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的从医经历

祝由网 2023-11-10 19:28:21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的从医经历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关于回忆藤野先生的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与藤野交往的一段难忘经历。

藤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全名藤野严九郎,出身于医学世家。在相当于中国明末清初的时代,其祖上就开始行医,藤野本人是家族第六代行医之人,其长子藤野恒弥是第七代。但其祖上行医时,西医西药尚未传入日本,药物均采自植物、动物,其中部分从中国山东等地进口。据《胶澳志》载,“商船已由胶澳(青岛)与东洋、南洋相通”输出中药材。烟台口岸中药出口始于清同治年间,1906年烟台港出口量达13439担(每担约60公斤),主要出口对象就包括日本,这个时间基本就是藤野祖父及父亲行医的时代。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医西药进入日本,渐次成为主流。藤野幼时跟父亲学习以植物药为人治病,18岁进入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西医,4年后毕业留校任教,1897年获得行医资格后又到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解剖。1901年10月应聘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任教授,正是这一年鲁迅转到该校学医,两人得以相识。当然,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主要讲授西医西药。

藤野读中学时曾跟一位名叫野坂的老师学过汉学,有一定汉语基础,与鲁迅这位当时班里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交流相对容易。藤野讲授的课程中有一门是解剖学,鲁迅跟着他学完了骨学、血管学、神经学等。“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惜别’两字,两人自此再也没有相见。”

分别后,鲁迅回国弃医从文,藤野继续教学。1912年,藤野任教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并入刚成立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部。1915年,日本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以原来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为基础的医学专门部停止招生。专科学校升级为大学后,学校认为原来仙台医专教职员工的学历、能力等并非全都符合新成立的医科大学的任职条件,仙台医专的16名教职工仅留下6名,藤野因学历不足于当年6月提出“请求免职”并降为临时讲师,8月被解除职务,失去了稳定的工作。

藤野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1916年在三井公司慈善医院耳鼻喉科以实习医生的身份工作过一段时间。1918年再婚后在其岳父一家支持下,回故乡开设了耳鼻喉科私人诊所,直至去世。此时,日本仍从中国进口中药材。《诸城县乡土志》载,“1937年前……鼎盛时期,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药商亦来此(山东)。”

藤野曾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担任教授一职,对解剖学、骨学、血管学、神经学等相当精通,亦有行医资格,开诊所谋生是没有问题的。但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随着战争深入,日本经济日益凋敝,藤野兄弟众多,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仅以诊所微薄收入负担家庭支出,经济十分拮据。

藤野学的是西医,但受战争影响,乡村诊所医疗设施和西药有限,很多时候就采取一些草药为患者治病。“冬天则戴着一顶包裹住脸颊的绒线帽,身穿粗羊毛披风和木屐出门为病人就诊。”“不向那些贫困的病人收取诊疗费,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大部分患者送来的礼物也被他退还。”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藤野得到了患者的尊重,可谓德艺双馨。其长子藤野恒弥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部毕业后成了一名军医,1945年在前线染病去世。这对藤野打击很大,当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藤野倒在了前往诊所的路上,次日去世。

在鲁迅眼里,藤野是一位“八字须,戴着眼镜、黑瘦的先生”,对他这个语言尚不过关的外国留学生不歧视,反而帮他修改讲义笔记。藤野与鲁迅分别后相互打探彼此消息——1935年6月,藤野恒弥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一本佐藤春夫等翻译的《鲁迅选集》,将书拿回家交给藤野,藤野用放大镜再三审视鲁迅照片后,肯定地说此人就是“周树人君”。次年10月鲁迅病故,藤野回忆了与鲁迅的交往,这就是悼文《谨记周树人君》的来历。

《藤野先生》一文不仅有浓郁的师生情,还有鲁迅对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思考:“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医渐进、中医式微的时期,鲁迅“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是当时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其实,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消除疾病、助力健康的手段,并无优劣之分,两者结合互补才是可行之策。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了在仙台做的哪几件事?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了在仙台做的事:

1、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跟藤野先生学习解剖学。

2、因中日关系恶化,受到学生会干事的排挤歧视,在藤野先生和同学的帮助下得以解决。

3、因看砍中国人的电影而醒悟,决心走唤醒国人。

4、和藤野先生成为朋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扩展资料:

《藤野先生》创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

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通过写哪两件事来表达弃医从文的动因?

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出自于《藤野先生》。

在《藤野先生》中,通过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动因。

讲义事件,主要是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幻灯事件,主要是“我”恰巧在课堂上放映的影片中看到久违的中国同胞,却是极度难堪的一幕,“我”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投身于文学活动,以期唤起民众。

《藤野先生》创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藤野先生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