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钟灵毓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系西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与通道,山川险峻秀美,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本文从文化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有代表性的道地川药,介绍川药之功。
西蜀成都聚药商
盛唐家国业辉煌,西蜀成都聚药商。车水马龙人鼎沸,藤花木草气幽香。大慈寺主慈悲事,玉局坛尊局药王。千古流传声显赫,大名川产质优良。(《咏唐代成都药市兴起》)全国最早的药市出现于唐中期的蜀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南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置药市》记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元子,大中十三年(859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元龙池中,货其所赍之药,川俗因谓之药市。递明而散。逮国朝天圣中,燕龙图肃知郡事,又展为三日,至十一日而罢。药市之起,自唐王昌遇始也。”宋人祝穆地理书《方舆胜览》记载:“成都,古蚕丛氏之囯,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号蚕市,五月鬻香、药号药市,冬日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俱在大慈寺前。”
成都出现药市,一是受梓州药市影响,二是唐末大乱,全国来蜀避难、经商者日众,成都人口迅速膨胀,药材需求量大增,全国也需要蜀地药材,刺激成都药市兴起。宋代成都药市进入一个新阶段,官员参与观市,与商、民共庆成为传统,药市举办地发展到大慈寺和玉局观两处,市期由原来1天延长到3~5天。大慈寺和玉局观药市具有庙会性质,虽有百货汇集,但药材是主要交易商品。成都药市发展,促进了四川道地药材的销售与扬名。
川附子:回阳温脏腑
花若碧蓝星,根含烈焰精。回阳温脏腑,壮火解寒凝。医圣扶心肾,钦安救卫营。四维魁首将,川药搏英名。(《咏附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而以四川所产者为优,故有川附子之称。《本草宗原》在附子项下注曰:“附子以蜀地绵州出者为良,他处虽有,力薄不堪用也。”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其性刚烈迅捷,走而不守,通上达下,行表彻里,补火助阳,温通诸经,乃治阳虚诸证及寒凝痛证之要药,尤其能救治亡阳重证,拯救生命于垂危。《本草经读》谓:“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医家张景岳称:“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但因附子有毒,又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药”。
医圣张仲景开创了运用附子的先河,《伤寒论》中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是回阳救逆、温补心肾方。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在《伤寒论》基础上,又发挥了附子等温阳药物的应用,撰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
川大黄:抽薪釜底瘀邪泄
西黄杰,荡涤腐朽川军烈。川军烈,苦寒通降,热消倾竭。斩关夺隘功奇绝,抽薪釜底瘀邪泄。瘀邪泄,四维悍将,止炎凉血。(《忆秦娥·川军大黄》)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又有将军、川军、黄良、西庄黄、火参、锦文、锦纹等别称。《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泻下作用较缓,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大黄功擅活血,善清上焦血分之瘀。炒炭大黄有凉血止血之功。
《伤寒论》中以大黄为主要配伍的三承气汤是釜底抽薪、通腑泄热霸道治法的代表,在阳明病有三急下证,在于通腑泄热;在少阴病也有三急下证,在于急下存阴。其中大承气汤是典型代表,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大黄、芒硝泻下里实,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可谓斩关夺隘,具有将才之用。
川郁金:破瘀行气解癫狂
郁金辛苦性轻扬,花白丝纹体淡香。功擅怡情通结滞,破瘀行气解癫狂。(《川郁金》)川郁金又名白丝郁金,姜科姜黄属植物。根状茎白色或淡黄,芳香;花冠筒浅黄,漏斗状,花瓣白色中心具一黄条丝纹状。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胸闷胁痛、胃腹胀痛、黄疸、吐血、尿血、月经不调、癫狂等。
郁金分为川郁金、广郁金两种,川郁金主产于四川,广郁金主产于浙江温州,又有温郁金之称,二者在功效上差不多,各有一些偏重。川郁金长于活血行瘀、清心除烦,多用于血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等,还用于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以及痰气壅阻、闭塞心窍所致的癫狂等证,多与菖蒲、竹沥、半夏等配伍。广郁金长于疏肝行气、利胆退黄,多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多与柴胡、香附等配伍,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胆石症,多与茵陈、黄柏、山栀等配伍。
川红花:跌打损伤功独善
橘红花蕊气芳香,活血通经止痛良。跌打损伤功独善,妇人经产效而康。(《川红花》)川红花为菊科属植物,又名草红花、红兰花等,一年生草本。其茎直立,上部分枝,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齿裂,齿端有针剌,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全部为管状花,橘红色,花入药,气芳香。
