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大藏经》
诗词赏析
《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都是心在人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心理平衡与药物治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话中,竟用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一连串的词来突出对心境的要求,足见作者心目中“心”及心理疗法的地位之高了。
健康话题
关于心境在人的生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已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明确论述。
心与情志
心在中医学概念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被封为“君主之官”,为人身最高的统治者和最大的权利执掌者。血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血起主宰作用的正是心。《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景岳全书·血证》则进一步强调说:“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心对血的这种主宰功能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反映出来,其中用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主要是面色、舌色、脉象和人胸部的直接感受。如人的面色红润、舌色红活、脉象平和有力、胸部感觉舒畅,就标志着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如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或相违的表现,相关的疾病就要发生了。若面色赤红、舌色赤红、脉速加快、胸部烦闷,是心火过盛的表现;若面色无华、舌色淡白、脉细无力、心悸心慌,是心血亏虚的表现;若面色深紫、舌色青紫、脉象艰涩、胸部憋闷,是心血瘀阻的表现,多见于心脏的重证或危证。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独具聪明智慧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神志的主宰者也是心。“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论》),心藏神;“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心主思。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有“遇事好好想想”、“要多长个心眼”等口头语。这些话的中心意思都是一个:心是人体主管思维的器官,既要把握全局,考虑身边的大事;又要调控七情的发生与变化,使人在波澜翻滚的思潮中正常生存。心的这一功能正常,人就表现出聪明、理智、敏捷、灵活,健康长寿的机会相对就多;反之,人就会表现出愚笨、粗鲁、迟钝、固执,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相对就要高些。实践证明,大凡有雄心壮志的人、聪颖灵秀的人、豁达大度的人、善于处世的人,都是有“心计”的;而那些碌碌无为、傻头笨脑、鸡肠小肚、无朋无友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了点“心眼”。很显然,心的这些功能里,包括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把心与脑的一些功能混淆在一起,不能片面理解为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更要挖掘其中存在的必然联系。在现代临床上,一些心脑疾患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和对心脑疾病同治收到的理想效果,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心与脑关系的不可分割性。
情定健康
自古道,君明则国昌,主健则体安。心的生理状态正常,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则发挥有序;心的生理状态出现问题,也势必要影响到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一损俱损,既符合大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充足的心血供应和灵活的神志发挥,使人的五脏六腑处于平稳运行中,人体这个小天地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疾病就很少发生。一旦人的这种平和心境被打破,心理因素造成的机体失衡状态就会立即发生。各种不平静因素形成的兴奋灶不时成为人思维中的优势中心,并不断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操纵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使人生出多种疾病来。有人对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了胆固醇浓度变化的系统测定,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其浓度处于最低值;在备考的一年中,处于不断升高的变值;在参加高考的前夜,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下降。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常表现出山珍海味也难下咽、暖床柔被也难入睡、幽默逗笑也难开心等,由此引发的疾病就在所难免了。糟糕的心境轻则使人食欲减退、大便紊乱、月经不调、头痛眩晕、心慌汗出、失眠健忘,重则形成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于这些由于心境不好造成的疾病,药物治疗是很难奏效的,最好还是通过心理疗法,恢复“思无邪僻”、“行宽心和”、“心平气和”、“心静意定”的正常精神状态,从而达到病去体健的目的。
心平气和在自己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活中的各种刺激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做到心平气和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或者说根本是办不到的。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客观面对现实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烦恼,以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要善于自我克制,要学会自我排解,要接受周围劝说,要尽快解脱困惑。具体方法很多,静的如作画、写字、读报、与朋友谈心,动的如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凡是可以转移情绪的做法都可以试一试。而这一切方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我,只要自己把问题想通了、把道理弄明白了,什么样的疙瘩都能够解得开。其中,包容是很重要的一环,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的包容,肚里的容量越大,困惑就越少、牢骚就越少,就越可能产生平和之性、平和之心。“心平气和”,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且无可替代的良药了。
世界著名的长寿学家胡夫兰德说过,人生“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心平气和的近义词:平心静气、态度冷静、平心定气、平心易气、从容不迫、息事宁人。
形容心气平静,态度温和。同“心平气和”。心中平和,不急不怒。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而寿不可胜计也。」也作「心平气和」。修订本参考资料:心中平和,不急不怒。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而寿不可胜计也。」亦作「心平气和」。
不慌不忙,沉着镇静。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铺面卖茶的一家鸡毛店里,我从容不迫地走了进去。”◎从容不迫行止舒缓得度,无急迫之态沉着、不慌张。
人的性格大变基本上不太可能。
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基本是固定的,除非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故让她可以性情大变,平时就算再改正,也不过是一些小细节,在大事上,还是会暴露自己最真实的性格的。所以,题主想要改变自己基本不太可能。
但是题主可以学会克制自己。我觉得发火或者心情不好脾气暴躁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非圣贤,每个人有自己的脾气性格这是不能改变的。不过题主喜欢对别人发火或者因为暴躁而误事的话,那就需要好好的引起重视了。
我以前的脾气也很暴躁,经常不能心平气和,但是现在我学会了克制自己,我感觉自己佛系了很多。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想发火的时候想想到底值不值得,不值得就不要发火,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情转一下注意力。
或者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远离人群,不要和人太多接触,这样就找不到发火的对象了。反正,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泄的途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一些,稳定一些。
这个世界上不顺心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件事都随着自己的心意,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上帝才可以做到吧。所以,建议题主和我一样,凡事看的淡一点,心情不好就发泄一下,只要控制好别对人和事带有情绪即可。
心平气和,谓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语出 宋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 荆公与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和释义:
[hé]: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3.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 6.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 7.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 8.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 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 10.姓。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huò]:1.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 2.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1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枳壳,中药诗赏析
下一篇: 每天30分钟,按走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