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走出食品安全误区

医案日记 2023-04-30 20:34:08

走出食品安全误区

天然并非最好 用农药未必残留

天然的都是最好的。这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选购食品时的首要想法。当我们对各种看似“多余”的食品工业处理手段越来越敏感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天然食品”。进入超市一看,“纯天然”、“绿色”、“无添加”、“有机”等字眼比比皆是,也成了人们追捧的亮点。

然而,这些贴着标签的食品真的是“天然”的吗?我们如何界定“天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呢?这些产品真的如宣传的那样安全吗?使用过化肥、农药就一定对食品有害吗?

误区1纯天然食品就是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食品

专家回应:纯天然食品固然好,但其中有些成分可能对人体不利

出于对添加剂的担心,追求所谓的纯天然成为人们选购食品的唯一标准。“不含防腐剂”“无任何添加剂”一时成为厂家使用的食品宣传用语,然而,纯天然食品也有诸多潜在的隐患需要提防。事实上,很多国家的食品管理部门并未对“纯天然”的标识做过多的限制,也因此导致了很多商家借此炒作产品。比如,玉米是“纯天然”的,但是其所生产的成品却是“高果糖玉米糖浆”。“天然”意味着要以“高糖”包裹,而往往付出的代价与普通的垃圾食品并没有两样。

食品化学分析也发现,许多纯天然食品中都含有有害物质。例如,生豆角中有溶血物质,发芽土豆中有毒素,某些鱼类中含有胺等可能导致中毒的物质等等。如果对这些食品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危险。

据新华网报道,南京市质检院食品室的乔玲说,比如不含抗氧化剂的食品可能出现潜在的氧化反应,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氧化物质,因其不容易察觉,所以对健康的潜在损害很大。再如,一些不含防腐剂的食物,因不能有效抑制微生物,保存过程中容易变质。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喝饮料,有的饮料就号称纯天然,但是一次喝不完,很多人就拧上盖子放进冰箱,但冰箱的保鲜温度往往在4摄氏度左右,无法保证细菌不繁殖,所以过段时间拿出来再喝,显然就容易有潜在致病风险。

即便是一些“纯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随着现代社会农药、化肥等的广泛使用,一些地区的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已经被污染,在被污染的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植物虽然可以被称为“天然”,但却难保其纯净、安全。由此,“纯天然”并不代表绿色健康,要警惕商家“纯天然”食品的误导宣传。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介绍,纯天然食品固然好,但其中有些成分可能对人体不利,通过食品加工可以把有害物质去掉,所以加工是需要的,对这些食物资源进行一定的粗加工处理或精加工处理,使之更满足人们对品质、口味、质地的需要。

误区2纯天然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专家回应:有机食品要求最高,绿色食品次之,最后是无公害食品

在各大超市,带有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标志的商品价格要比一般商品高得多。在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青椒6.98元一斤,普通青椒只有2.30元一斤。同样,散装大米2元多1斤,有机大米则要6元钱一斤。

查阅相关标准可以发现,在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需要经过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A级是指生产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AA级也叫有机食品,除了生产环境符合标准外,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生产资料。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按照标准来衡量三种食品,有机食品要求最高,绿色食品次之,最后是无公害食品,这些产品都会有相应的标志。

据了解,在我国有严格的食品认证体系,农业部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计划”确立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战略,这三种产品的包装上都有规范的标志、认证编号以及厂名、厂址及认证的有效期限。而目前市场上一些产品宣传的所谓“纯天然”食品则属于商家为其产品戴上的“美丽光环”。消费者在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时一定要认清标志。

误区3凡是使用了农药化肥都有残留,都对身体不利

专家回应:我国农药残留合格率很高,农药残留可以通过流水冲洗去除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永忠曾表示:影响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蔬菜中的残留农药超标,另外一个是违规使用添加剂。由此可以看出,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响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打药的时机。据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齐红岩教授介绍,一般作物都可以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对喷施的农药进行降解,如果在采收的前一天喷药,采下来的果蔬农药残留量一定会很高,而要是采收前10天打的药,到采收时就没有那么大的农药残留了。

此外,农药类型和采收方式对农药残留也有影响。农药一般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类型。其中杀虫剂对人影响最大。在采收方式上,像白菜、萝卜、甘蓝等一次性采收的蔬菜农药残留要相对少一些,而像番茄、黄瓜、辣椒这样的连续采收的残留量将比较大。

根据农业部的测评,2010年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其博客中介绍,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对蔬菜里的农药残留是有很严格的、很有规律性的坚持,还不仅仅停留在市场抽检,有检测数据来说明我们代表性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是什么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小部分的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允许标准,我觉得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在陈君石看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调整,农业生产要有良好的规范。