川红花是活血药,也是止痛药,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二经,气香行散入血分,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等。
川贝母:苦甘清热化痰涎
花紫色,貌悠然,欢喜斗严寒。苦甘清热化痰涎,消肿散核坚。珍珠弹,优品赞,润肺止咳功善。雪梨搭配美食鲜,名药产西川。(《鹤冲天·川贝母》)川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叶对生,花通常单朵,紫色至黄绿色,主要产于四川西部、西藏南部至东部和云南西北部。川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温、喜荫蔽的特性。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肺痈吐脓、瘰疬结核、乳痈、疮肿等。以雪梨蒸贝母,治疗肺燥咳嗽,味美效专,常为医家喜用。
川芎:调行气血两为功
香气怡人性味雄,调行气血两为功。上通巅顶专头项,蜀产川芎属正宗。(《咏川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其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拳形团块状,具有浓烈的香气,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其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川芎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的各种病症,又具祛风止痛功效,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本草多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效。
干姜:虚寒冷痛此堪尝
辛辣温脾暖胃肠,燥湿蠲饮属干姜。通厥逆,理中阳。虚寒冷痛此堪尝。(《渔歌子·干姜》)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北、广东等地。其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之功,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等。与人参、白术、甘草配伍为理中汤,温中健脾;与附子、甘草配伍为四逆汤,温肾回阳。
川黄连:燥湿止痢效优良
黄连上品苦寒王,解毒清心泻火殃。目赤疔疮邪热盛,燥湿止痢效优良。(《川黄连》)川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又有川连、雅连、云连、味连、鸡爪连等名称。其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等地。《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与大黄、黄芩配伍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热痞证,具有泻热消痞的作用。
川白芷:头痛鼻渊效果彰
蕙芷汀兰馥郁芳,白花如冠玉珠镶。辛香走窜通巅顶,头痛鼻渊效果彰。(《川白芷》)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芷的根。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直生,下面有数条支根;花小白色,形成顶生或腋生的复伞状花序花,花期5~6月;根入药,川白芷根呈长圆锥形,条粗壮,体重,质坚实,断面的放射状纹理及棕色油点明显,香气浓郁。
白芷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浙江,为白芷四大历史产区。按照产区不同,又分别称为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川白芷主产于四川遂宁、安岳等地。白芷栽培历史悠久,据1919年《遂宁县志》记载:四川栽种白芷始于13世纪。白芷性温,味辛、微苦,气芳香,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之功,可治头痛、鼻渊、齿痛、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
川石斛:补虚延寿强身好
金钗貌,姿淑窈,品优兰韵还魂草。花颜俏,芳香绕,玲珑娇贵,紫萦仙傲。妙妙妙。神农考,甘平药,补虚延寿强身好。滋阴燥,消烦了,津伤枯竭,特殊功效。宝宝宝。(《钗头凤·金钗石斛》)川石斛又名金钗石斛,为兰科石斛属下的一个种,又称作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金钗花、金石斛、金丝斛。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茎直立,为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石斛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
川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归胃、肾,肺经,有清热生津、滋阴润燥、益胃润肺、明目强腰之功效,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石斛作为滋阴之品,能有效补充体内的血、精、津液等物质,是治疗消渴病的良药。
川丹参:活化通瘀入血乡
紫红圆润品优良,活化通瘀入血乡。一味丹参同四物,消中带补妇人方。(《川丹参》)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四川平武、中江等地栽培者习称“川丹参”,质佳。丹参是有名的活血化瘀药,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呈圆柱形或长条状,偶有分支。陈仁山《药物生产辨》云:“丹参产四川龙安府(四川平武县)为佳,名川丹参”。
