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肾阴虚能黄芪泡水可以吗

时间: 阅读:5333

肾阴虚能黄芪泡水可以吗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3-07-30 23:15:04

不宜和黄芪泡水喝,黄芪泡水会使病情加重声音,或者喝黄芪泡水,会出现上火口干口苦化,药材不适合肾阴虚的患者,黄芪味,甘性微温,阴虚患者服用后会助热如肾阳虚患者在湿热积滞在体内会加重肾阴虚的症状,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不仅是体内湿热以及热毒之类的患者也不建议直接饮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31 02:02:18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 黄芪泡水喝的副作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工具/材料

    黄芪

    01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

    黄芪泡水虽然能起到不错的功效,如美白肌肤、利水消肿以及预防感冒,但是如果出现患有一些疾病,是不能泡黄芪喝的。感冒发热的人不能喝黄芪茶饮,3种肾虚的人也要慎重用黄芪泡水喝。黄芪泡水最好在早上饮用,不要在睡前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饮用。在泡黄芪喝之前,最好将黄芪浸泡15-20分钟,之后再放入锅中煎煮,更能发挥黄芪的功效。

    3种肾虚,即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有这3种症状的人是不能单独泡黄芪喝的,最好和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一起泡,否则不补反而对身体造成影响。除了3种肾虚的人需要加入其它材料冲泡外,患有肺结核病,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等人也是不能单独泡黄芪喝的。

    月经期间不适宜用黄芪泡水喝,此外,孕妇也不能喝。黄芪就有利尿的功效,有可能会令羊水较少,这样会延长产程,宝宝处境危险。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因此孕妈咪还是不要跑黄芪喝为好。

    02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人群:

    1、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

    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类型的患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将黄连、大黄、败酱草以及栀子一起泡水服用,千万不能够选择黄芪。

    2、患有肺结核的患者。

    3、月经期间的女性。

    4、感冒发热的患者。

    5、怀孕期间的女性。

    03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利水消肿、托毒排脓、降低血等功效。其中黄芪搭配枸杞和红枣比较常见,饮用后能增强体质。黄芪购买也方便,在一般的药房就能购买,而且价格也不太高,买50克,可以泡3-4次。一起看看黄芪有哪些功效。

    增强体质。常泡黄芪喝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经常感冒的人多喝能预防感冒。此外,脾虚导致的乏力,以及肺虚导致的咳嗽气短,都可以泡黄芪喝改善症状。

    保护心血管系统。黄芪就有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适用于心脏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人群。

    护肝。黄芪能保护肝脏,有肝炎、胃溃疡、胃炎或者肝损伤的人平时可以泡点黄芪喝很有好处。

    调节血糖。黄芪还能降低血糖,而对苯乙双胍及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抗肿瘤。黄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肿瘤药物能够增强药效,而且副作用会降低。

    利水消肿。眼皮肿、水肿、或者由于疾病引起的水肿问题都可以用黄芪解决。

    抗菌及抑制病毒。黄芪对痢疾、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 常州-薛**
    回复
    2023-07-31 02:02:18

    黄芪泡水的禁用人群

    1、肾阴虚、湿热者不宜服用

    肾阴虚:中医有“阴虚生内热”的说法,肾阴虚易出现五心烦热(即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以及胸口感觉烦热)、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精神状态差、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睡觉时容易出汗,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等症状。

    易心情烦躁,失眠多梦,其实就是讲的是肾阴虚则虚火内忧,让人烦躁不安;由于肾阴虚在晚上无法内收则导致失眠、而且多梦;眼睑浮肿、明显黑眼圈。由于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代谢不利,导致水肿,而眼睑是最容易被表现的部位。至于黑眼圈,面色苍白无光则是由于肾虚导致了血液循环而产生的问题;极其怕冷。

    主要是由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基础体温较低,所以肾虚的女性常常会比较怕冷。虽然穿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多,但还是会觉得冷,一但受凉就拉肚子。

    肾虚者如果是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的,是不适宜喝黄芪水的。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者服用的话,则会助热,从而易伤阴动血,则湿热、热毒炽盛者服用则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阴虚患者要使用黄芪的,那么可以配伍一些养阴药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一起配合运用。

    2、感冒、发烧者不宜服用

    已经患了感冒的时候最好不要喝黄芪水,因为黄芪一个典型的功效就是补气固表,如果感冒了,喝黄芪水有可能会把感冒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出来,所以说感冒最好不要喝黄芪水。

