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用中医怎样治疗
脂肪肝用中医怎样治疗
最佳回答
脂肪肝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上可以选择口服药物的方法,对症治疗,改善症状。脂肪肝在中医主要是指痰湿湿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导致可以选择健脾燥湿的药物,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平胃散或二陈丸,也可以选择中草药配伍使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脂肪肝这个疾病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患上了脂肪肝这个疾病以后,人体的肝脏解毒能力就会减弱了,对身体整个的排毒,新陈代谢都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脂肪肝吃什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吃什么好?来看看。
1、中药的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无过量饮酒史而肝实质细胞变性和肝细胞内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因本病起病隐匿,病势较缓,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许多人疏于治疗。其实,辨证选用中成药调治,既简便廉价,又有可靠疗效。
肝郁脾虚:胁肋胀痛或隐痛,心情低沉,易太息、嗳气,四肢乏力,或有腹胀、便溏。舌淡或胖,苔薄白或腻,脉弦细或沉细。治宜疏肝健脾,可选逍遥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前者偏于疏肝,后者偏于健脾,均每次9克,日3次。
痰瘀互结:胁肋胀痛或刺痛,体倦乏力,脘腹痞闷,胁下或有痞块。舌偏紫暗,苔白腻,脉细涩。治宜化痰消瘀,可选山楂内消丸或大黄蛰虫丸。前者偏消导化滞,每次6~9克,日2次;后者善活瘀消痞,每次4.5克,日2次。二者均属猛药,应严把剂量与疗程。
气滞血瘀:胁肋胀痛或刺痛,疼痛走窜,或胁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涩。治宜行气活血,可选血府逐瘀胶囊或丹参片,前者活血行气俱佳,每次6粒,日2次;后者重于活血,每次3~4片,日3次。
湿热内蕴:胁肋胀闷或痛,脘腹痞闷,头昏沉,便秘或秽浊不爽,困倦乏力,或有恶心,尿黄,口苦口干。舌红赤,苔黄厚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湿,可选胆宁片或茵胆平肝胶囊或龙胆泻肝胶囊。前者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宜于症状轻者,每次2~3片,日3次;后二者清肝胆,利湿热,宜于症状重者,均每次2~4粒,日3次。
肝肾阴虚: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睡眠不佳,视物昏花,或有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脉虚细或细数。治宜补益肝肾,可选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二者均为滋阴补肾名药,但前者兼补肝阴而明目,后者则重于滋补肾阴。浓缩丸均每次8~10丸,日3次。
无症状脂肪肝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体质肥胖、头部昏沉、胁肋不适等,多在查体时发现。可酌选宁脂片、白金丸、康灵合剂、降脂片、月见草油胶丸、首乌冲剂、绞股蓝总甙片、大黄胶囊等,这些药均为中药或其提取物为主制成,对高脂血症性、肥胖性脂肪肝有良效。
2、食疗方法
(1)香菇蒸带鱼
配料:香菇20克,带鱼100克,姜片、葱段、精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将带鱼洗净,切块装入蒸碗中,香菇泡发洗净,切条,放人带鱼碗中,加姜片、葱段、精盐、味精,上笼蒸透。佐餐食之。
功效:降压,调脂。
主治:脂肪肝兼高血压者。
特点:带鱼脂肪由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有降压及降胆固醇的作用,与香菇合用,对治疗和预防脂肪肝均有效。带鱼又叫刀鱼,能补益五脏,润皮肤。具有降有害血脂和美容功效。
(2)竹笋炖鸡条
配料:鲜竹笋500克,鸡肉250克,大葱两根,姜片、料酒、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鸡汤各适量。
制作:将鲜竹笋剥去外壳,洗净,入开水中汆煮10分钟,漂入清水中1小时,粗的对剖,切成4厘米长的条,鸡肉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姜葱洗净,姜拍破,葱切段。将锅置中火上,炒锅放油,油热后放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鸡肉炸熟。放入笋条煸炒,加鸡汤兑成鲜汤,放人鸡肉条烧开,烹入料酒,放入精盐及姜、葱,烧至竹笋熟时拣出,下白糖、味精调味即成。佐餐食之。
功效:消脂减肥。
主治:肥胖型脂肪肝。
特点:鸡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竹笋能清热化痰,消食和中,具有减肥作用。
-
李雲松
回复〈1〉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胸脘不舒,时欲太息,恶心纳呆,腹胀乏力,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虎杖10克、陈皮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莱菔子1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
〈2〉痰湿内阻:右胁隐痛,脘腹胀满,恶心欲吐,痰涎壅盛,头困身重,舌胖大、苔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祛湿,理气和中。
方药:苍术10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皂角刺10克、胆南星10克、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枳实12克、草决明10克。
〈3〉气虚血瘀:胁下刺痛,腹部胀满,气短乏力,神疲肢倦,红缕血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脉象细涩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化瘀。
方药:枳实10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柴胡12克、三棱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三七粉3克、山楂30克、虎杖10克。
-
周口-李**
