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中药古今研究:小茴香

荆十三 2024-05-07 15:36:51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个头较小,外形像稻谷,故又叫谷茴香。小茴香也是一味调料,烹饪中经常应用。古代茴香没有大小之分,后随着八角茴香传入我国,为了与八角茴香区,便把八角茴香叫做大茴香,把谷茴香叫做小茴香。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于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收。常生用或盐水炒用。伞形科植物,以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主要以人工栽培为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均适合栽培。秋季时分,果实成熟时将植株采割,整株晒干,然后将果实打下。收集起来的果实生用或者用盐水炙用。

微信图片_20240507154037.png

小茴香属于温里药。味稍辛,性温。归肝经、脾经、胃经以及肾经。主要的功效是: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一、小茴香的功效: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能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其特点能暖肝温肾,善行气止痛。

常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劳㿗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玉楸药解》:“茴香性温下达,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之证。”

《本草备要》:“暖丹田,补命门,开胃下食,调中止呕。疗小肠冷气,㿗疝阴肿,干湿脚气。”

二、小茴香的配伍应用:

1.用于少腹寒凉,宫冷痛经,寒疝疼痛,睾丸偏坠等证。小茴香能疏肝理气,温肾祛寒而止痛,乃少腹冷痛之要药。治少腹冷痛,寒疝腹痛,常配伍肉桂、沉香、乌药等,即暖肝煎

若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腹寒痛经,常配伍干姜、元胡、官桂、没药等,即少腹逐瘀汤

若治睾丸偏坠胀痛,常配伍橘核、山楂,共炒研末,黄酒调服,即香橘散

若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或寒疝腹痛,常配伍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即天台乌药散

此外,小茴香还善治妇人盆腔积液,即可单味服用,也可与他药配伍,实有良效。

汪昂言:“疝有七种,气、血、寒、水、筋、狐、㿗也。肝经病,不属肾经,以厥阴肝脉络阴器也。多因寒湿所致,亦有挟虚者,当加参、术于温散药中。”

2.用于胃寒呕吐,脘腹胀痛等证。小茴香有理气和胃,开胃进食之功。做调料烹饪食物,能增香开胃,温中散寒,实为佳品。若治腹寒胀痛,常配伍干姜、木香等药。

把小茴香炒热,布包温熨下腹部,有温里止痛之效,可用治寒证腹痛。

微信图片_20240507154045.png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挥发油:反式茴香脑、茴香醛、柠檬烯、小茴香酮、爱草脑、γ -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β-蒎烯、樟脑、甲氧苯基丙酮等。《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含反式香脑不得少于1.4%,盐小茴香不得少于1.3%。

2、作用:本品有镇痛、抗菌、保肝、调节胃肠运动等作用。

三、小茴香的用法用量:

小茴香常入煎剂,也入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剂量不宜过大,以防温燥之弊。

汪昂言:“炒黄用,得酒良。得盐则入肾,发肾邪,故治阴疝。”

微信图片_20240507154041.png

四、小茴香的应用注意:

小茴香辛温而燥,故阴虚火旺者慎用

汪昂言:“多食损目发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wh/127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