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民间医学派的学术特点

佚名 2023-11-11 04:59:52

民间医学派的学术特点

一、重视攻邪治病

民间医学派保留善古代医学朴素的疾病观与治疗原则。认为疾病的产生,都是邪气加身的结果,因而,病与邪具有同一意义。《黄帝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疾病的发生与否而言的,一旦得病,仍应以祛邪为要,故又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张子和的“汗、吐、下”三法,铃医的“顶、串、截”三招,吴师机的“拔、截”等,皆着眼于早治速治,截断病机传变,祛邪外出。他们极少使用补剂,绝无李东垣、薛立斋辈“舒徐从容”,服药至数十贴而病自愈的风格。而用药之峻猛,是在诸传统流派中所最突出的,所用之药大多为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峻下攻逐、消积除痞、芳香走窜以及大热大寒诸般猛毒之药,故能奏效甚捷。

二、长于外治

古代医家治病多取外治法,扁鹄治虢太子尸厥,施以针石及熨法而效;华伦亦以针法取胜,《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许多外治法。古医学这些疗法在民间医学派中得到保存并发展。如张子和的汗、吐、下三法,不仅仅指内服药,而把引涎漉液、嚏气追泪等凡属上行的皆属于吐法;把灸、蒸、薰、渫、洗、褽、烙、针剌、砭射、导引、按摩等凡属解表的皆属于汗法;把通经、下乳等下行的皆属于下法。吴师机除运用膏药外贴之外,尚有口畜鼻、涂顶、点眼、塞鼻、扎指、握掌等外治法。这些外治法简单、方便、取效快、花钱少,尤其适宜于民间广大贫苦民众的医疗之用。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外治法长期以来被视为雕虫小技而为儒医所鄙视,民间医学派学术观点也得不到重视,这也导致了中医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干扰,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今天的重视。

三、擅用经验单方

民间医学派重视经验,所用方法,或得之古书,或得之家传师授,或得之自已经验所得,较少腮想,是其特点。其方则药味简单,甚或单行,亦无君臣佐使诸理可寻,大旨求验为要。这个特点,在铃医中更为明显。

学院派中医与民间中医的那些事

从前听过一堂讲座,主讲人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大画家李苦禅的儿子,博士生导师李燕先生。

在讲座当中,李老师说了一个很讽刺的笑话,说什么是教授?他在台上一讲一天,底下一句也没听明白,这就是教授。

听课的人哄堂大笑。这样的教授,若不是个冒牌货,就是个皓首穷经,看似满腹经纶很有知识,实际上一点实践都没有,甚至可能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书呆子。

因为真理绝对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高深,往往都很简单、很有趣的。疾病的发生就是五脏中气血运行不顺畅、不平衡了。医生来用药稍微调拨一下,它能正常运转,病就好了。

五脏平衡病自愈,五脏平衡是中医 养生 的终极目的,也是中医治病的总纲。

民间中医与学院派中医有什么不同

曾经遇到过一个饱受鼻窦炎之苦的患者,30多岁,自述从十多岁得上这种缠人的病后,每年都有三四个月鼻塞、流鼻涕,随时都要带着至少两包纸巾以备不时之需。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整天擦鼻涕,的确不像个事。虽然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却是烦人的很,严重发作的时候,甚至会引起剧烈的头痛,恨不得用头去撞墙。患者经济条件不错,知名医院的中医、西医看了不少,钱花了好几万,却始终没有根本的好转。甚至去挂过某著名老中医的专家号,挂号费就800,连续看了两个多月,又是三千多的药吃下去,病情依旧。

急病乱投医,后来他找到一位民间中医,用一个他们老家流传的偏方,只用了一个月,没花一分钱就治好了他的病。

这个方法可以提供给大家:用一根老丝瓜藤,切断之后放在旧瓦上烘焙至半焦后,研成细末,装在瓶子里备用。每天晚上睡觉前,把鼻孔里清理干净,注意要用清洁的棉球擦得很干净,然后用家里吃的那种香油,拌一点丝瓜藤末,滴到鼻子里去,然后用干棉球塞住。用此法当天就可以缓解鼻塞症状,连用一个月,许多人的鼻炎都能治好。

能开出800元挂号费的中医,在国内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其本是知名一流中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在古代也算是御医了。盛名之下必有真本事, 他三千多块钱的药没治好的病, 一个偏方一分钱没花, 愣给治好了。

这样的事在中医界并不罕见,不光现在有, 古时候也有。

现在有很多卖药的人,动不动就拿“御医传下来的宫廷秘方”说事,鼓吹其疗效有多么神奇。可能他们不了解,古时候的御医可以说个个都是 养生 大家。怎么教人不得病,是颇有建树的,但治病方面,多半还不如民间医生。

作为能选入当时医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人,难道御医还不是最牛的吗?被皇帝看中的人怎么会不是最牛的呢?不可能吧?