回复可以用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炎吗?哪些食物有助于缓解脂肪性肝炎呢?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不良越来越严重,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对健康有害。如果任其发展,脂肪肝将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因此,脂肪肝需要积极治疗。
第一,饮食治疗脂肪肝。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饮食、高纤维素饮食、低糖低脂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脂肪、含糖饮料等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瘦肉、鱼类和高蛋白豆制品,不吃零食,睡前不吃。
第二,脂肪肝的运动疗法。根据不同的原发性疾病,可以适当锻炼以加速脂肪代谢。你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中速步行、每分钟约120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广播体操、跳舞、打羽毛球等。具体来说,根据你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爱好,你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几项,并长期坚持。
第三,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目前,中药长期调理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中药对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物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脏中沉积。
第四,消除病因,治疗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例如,长期酗酒的患者应停止饮酒,营养过剩的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糖尿病脂肪肝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脂肪肝患者应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几种适合脂肪性肝炎患者的食物。
?牛奶。如果你患有脂肪性肝炎,你可以适量喝牛奶,因为牛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量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康复。
?鸡蛋。除牛奶外,患者还可以吃适量鸡蛋,因为鸡蛋具有保肝作用,适量摄入有利于健康。
枸杞。对于脂肪性肝炎患者来说,枸杞也是一个不错的饮食选择,因为枸杞具有保肝、补肾、养血、明目的功能。多吃不仅有助于科学治疗,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
?胡萝卜。胡萝卜也推荐给患者,因为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多吃可以防止脂肪沉积,避免疾病恶化,危害健康。
-
李雲松
回复导读: 现今,由于人们生活不规律,很多人或多或少有或轻或重的脂肪肝,还有的人处在边缘。相对于西药、中成药来说,相对要小些。下面为您推荐能补肝治脂肪肝的11味。
一、脂肪肝的中药。
养生中药1:大蒜。
大蒜可明显降低脂质的内生,减少肝中脂质的合成。大蒜降肝脂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大蒜增加了粪酮醇和酸哇酮醇排泄,减少了胆固醇、脂肪酸的合成。
养生中药2:枸杞子。
可减轻肝细胞脂质的沉积。
枸杞子 养生中药3:姜。
具有明显抑制其血清、肝中胆固醇含量水平,增加粪便中胆固醇排泄作用。
养生中药4:人参。
人参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还能显著升高肝中磷脂含量,可促进肝内甘油三酯降解。
养生中药5:燕麦。
燕麦粉可降肝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燕麦降低肝中脂质而对肝重无明显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不饱和甘油酸有关。燕麦精及其冲剂,对肝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含量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燕麦粉则无抑制效果。
燕麦 养生中药6:丹参
丹参制剂可降低肝脂,特别是降低甘油三酯作用。其机制是促进脂肪在肝中的氧化作用,从而降低肝脂的含量。
养生中7:柴胡。
有抗脂肪肝和抗肝损伤作用。与配伍用药,有促进胆固醇排泄作用。
养生中药8:姜黄。
具有降脂活性的姜黄素,可明显抑制肝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可显著增加胆汁排泄量。
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泽泻成分,除对低蛋白质、高胆固醇食物所引起的脂肪肝有对抗作用外,还可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变。
姜黄 养生中:9:花粉。
可明显抑制肝中胆固醇升高与肝细胞脂肪变性。
养生中药10:何首乌。
含二苯烯成分,对脂肪肝、肝功能损害、肝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何首乌含大量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以上10味中药均对补肝治脂肪肝,有很好的作用。不过,是药三分毒,这些补肝中药也不宜盲目服用,应咨询医生。
二、脂肪肝其他疗法。
1、脂肪肝因: 酗酒、肥胖、糖尿病妊娠、药物损伤及肝炎是引起脂肪肝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戒酒,减肥,饮食及药物调整血脂,停止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肝炎、糖尿病易合并脂肪肝,应及时原发病。
2、饮法: 饮法是改变脂肪肝最为的方式,脂肪肝患者以进食富含高蛋白(以鸡、蛋类、鱼类、瘦肉、牛奶等动物蛋白质为主),低糖,适量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大量维生素(以新鲜、水果为主)的饮食为宜。
高蛋白食物 3、疗法: 对肥胖型患者应采取适当治疗,以病人能耐受为宜,量可以从小逐渐加大,如散步、步行、练气功、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游泳等各类健身运动。
4、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去脂药物,但对肝功能有影响的降脂药应尽量避免使用,大部份降脂西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用中医中药进行更有利于脂肪肝的治疗和康复。
相对于西药、中成药来说,中药相对要小些。下面为您盘点具有补肝功效,能够防治脂肪肝的11味养生中药。
【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