对于普通居民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陈君石介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流水,小小的流水,把蔬菜放在流水下用手用机械的办法来洗一洗。因为蔬菜农药都是留在蔬菜的表面,这种用机械的办法都是可以去掉的,也许有少量的渗透到里面去了,但我们的蔬菜一般是要加热的,即便是生吃,能够进到黄瓜、番茄里的农药残留比例还是很少数的。(姜晨怡)

防腐剂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通过国家安全的检验合格后的防腐剂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要使食品有一定的保藏期,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的感染和繁殖。实践证明,采用防腐剂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简捷的办法之一。
防腐剂一般来说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因为我们平时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一种是山梨酸钾,另外一种是苯钾酸钠.看它们的样子,很像平时我们吃的糖。

食品安全 小常识补钙的食物有哪些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而除了关注食品的来源和质量,我们还应该关注饮食中的营养摄入,尤其是钙的摄入。那么,小常识补钙的食物有哪些呢?
首先,牛奶是最为人熟知的补钙食品之一。每天喝一杯牛奶,可以为我们提供约300mg的钙质。此外,豆类和豆制品也是不错的补钙食品。豆腐、黄豆、豆浆等都含有较高的钙质。海产品也是钙的重要来源之一,比如虾、蟹、贝类等都含有较高的钙质。此外,一些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等也含有丰富的钙质。
除了食物中的钙质摄入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保健品来补充钙质。其中,温悦亮肤精华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保健品。这款精华液采用了高科技的提取技术,提取出了天然的植物精华和钙质成分,能够有效促进骨骼健康和肌肤亮泽。同时,温悦亮肤精华也是一款非常温和的保健品,无刺激性,适合各种肤质的人群使用。
如果你还在为钙质不足而烦恼,那么温悦亮肤精华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它以其卓越的效果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使用后,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肌肤的明显改善,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骨骼健康程度。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你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关注食品质量和营养摄入。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保健品的选择,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保健品,才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垃圾食品食物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吗?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韩雅菘)9日,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方便食品安全与营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希望能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识误区,肃清不实谣言。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发表了题为“被冤枉的食品防腐剂”的演讲。他表示,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食物自身没有好坏之分,用于医学的防腐剂与食品防腐剂没有太大联系。他强调:“‘食物防腐剂有害’是一种误解,食品防腐剂作用是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护食物营养以及感官品质。”

图为方便食品安全与营养媒体沟通会现场

据了解,“吃完一碗方便面后32小时都不会消化”是近几年来传播最为广泛的食品谣言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表示,所谓的“32小时传说”只是美国科学家早年间为研究加工食品的消化过程而做的实验,因此,这种说法并无严谨的科学依据。她还强调:“方便面是工业化食品的代表之一,所用的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方便面是中国食品工业中安全水平令人放心的品类,2015到2016年上半年抽查中,其合格率均在99%以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对于方便食品谣言仍流传不绝的情况,孟素荷表示,食品工业是民生工业,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果的主战场,我们应该运用社会共治这个概念,联合政府、企业、科技界、消费者、媒体共同对抗。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科普宣传的缺失,不科学的解读,使得食品添加剂为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

食品安全手抄报:对食盐的常见误解

研究发现,吃盐过多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中风、心衰、肾病、肥胖等风险。然而,人们在吃盐方面还存在多个误区。美国《医药日报》近日载文,刊出美国心脏协会总结出的“对食盐的5个常见误解”。
误解1.吃盐越少越健康。吃盐太多(钠摄入过量)不利健康,但是完全避开钠盐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通过食盐摄入足量的钠有助于维持身体体液平衡,有益神经及肌肉健康。摄入过少易导致低钠血症,出现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等症状。

误解2.海盐比食盐含钠少。美国心脏病协会一项调查显示,61%的人认为,海盐比食盐含钠更少。事实上,海盐与食盐的含钠量相同,都为40%。蕾切尔·约翰逊博士表示,虽然海盐富含镁、钾和钙等微量元素,但是这些营养素也可通过其他食物获得。

误解3.炒菜不加盐,钠就不过量。美国调查发现,日常饮食中,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罐装或瓶装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钠。食物标签上“低钠”定义为“不超过140毫克”,而“无盐”或“不加盐”也并不等于“无钠”。

误解4.大量的钠只存在于食物中。除了多盐食物之外,很多非处方药也含有大量的钠。高血压人群应注意这些药物标签上的警示语。有些药物的钠含量甚至达到一天的钠摄入量(1500毫克)。

误解5.盐放少了没有味道。限制钠盐摄入量,并不等于无法享受美食。新鲜大蒜粉、洋葱粉、黑胡椒粉、醋、柠檬汁及低盐调味料同样可以让食物更加可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