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脑外伤失语症怎么中医治疗

时间: 阅读:3036

脑外伤失语症怎么中医治疗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30 07:03:40

对于脑外伤引起的失语症来说,可以选择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中医的穴位,针刺,穴位推拿等进行对症处理,多方结合治疗,对于脑外伤来说,能手术的尽量进行手术治疗,不要拖延时间,手术一定要进行头颅CT检查,能够明确脑子里面的出血量多少,适合于选择什么类型的手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30 10:10:11

    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其中,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由于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其不仅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使用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治疗该病常取得良好疗效。

      传统头针疗法治疗失语症,是以大脑皮质语言中枢解剖部位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即语言区为针刺部位。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功能是由语言中枢控制和管理的,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特别是近年来CT、MRI的广泛临床应用发现,语言中枢以外的皮质和皮质下深部结构的病变也可导致失语,说明语言中枢并非是的语言管理中枢。因此,针对病灶的刺激比对相关功能区的刺激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本疗法采用病灶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即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以头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或MRI(核磁共振)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

      可能作用机理:通过针刺刺激病变区相应头皮,促进脑部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和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加强病灶区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激活包括语言中枢在内的相关功能区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发挥脑功能的代偿作用,达到大脑的功能转移和功能再建,重建语言活动等的神经环路。

      本疗法可以根据病灶的大小、数量、形状而选取相应的刺激部位,依病灶形状可进行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围针,比传统头针疗法采用单一线形针刺更为灵活,更加直接刺激病灶,更有针对性。

      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适应证

      适应人群:1.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脑出血或脑梗死诊断;3.病情基本稳定,血压基本正常,脑出血者病情稳定2周以上;4.颅内压基本正常。

      禁忌证

      1.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未稳定者。

      2.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者。

      3.妊娠期妇女。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及材料

      针具: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

      其他器材: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

      2.详细操作步骤

      以CT照片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围针,采用平刺法,针尖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病灶在额叶,取额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顶叶,取顶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颞叶、基底节,取颞部头皮相应投射区。针刺得气后以180次~200次/分的频率捻转1分钟~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配穴取哑门、廉泉、通里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3.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暂停治疗3天~5天后可继续第2个疗程。通常可根据病情治疗2~3个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本疗法关键技术环节在于正确定位CT照片所示病灶的头皮投射区,以及规范的针刺操作。

      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针刺时应尽量选取卧位。

      2.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头部因血管丰富,出针后易出血,甚则出现血肿,出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并注意保暧。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即可恢复。

      2.血肿:是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30 10:10:11

      1、对因治疗。因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的失语,可以根据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2、康复治疗。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属于高级中枢。虽然因为复杂而恢复难度,但也因为其功能大部分为后天形成,故康复治疗反而效果良好。根据症状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其康复训练内容也不同。听、说、读、写、计算能力都要坚持训练。重度患者的康复目标是通过是否反应获得交流,中度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种非言语性功能同时提高,确保利用有效实用的交流效果,轻度患者的康复目标是提高和保证实用性交流能力。
      3、可以通过传统医学治疗。比如针灸等。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30 10:10:11

    叶某,男,五岁半,因失语8个多月于1983年10月14日初诊。


    患儿于1983年春节因烧烟花受惊,次日发现其不能言语,听力下降,遂即四处求医,辗转于各大医院诊治,并多次配合针灸治疗,听力渐有恢复,但仍不能言语。至四月,查脑电图为“不正常脑电图,右侧颞区有刺激病灶,提示失语性癫痫可能性大”,并告知此疾难医。

    来诊时,患儿善懂人言而不能言语,消瘦神疲,面色青黄。躁扰易惊,坐立不安,但无抽搐,胃纳呆滞,间有遗尿。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诊断:失语(心神不宁,气阴不足)

    治法:镇心安神,平肝定惊,佐以益气和阴。


    方药:郁金、茯苓各10g,白芍、磁石各15g天竺黄、地龙各8g,菖蒲、甘草各5g蝉蜕3g

    予服7剂,复煎。


    10月21日复诊:精神好转,能发“爸”的单音。病有起色,守方加减调治,共服十四剂。


    11月4日三诊:近几天已能发音说话,但语言不清,性情急躁,口干纳可,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郁金、五味子、地龙各8g麦冬、丹参各10g龙骨、牡蛎、党参各15g白芍、当归、菖蒲各6g续进7剂


    此后病情继续好转,守方随证增损。


    1984年4月四诊:发音进步渐快,能有五至六个音节。至10月,已能简单表达欲意,可对答,嘱善加启发引导,勿再受惊吓为要。


    1年半后随访,愈后无复发,患儿已上学半年余,智力良好,说话如常人。


    按语


    《灵枢·忧恚无言》曰:“舌者,音声之机也”,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故心之功能正常,则语言流利。心主神明,而患儿体质素虚,神气怯弱,故乍闻异声,则惊恐而神伤,以致心神不宁,惊惕不安,心气逆乱,乃见失语不言。《素问·风论》所云:“心风之状……善惊吓……病甚则言不可快”,其理颇有相通之处。又肝藏血,血舍魂,而魂又随神往来。患儿骤受惊吓,心肝受伤,神魂失守,心气逆乱而致失语。


