种状态,所以,阴阳五行逻辑至少是60值逻辑,这比西方的二值逻辑高出近两个数量级。”王强则将其改为:“人体可分为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五行(脏腑各五)、盛、衰、平的60种‘状态’,所以阴阳五行逻辑至少是60值逻辑”。“60种‘状态’”是他改成的,而不是笔者的话。所谓笔者把阴阳五行界定为“状态”也是他强加给笔者的。至于六腑,笔者并非不知,只是由于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出现对称破缺,未将三焦计算在内而已。

笔者何尝不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二者是合璧的,谈及五行离不开阴阳,谈及阴阳也离不开五行。而且,早在900多年前,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就指出:“阴阳二气妙合而成五行”。这能叫将二者“混为一谈”吗?

关于五脏之间的关系,笔者从上图出发,根据阴阳消长性界定了五行之间的同一性和对立性,而且旨在说明具有同一性抑或对立性是五行之间相生抑或相克的真谛之所在。对于五脏之间的关系也仅限于从上图加以说明,而不是泛泛地谈五脏之间的同一性和对立性。上图是笔者建立的一种模型,模型不可能说明所有问题。笔者所论是有条件的,王强不顾这些条件,将所谓“五脏之间的对立性或同一性的独立存在说”强加给笔者。王强所举肝火太盛导致肾阴亏损,并不能说明肝肾具有对立性。因为肝火太盛首先引起肝阴亏损,肝阴亏损和肾阴亏损是肝肾具有同一性而不是肝肾具有对立性。

思维逻辑与事物的分类

及现实空间不能混为一谈

思维逻辑是思维的一种模式,所谓2值逻辑是指对事物的判断只有两种可能。思维逻辑和事物的分类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事情。王强将二者混为一谈,所举的例子只涉及事物的分类,而与逻辑无关。譬如他说“西医将人体分为不同系统、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又有兴奋与抑制、合成与分解、吸收与排泄等状态,大概也不会只有2值吧。”

王强还说:“现代医学研究对象从米精确到纳米,其空间数量级跨度是9,而传统中医研究对象局限于宏观,其空间数量级就必然小于9。”殊不知中医所谓人体结构,是以五行为框架所建立的具有思维意义上的系统;阴阳五行逻辑是中医的思维逻辑,其值与现实空间的维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现中医理论数学化的努力

不是对数学语言的滥用

王强在文章开头就认为笔者“滥用数学语言”,并贬斥笔者所说的“现在我们对中医所能做到的,西医学也难企及”,但举不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20多年来,笔者在恩格斯关于“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的思想指导下,在钱学森、苏步青等科学泰斗指引下,一直致力于数学与思维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的交叉研究。《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和《阴阳五行数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就是笔者对于实现中医理论数学化的努力。该项研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于2004年作为独立课题列入国家973计划。课题验收专家组认为笔者“所创立的阴阳五行数学使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定性和思辨阶段的阴阳五行学说上升到科学层次,使复杂问题变简单,使隐性的东西变成显性的东西,使原来靠思辨的东西变成用公式推导的东西,使原来凭经验的东西变成有规律可循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不仅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而且具有理论上的统摄性;除了理论上具有原创性外,在应用上最大的创新点是由阴阳五行数学中有关定理推出‘阴阳五行生理公式’,用数学方法再现了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其二,是创造了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逻辑检验的方法;其三,是创造了由‘既病’推断‘未病’和根据诊断和推断结果选药组方的方法及技术手段;所有这些,对于中医的发展都可能具有帮助。”由此可见,笔者的研究并不是对数学语言的滥用。

王强说“虽然书中也有对中医的赞美之词,但未必能得到中医人的掌声。”但著名中医邓铁涛教授并不那么认为。去年11月,邓铁涛教授听了笔者关于阴阳五行数学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的汇报,高兴地说:“中医和现代科学结合,就要这样结合!”

