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走方医虎撑的传说

佚名 2023-11-11 00:34:44

走方医虎撑的传说

虎撑是旧时周游四方的走方医的标配。虎撑一摇,咣啷啷一响,人们就知道走方医来了。虎撑又叫“虎刺”“虎衔”“串铃”,其形如环盂,中虚空,内置铁丸,用手指周转摇动,发出清脆的响声,起到“报君知”的作用。正如《韵鹤轩杂著》所说:“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 串铃的名称很好理解,那么“虎撑”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一个“虎口拔骨刺”的传说讲起。

相传一天有只猛虎来到药王孙思邈的门前,曲起前爪,张着口,做出跪求的样子。孙思邈猜测它是来求医的,于是近前查看,看到它的喉咙已经溃烂,有兽骨卡在喉间。孙思邈意识到必须把兽骨取出来,再擦上点生肌敛疮的药才好,但把手伸进虎口拔骨刺,老虎一觉疼痛势必会合口把手指咬断。于是孙思邈找来一铜圈,将之置于虎口,撑住其上下颚,手从铜圈中伸入将骨头取出,再涂上药末,然后取出铜圈。老虎摇尾而去。过了些天老虎又来了,蹲在们外,看到孙思邈出来,便伏卧在地,求其乘坐。这就是孙思邈“虎为坐骑”传说的由来。

关于“虎撑”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的走方医李次口。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绪论》言:“(虎刺)乃始于李次口。次口,走医也。常行深山,有虎啮刺于口,求李拔之。次口置此器于虎口,为拔其刺。后其术大行,名闻江湖。祖其术者率持此以为识,即名虎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虎》也提到过“李次口”这个名字:“猎人李次口云:热刺虎之心血饮之,能壮神志。”李次口是走方医还是猎人,抑或两种身份集于一身?“虎口拔骨刺”的真正主人公是孙思邈还是李次口?这些都难以考证了。但这个故事的意思很明了——虎撑就是由那支在虎口里撑过的铜圈演变、改造来的。

走方医手持虎撑,走街串巷,不仅起到报君知的作用,也将之视为行医的标志和护身符。然而,随着走方医的消失,虎撑这一物件也成为了“古董”。

外国/中国神话中有哪些虎的传说?

民间有五大虎爷最为有名。

一,保生大帝坐骑黑虎将军


虎将军

 传说保生大帝吴夲未成仙前于山中采药,遇一白额金睛老虎因食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难耐,拜在大帝之前求救。

  保生大帝本不愿救治,但看其痛苦不堪,终心有不忍,于是用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救了老虎一命。老虎感恩就改恶从善化为大帝的座骑,保生大帝成仙后老虎被封为黑虎将军,现在保生大帝庙龛之下,多祀奉黑虎将军神像。

 二,妈祖第一护卫金虎爷


妈祖奉天宫金虎爷

金虎爷原本只是土地爷手下的普通坐骑,后屡显神迹,先除去危害百姓的鸡脚怪,又警示百姓逃过洪灾,相传曾经救过清朝嘉庆皇帝的性命,被嘉庆皇帝封为“虎状元”,赐头上金花两朵,特许神像从供桌下请到供桌上供奉。

  金虎爷能成为妈祖手下的第一护卫,还有一段渊源。相传清朝时妈祖庙被洪水冲毁,妈祖娘娘只能暂时屈居金虎爷所在的土地庙中,直到现在新港奉天宫建成。到了抗日时期,金虎爷所在的土地庙被日军拆去建营房,奉天宫知恩图报将土地爷和金虎爷请到

妈祖奉天宫中,金虎爷就成了妈祖手下的第一护卫。

三,武当山巡山黑虎元帅


黑虎巡山

传说,武当山上的这头黑虎是「天一」流溢化身的神兽,栖息于黑虎涧上的黑虎岩,真武大帝于武当山太子岩修道时,常为他护岩,还常常为他叼来食物充饥。

  真武得道以后,为报黑虎之情,就封黑虎为武当山巡山大将军。

肩负着护教镇山的职责,它会在夜间于山中巡逻,驱逐心怀恶念的人,被尊称为「黑虎大神」与「武当山巡山黑虎元帅」,系马峰下有一座专门祭祀它的神殿,名为「黑虎大神之祠」。

四,赵公明玄坛黑虎


玄坛黑虎

封神榜记载赵公明下山相助殷商,于山脚下遇一头携狂风呼啸而至的黑虎,有诗赞:

咆哮踊跃出深山,几点英雄汗血斑;利爪如钩心胆壮,钢牙似剑劳凶顽。未曾行动风先到,风作奔腾草自拔;任是兽群应畏服,敢撄威猛等闲看。

赵公明正愁没有坐骑,看见此等猛虎喜不自胜,当即将其降伏,骑虎入商营,如同天神下凡。

  后赵公明被封为财神,猛虎也成为玄坛黑虎,与貔貅,金蟾,金孔雀一起成为督财府四大招财神兽。俗话说: 黑虎进门不求财神。玄坛黑虎是督财府偏财神之一,可以招财进宝,所谓黑虎现真形,扫灭凶邪鬼,四足腾云起,神虎一啸万财来。

