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蜈蚣治疗肾阴虚吗

时间: 阅读:5003

蜈蚣治疗肾阴虚吗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4-05-02 07:30:25

蜈蚣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治疗肾虚的,一般武功也是属于一种中药,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壮阳效果,对于肾阳虚通常是比较好的,我跟他是不能够帮助你去治疗的,但身体出现这种状况,同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缓解,避免对于身体症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恢复和改善的话,对身体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4-05-02 10:10:05

    蜈蚣属于有毒虫类,它可以作为一种药材,性温。它的功效和金银花、蒲公英等药物有类似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它对于破伤风、结核、疮疡肿毒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还可以解毒消疮,可以治疗风癣、疮疡等皮肤病。

  • 武汉-严**
    回复
    2024-05-02 10:10:05

    癌的为:早期可仅为内出现坚硬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当肿瘤增大压迫、侵犯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时可出现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检查可发现(多为单发),质地偏硬,表面凸凹不平,活动受限或固定;晚期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并伴有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本在学属于“石瘿”、“肉瘿”等范畴,临床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凝聚、气血两虚三型。各型的、原则和用药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内治法

    一、痰湿凝聚

    症状:胸闷痰多、肢体倦怠、胃纳不佳、颈部肿块质硬,不随吞咽上下;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或濡细。

    法则:健脾化痰,消瘿散结。

    用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海蛤壳30克,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带15克,黄药子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海浮石15克,白术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程日久,伴纳呆乏力明显,加黄芪30克,山楂15克,以益气健脾;伴瘀血、肿块坚硬,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头晕心悸、脸色无华,加鸡血籐30克,当归12克,以养血补血。

    二、肝郁气滞

    症状: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口干、便秘;颈部肿物,质坚硬,不随吞咽上下移动;遇郁怒肿块增大;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细。

    治则:舒肝理气,消瘿散结。

    用药:海藻玉壶汤加减: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郁金15克,浙贝母15克,昆布15克,海带18克,夏枯草20克,黄药子15克,法半夏12克,青皮12克,柴胡12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伴气郁化火,症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加生牡蛎30克,野菊花15克,以疏肝清热;伴有瘀血,症见肿物坚硬不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籐15克,丹参10克,以养心安神;伴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以滋补肝肾。

    三、气血两虚

    症状:发日久,颈前肿块凹凸不平、坚硬固定、脸色无华、头晕心悸、短气乏力、纳呆食少、形体消瘦、大便溏薄或秘结;舌质暗淡或淡白、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则:益气养血,解毒散结。

    用药:八珍汤加减:党参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籐30克,猫爪草30克,夏枯草15克,山楂15克,炙甘草12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伴肿物质坚不移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软坚化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籐15克,酸枣仁10克,以养心安神;伴大便溏薄,加炒扁豆30克,苍术15克,以燥湿健脾。

    外治法

    一、瘿瘤膏

    取蜈蚣(炙)3条,全蝎3克,壁虎3克,儿茶3克,蟾酥3克,黄升1.5克,共研为细末;以凡士林20克调和,备用。

    用法:每次以适量涂于纱布,贴在肿块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5日后停用2天。如无不良反应,可继续应用;如用后出现发红、瘙痒症状,应暂停使用,等上述部位恢复正常后再用。

    二、平消胶囊

    本药主要成分为马钱子(制)、郁金、枳壳、干漆、五灵脂、白矾、仙鹤草和火硝等,具有活血行气、化痰软坚、扶助正气之功效。用法:每次6-8粒,每天3次口服;1-3个月为1疗程。

    三、复方斑蝥素胶囊

    本药主要成分为斑蝥素、人参、北芪、刺五加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扶正抗癌之功效。

    用法: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1-3个月为一疗程。

  • 逍遥子
    回复
    2024-05-02 10:10:05

    中风偏瘫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症状,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比较高发,并且也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通过中医辨证用药方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辨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秘方:
      (1)气虚血瘀型:这类中风偏瘫的患者应该采取的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祛瘀通络,可选择的方剂名为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方药物包括了黄芪、丹参、鸡血藤、当归、赤芍、桃仁、川芎、桂枝、红花、地龙、牛膝、甘草。如果患者偏于气虚,可以重用黄芪或太子参等药物,如果患者血瘀偏重可在其中加三棱、莪术、水蛭、三七等四种药物,口眼歪斜的患者可加用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的患者可同时加桑枝、蜈蚣。言语不利的患者可加入远志、 菖蒲、郁金。如果素体阳虚、手足不温的患者,可以同时加入附子、肉桂。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加酒大黄或番泻叶。脾胃虚弱,大便溏薄的患者可同时加党参、白术、茯苓。小便失禁的患者可加药物为熟地、山茱萸、 益智仁、桑螵蛸。
      (2)肝阳上亢型:治疗时应该采取育阴潜阳,平肝熄风的原则。可选择的方剂名为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地、夏枯草、生麦芽、生牡蛎、丹参、玄参、黄芩、栀子、川芎、生甘草。如果热象明显的患者可同时加龙胆草、生石膏。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的患者可加药物包括了蜈蚣、全蝎、白花蛇。头痛眩晕的患者可同时加钩藤、菊花、白蒺藜等三种药物。言语謇涩的患者可加药物包括了菖蒲、郁金、天竺黄。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同时加生大黄。
      (3)心肾阳虚型:这类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时应该采取滋阴补阳,熄风开窍的原则。可选择的方剂名为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远志、菖蒲、麦冬、牛膝、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偏肾阴虚,骨蒸劳热的患者可加桑枝、鳖甲、地骨皮等三种药物。偏肾阳虚的患者可加淫羊藿、仙茅等两种药物,气虚甚者可加药物是党参或人参。
      辩证治疗中风偏瘫的秘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在用药期间也应该配合穴位按摩或针灸等方法来辅助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让偏瘫症状尽快好转。

  • 艾江
    回复
    2024-05-02 09:09:55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各一,中医对肾脏描述非常形象而且精准:“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寸五分,外有黄裹,有带两”现代医学认为肾脏主要是的排泄器官,而中医则赋予了肾脏更功能,认为肾脏藏精主阴阳、主本”。肾精化气,肾气分阴阳,肾阴和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病主要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黄或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男子兼见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等。

    治疗肾阴虚证,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六味地黄丸加味可得知柏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之证;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视物模糊之证;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左归丸主治真阴不足证。肾虚不足,腰膝酸软,盗汗,神疲口燥等病症。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力平和,适用于肾虚不著而兼内热之证;左归丸纯甘壮水,补而无泻,补力较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大补阴丸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痰湿体质能吃燕窝吗

肾阴虚可以吃新开河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