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代野史大观·清代述异》记载,从前有一位患者,食量大得惊人,肚子越来越大,四肢却骨瘦如柴、倦怠乏力,四处求医竟然没有人能够治好。患者听说邻县有一位名医,就前去求治。医生开了一方,仅有砒霜四两,并没有其他药物。医生嘱咐他说:“你先忍饥不食两天,然后再服药,服药时一定要一次服完,否则治不好。”
患者一看药中有砒霜,心存畏惧,但考虑到医生是当地的名医,便决定将药量减半服用。服药后患者呕吐不止,吐出许多六七寸长的虫子,胀大的腹部有所减小,吃东西也少了。病情虽然减轻,但没有全好,于是这位患者又去找名医诊治,医生叹息说:“你一定是没有把药服尽,所以致病的虫子只杀死了一半,我无法救你了。”患者问再继续服药是否可以,医生说:“不行。虫子在饿了两天后,一见药就吃,用砒霜四两正好可以杀死全部虫子。现在没杀死的虫子产生了耐药性,再服药杀不死虫子,只能把人药死。但是不服药,病不得治,结局也是死,没有别的出路了。”患者听了后,还是选择把剩下的药服下去,果然中毒身亡。
上述医案是一个典型的患者擅自改变药物剂量导致死亡的病例。一般情况下医者的诊断是全面的,尤其是使用一些药力峻猛的药或有毒药物,都是对药量作仔细考量,并充分做好医嘱,需要医患双方极力配合。
在现实生活中,不遵医嘱的情况屡有发生,如川乌、草乌等药物的先煎和同煎大有区别,若本应先煎而擅自同煎就会出现头晕欲坠、恶心、呕吐、咽及舌下麻木、肢体抽搐等中毒症状。因而在看病时,当医生提出相应宜忌,患者不可孟浪从事,不然自食苦果,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于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要真诚的启示。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在故事中,别人受到的伤害是,对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信誉是人立身之本,现代社会就是信誉社会,没有信用的人将会寸步难行。失信人实名购票都买不了,出门都出不去了,还能干什么,一定要守信。
? ? ? ? 医嘱就是医生对病人诊断后,根据病情而嘱咐要用的药物、剂量、时间等。
? ? ? ? 遵照医嘱服药是科学、正确的用药态度,这样能做到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等,但现实却有许多患者盲目服药,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 ? ? ? 不遵照医嘱服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平经验用药;有的人看说明书用药;有的人则根据别人用药而给自己的病划等号。
? ? ? ? 不遵照医嘱服药的危害很大,如大家都吃的药治头疼、便秘、高血压等,但不知道确切疗程及用药禁忌会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当服用治疗肝肾或者脑的药品时,必须小心不要危害其他器官。阿司匹林使用量小时是极好的镇痛抗风湿和退烧药,但服用量过大或成了习惯时,就会引起胃肠或其他脏器出血。当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过量的酒时危险就更大。抗凝血药用于防止形成动脉血栓,但不能同维生素k共服,否则会使药物失效,使病人造成凝血和血栓。所以用药不当危害很大,要正确、安全、有效用药,就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59岁的张先生,有心房颤动病史3年,平时酷爱打麻将,甚至熬通宵。因嫌服药麻烦,基本未服用华法令等药物。有一天,打完麻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睡觉,一觉醒来,左侧肢体不能动弹,送来急诊,CT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治疗10多天,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现在走路还需要靠拐棍帮忙,左侧偏瘫,终身残疾。
67岁的王嗲嗲,5年前就诊断为"心房颤动",每天服用华法令1片,有一次出现便血,化验结果提示凝血指标严重超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5.6),医生嘱咐他先停服华法令3天,再改为每天服用华法令半片,1周后来院化验INR。3天后老人家大便正常,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舒服,于是就没有遵医嘱来院复查,还一直坚持每天只服半片华法令。数月后的一个晚上,能说会到的他,突然不能言语,不醒人事,急送医院CT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虽经积极抢救,老王再也没有醒过来,而是驾鹤西去了。
74岁的李娭嫉,因"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在老年心内科已经住院2周了,自我感觉不错,已经准备出院了,不愿麻烦家人的她,那天独自离开病房去买早点,不幸的是却倒在了电梯里。经CT证实老人家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急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数天后家属签字放弃抢救自动出院,老人家死在了回家的路上。而在她的抽屉里医护人员发现了几片未曾服用的华法令,据家属反映,老人家因担心出血风险,而自行停用了华法令,实在令人惋惜。
这三位患者都患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且都没有严格按医嘱接受正规抗凝治疗,急诊CT显示均罹患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他们或终身残疾,或已离开了人世。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幕不幸事件令人扼腕,家属悲伤,更让医生心痛。十分有必要给大家谈一谈,如何加强管理中风高危人群??房颤的抗凝治疗。
中风是由于供应脑内的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疾病。我国是中风大国,除高血压外,房颤是导致缺血性卒中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均会显著增加中风风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1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药食美三用的桦树汁
下一篇: 薏苡谗忧马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