中医自考本科教材,自考本科中医可以考证吗?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医自考本科教材,自考本科中医可以考证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怎么自学中医然后自考自学中医很好,实际上许多中医名家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个可以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这套书。网上有电子版,也可以到旧书网站上买。这对于我们初学中医的人很有指导意义。
学中医我建议是:
1.背。按”药”—–“方”——-“法”——“理”的顺序背中医歌诀。这方面的书网上很多,我推荐刘更生编的«中医必背红宝书»与«中医必背蓝宝书»。
2.学。要多看中医视频讲座。这里推荐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录制的”中医传承系列讲座”,包括郝万山讲伤寒论,王雪华讲金匮要略,刘景源讲温病学,还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黄帝内经推荐看徐文兵的。这些各大视频网站都有。当然网上中医讲座更多,名家也很多,如刘度舟,赵绍琴等。
3.读。反复阅读中医四大经典与四小经典,特别是各种医案要多读。多浏览中医网站。
4.用。生活中要敢于治病,先从自己开始,从小病开始。
自学考试中医专业课程有哪些?自考本科工商企业管理考试科目有哪些?自考考试中医专业课程有哪些?
自学考试中药学本科专业有:中国近现代史规划纲要、马克思现实主义基本概念总论、中药学(二)、中药鉴定学、有机化学(二)、药学(三)、中药制药工程项目基本原理与机器设备、药物制剂剖析、药事管理学(一)、英文(二)、分析化学(二)、中成药学、中药文献学、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国药业史、中药学论文、有机化学(二)(实践)、药学(三)(实践)、药物制剂剖析(实践)、分析化学(二)(实践)、中药鉴定学(实践)、中成药学(实践)。
大专课程内容有: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总论、分析化学(一)、中药学(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医学基础基础理论(一)、方剂学(一)、医古文(一)、中药炮制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药炮制学(实践)、有机化学实验、中药化学(实践)、中药药剂学(实践)、中药药理学(实践)。
自考考试中医药学必须如何复习
1、去看书一定要仔细,由于药学职称考试具体内容多且繁杂,一不小心很有可能某一知识要点就没在意但没备考到,因此在复习药学职称考试时,去看书一定要仔细。
2、依据考试大纲备考,规定熟记并掌握的核心背熟。
3、基础要打扎扎实实,基础知识就是关键,唯有灵活运用了基础专业知识才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备考。
4、买指定教学书,看课程标准,把一些考重点知识筛掉,而且了解题目类型。
5、多练,在文库百度上找找大学本科或是考研的习题册,及其知识点总结。
工商企业管理自考本科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规划纲要、马克思现实主义基本概念总论、智能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智能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心理学、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操作实务、金融理论与操作实务、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控制、企业咨询管理、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英文、财政与金融、管理心理学、销售市场信息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概论。
自学考试工商管理专业好受吗
工商企业管理技术专业大概用考14—16门学科,必须学习到与数学课、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科,难度系数一般。工商企业管理属于经济发展管理学专业,对这方面专业有意向的学生挑选这方面技术专业是非常好的,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层次课程的学习,以政治理论知识、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和可用广泛管理方法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层次课程的学习,要在大专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战略管理及管理知识学习,提升中、高端管理方面务必具备的能力与方法。
这类专业特别适合没有明确就业前景,而对职场发展有非常大的期望和欲望,与此同时具备一定的学习培训基础的初入职场;或是目前没有管理心得,但我希望竞选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人员;还有一些要想涨薪的企业管理者报名。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自考本科需要买哪些教材?建筑工程技术专科自考本科4 工程数学 6 本课程分为“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考试
安徽自考本科买什么出版社的教材比较权威?自考教材是全国统一的。上面都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委员会编写的统一标志,你可以到当地教育局自考办购买,也可以到当地大学附近的书店购买。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

中医专业有哪些课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哪些课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
中医学(五年制)
本专业培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医学人才。学生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掌握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理论知识和诊疗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西医妇科学、西医儿科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40余门。同时还开设多门医学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通过临床实习,掌握坚实的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和必要的西医临床诊疗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基本功扎实,适合在各级各类医院、中医药院校及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中医学(美容与康复方向五年制)
本专业培养具有中医药美容康复学理论和临床诊疗技术及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系统掌握中医药美容康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中医美容康复理论、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及技能从事卫生健康服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中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营养学、中医美容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健康评估学、医学心理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40余门。同时还开设多门医学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通过临床实习,掌握中医药美容康复的临床诊疗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合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医药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中医美容康复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中医学(应用心理学方向 四年制)
本专业培养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 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解决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与治疗、精神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40余门。同时开设多门心理学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合在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司法机关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心理咨询治疗、思想政治教育、人事管理等工作。

