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阿是穴的由来

祝由网 2023-11-11 00:19:26

阿是穴的由来

“阿是穴”中医又称“不定穴”。指的是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病变部位或压痛点而选定的穴位。提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孙思邈70岁那年,一天,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编写《千金要方》一书,突然有个邻居闯进来说,有一个危急病人已昏迷不醒,急需他前往诊治。素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自恃的孙思邈,立即赶赴十几里外的山村为病人治疗。

经过他的抢救,病人总算清醒过来。但是,腿部的剧痛仍然没有止住。孙思邈眼见病人痛苦的样子,又按古医书所载的止痛穴位,一个个地试扎针,结果还是丝毫不见效。无奈之中,他又耐心地接连在病人腿上按了多处。当他按到膝关节右上方的一个部位时,病人竟突然叫道“啊(阿),是,是这儿”。于是孙思邈便拿起银针,一下子扎了进去。说也怪,下针捻了几下,病人的疼痛竟然止住了。病人好奇地问:“这叫什么穴位?以前从来没有在这儿扎过针呀!”孙思邈轻松而诙谐地笑着说:“你刚才不是说‘阿是’吗?这个穴位就叫‘阿是穴’吧!”

从此,阿是穴止痛的消息便不径而走,传播开来。后来孙思邈将阿是穴记载入他的《千金要方》。阿是穴就这样流传于世。

中国针灸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

扩展资料;

中医针灸的功效

一、调和气血

针灸是通过针法刺入人体穴位,来达到保养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节体内的经脉,通过刺激可以让经脉得到扩张,气血运行会更加舒畅和平稳,气血冲和身体健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了。

二、平衡阴阳

人体内部阴阳失衡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在平时养生的时候要注重平衡阴阳。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来平衡身体内部的阴阳,是一种最佳的手段。因为针灸的穴位分布在不同的经脉上,当人体阴阳失衡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针灸刺激不同经脉的穴位,能够让体内阴阳达到平衡,可以减少患疾病的几率。

三、调节脏腑

人体的五脏六腑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容易导致重大的疾病出现,但是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就可以很好的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也是保护身体健康的最佳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医针灸有哪些功效? 这些功效太神奇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针灸

阿是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阿是没有固定的位置。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作用:临床上多用于疼痛性病证。

功效:

1、用于诊断疾病

医者利用阿是穴反应病候的特点,确诊病在脏、在腑、在经、在络以及病情的轻重。所以按摩与针灸都是须进行循经触诊,寻找疾病反应的阿是穴。根据希人的反应和经脉循行,在病变的周围、受累的部位、放散的范围、传导痛与麻的沿线、功能障碍的肢体、病变经脉的远近端、患者反应筋短或筋痛等部位施以按、压、拨手法检查。

当患者反应疼痛或医者手指感到皮下有结节,此处为阿是穴。即为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医者再结合其它诊查,判定疾病。阿是穴在疾病诊断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在足三里下1~2寸间有明显压痛,结合临床右下腹部疼痛等体征,有助于阑尾炎的诊断。

2、用于治疗疾病

阿是穴是由于病理反射及病变部位的经脉气血不通而致。循经按摩是医者将力作用在体表经络上,通过经络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阿是穴在经、在穴、在络、在筋、在肉,都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按摩者要想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首要是按摩阿是穴。

如感冒头痛在头和颈项部;背腰痛而不能弯屈在背腰部;下肢痛在下肢部;患者感到筋短并疼痛等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重点施术。在治疗过程中,阿是穴可作主治穴,也可以与其它穴相配,但按摩者应该把阿是穴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3、用于疗效判定

人体只有在疾病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阿是穴,这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某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就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尤其在按摩治疗外科病症时,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踝关节软组织扭伤出现阿是穴,按摩观察:当阿是穴疼痛减轻,软组织扭伤缓解,腰椎关节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现阿是穴,经过按摩阿是穴疼痛消失,病就治愈。所以笔者在按摩治疗疾病过程中,把阿是穴存在与消失做为疗效判定的标准之一,根据消失程度评定疗效优劣。



反应病候

在疾病的情况下,人的体表出现阿是穴,它具有反应疾病的性能。肌肉、筋骨、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在人体相关的部位反应出阿是穴。

如:颈椎病,在病变的棘突水平两侧;肩周炎,在肩的周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突出椎间盘棘突水平两侧;腰椎横突症,在腰椎病变的横突附近;人体某部损伤,在伤的局部;肝病,在肝区;脾大腹胀,在左肋下;肾病,在背部肾区等部位均可出现阿是穴。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是、百度百科-阿是穴

孙思邈在我国被誉为药王菩萨,他的学说究竟有多厉害?

?药王?一词其实来自佛经。佛经中有一悬壶济世、救治众生的菩萨,所以后人也时常用?药王?、?药王菩萨?等词来形容医术医德兼具的医师,比如神农扁鹊,比如隋唐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的厉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编撰了《千金方》;2、提出一方多治的复方理念;3、首创?阿是穴?;4、论述医德。

1、 ? ?医书

孙思邈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医师,积攒了行医经验后,就将这些经验编撰成书,也就是医学圣典《千金方》其中收集到了治病方子有数万贴,为古代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 ?复方理念

早期的中医开药都是一个方子治一个病,而孙思邈却提出了将多个方子合成?复方?,然后起?一方多治?的效果。这一理念为后世的中医药调理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3、阿是穴

在中医的针灸穴位中,孙思邈也功不可没,他提出了?阿是穴?这一要点。阿是穴的由来颇有巧合的味道,某日,一腿疼病人来找孙思邈,孙思邈按照经验用针灸针完了所有止痛穴位后,病人的双腿还是没有恢复。于是,孙思邈便一边按病人的腿,一边找他的疼痛处,终于在病人的膝盖左上方找到了疼痛点,孙思邈立即针灸下去,病人大喊一声?啊!是!就是这里疼!?于是,这种没有固定穴位的疼痛点就被叫做?阿是穴?了。

4、论述医德

除了医术精湛外,孙思邈的医德也很高尚,而且他也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完整论述?医德?的人。?行方智圆?是他的主要医德理念,?行方?指医者要有良善之心,?智圆?指医者治病要对病人多方面考虑,做到仔细体贴。这些医德理念都收录在他的《大医精诚》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3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