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治病毒我们应该重视补阴还是补阳?

荆十三 2024-02-17 11:14:37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好多人搞不明白。更有人质疑这些草木石头甚至动物的尸体就能把病治好。呵呵,看完这一节,我觉得你的疑虑将不复存在。

微信图片_20240120152630.png

一、平病性

人体之病,从病性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寒证,一种是热证,而药物也有寒热温凉之性,他们可以平病性。中医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即对于寒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热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温性药物来治疗;对于热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寒性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凉性药来平病性。

二、达病位

人体之发病部位,根据辨证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说法,如对于伤寒病,病位就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等的不同;对于温病,病位就有在卫、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对于内科病证,病位就有在精、在气、在血、在津液的不同;对于伤科病证,病位就有在骨、在脉、在筋、在肉、在皮毛的不同,等等。但是,不管哪种辨证,最后都要归结到脏腑辨证,其病位也就归结到在脏或在腑。

其实,人体之病位,简单地说,只有表里、上下、左右、中间、四肢等的不同,但不管发病部位在什么地方,中药都能达病位,这是因为:

(1)中医有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而应用中药治病。对于植物而言,有下面的根、中间的茎、旁达的枝、上面的花叶种子果实、在外的皮等;对人而言,百会穴位处是人的最上部,为天,会阴穴位处是人的下部,为地,下肢相当于地下的根,上肢相当于草木之枝,而人体之表就相当于植物之皮,所以,根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腿脚部的疾病,如独活等;枝类药物就可以治疗手臂疾病,如桂枝等;茎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腰、腹、胸、背及脖子的疾病,如木通、海风藤、苏木等;植物类药上部的花叶种子果实等就可以治疗人体头部疾病,如菊花、决明子、益智仁等;皮类药物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如桑白皮、大腹皮等。

(2)中药更讲升降浮沉,质地重的药物具有沉降之性,质地轻的药物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如决明子虽产收于植物的上部,但质重下沉,故而也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如肠道燥涩的便秘等;桑白皮虽为植物之皮,但质重,故而就可以治疗体内之疾病,如咳吐黄稠痰之症等。

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如葛根虽为根类药,但质地轻,故而就具有升浮之性,可以治疗上部疾病,如脖子僵硬等;如麻黄虽为茎类药,但质轻上浮,故而,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等。

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不仅仅取决于质地的轻重,还与四气五味、炮制方法、药物的配伍等有关。

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温热性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的作用,如桂枝、黄芪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凡味属苦酸咸、寒凉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的作用,如芒硝、大黄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

《本草纲目》谓之“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更是对味和性升降浮沉的高度概括。

药物经过炮制以后其升降浮沉之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为根类药,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的热结便秘之证,但如果用酒炒了以后,就可以借着酒的升浮作用上达头部而治疗目赤肿痛之病证;柴胡生用,升散作用强,常用于解表退热,但用醋炒之后,发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作用增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等病证效果很好;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的药物,作用于中焦,但经盐炒之后,可下行温肾,能治疗肾阳虚而导致的小便频数之证。

配伍的不同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中医里有句话“麻黄配熟地不发汗,熟地配麻黄不滋腻”等。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我们不但要注意升降浮沉的作用结果,更要看升降浮沉的作用过程,如大黄之性沉降,不但能治疗下部的肠道疾病,还可以借沉降之功来治疗胃中食物不下行所致的胀满病证。

(3)由于五味为五脏所主,肺主辛味、脾主甘味、肝主酸味、心主苦味、肾主咸味,所以,不同味的中药就可以进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作用。利用这一点,不同脏的发病,就选用不同味的中药,如肺病,就选辛味药,治疗肺热病证,就选用辛味寒凉之药;治疗肺寒病证,就选用辛味温热之药等。

三、修病态

人体之病态,只有两种,正虚或邪实,所以,中药的功用就是要么补虚,要么祛实。

食物如同灯之油,药物如同拨灯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结果。而脏腑的正常,就需要每一个脏腑的气、血、阴、阳正常,所以,补虚,就是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中药里就有专门的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山萸肉补阴、淫羊藿补阳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虚证可选用相应的补虚药。

对于实证,如血瘀、痰湿、积食、虫积、宿便、结石等导致的疾病,中药都能直接清除,如丹参活血、白芥子消痰、山楂消食、槟榔驱虫、大黄通便、金钱草排石等。

四、消病因

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外感,如风、寒、暑、湿、燥、火所伤等;有内生,如情志内伤等,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所以,人体的直接发病原因更多的是体内的因素,如气滞、血瘀、痰湿、积食、虫积、肠道积滞等,而中药,不但能消除外来之病因,如发散风寒药,就能消除风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能消除体内病因,如活血化瘀药,就可以消除血瘀这个病因。

治病毒我们应该重视补阴还是补阳!