中医学要学哪些科目

中医学你要看哪个年级的,基本上内外妇儿呀,等等的,什么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经络这些都要学的呀。

教育部规定的中医专业必修的课程有哪些

中医必修课:
(1)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版剂学、中医经典(内经、权伤寒、温病)、针灸
(2)专业课: 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除此必修课之外,可能还有限选课:医古文、中国医学史

中药学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如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

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该专业的培养采用本科生导师制以保障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中药检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4)中医专业有哪些课程扩展阅读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职称考试属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一般分为初级中药士、初级中药师和主管中药师考试。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 *** 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有哪些

对于楼上的答案,有一点不太同意,虽然是中医学,但肯定是要学西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回,但答是所学比例并不是3:3,毕竟专业名称是中医药,所以还是中医占主要地位,我是广中医的,我学校的中医学中西医比是6:4,中西医结合的才是5:5。
其实西学实验不是无为单调的,相比起理论课,实验课什么的还是很有乐趣的,例如解剖尸体、给小白鼠灌胃、数青蛙心跳、看各种细胞啊什么的,而且实验真的是加强理论很好的方法。

中医学学习哪些课程

你好我也是学医学的,解剖是必修课,一定要学的,但是动手实验是西医临床,其他专业只要学会看标本就可以了,文理生都有学习中医的,但是学医的,我们学校来说,理科生比较多哦。要学的一定有中医基础、中医内科、中医诊断、方剂学、中药学、针灸学,其他的要看你喜欢,有中医儿科、中医妇科等。解剖……一般来说,没有不适应,只要看多了就不会难受了,而且最多一个学期,还有啊,第一节实验课肯定会很不习惯福尔马林的味道,但慢慢就好了,你只要不害怕就行了,呵呵,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觉得很恶心,久了就习惯了,做医生的就要这样啊,难道病人很恶心,你就不给他看病了吗,呵呵,是不是?希望你能满意我的答案。

中医学主要有那些科目

主要有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中医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

(7)中医专业有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一、知识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二、就业方向

医生:到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以及中医教育机构等从事医疗工作;其他:到药厂或医药公司从事中药的研制、开发或药物的销售工作。

中医本科五年的课程目录

、五年制本科专业

1.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中医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为中医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古汉语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法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中西医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进入临床医学院进行毕业临床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中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外、妇、儿、伤等临床医师工作,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科研等岗位。

2. 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突出掌握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骨伤科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整骨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伤影像诊断学、骨科手术学、骨科生物力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工作;各类医学院中骨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针灸推拿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扎实的人才,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医院校、中医学科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中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的推拿、针灸等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如:康复、骨伤等工作;各医学院中针灸、推拿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治疗以及常见急、难、重症进行救治和处理,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医古文、英语、计算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生理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医古典医籍(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三、四年制本科专业

1. 中药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能从事中药研究、生产等多种岗位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在中药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另外,在选修课课程中设置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三大选修模块。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医院见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中药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和药品经营企业。

2.药学专业(中外合作)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而设立,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及技能,适合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领域从事药物鉴定、药物设计、药品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物制备、药物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联合办学,课程设置涵盖中英两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科目。课程教学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部分主要课程由伦敦城市大学教师全英语授课任教。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本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微生物学、中药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天目山野外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
[学位授予情况]
四年内修完规定学分,可同时获得本校药学专业理学士学位和伦敦城市大学理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雅思6.0),可直接申请赴伦敦城市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修完规定学分后,将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药学、中药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药品检验、管理机构。
[备注]
本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应达到90分以上。学费标准19000元/年;赴英国学习一年,学费按伦敦城市大学规定缴费。考生一经录取入学,不能申请专业调整。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在卫生管理部门特别是中医药卫生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卫生预防基础知识、公共卫生政策、法规等,在卫生管理专业领域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院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法学、现代医院营销战略、财务管理、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战略管理等。另外在选修课程中设置社会医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经济法、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部门,与卫生管理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相关的医疗卫生企业管理部门。