五,张天师坐骑艾虎


天师骑艾虎

自古就有谚语:“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

讲的是每逢五月端午,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张天师驭虎像,用来去疾避邪。

  艾虎原本并不是真的老虎,而是古俗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上可以祛除毒虫,有辟邪保平安之意。

古代端午有画张天师相,饮菖蒲,戴艾虎的习俗。民间把三者合一,创造出张天师骑艾虎,使蒲剑降魔的故事,艾虎因此成为张天师的坐骑。

  相传很久以前青城山上住着“青城魔君”,经常祸害百姓,张天师随手扯了一把艾草变成一只猛虎,摘下一片菖蒲化成了一口宝剑。骑着艾草猛虎、手持菖蒲宝剑去降妖,不一会妖精抵挡不住被打回原形,原来是放屁虫成精。

除了虎爷,神话中还有五大虎神,虎啸天下,威震八方。  

“虎”字的来历,怎么来的

  1.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据古史传说,伯虎,又名**,是帝喾高辛氏的大臣。相传帝喾有八大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实际上是八个部族的首领)辅助他,史称“八元”。帝喾死后,尧继帝位,八元退隐。舜接替尧为帝时,重新起用大批元老旧臣,伯虎部族的首领才又复出为大臣。伯虎一族从此再度发达,他的后代遂以虎为姓,称为虎氏,成为今日虎姓家族的重要来源。此来历读Hǔ。
  2.出自回族中有虎姓: 据《回回姓氏考》载,虎(Māo 音猫)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其实,云南地区的虎姓也读猫(Māo)音。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
  3.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南部的克木人,以崇拜的图腾为姓氏,这种姓氏有的用动物作姓氏如虎氏、野猫氏、松鼠氏、水獭氏、白头翁氏、孔雀氏等6种;有的用植物作姓氏,有树蕨氏和细白花氏两种。每种姓氏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如姓虎的人传说他们的祖先被虎所害,后人一方面畏惧老虎,一方面又崇拜老虎,因此,把老虎作为这个氏族的标志。克木人的传递方式也较奇特。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子随父姓,女随母姓。
  4.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云南省昭通地区的虎姓则是取祖上“虎威将军”封号的“虎”字为姓。生活在甘肃环县虎洞乡的虎姓人居多,自称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后裔。虎姓望居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

药王孙思邈的坐骑是什么

药王孙思邈的坐骑是什么

孙思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对医学有精深的研究,其博学多识,涉及经史子集等百家学术,且兼通佛典,总结出了万世流芳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书各30卷。该书收集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300多个处方,两书合称为《千金方》。

孙思邈除了提出一方多治或多方治一病的医学方法外,还在炼丹制药中,偶然发现了“火药”的神奇作用,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诞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御封孙思邈为“药王”。

孙思邈修炼居住过的地方,位于河南鹤壁市西南方15公里处的五岩山上,是太行山脉鹤壁牟山的一个余脉。五岩山因山中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也有人称它为苏门山。

孙思邈隐居到五岩山后,除了采药炼丹、著书立传外,还经常骑着一头毛驴在四周的乡村行医看病。由此可见,孙思邈日常的坐骑,正是一头毛驴。

《八仙过海》里,有民间喜闻乐见的8位神仙,其中,张果老的坐骑,就是一头毛驴。张果老先生很有个性,还倒骑毛驴。民间据此还传诵一首歌谣: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但在历史传说和民间神话故事中,流传有孙思邈“坐虎医龙图”。在以往的中医世家中堂上,也常挂有孙思邈骑着老虎的图画。也就是说,孙思邈的坐骑是老虎,这又是为何呢?

在如今的五岩山上,专门有一处“药王医虎”的雕塑。药王大殿内的12幅壁画中,也有一幅“孙思邈医虎图”。故事生动记载了孙思邈怀着仁慈之心,冒着危险替老虎拔除嗓子中的骨刺一事。

而官方版的《相州府志》也有记载:孙思邈隐居五岩山悬壶济世,以一头毛驴代替脚力,一日归来,驮着药材的毛驴,突然遭到了一只斑斓猛虎的袭击。

毛驴在临死前,一只蹄子恰好踢到了老虎嘴中,一块碎骨头刺进了老虎的喉咙里,鲜血直流,奄奄一息。孙思邈救活老虎后,磕头拜谢,为了感恩,这只老虎便成了孙思邈的坐骑。

据说,孙思邈活了142岁,但他还是不服老,准备再编写一部眼科医书——《银海精微》,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如愿。孙思邈辞世后,后人还尊其为“药王菩萨”。在药王庙里,庙前不仅有个龙石墩,也有个虎石墩守护左右。

唐代的《酉阳杂俎》和宋代的《太平广记》,也分别记载有孙思邈“坐虎针龙”的故事。图中,孙思邈身着唐代大夫的官服,坐在猛虎背上,身旁有一龙,孙思邈手持银针,为龙针刺咽喉。

民间传说,孙思邈医龙治虎,医治好的一龙一虎,重情重义。随后便常跟随药王,为他寻药引路。每当孙思邈远行出诊时,神龙也会成为他的坐骑。有了龙虎的护持,药王威风凛凛,民间百姓万代称颂,各路神仙鬼神都尊崇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4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