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近代第一个女子中医学校: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

佚名 2023-11-11 03:33:19

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首任校长丁甘仁先生。

欧风东渐以后,教会组织首先在中国举办女子学校教育。为紧跟现代步伐,追踪时代潮流,适应社会需求,一向以引领中医学术风尚而著称的上海中医学界,于1925年举办了近代第一个女子中医学校——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

持续的招生广告

在上海开设女子中医学校的动议,由来已久。1922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先后同学葛养民、叶指发、刘佐彤、徐访儒、王一仁、秦伯未等,鉴于“吾华医学,肇自神农,迄今已数千年,向无医校之设。近年以来,男校虽有创办,而女校尤有广为筹办之必要”,遂“发起中华女子医学校,附设妇孺医院”,并得到“沪上绅商赞助,暂设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为筹备处”(《中华女子医学校筹备先声》)

但不知何故,中华女子医学校并未如期成立。除此筹备消息外,就查不到有关它的只字线索了。

1925年,身为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副会长的丁甘仁、夏应堂,“鉴于中国女医校之缺乏,特设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女子中医学校成立》)。

1925年6月28日的《申报》刊登了《丁甘仁夏应堂创设上海女子中医学校招生》的广告:“程度:国文清通、书法端正、品行纯和者为合格。年龄:十六岁以上,二十六岁以下。考期:阴历六月二十始,午后一点至四点为止,随到随考。报名:即日起,随缴证金五元,不取发还。地点:西门内石皮弄沪南广益医院内。开学:阴历七月二十。校址:劳勃生路沪北广益医院内。欲索详章,函至西门石皮弄本校,即寄。”其后,同样内容的广告反复登载过18次。

1926年1月26日,上海女子中医专校在《申报》登出了春季招生广告:“程度:甲级插班生,须稍具医学根底者;乙级,凡国文清通、品行端良者。报名:自即日起随带报名费五元,不取发还。试期:丙寅年正月初五日至十五日止。考试地址:白克路人和里十八号。开学期:正月二十日。校址:劳勃生路十号广益中医院内。函索章程,附邮票三分。”之后,相同内容的广告连续刊登过19次。

1927年6月26日,《上海女子中医专校招收新生》的广告又在《申报》刊登:“程度:凡国文清通、品格端正、能恪遵校规者。学额:三十名。报名:自即日起至开学止,随带报名费五元,不取发还。试期:每日二时以前,随到随考。开学:阳历八月十七日,阴历七月二十日。详章:附邮五分,空函不复。考试地址:上海四马路西中和里丁医室内。校址:劳勃生路十号。校长:夏应堂、薛逸山、丁仲英,同启。”

此时,丁甘仁已经逝世,女子中医学校的财力可能已大不如前,故本学年新学期的招生广告只反复刊发过5次。但同时也有新的变化,即在开学前发布“开学通告”。8月11日及13日的《申报》登载了《上海女子中医专校开学通告》:“本校定于夏历七月二十日开学,凡新旧诸生必须准时到校。除另发通告书外,特再登报通知。”

丰富的校园生活

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的校址设在劳勃生路(今长寿路)沪北广益中医院内,当时该地区尚不繁华,处于城郊结合部,地近乡野,有清幽之气,对开设女子医学校可谓是“咀嚼灵素,固人地两宜也”。

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于1925年阴历七月二十日(阳历9月8日)正式开学,首届学生“30余人”(《上海女子中医学校成立》)

最初由丁甘仁任校长,夏应堂任副校长,后改由夏应堂、薛逸山、丁仲英共同担任。总务主任徐访儒病故后,先后由费通甫、曹元湘继任。

由于丁甘仁、夏应堂“两先生,医林硕望,风声所播,闺秀淑援,负笈来学者,实繁有徒”。各科教师多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任课教师以及沪北广益中医院的住院医师担任。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的学制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相同,五年毕业。学习课程包括生理、本草、伤寒、方论、金匮、明理论、杂病心法、温热、四诊心法、妇科、幼科、外科、医案、医语、国文、书法、缀法等。

1926年5月,《医界春秋》杂志社记者撰写了《励精图治之女子中医专校》一文:“虽生徒寥寥,而其教授认真,秩序井然。故其预科一二年新生,医理均极深邃者。自国民军抵沪后,其内部重新组织,悉改委员制,成立学生会,与沪南中医专门学校连贯一气,共同合作。而其最要者,即该校学生会预备出版刊物、成立图书馆。闻现已筹备就绪。四月十六日,该校会派学生十人,分为五组,分向沪上各名医处募捐,成绩甚佳。”

不仅在上海市内展开募捐,还向全国各地的中医学校、团体及名医,发出了“募捐函”:“鄙校现拟创设图书室,以备学生研究医学、文史。特因鄙校财力不充,势不得不乎将伯之助。语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其辅之者众也。今呈上募捐启一纸,倘不以无因而置之不答,是亦先生之善全公德也。”(《上海女子中医专校致本会缄》)

强烈的社会反响

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的成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认为是“上海中医界的奇突之进展,足以慰吾人之渴望”,可以“造就家庭医学,此非特为女子谋一独立生活之技能,抑且为未来之贤母良妻预备一种特殊学问,讲求生育卫生,其旨甚宏”(《申报》)。

不仅如此,还引发了中医学校能否兼收女生的争论。奉志在《中医专校兼收女生问题》一文中,“积极的主张中医学校兼收女生。倘这个问题成功实现的时候,我们敢信中医学校的发达,不止这样子!”

凉月在《中医专校男女同学的我见》一文中,却持反对意见,认为“凡事应当三思而行,切不可一味盲从”。因为“在普通的学校,尚且不可以男女同学,何妨是我们医专呢?处处要讲到生理的作用,那青年气血未定的男女,混居一堂,谁能不被性的冲动呢?”

李竞华在《驳凉月君“医学校男女同学的我见”》一文中,极力主张男女同校,并反复质问凉月说:“怎样叫性的冲动?什么地方可以性的冲动?男女学生,是性的工具吗?学校教室,是冲动的地方吗?讲解生理,是性的引诱吗?凉月君作如此想,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1927年,王一仁、秦伯未、章次公等创办的中国医学院,在招生广告中,就以“男女同校”作为招徕,并首开中医学校男女同学之先河。受此启迪与影响,加之生源、师资、财力、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1927年底,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合并为一。但女中医学生依然受到社会的瞩目,1928年6月23日出版的《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专门对“沪南中医专校女生所欢喜的”的“自由谈”“快活林”“洗手帕”“剪头发”等课余生活进行了专题报道。

综上所述,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虽然只招收了两届学生,不仅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个女子中医专科学校,而且还为后来的中医学校兼收女生奠定了基础。中医在传统概念里是男人的职业,继西医中的女医生、女助产士及女护士后,又出现了女中医,这也是近代中医应对环境的一次变革,也是对中医传统的又一次突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1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