4.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特色、扎实的中西医医学基础、合理知识结构、鲜明专业特色、较强实践能力的康复医学医疗技能的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康复医学导论、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各类运动康复机构,老年康复院等;各级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临床科室,如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等;医学院校中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护理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较深的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必需的基础医学、卫生保健、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中医整体观开展身心整体护理的高级护理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有医学基础、护理学等;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人文学科、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西医护理学基础、社区护理学、精神卫生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及护理教学机构,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备注〗本专业限招身高1.65米及以上男生和身高1.55米及以上女生,品貌端正(面部无生理缺陷及明显缺陷)。

四、三年制大专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

五、三年制高职
1. 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年管理与服务方向)
3.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方向)
4.医学营养专业(中医营养方向)
5.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6.护理专业(梅陇校区)
7.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卫生方向)

中医专业在大学课程中都用了哪些教材

好几十本!!

中医学专业学什么课

人体解剖学 人体形态学 组织胚胎学 人体机能学 生理学 病原生物回学 生物化学 药理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答 医学科研方法学 病理学 生命科学基础 药理学 医学伦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 卫生法规 中医诊断学 中医方法论 中药学 医古文 方剂学 中医基础学 内经 中药学 伤寒论 方剂学 金匮要略 辨证治疗学 温病学 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 医古文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专业英语 西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医学影像学西医内科学传染病学西医外科学西医内科学传染病学西医外科学总论中医内科学预防医学中医外科学急诊医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

如何评价中医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医现代科学化”。这一内涵中包涵有下列要素:(1)“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医理论最初形成时的开放性和内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显著的社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现代科学体系,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得到持续的发展。(2)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现代科学思想。现代科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对论和现代宇宙学、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论和系统自组织论、现代数学等。而现代科学思想主要是指自然观。中医现代化是在现代科学思想指导下,结合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中药、针灸、按摩推拿等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对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疾病以及各类慢性疾病和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的治疗上体现出良好的疗效,且极少有毒副作用。此外,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祛病延年方面的优势也是其他医学所不能取代的。现代科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将会促进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更加客观化和标准化,从而巩固中医在现代科学中的学术地位和自身价值体系。(3)“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对象是中医,不是西医,也不是中西医结合。有人担心“中医现代化”就会导致“中医西医化”或“中西医结合化”,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是将主客体本末倒置了。西医隶属于现代科学体系,是现代医学,它将成为中医实现现代化可借鉴、可吸收的有益的相关学科,但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中医。中西医结合正是中西医学相互借鉴、优势互补的具体体现。但中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决不是实现中西医全面结合,即“中西医结合化”。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股巨大力量。(4)“中医现代化”就是要使中医具备现代科学的特征。不仅要实现学术理论的科学现代化,还要使其实践科学现代化。(5)“中医现代化”意味着中医将从现代科学体系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料,这种吸收是全方位的、多学科的,一切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将为中医发展提供借鉴和可吸收的成分。因此,实现“中医现代化”将是以中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的协同攻关。