首先,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中医基本理论找答案。

对于阴和阳,不应该把它们看做是﹢和-即正数和负数这样一类对称的等量齐观的概念,因为阴和阳就其生理病理意义的重要性上说并不是对称的概念,虽然它们确实是对立的概念。

什么是阳?凡是向上的,温热的,运动的,都是阳。什么是阴?凡是向下的,寒冷的,静止的,都是阴。这样看来,阳和阴可以理解为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状态,安静不动叫做阴,动起来就是阳,阳是生命的标志,阴却不具备这个意义。医学家们研究生命,如果这个宇宙里面没有了阳,也就没有了生命,但是那时候阴还是照样存在,——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或者说,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天地之间的活力,也就没有了医学,而这个物质世界却还照旧存在,因此显然二者不可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其实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而已。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阳重要还是阴重要?”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动起来最重要,不动就是死物,死物就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凡是热邪所导致的后果,首先损伤的是阳气而不是阴津,其救治方法,首先是温阳扶阳,让阳气生发阴津自生,而不是厚味填充阴血,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是我的《伤寒论讲稿》讲解第112条的一段摘录: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伤寒论》的崇阳观点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中医传统的崇阳观点来源于《素问》、《灵枢》这样的经典著作,而不是后世的一家之言,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不容否认。其后的《神农本草经》、《难经》、《脉经》莫不如此。为什么呢?前人对于阴阳的关系讲得很多,这里引用慎斋遗书几段论述:

“凡病不起于先天,即起于后天,是先天后天,皆为人身万化之本矣。然其真本,又惟在元阳一气。经云:苍天之气清净,清净之气者,阴阳五行先天后天之化原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本是一气,一而分之,则为二耳。但有质而凝静者为阴,无质而营运者为阳,无阳则阴无所卫,无阴则阳无所附,阴阳之相需,如天地相交,不得相失也。但其间有轻重之别,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阳则动而不静者也。凡阴之病,皆阳动失其和而致之也。故扶阳为治病要诀,然知扶阳而不知顾阴,天生而地不成,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治伤寒,其要只在扶阳。病之所在,皆阳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阳之义,无论汗、吐、下不能如法,即治法无差,而他病复起,亦恐不能全安也。扶阳者,冬阳在内,引而外之,夏阳在外,引而内之;春阳初发,引而发之;秋阳欲入,引而入之。阳之所至,阴寒自息。如物受阴寒之气而伤萎,一遇太阳则复其原矣,此为治伤寒之要法,不惟寒证为然,而风淫、暑热亦多类此,不过阴盛扶阳,阳盛扶阴。扶阳者,扶原阳也;扶阴者,扶真阴也。真阴所以配真阳,真阳亦人之原阳也。后之论阴阳者,以火为阳,而不知真阳非火;以水为阴,而不知真阴非水。盖一言水火,即系后天有形,必有过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阳真气耳。纯得之则为仙,纯失之则为鬼,一有不到即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阳也。经云:苍天之气清静,苍者无他杂色也,纯乎阳者也;其余则为青、黄、赤、白、黑,分属五行而为后天矣。至于苍天之气,则为纯阳之本,扶之可以有生无死,此伤寒所以必顾真阳也”。

这里最关键的是“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阳主动,主化气,这就决定了阴阳不同的性质,其理显而易见,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

“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

从阳气主动主生发的观点来看,从一切治疗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使阳气得以流行生发,即使是应用补养阴液的药物,其目的也是如此,因此,这个结论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自从温病学派产生以来,有鉴于温热病邪耗散阴津的临床事实,有一些温病学家过分地强调了阴津的在病理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阳气在生理方面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到了温病学派的末流,又产生了喜好补阴畏惧温热药物的趋势。在上一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受到了近代科学的影响,近代以改革中医为使命的中医人士,在编著新中医教材时候,对于中医传统的阴阳理论作出了不尽准确的含混的解释,以至于造成了今天中医基本理论的混乱局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中医理论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面说的是在理论上崇阳是中医的本来传统,下面再说一下在临床实践中用药如何体现这一个原则。

在传统中医五行理论中,一年四季中土各占最后一个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说明了土在其余四行中都占有位置,说明了其余四行都是依赖于土得以生长。《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灵枢·五味第五十六》:“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都是这个意思。这样看来,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理论是中医的固有传统观念,因此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是自然的事情,一切补益都必须是在脾胃功能不受妨碍的前提下进行,任何不顾及这个前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补阴不妨害脾胃功能,这是我们在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的原则,否则就是临床实践水平不高的表现。

至于尺脉弱是不是肾虚,恐怕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伤寒论有寸部无脉是胸中实的说法,又有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这是阳气上行,导致了下面尺下部无脉。还有一种尺部特长的情况,多半是阴虚阳气陷于下面。总之,肾虚尤其是阴虚的治疗必须兼顾脾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脾胃也弱,那就要采取补土生金或者补金生水等方法。如果是肾气不足而纳差便溏,那就要通过小量药物温补脾胃才能温煦生发肾气,金匮肾气丸之类决不可用。

本文来自:孙曼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45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