丹参味苦、性寒,归心、心包、肝经,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为入血分之药。《妇人明理论》记述,“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由此,便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丹参主治瘀血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心烦少寐、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等。后世将其誉为妇科要药,但其属凉血活血通经之品,以血热瘀滞所致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用之为宜。
川麦冬:润肺养阴平嗽患
叶似幽兰,子若葡萄味甘寒。粒大色明绵州产。惊叹,淡紫花香串串艳。杏苑名喧,清热除烦愈失眠。润肺养阴平嗽患。称冠,道地麦冬品质赞。(《南乡子·川麦冬》)川麦冬又名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兰草。花茎自叶丛中生出,花小,淡紫色,成串状。须根细长,先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两端略尖,长1.5~3厘米,直径0.3~0.6厘米。川麦冬块根呈一线穿珠,干燥后呈纺锤形,两头钝尖,中部肥满,微弯曲,表面乳白色,有光泽,质较坚硬,微香,味甜较浓,嚼之发黏。
四川麦冬种植历史悠久,明代绵阳即开始种植麦冬,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产区在四川省三台县。绵阳麦冬素以绵麦冬、涪麦冬驰名中外,以颗粒大、断面色白、明亮者为佳。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肺、脾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清热润燥之功效,可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等。
四川道地药材有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等等。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四川地形: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1. 有关于何首乌的诗句
2. 关于赞美何首乌的诗句
有关于何首乌的诗句 1.赞美中草药 诗句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
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春木行”是指蝉蜕主入肝经。“今”音通“痉”,蝉蜕可以祛风止痉。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
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中医学认为“精”可以生“神”,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有神”。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真是应了“精生神”的至理!肾主精,心主神,制首乌在地下,入肾属水;夜交藤在地上,入心属火。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令人慨然叹之。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这绝非偶然巧合,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这就像“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收
关于赞美何首乌的诗句 1. 赞美中草药 诗句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
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春木行”是指蝉蜕主入肝经。“今”音通“痉”,蝉蜕可以祛风止痉。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
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中医学认为“精”可以生“神”,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有神”。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真是应了“精生神”的至理!肾主精,心主神,制首乌在地下,入肾属水;夜交藤在地上,入心属火。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令人慨然叹之。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这绝非偶然巧合,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这就像“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收
2. 赞美中草药 诗句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
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
“春木行”是指蝉蜕主入肝经。“今”音通“痉”,蝉蜕可以祛风止痉。
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
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中医学认为“精”可以生“神”,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有神”。
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真是应了“精生神”的至理!肾主精,心主神,制首乌在地下,入肾属水;夜交藤在地上,入心属火。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令人慨然叹之。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这绝非偶然巧合,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这就像“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收。