中医学能得到学理上的合法性辩护吗_重估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价值

专论 中医学能得到学理上的合法性辩护吗? 重估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价值程 伟 摘要: 医学并不简单地就是自然科学。医学的方法是综合的, 利用其他任何科学的成就。中医是经验医学, 而且主要是临床医学。在广义的科学概念下, 可以说中医是科学。中医基本理论没有根本改变其自然哲学形态, 评价中医药学应主要着眼于其实践活动, 也不可忽视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关注中医药学可以启发我们, 知识的发展可能以多元、曲折的方式进行, 重估中医药学价值既可以对医疗实践也可以对科学发展做出某种贡献。关键词: 科学, 医学, 中医药学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772( 2007) 04- 0001- 03 Could TCM Get the Lawful Vindication on the Theory? Evaluate the scientif ic value of TCM CHENG Wei . Heilongj iang Uni ver sity of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 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Medicine is not simply a natural science, and medical methods synthetically utilize other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CM is not only empirical medicine but also clinical medicine. We may say TCM is a science in the w ider concept of science. T he basic theo ry of TCM can not change its natural philosophy form essentially, so we should evaluate the TCM to its aspect of medical pr actice, and not ignore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ory of TCM and practice of TCM. Focusing on the T CM can enlighten us that knowledge may develope in the polyphyletic and labyrinthian way, and r eevaluating the value of TCM can contr ibute to the medical pract 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Key Words: science, medicine,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歌德说: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 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 随着现代医学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暴露和全球性回归自然的呼声高涨, 传统医药的特色优势备受关注; 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文化一起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然而, 与此同时, 对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质疑、否定的声音, 依然不绝于耳。抛开这些非议中的无知与非理性的因素不谈, 诸多质疑仍然集中于 中医是否科学 , 即是说, 中医学的学理上的 合法性 , 尚未完全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超越前贤, 澄清认识, 是学术界一项艰巨的任务。 1 艰难的辩护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开始, 对中医学的合法性亦即是否科学的质疑之声时强时弱, 从未间断, 最初是中医界, 而后扩大到中医界之外, 为中医药学学术合法性辩护的策略也在逐步调整。最初, 在西方科学的强大压力下, 中医界实际上采取的是相对低调的守势, 注重强调中西医体系不同, 以及中医特有的临床疗效优势; 其后, 争取到了 政治上 的合法、平等地位, 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下, 从教育到研究开始了积极的现代化努力, 即所谓 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但在建国后几十年的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 标志性成就数量有限, 且评价不一; 而中医医疗阵地在现代医学的迅速扩张中, 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对缩小; 与此相应, 真正依靠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也在削弱, 特色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临床人才队伍也呈现出萎缩、异化的趋向。然而, 现代医学的某种局限及其在医疗实践中的诸多弊端的日益显现, 使传统医药的特色优势在全球性回归自然的呼声中备受关注。因此, 尽管中医药界已经面临诸多问题, 带有很强优越感的自我辩护日益乐观起来。不过, 与此平行的是, 对中医科学性的更加激烈的质疑和中医事业今不如昔的担忧。基于中医学在民族繁衍的历史上的贡献的历史的合法性辩护, 基于中医学在当今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作用的现实的合法性辩护, 以及基于国际上认可程度逐步提高的外在认同的合法性辩护, 还不能等同于学理合法性上的确认。 2 科学的 词性 实际上, 中医药现代化的追求进程也是对学理合法性的追问过程, 追问合法性的法庭一直在寻求着某种判据, 随着认识的深化, 问题复杂性的逐步被揭示, 人们开始思考, 这个被称作科学的法庭自身的合法性是否也可以受到质疑。科学, 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作为名词, 它指称着人类的知识体系; 作为动词, 它指称着人类探索世界的活动; 作为形容词, 它几乎成了真理的化身。审视中医学的合法性, 有必要审慎地考虑, 科学究竟是什么? 