当年乾隆皇帝宣召黄元御的时候,他三番五次不去,为什么?因为怕担风险。

古时候在太医院供职的御医们, 绝大多数来自考试,太医院年招生一次,程序跟考科举差不多。考中的,进太医院当徒弟,由师傅们考验三、五年,觉得你合格了,才可以正式派出来给人看病。先给一些不要紧的小官看,业绩好的,病人的规格就不断升高。最后能成为真正的御医, 见到皇帝的,没个二三十年熬不出来。

好不容易熬出来的人,头上戴上了乌纱帽,同时脚也踏上了鬼门关。因为御医服务的对象,不是皇帝就是后妃,最次也是王公大臣。这些人有病了, 治好了是你应该的, 治不好就要验你的方子。如果方子开得比较平稳,还有开脱罪责的可能,要是用了不妥当的药,御医就死定了。

甚至没有用不妥当的药,也不完全保险。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里那位白家大爷,就是一个例子。

这就是御医的生活状态。所以御医从来不愁没活干, 哪怕整天闲着无所事事,他们照样领工资,一有病人,伴随着就有风险。

所以他们每天战战兢兢,就盼着他们的患者都长命百岁、百病不生。久而久之,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御医都成了 养生 专家。但是真正遇到疑难杂症,御医明知解救之方,也经常因为不敢下药而耽误病情,时间久了,猛一点的药都不会用了。

民间医生则刚好相反。他们面对的患者是普通老百姓, 那时候也没有医疗事故的鉴定,吃完药病人要是死了,医生不用负责任。如果吃完好了呢?那就是医生的功劳。

所以民间医生不怕死人, 就怕治不好。因此民间医生敢下药、敢钻研、敢做实验。代代相传,研究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验方、偏方和秘方。

这样就形成了民问学派和太医学派两大派系的鲜明特点:御医是 养生 高手,用药中规中矩,宁可无效,绝不犯险。在这种方针指导下,他们对疑难杂症和猛恶之病却往往束手无策。

民间医生说好听点叫剑走偏锋,说难听了就是路子野,胆子大,跟老百姓打交道多,每天看的患者也多,所以他们跟御医比起来,胜在经验丰富,用药巧妙,御医治不好的病,他们往往有办法。

如今中医的情况跟过去差不多, 在大学院当老师的、从医学院出来进入大医院的,可称之为“学院派”,基本上都是吃不死也吃不好的“太平方”;祖传的、师傅带徒弟教出来的中医,可称为“民间派”,多半是掌握了几张秘方偏方的人,往往能收到奇效。

有没有集两者大成,既是 养生 大师又胆大心细,治病有专长的人呢?

有,过去有,现在也还有。

在万恶的旧 社会 ,由于民间医生和御医地位过于悬殊,交流甚少,因此这种人产生的几率不高。但几百年中还是出了两位宗师级的大人物,他们都是先当民间医生,后当御医,而且当御医的时间和民间医生的时间差不多。黄元御是一位,另一位就是鼎鼎大名的李时珍。

伟大的李时珍同志,也是半路出家。他先学文,屡考不中,到了二十来岁,被一场大病折磨得差点死掉。病好以后,就放弃了科考,开始跟父亲学医。在民间混出了名气后,被一位王爷聘为保健医,后来名气大到连皇帝都听说了。于是,皇帝下了一道旨意给王爷,这个人我要了,你另找一个吧。

李时珍同志伺候的这位皇帝,叫做嘉靖,是中国 历史 上旷工时间第二长的皇帝(第一是他的孙子万历),长达46年不上朝。整天躲在皇宫里干嘛呢?

修道、炼丹。

在这方面的运气,李时珍是远远不如黄元御了。黄元御的主子乾隆皇帝身体底子本身就好,又是个非常注重 养生 ,积极进取的人,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几十年如一日吃黄元御给开的 养生 方,最后终于成了最长寿的皇帝。

而李时珍伺候的这位嘉靖兄,虽然在很多方面和乾隆相似,身体底子不错,非常注重 养生 ,积极进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几十年如一日地吃药,这些条件都一样。只有一件事不一样,乾隆相信黄元御,请他给自己开方调理,嘉靖皇帝更相信道士,请道士给自己开方子炼仙丹吃。

仙丹这玩意儿,只有咱中国有,别无分号。其主要成分为铅、汞(水银)一类的重金属,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这些东西吃了会中毒的。嘉靖皇帝长年累月吃,还能凑合活着实属不易。

李时珍当御医时间不长就怕了,怕皇帝死了自己会担责任,最后只得选择逃避, 回到民间一边行医一边继续写他那本书。

嘉靖得到了李时珍,却没有重视他,最后吃仙丹吃死了。乾隆得到了黄元御,按照他的方子调理,成了几千年来寿命最长、在位时间第二、掌握权力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康熙,比乾隆多一年,但康熙6岁当皇帝,15岁亲政,中间有9年是没有权力的)。可见一个人即使有了最好的条件,选择不对,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的制作方法

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
1、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
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TangZongHaiEsseutials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Shangjiang:Yuhai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申江油海山房石印本⑵),其主张(1)“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近代医家,喜新者偏于西,泥古者偏于中,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着此五种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正是当时对唐宗海的评价。
2、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
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期),字少廉,着《华洋脏象约纂》一书(1892),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他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以弥补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缺乏细致了解的不足,他对汇通中西医学态度比较慎重,采取“通其可通,存其可异”,“不能强合”。
3、张锡纯的“衷中参西”
张锡钝在充分吸取前人见解的基础上,不以中西之界横亘胸中,在立足我国传统医学的根基上,“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ZhangXichun.Recordsforinteg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sandWesternMedicine,BeiJing:People'sHealthPublishingHouse,1974,18.张锡纯:医学哀中参西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8⑶)”,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张锡纯警重从临证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上来沟通中西医学。他为中西医汇通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4、恽铁樵的“新中医”
恽铁樵具有深厚的旧学根底,广泛地接触了中西文化,又通晓英语,这些使他有条件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从事中西医汇通的探索,提出一些独特性的见解。他在《伤寒论研究·总论》中强调指出:“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荀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又说,“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他认为:“中西医之不同,乃由于中西文化之不同”。“是根本不同方法之两种学说(YunTieqiaostudyonTreatiseonFebrilediseases.In:SecondvolumeofYao’an’scollectionofMedicalBooks.Page10andpage81.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第二辑下《伤寒论研究》,10页,81页)”。

提醒您: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4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