3. 描写百草园的美景的句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4. 形容长白头发的诗词歌赋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唐] 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已折叠2条李白的查询结果2、夜镜隐白发[唐] 白居易 《自咏》 已折叠9条白居易的查询结果3、他乡生白发[唐]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4、短歌断白发[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5、畏见新白发[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已折叠6条孟郊的查询结果6、岂能将白发[唐] 刘长卿 《偶然作》 已折叠1条刘长卿的查询结果7、公道世间唯白发[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8、闭门生白发[唐] 高适 《秋日作》9、倾壶箫管黑白发[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10、今年镊白发[唐] 薛逢 《镊白曲》11、卧来生白发[唐] 宋之问 《寄天台司马道士》 已折叠1条宋之问的查询结果12、纵远当白发[唐] 元季川 《古远行》13、二毛催白发[唐]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已折叠1条孟浩然的查询结果14、归途堪白发[唐] 钱起 《长安旅宿》15、心事数茎白发[唐] 李煜 《开元乐》16、已看生白发[唐] 皇甫冉 《酬张二仲彝》17、狱中生白发[唐] 张说 《岭南送使二首》18、岸遥生白发[唐] 贾岛 《送褚山人归日本》 已折叠1条贾岛的查询结果19、醉眼轻白发[唐]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20、见花羞白发[唐] 李嘉祐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21、知己凋零垂白发[唐] 郑谷 《寄赠孙路处士》22、一身仍白发[唐] 许浑 《病中二首》 已折叠1条许浑的查询结果23、纵饶生白发[唐] 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 已折叠1条杜荀鹤的查询结果24、能促岁阴惟白发[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25、自惭多白发[唐] 郑还古 《吉州道中》26、黄金赐白发[唐] 曹邺 《文宗陵》27、坐来生白发[唐] 马戴 《汧上劝旧友》28、无人医白发[唐] 曹松 《吊北邙》29、羞将新白发[唐] 于武陵 《西归》30、近来惊白发[唐] 许棠 《长安书情》31、萧萧垂白发[唐] 韦应物 《山耕叟》32、立马生白发[唐] 李馀 《句》33、不知将白发[唐] 喻凫 《元日即事》34、入夜笳声含白发[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35、年年生白发[唐] 卢纶 《江行次武昌县》 已折叠1条卢纶的查询结果36、何人垂白发[唐] 司马扎 《漾陂晚望》37、他乡生白发[唐] 柳郴 《句》38、今日一茎新白发[唐] 窦巩 《奉使蓟门》39、心事数茎白发[唐] 张继 《归山》40、一向花前看白发[唐]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41、更早生白发[唐] 刘驾 《苦寒吟》42、员峤先生无白发[唐] 徐凝 《员峤先生》43、长向暗中梳白发[唐] 王建 《老妇叹镜》 已折叠1条王建的查询结果44、易生唯白发[唐] 黄滔 《壬癸岁书情》45、秋尽书窗惊白发[唐]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46、尽应生白发[唐] 齐己 《寄勉二三子》47、不难饶白发[唐] 尚颜 《夷陵即事》48、心事数茎白发[唐] 顾况 《归山作》49、谁能将白发[唐] 贯休 《秋末怀旧山》50、明镜不须生白发[唐] 王烈 《塞上曲二首》51、茅屋向阳梳白发[唐] 陆希声 《山居(一作房)即事二首》52、今日相逢悲白发[唐] 朱长文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一作朱湾诗)》53、还似世人生白发[唐] 戴叔伦 《赠韩道士(一作张佖诗)》 已折叠1条戴叔伦的查询结果54、归来落得新白发[唐] 刘叉 《观八骏图》55、坐愁坐白发[唐] 潘纬 《答方佥宪定之先生》。
5. 我的百草园优美句子赏析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
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1. 赞美中草药 诗句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
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春木行”是指蝉蜕主入肝经。“今”音通“痉”,蝉蜕可以祛风止痉。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
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中医学认为“精”可以生“神”,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有神”。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真是应了“精生神”的至理!肾主精,心主神,制首乌在地下,入肾属水;夜交藤在地上,入心属火。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令人慨然叹之。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这绝非偶然巧合,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这就像“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收