戴维 林德伯格曾说: 历史学家需要对 科学 下一个相当宽泛的定义, 这个 科学 的定义将允许历史学家对范围广泛的实践及其基于的信念进行研究, 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事业。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应是宽泛的, 具有包容性的, 而不是狭义的, 具有排斥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年4 月第28 卷第4 期总第330 期 Medicineand Philosophy( 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 Apr 2007, Vol. 28, No. 4, Total No. 330 1 性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 我们追溯的历史年代越久远, 所需的科学概念就越宽泛 [ 1] 。也有人提出, 中医自我辩护的策略可以是多样的。首先应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特别是与现代最新的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相结合, 用西方科学的话语来论证中医药的效率性、可操作性; 另外一种辩护方案, 则是回到科学的源头了, 对科学重新进行说明, 以此来论证中医的科学地位。即重新考虑什么是科学, 再从一种新的科学观来看看中医的意义 [ 2] 。爱因斯坦的科学概念就是很宽容的: 对于科学, 就我们的目的来说, 不妨把它定义为: 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 可以认为, 在广义的科学概念下, 中医学可以是 科学 大家庭中的一员, 它是以一定经验为基础的关于自然界的一个方面 ( 部分) 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整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 含有丰富的真理性知识。然而, 中医学的实践基础主要是经验, 所以它又是经验医学。 3 医学与科学我们是否认为医学( 实际上或潜在的) 是一门科学肯定会影响我们就制定研究计划、满足社会需要和指导临床实践等方面做出的决定。然而, 医学并不简单地就是自然科学。医学是科学还是技艺问题, 不能做非此即彼的解决。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较为深入的讨论, 尤其是国外学者的一些经典性的论述值得我们关注。医学作为一个庞大的应用学科有如下特点: 医学的目的是诊治防控疾病, 维护健康。医学的对象是人, 单个人或具体的人群都有个体化的特点; 医学的方法是综合的, 利用其他任何科学的成就, 数学、自然、人文、工程技术 [ 3] 。对医学知识的结构加以分析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医学与科学的异同。瓦托夫斯基认为, 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异质综合体, 多门学科和多种实践在其中交叉。自然科学、数学、工程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以理论的方式或应用的方式组成医学的各个方面。对医学知识的性质的考虑有助于人们认识到, 人类知识的发展不是线性的, 人类的理性也不是在物理科学的理想模型之中达到他的顶点或最高阶段。知识的发展可能以多元的、曲折的方式进行, 而医学由于它的思想和实践十分复杂, 由于它的理论目的和实际目的的结合, 由于它的科学解释和临床实践的独特结合, 可以丰富我们的认识论 [ 3] 。医学包含着使用科学特有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建立一般理论的研究, 医学使用从科学借用来的并且部分通过临床研究确立的概念和概括。解释要求理论和定理, 而医学是否有自己的理论和定理是全然不清楚的。医学十分可能有它自己的基本概念, 用以解释其他一切。尽管这些概念本身不能还原为生物化学或物理学的基础 [ 3]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医理论的了解, 更深入地思考此类问题。医学与科学的区别还在于: ( 1) 目的不同( 决定什么算医学实践的是促进健康的目的) , 医学的基本内在目的不同于科学的基本内在目的; ( 2) 成功的标准不同, 医学成功的标准是促进健康的工具上的或使用上的成功; ( 3) 医学实践有它固有的道德方面。由此可见, 简单地以科学或不科学来断定一个医学体系的价值难免失于武断。 4 临床医学与中医学中医是经验医学, 其实践基础主要是经验, 这是相对于近代科学的实验基础而言。实验科学靠数据来说明现象间的联系, 而经验医学对经验现象的说明就不能不依赖某种理论建立其逻辑结构。中医理论的构成由于多种不同层次的学说重重套叠而十分复杂, 评价中医学的价值应当主要着眼于其临床实践领域。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个体化诊疗密切相关, 而因其缺乏规范标准和难于重复再现又每每遭人诟病。实际上, 规范、标准、可重复并非临床医学的全部, 临床医学尚不完全是科学。每一个病人都是因果链上的一个独特的个别的结。概括是从个体的表现中引出的, 个体是许多影响的产物, 许多侧面的合成物。当一个人是个体时, 变量很多, 使得其历史和初始条件的许多影响复杂得难以置信, 以至不能确定。临床医学原则上不同于科学在于医学有必然的可错性。可错性的根据是每一个个别的病人都具有独一无二性, 因此做出错误的预见几乎不可避免。这是由于历史和变量无比复杂所致, 可错性是必然的。在此, 对中医的个体化诊疗的苛求是脱离实际的。而且, 临床检验和治疗干预都是实验性的。临床医学的每一个经验方面在某一时候是实验的。在完整的人体这个层次上医生是实验者。临床医学的进展取决于病床边和手术室中的经验。这些地方是医生的独特的实验室。并不是说他不利用理化、解剖实验室的成果。临床医学不可能是完全科学的; 实际上, 临床科学不仅是医学科学的应用, 而且对与医学科学一词相应的理论和知识总体的扩大也是重要的。唯有临床医生是对获得人体中发生的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 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不限于被动的观察 [ 3] 。正因如此, 早已有学者指出, 中医学理论的助发现作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此外, 医学中的技术也是在演变的。巴斯德、科赫之前, 医学的进步主要是靠技术发明。许多重要发明是用经验的方法获得的, 而不是从医学的理论基础推导出来的。科学关心的是知识, 技术关心的是能力。临床医学是一种成功地吸收了许多技术成就的手艺技能。事实上, 直到19 世纪中叶, 科学和技术是分开发展的, 技术的进展多数不是由于应用了科学知识, 而是由于有实际经验的人的发现和发明取得的。而技术变化加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建立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那只是后来的事了。