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温热派以《湿热病篇》名世的薛生白

佚名 2023-11-11 05:24:14

温热派以《湿热病篇》名世的薛生白

与叶天士同郡且同时,学术风格相近的薛生白,在新感温热病的诊治上也多心得,后世多叶薛并提,视为吴们医派的中坚。

薛生白

薛生白(1681-1770),名雪,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道人,与叶天士同郡。医术尤精,疗治多奇迹,与天士齐车。所著《湿热病篇》,是一篇研究湿热病证较系统而完整的文献,数百年来,风行于江浙,与叶天士《外感温热论》比翼交飞,共为新感温热派的主要著作。

湿热病,据王孟英的意见是,既受湿,又感暑,即是湿温,但亦有品邪久伏而化热者,是与时令密切相关的一种热性病。长夏初秋,气候溽暑,湿中生热,人处于气交之中,怯者着而成病。因此,湿温湿热所称不同,然本质是一样的,总以湿和热为本病的病因。

薛氏指出,湿热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所谓:“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他又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之位,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湿热病中,中气之强弱,体质之阴阳,是湿热盛微疾病轻重的关键,所谓:“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另外,湿与热的分与合,也是病势轻重的根源,他说:“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涅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与伤寒有受邪途径上的不同,他说:“太阳为寒水之脏,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而“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气湿热病与春温亦有差异,“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两者在病变部位及病变机理上不同。

在湿热病的辨证方法上,他采取了纵与横两种手法。所谓纵,即据上焦、中焦、下焦以分证;所谓横,则依据表里,分成表分、肌肉、筋脉、脏腑诸层次。薛生白认为,湿与热的分与合,是决定湿热病病情轻重缓急、病势进退的关键。所谓:“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故薛氏治疗湿热病,大抵以权衡湿热之轻重偏胜,以促之两分为大法。如湿在表分肌,肉,以微苦微辛以开达肌胺,逐湿外出,药如六一散合薄荷叶等;湿热郁蒸,上焦气机受阻,见脘闷懊侬、壮热口渴,则以枙、鼓、枳、桔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余邪不清,气湿蒙绕三焦,脘中微闷,知饥不食,又以藿香、薄荷、佩兰、批把叶等轻清之品芳化之;湿伏中焦,汗出胸痞,口渴舌白,则以苦温之品芳开之。总之,使湿热分离,其病则易愈。《温热病篇》对湿热病的证治条分缕析,其述变证尤多,治法活泼,故亦被后世推为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作。

薛氏门人邵登溉。字步青,对外感温热病亦有研究,著《四时病机》等书。

?温阳降浊汤

组成:茯苓15克,白术12克,制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5克,苏叶12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
功能:温肾健脾, 降浊和中,宣通水道。
主治:肾脾阳虚,水气氾滥,浊邪内盛上逆所致之关格证(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用法:制附片加清水先煎30分钟,再入余药同煎两次,每次文火煎30分钟,滤汁混匀分2次服,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1剂半,分3次服。
方解:中医学之「关格证」大抵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汇补》云:「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吐。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张仲景《伤寒论》真武汤专擅温阳利水,薛生白《湿热病篇》连苏饮辛开苦降则长于降浊和中,与关格证之主要病机甚为合拍,故合两方加减而成温阳降浊汤。
方中制附片温肾扶阳,振元气;白术、茯苓、西洋参健脾制水,巩固土堤;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给邪以出路;苏叶、生姜、黄连辛苦合用,开降共施,一以开阴之闭而宣肺通水道,一以降邪之浊而和中止呕。因阳虚日久,必损及阴;浊邪郁热,阴屡受戕;且诸利水淡渗及温燥之剂,也每损阴液,故用白芍配西洋参酸甘化阴,生津补正。诸药合用,俾正复邪祛,浊降关开,关格之证自解。
加减:恶寒较重,手足逆冷者,加干姜8克,炒枳壳10克;呕吐不止,脘闷厌食者,加砂仁10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腹胀,大便不畅者,加虎杖15克,炒莱菔子20克;血压高头晕者,加钩籐15克,天麻12克。
临床运用: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早期多有关格证表现,证见头晕、神疲、恶寒、浮肿、手足不温、恶心呕吐、小便不利、脉沉、舌淡者,用本方为主治疗多有效验,不仅临床症状好转,而且肾功能检测指标亦有明显改善,达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之效。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 ?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 ?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 ? 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著《脉经》,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病理和证候学专书。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约1100年,卒年不详)以火热立论,被称为“寒凉派”;张从正(约1156——1228年)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称为“攻下派;李东垣(约1180--1251年)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为“补土派”;朱丹溪(约1281—1358年、重视相火妄动,耗伤真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

? ? 明清时期: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这一时期温补学派颇为盛行,其中薛立斋、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这些温病学家大胆地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证因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