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中国的药物,40岁左右的人也许还记得,过去药材店的招牌上常有一位身上长着毛,腰里围着树叶做的裙子,头的两边向上突起,象两个山峰的奇怪人。这位就是中国医药的始祖,叫神农氏。他把每味草药都尝一尝,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日中毒七十”,但都一一解脱。这个人谁也没有见过,可是《神农本草经》确有其书,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案体创作,托名神农氏所写,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到2世纪之间)。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据考证欧洲直至16世纪尚无与之比美的药学著作。
全书收录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分别记载了各药的异名、性味、产地和主治等。上、中、下三品药的分类标准是根据药物的性能而来。书中说:上品药120种为君,主要适宜养生;无毒,多服,久服,对人不伤,可以身轻气壮,延年益寿。中品药120种为臣(辅助药),主养人性情;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根据不同情况而用,可以除病补虚。下品药125种为佐使药,主治疾病,大多有毒,不可久服,治疗寒热邪气,腹内积块。
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书中所说的许多药物效能是正确的,至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以成书后治用500余年,至北宋初散佚,但其基本内容被保存在历代的本草书中。现存的《神农本草经》是清代学者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佚本。
《神农本草经》还概括地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药物的采集时间、炮制、贮藏,乃至剂型、用药原则、服药方法等有关药物知识的问题。如书中写着“若毒药治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就是说用有毒的药物治疗疾病,初服时剂量要小,好象黍粒粟粒那样大小。疾病去除则立即停服。书中还提到治病要“依端绪而取之”,即是找出病的变化头绪来治疗,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这些理论一直作为中医治病的指导思想。因此人们把《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为后世医师学习之规范。
《神农本草经》作者是托名“神农”所作。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v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意义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都证明《神农本草经》中对于所载药物的功效认识大部分是正确的,其中许多药物至今仍然在临床广泛应用,比如人参补益、黄连止痢、麻黄定喘、常山截疟、大黄泻下等。其记载的158味药物被选入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楼主您好《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系本草学著作。"神农"为其托名,具体撰人不详。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地抄录增补而成。原著已于唐代初年失传,现今流传的辑本有多种,其中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本流行较广,森立之辑本考证较详。今人马继兴有《神农本草经》辑复本。谢谢楼主
关于本书作者,书名冠以“神农”,一是因为古代有“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药物的传说;二是一种尊古托古风气的反映,如同《内经》之前冠以黄帝之名一样。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所以,我们说《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并非神农。陶氏说可能出于张仲景、华元化等医家之手,今天看来至少是缺乏根据的。另外,书名之所以称为“本草经”,因为古代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说文解字》云:“药,治病草也。”五代时韩保升也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最多也。”总之,《神农本草经》非一时一人之手所作,而是经过秦汉以来很多医药学家的经验积累总结,并不断搜集编辑而成的。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世界第一部药典—一《新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