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刘国安,诸家养生各有所重

医案日记 2023-05-01 04:03:41

刘国安,诸家养生各有所重

本报记者 郑访江 通讯员 邴雅珺

刘国安,1940年出生,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提出“中医辨证、西医诊病、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内调外治、扬长补短、提高疗效”的二十八字方针,擅长治疗老年疑难杂症。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研究所主任刘国安教授在竭力做好老年病诊疗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中医养生保健的研究,特别对我国早期养生的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近日,刘国安教授应约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早期养生理论的精华。

儒家养生,注重“德仁修养”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我国养生大师之称,他的理论为养生学说奠定了基础。刘国安介绍说,孔子有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

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孔子还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从而明确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以及变色、变味、腐败变质的食品都不宜食。

此外,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曾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人不可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过分的要求。强调了清心寡欲、精神调摄的重要性。不但孟子如此,荀子也是,《荀子·正名》曰:“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意思是,欲是人生固有的,既不可贪得无厌地纵情任性,又不可去、止,要“从所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满足欲望。

道家养生,主张“虚之道”

刘国安说,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所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养生者,当从虚中悟出生的道理来。总的来说,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所有这些思想,促进了他们对生命来源的探索和卫生保健的探究。

先秦杂家养生,强调“动”字

据刘国安教授介绍,《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其中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很长。”同时还有“动形以达郁”,即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如《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而明确指出“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管子养生,认为“精存自生”

刘国安教授说,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他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其曰:“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此即为节欲存精。

不同课程流派的主张观点有哪些?

转一篇论文供参考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从学校产生,学科中心课程论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文”(诗、书、礼,乐)说,是我国最初形成的学科研究理论依据。在西方,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 427~前 347 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等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这个学说自古希腊时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支配了欧洲的学校课程,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资本主义兴起,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教育也获得很大的发展。英国教育家培根(F.Bacon,1561~1626年)首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学校主要应当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 年)倡导“泛智主义”(Pansophism),在他的专著《大教学论》(1632 年)里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是培养“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最早以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信奉“主知主义” (Intellectualism),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作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 (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年)在学科中心课程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观点出发,提倡实用科学知识,反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或古典文科中学课程,主张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科学和生产、科学和教育开始结合起来的趋势。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一文中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考虑到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斯宾塞还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佩里有极大的影响,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学课程近代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学科中心课程论具有五大优点,分别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5.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学科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就不断受到抨击,主要认为它易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学科中心课程论在欧美各国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 从古代到现代学校始终采用学科中心课程。《美国大百科全书》“课程”词条称: “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取代的课程”。这是符合事实的。可见,学科中心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优越性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儿童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 (ExperienceCurriculum)。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J.J.Rousseau,1712~1778 年)。他提倡“自然主义” (Naturalism),倡导 “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科分得过细,又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他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杜威曾说过:“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从做中学”,如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为儿童提供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因此,可以将这里的“活动”大体与“社会生活”看作同义语,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以要以儿童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可以说,活动中心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作为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中心。在他看来,儿童有4种本能的动机,即社会动机(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建设动机(对原料加工和建造各种事物的欲望)、探索动机(好奇的倾向和实验的愿望)和表演动机(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中心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都要围绕着儿童的这些动机来进行。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 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 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由此可见,儿童中心课程论有以下优点:1.从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但如果完全按照儿童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来进行课程设置,也会出现以下弊端: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儿童中心课程论虽然没有普遍实行,但它在课程理论上的价值是不能抹煞的,在小学低年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活动课程,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益的,它也给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编制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实际上,在现代的课程设置中,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论和单纯的活动中心课程论,从现行的教学计划来看,既有学科中心课程,又有活动中心课程(如生产劳动、见习与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以及某些工艺性课程),这两种课程理论已经逐渐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融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在吸收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合理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就已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三)结构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知识结构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 JeromeBruner, 1915- ),他的课程理论主要是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的,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基本结构,便于学生领会事实并能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结构主义课程论比较重视掌握概念,列出结构的程序,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结构。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在编制教材时应把学生智慧发展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结构主义课程论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课程结构中来,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这种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因而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过分的强调理论,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尽管理论上的期望值很高,但经过普通学校的实践检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理论适用于具有较高能力的学生,或许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宜、更有意义。鉴于此,结构主义课程论缺乏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尤其对中小学生更不适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但这种理论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论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论的片面性提出的,它主张涉及课程的依据是通过社会问题的分析而确定的,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但赞成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界限,而打破的方法不以学生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所以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相对于学科中心课程论和活动中心课程论而言,社会中心课程论产生的较晚,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分为两个流派,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各自的观点。社会适应派有关于社会中心课程论的观点和主张,社会的变化是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代理机构,社会在不断发生变革,所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都应该为学生服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很好的在这个世界立足。与社会适应派不同,社会改造派认为,社会在不断变化,应该把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它的宗旨不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投人社会改革之中,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因此,它要求根据改造社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把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这一理论中提出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十分独特的,有以下特点:1.课程的结构是车轮状的,轮子的轴心代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轮辐是由讨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业训练等组成的各类课程,它们是解释和解决轮轴中关键问题的重要前提和支持;2.轮胎将涉及轮轴问题的所有相关课程统一了起来,使这个车轮得到了有机联系。 按照这种独特结构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生活问题为中心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而且这种课程强调直接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强调个人研究,而不重视教师的系统讲授。所以,以改造社会为中心,目的不是学习各种知识,而是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改造社会、改造传统;另一种是核心课程,它介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之间,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从实际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是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 如2、3节课) 内进行的。虽然,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的观点不尽相同,各自有所侧重,但它们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这正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真正价值和创新点。每种理论被提出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和优点,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1.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而不是孤立的按照分科去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间题的方法;2.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3.按照这种理论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社会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它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但事实上,只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其次,它忽视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割裂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再次,它过分强调社会需要,忽视了影响课程设置的其他因素,因此,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是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的既全面又有效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1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