    但是喝黄芪水可以预防感冒。黄芪能提高病毒诱生和自生干扰素的能力,增强对病毒抑制作用,促进抗体生成。易感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减少,预防感冒。

    3、女性经期期间不宜服用

    女性月经期间经量较大,并且伴有气虚、乏力时,患者是可以喝黄芪水的。但是月经正常时喝黄芪水,有升举摄血的作用,会使气血紊乱影响月经运行,所以月经正常的女性最好还是不要喝黄芪水。

    黄芪补气的组方

    黄芪善补脾肺之气,临床以肺脾气虚为主的均可配伍应用。

    常用配药

    黄芪-党参配伍

    党参健脾益气,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二药合用,益气扶正,健脾利水消肿。

    黄芪-地龙配伍

    黄芪益气,地龙通经活络,共用达益气通经活络之功,两者常配伍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如补阳还五汤应用广泛。

    黄芪与丹参配伍

    黄芪丹参相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利尿。黄芪:丹参为2:1时效果最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丹参能改善血循环,改善心肌供血作用。

    黄芪与当归配伍

    黄芪补脾肺之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益气助当归生血,当归得黄芪之助而使血速生,可使气血生化有源。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31 02:02:18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常见的方法就是泡水喝,熬粥以及煮汤。黄芪用药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为广泛的抗菌作用。那么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害处?黄芪怎么泡水喝?。
    1、黄芪泡水喝的害处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汤。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并不适合天天服用,也会有一些害处。具体如下:
    1、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类型的患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将黄连、大黄、败酱草以及栀子一起泡水服用,千万不能够选择黄芪。
    2、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
    3、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5、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等材料一起冲泡,效果更好。黄芪泡水喝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2、黄芪泡水喝的方法
    黄芪泡水喝和煮粥的用量不太一样,泡水的话,黄芪的用量会少一些,一般用到15-20g就可以了,而熬粥的话一般用50g左右。在黄芪泡水之前可以先将黄芪浸泡15-20分钟,然后再和其它材料一起煎煮。下面介绍几种黄芪泡水的方法:
    1、黄芪枸杞红枣茶
    用量:黄芪15g,枸杞一把,红枣5-6颗。
    方法:将黄芪、枸杞和红枣放入煲中煎煮,大火煮开后焖5分钟,然后继续煮开至沸腾。加入白糖调味即可,不加白糖也没大碍。
    2、黄芪茶
    用量:黄芪15g。
    方法:黄芪洗净,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杯中,加入热水泡10分钟左右。可反复冲泡。
    3、黄芪补肺茶
    用量: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
    做法:将黄芪、麦冬、五味子以及乌梅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那么黄芪除了泡水喝,还可以怎样食用呢?黄芪的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3、黄芪的食用方法
    1、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2、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4、黄芪的药用价值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黄芪黄芪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31 01:01:08

    01

    1、忌过量服用;2、生理期的女士建议不必服用黄芪;3、肾阴虚、寒湿的群体不建议服用;4、孕妇禁服;5、不能与杏仁同食服用。但是其适当的饮用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能达到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功效。

    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药材,黄芪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用来泡水喝养生功效更好。适当的饮用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能达到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并不适合天天服用,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的。

    具体如下:

    1、忌过量服用。每日服用黄芪的量不必超出15克,而且要分为2~3次服食。防止出现服食过多的状况,黄芪应用过多得话不但达不上健康养生的实际效果,还会继续造成头昏、睡眠治疗越差及其心里烦躁等一系列的病症出现。

    2、生理期的女士建议不必服用黄芪。由于在这个时候服用黄芪非常容易给一切正常的经期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会造成出现月经不调的状况,有一部分的群体还会继续因而而出现经痛,生理期完毕后再服用。

    3、肾阴虚、寒湿的群体不建议服用黄芪。这两大类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会出现手足心热、口苦口臭、口味及其失眠多梦等状况,再服用黄芪的话很可能会加剧自身的病症。

    4、孕妇禁服。研究表明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影响智力,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服用黄芪还可能导致流产,孕晚期的准妈妈如果不小心服用了黄芪可能会令羊水减少,增加生产的风险。

    5、不能与杏仁同食服用,黄芪是补气的药材,而北杏仁本身就具有毒性,二者同食会导致身体不适。南杏仁燥润补肺,两种药物作用相反,药性相冲不可一起服用。

痰湿体质不能吃石斛吗

视神经炎中医有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