2. 赞美中草药 诗句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
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
“春木行”是指蝉蜕主入肝经。“今”音通“痉”,蝉蜕可以祛风止痉。
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
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中医学认为“精”可以生“神”,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有神”。
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真是应了“精生神”的至理!肾主精,心主神,制首乌在地下,入肾属水;夜交藤在地上,入心属火。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令人慨然叹之。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这绝非偶然巧合,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这就像“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收。
3. 描写百草园的美景的句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4. 形容长白头发的诗词歌赋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唐] 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已折叠2条李白的查询结果2、夜镜隐白发[唐] 白居易 《自咏》 已折叠9条白居易的查询结果3、他乡生白发[唐]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4、短歌断白发[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5、畏见新白发[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已折叠6条孟郊的查询结果6、岂能将白发[唐] 刘长卿 《偶然作》 已折叠1条刘长卿的查询结果7、公道世间唯白发[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8、闭门生白发[唐] 高适 《秋日作》9、倾壶箫管黑白发[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10、今年镊白发[唐] 薛逢 《镊白曲》11、卧来生白发[唐] 宋之问 《寄天台司马道士》 已折叠1条宋之问的查询结果12、纵远当白发[唐] 元季川 《古远行》13、二毛催白发[唐]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已折叠1条孟浩然的查询结果14、归途堪白发[唐] 钱起 《长安旅宿》15、心事数茎白发[唐] 李煜 《开元乐》16、已看生白发[唐] 皇甫冉 《酬张二仲彝》17、狱中生白发[唐] 张说 《岭南送使二首》18、岸遥生白发[唐] 贾岛 《送褚山人归日本》 已折叠1条贾岛的查询结果19、醉眼轻白发[唐]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20、见花羞白发[唐] 李嘉祐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21、知己凋零垂白发[唐] 郑谷 《寄赠孙路处士》22、一身仍白发[唐] 许浑 《病中二首》 已折叠1条许浑的查询结果23、纵饶生白发[唐] 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 已折叠1条杜荀鹤的查询结果24、能促岁阴惟白发[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25、自惭多白发[唐] 郑还古 《吉州道中》26、黄金赐白发[唐] 曹邺 《文宗陵》27、坐来生白发[唐] 马戴 《汧上劝旧友》28、无人医白发[唐] 曹松 《吊北邙》29、羞将新白发[唐] 于武陵 《西归》30、近来惊白发[唐] 许棠 《长安书情》31、萧萧垂白发[唐] 韦应物 《山耕叟》32、立马生白发[唐] 李馀 《句》33、不知将白发[唐] 喻凫 《元日即事》34、入夜笳声含白发[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35、年年生白发[唐] 卢纶 《江行次武昌县》 已折叠1条卢纶的查询结果36、何人垂白发[唐] 司马扎 《漾陂晚望》37、他乡生白发[唐] 柳郴 《句》38、今日一茎新白发[唐] 窦巩 《奉使蓟门》39、心事数茎白发[唐] 张继 《归山》40、一向花前看白发[唐]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41、更早生白发[唐] 刘驾 《苦寒吟》42、员峤先生无白发[唐] 徐凝 《员峤先生》43、长向暗中梳白发[唐] 王建 《老妇叹镜》 已折叠1条王建的查询结果44、易生唯白发[唐] 黄滔 《壬癸岁书情》45、秋尽书窗惊白发[唐]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46、尽应生白发[唐] 齐己 《寄勉二三子》47、不难饶白发[唐] 尚颜 《夷陵即事》48、心事数茎白发[唐] 顾况 《归山作》49、谁能将白发[唐] 贯休 《秋末怀旧山》50、明镜不须生白发[唐] 王烈 《塞上曲二首》51、茅屋向阳梳白发[唐] 陆希声 《山居(一作房)即事二首》52、今日相逢悲白发[唐] 朱长文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一作朱湾诗)》53、还似世人生白发[唐] 戴叔伦 《赠韩道士(一作张佖诗)》 已折叠1条戴叔伦的查询结果54、归来落得新白发[唐] 刘叉 《观八骏图》55、坐愁坐白发[唐] 潘纬 《答方佥宪定之先生》。
5. 我的百草园优美句子赏析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
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食败酱草度三伏天
下一篇: 火烧赤壁与晕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