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雷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全书为9911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部分,西汉文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它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随着学者不断的深入研究,其价值得到了较充分的挖掘,现列举几例以飨读者:
1.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验方集,其成书早于《黄帝内经》,该书收录了103个病名,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先列病名,后开治方。
2.它在马王堆同时出土的十四种医书中体例最完整,文字最多。全书由目录和正文组成,包括283个病方,涉及247种药物,药剂种类多,治疗方法丰富。
3.它记载了最早的治瘢方,如“以男子洎傅之,皆不瘢”和“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置突上二、三月,成,即囗囗囗(囗处为书中残缺部分)囊而傅之。傅之,居室塞窗閉户,毋出,私内中,毋見星月一月,百日己。”前者记载了治疗金刀、竹木、损伤等外伤不留瘢痕的方法,后者记载了烧伤瘢痕的方法。
4.它最早记载了使用化学制剂的情况,如上述所引治疗烧伤造成瘢痕的治方,不用炼丹炉“升华”,而是利用烟囱的微热加工,用“养法”制作丹剂,这比晋代的炼丹家葛洪要早八百年。
5.它反映了祖国医学中最早期的辨证治疗思想,“疽病:冶白蘞、黄耆、芍药、桂、薑、椒、茱萸,凡七物。骨疽倍白蘞,肉疽倍黄耆,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须已囗”。从该治疽病方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发病部位选择相应的药物用量,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学早期朴素的“辨证施治”的思想。
6.它记载了最早的,也是最原始的齿牙充填法,也可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最早的齿牙充填记录:“蟘蚀齿,以榆皮、白□、美桂,而并□□□傅孔。”文字虽残缺,但可以看出,帛书用榆皮等药物填充牙齿的龉坏部分,来保持牙齿的原貌。
7.它记载了目前所知中国医学史上疥癣病的最早记录,弥足珍贵。如“痂:以小婴儿溺渍羖羊矢,卒其时,以傅之”。整理者认为“痂”是疥癣类皮肤病,与后世字义不同。
8.它最早使用豆叶治淋病,“女子,取三歳陈藿,蒸而取其汁,囗而饮之”,為后世医书提供了证据,如《千金方》:“大豆叶一把,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
9.它保留了最早使用拔罐治疗的记录,所用结扎开刀法手术虽然是一种小的外科手术,在现存的中医古典医学文献中也是最早的,如“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絜以小绳,剖以刀。其中有如兔,若有坚血如抇末而出者,即已。
10.使用“滑夏鋌”是我国最早使用医学探针的记录。木质探针具有取用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至宋代一直使用,见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瘘》。冶金业出现后,也出现了金属探针,但并没有立即取代木质探针,后被逐渐取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7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瓜蒌部位不同,功效有异
下一篇: 两千多年的中医处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