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怎样艾灸?
脾胃不和怎样艾灸?
最佳回答
存在脾胃不和的情况可以通过艾灸腹部穴位以及天枢穴,气海穴,足三里等来进行调理,对于脾胃不和造成的各种不适症状以及胃肠疾病具有比较不错的缓解效果,但是在进行艾灸时必须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处理。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艾江
回复1 艾灸脾俞调和脾胃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处,宜采用俯卧取穴,也可以采用坐位。
艾灸方法:俯卧,按照要求找准穴位,取燃着的艾条在手,悬于脾俞穴上方,感受脾俞的灼热质感,注意施灸者不要将灸灰掉落在被灸者身上,以免烫伤,每次灸5-10分钟为宜。
艾灸功效:脾俞是脾反应在背部的腧穴,灸治这个穴位能调和脾胃,消除体内湿热之气,缓解肢体乏力,背部等症状。
2 艾灸血海补脾益血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艾灸方法:取燃着的艾条在手,燃端对准血海,以感到温热为度,注意燃端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每次灸3-5分钟。
艾灸功效:血海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灸此穴位能补脾益血,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在饭前灸治不但能起到控制食欲的功效,还有预防雀斑的作用。
3 艾灸三阴交健脾除湿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呈直角取穴。
艾灸方法:屈膝正坐,取燃着的艾条在手,燃端对准三阴交,以感到温热我梅毒,注意燃端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每次灸5-8分钟。
艾灸功效: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气血经气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灸治的保健穴。经常灸三阴交穴,除了健脾除湿,消除虚胖外,还能起到美容的功效。
4 艾灸太白补益脾经盘腿坐,太白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艾灸方法:盘腿正坐,按照要求找准穴位,取一燃着的艾条在手,悬于太白穴上方,以自己能感受到艾条灼热之感即可,注意不要将燃着的艾条直接接触到皮肤,每次灸3-5分钟。
艾灸功效:太白是脾经的原穴,灸治这个穴位能补益脾经经气,健脾和胃,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经常灸疗此穴能消食化滞,通腑泄热,预防肥胖。
-
周口-李**
回复1 脾胃虚弱可以艾灸吗
可以。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保持脾胃经脉的畅通是维持脾胃健康的首要因素,经常艾灸可以让脾胃经脉保持畅通,调理脾胃。
2 脾胃不好艾灸哪个部位中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上4寸。
神阙穴: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穴:位于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沿一横指。
3 艾灸调理脾胃方法温和灸温和灸关元,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用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皮肤3-5厘米施灸,关元,中脘每穴灸5-10分钟,足三里,脾俞每穴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灼热红润为度,每日灸1次。
艾炷隔盐灸艾炷隔盐灸神阙,取神阙穴,用食盐填满脐窝,上置生姜片,艾炷至姜片上,点燃灸至,每次灸3-5壮,每日灸1次。
4 脾胃虚弱其他调理方式食疗调理:中医认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应适当吃点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等。
运动调理:坚持运动锻炼可以加强肌肉的收缩功能,有利于脾胃功能的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