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什么

时间: 阅读:2876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什么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6-29 19:32:19

因病致阳是中医的一种治疗,原则,主要是指阴分偏盛偏衰的病症,可以用调整阳分的方法进行治疗是阴阳,恢复平衡因可分为阴虚和阴盛两种情况均可以通过阴病治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6-29 22:22:05

    所谓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使阴阳恢复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临床应用包括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两个方面。

      (一)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其中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

      1.损其阳盛适用于“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应用清泻热邪,“治热以寒”的方法治疗,即“热者寒之”。

      2.损其阴盛适用于“阴盛则寒”的实寒证,应用温散寒邪,“治寒以热”,的方法治疗,即“寒者热之”。

      (二)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予以治疗。针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当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之候。“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的方法,滋阴以制阳亢,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采用“阴病治阳”的方法,扶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

      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阴中求阳”。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

      3.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治疗时当阴阳双补。

  • 江苏-吴**
    回复
    2023-06-29 21:21:55

    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指阴阳偏衰而出现的治法。其中,阳病,是指阴偏衰(阴小于正常的量)而导致阳虚性的偏亢(阳不是真的多了,而是由于阴减少而表现出的亢进)。所以这时候要“治”阴,也就是把阴给培护起来,阴阳就可以达平衡。这时应该用滋阴的药物把阴升起来,而不是用寒凉的药物把阳降下去。你可以这样理解,这当中的“病”就是“虚性偏亢”,“治”就是“培护”“增加”。那么阳病治阴就是阳虚型偏亢,需要增加阴的份量。阴病治阳就是阴虚性偏亢,需要增加阳的份量。

痰湿瘦了会好吗

热痹和行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