所以, 没有实验科学的医学也未必会骤然中断了它的生命力。 5 理性地看待中医理论 ( 下转第16 页)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年4 月第28 卷第4 期总第330 期 2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Edition), Apr 2007, Vol. 28, No. 4, Total No. 330 高的上层白种人群、年轻人和女性居多。而 51%的替代医疗的开业者是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替代医疗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政府所接受和理解的事实说明, 西方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 将其他民族的, 凡不符合西方科学医学的东西统统宣布为反科学或非科学是错误的。医学历来被认为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 将生存质量的研究引入疗效评价开始受到关注, 但什么才是高的生存质量,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看法。化学药物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 创伤性检查带来的精神痛苦和器官移植出现的人性异化, 在强调法天则地, 内外调和, 先治神、养生、调饮食, 后才用针灸和药物的中医看来也许是得不偿失的。例如, 西医发明的抗菌素为降低传染病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物极必反, 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 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越来越多, 抗菌素的抗药性已经成为当代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抗药性不仅影响着病患的痊愈, 而且因为抗药性具有代际性和传播性, 会影响几代人和远距离传播给其他无辜的人群。据美国微生物协会的估计, 美国每年用于治疗抗药菌引起的人类感染的费用超过40 亿美元。由此可见, 所谓 科学的医学 也有致命的缺陷和不科学的时候。西医坚信人定胜天, 中医认为健康之本在于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顺应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自然观和生命价值取向, 谁好与不好, 还须看其可持续发展性。显然, 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不利于学术的争鸣和科学的发展。如果说后现代思想对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仅仅持批评态度的话, 那么, 后殖民批评家们则是要向世人表明, 其实, 合理的生存方式从来就不是只有一个! 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存在着非互斥的多值逻辑的情形。参考文献 [ 1] 邱鸿钟. 医学与人类文化[ M] .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2] [ 德] 加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180 - 194. [ 3] [ 美] 理查德 罗蒂. 后哲学文化[ M ]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15, 48- 69. [ 4] [ 法] 米歇尔 福柯. 词与物[ M]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1: 1- 14. [ 5] 中华中医药学会编: 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 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36. 作者简介: 邱鸿钟, 男,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医学哲学, 临床心理学。收稿日期: 2007- 02- 22 修回日期: 2007- 03- 18 ( 责任编辑: 徐承本) ( 上接第2 页) 在当今的中医医疗实践中, 中医药理论还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没有理论上的把握, 就不能准确驾驭中医药巨大的经验、文献资源。尽管中医学的传统性与西方医学的现代性相对而存在, 虽然有古今差异, 有社会与文化差异, 有技术上的先进、后进差异, 有服务能力的差异, 但其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无可否认。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在于其理论与经验的复杂关系, 中医基本理论没有根本改变其自然哲学形态, 而这种自然哲学理论也并非完全是由医疗实践基础上形成。强调这种理论的自然哲学特征, 只是意味着对它说明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估价; 说它是朴素的唯物论、自发的辩证法是事实而非贬低; 中医理论中不同层次上的概念的现实相关度皆有待考察、分析, 而非单纯的翻译和证明。我们不能把那些自发的、自在的朴素思想拔高成自为、自觉的思想观念, 天才的猜测也只是假定, 确定的联系要靠实验说明后, 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发现。当然, 由于自然哲学性质的理论与重在解决临床问题的活的中医学的关系颇为复杂, 简单地期待中医基本理论实现突破而后带动中医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新的突破只能是科学研究层面上的突破, 几乎可以说和中医的基本理论不再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一旦有了突破就必定要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 实际上就会消解中医理论框架内的概念、命题意义。重要的是, 中医研究不能脱离临床实际这一原则应当坚持始终; 充分尊重中医用药经验的中药及其复方的研究应当长期作为各层次研究的战略重点; 针灸学研究的重点不应脱离针与灸; 由于单纯的经络学说研究经验已经证明成绩有限且未得到科学严谨的评价, 针刺效应、穴证效应等紧密结合临床的研究才有可预见的可持续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6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