    故治以镇心安神、平肝定惊为主,佐以益气和阴之品。初以磁石、龙骨、茯苓镇心安神;菖蒲、郁金开窍以通心气;白芍、蝉蜕、地龙、天竺黄平肝定惊;茯苓、白芍、甘草尚有益气和阴之功。药中病机,乃见音声渐开。后加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以补益阴血、养心柔肝。诸药合用而令心神安宁,窍开而气通,故言语乃渐复流利。

    本文摘自《黎炳南儿科经验集》,作者黎世明。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30 09:09:01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病因病理病机5临床表现 5.1运动性失语症5.2感觉性失语症5.3失读症5.4失写症5.5命名性失语症 6诊断7失语症评定 7.1失语症的适应证7.2失语症的禁忌证7.3准备7.4方法7.5注意事项 8失语症治疗 8.1失语症的适应证8.2失语症的禁忌证8.3准备8.4方法 8.4.11.评价与分析8.4.22.选择训练课题8.4.33.语言功能训练8.4.44.言语相关功能及综合能力训练8.4.55.交流能力训练8.4.66.交流策略训练 8.5注意事项 附:1治疗失语症的穴位 1拼音

    shī yǔ zhèng

    2英文参考

    aphasia

    3概述

    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学习困难,造成的语言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4病因病理病机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右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第一颞横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对别人的语言不能理解,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无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是失写症;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字的字音及不知其意义,是失读症;第一颞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人物名称,是命名性失语症。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5临床表现5.1运动性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完全性失语时,患者完全不能用评议表达思维活动,甚至个别的字、词、音节都不能发出。多数患者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由语音构成词句,也不能将语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这些评议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有的患者可能保存下来最熟悉的一个单字、词或句子的片断,通常的感叹词,如“不”、“好”、“吃”、“坐”、“就是”、“再见”、等。但患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说出保留下来的简单词句,由于语言共济运动无障碍,患者说出词句仍有相当抑扬,密切接触者根据其语调可能理解患者表达的意思。更轻的患者往往仍有相当丰富的词汇保持不变,但由于丧失对虚词和冠词的应用,说话只能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构成电报式语言。语言重复症也很多见,一个词或音节说出后,强制地、自动地重复,不自主地进入下次语言产生的过程。

    较轻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保留写字和默诵的能力。

    5.2感觉性失语症

    又称感受性失语Wenicke失语症等。病灶位于Wenicken氏区和听觉联络区,它与言语中枢联系中断后,阻碍了听觉性词“图象”的激活而致。特点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他人评议的意义,虽有说话能力,但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但常能正确模仿他人语言。

    “口语领悟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不能理解要求其伸舌、张嘴、闭眼等简单语句,患者模仿能力亦减退。患者自己的言语功能也有重大障碍,用词错误百出,紊乱无序,且语不成句,语法关系混乱,并对自己的言语错误无所觉察,自发性语言常增多。轻症患者能理解日常生活常用词语短句,但不能理解较复杂的句子。

    患者可保存模仿言语、诵读、写字和口述默写能力。

    5.3失读症

    病变主要位于角回,特点为患者无视力障碍,看到原来认识的文字符号却读不出字音,亦不知其意义,多伴有失写、失算、体象障碍、空间失认等。单纯性失读症其它语言功能正常,可自动发言、复述口语、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文字,所以朗读默读能力丧失,亦不能抄写。单纯性失读智力及计算能力正常。

    5.4失写症

    单纯的失写症很少发生,且是否可单独出现至今尚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位于额中回后部的Exner氏区受损所致,患者虽能听懂别人语言,但自动书写能力丧失,默写和抄写亦不可能,给予文字的模型碎块,也不能拼凑成完整的文字。

    5.5命名性失语症

    命名性失语症又称记忆缺失性失语症,特点是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如让患者说出指定物品名称则更显困难,如经人提示可立即将该物名称说出,但不久又迅速遗忘。命名性失语症受损部位为枕叶和颞叶交界区,主要是Brodmann37区及21区、22区的后部。

    6诊断

    (一)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急性起病的失语症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大多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分支病变的结果,右利手患者一般伴右侧偏瘫。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起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多有动脉硬化病史,常历时数分钟至几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无神经症状。可伴有病灶侧单眼失明,病灶对侧轻偏瘫,偏侧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常由于动脉硬化斑脱落的微栓塞引起,也可因脑小动脉痉挛,心功能不全、急性血压过低所致。

    2.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asis):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增高,较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其它器官硬化病史,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安静时发病较多,常在晨间睡醒后发现症状。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呈梯形进展。意识保持清晰而有偏瘫等神经局灶功能障碍,发病6小时后脑脊液一般不含血。脑血管造影和CT有助于最后确诊。

    3.脑栓塞(cerebral emboli *** ):患者年龄多较轻,可有心脏病伴房颤等产生栓子的病因存在,常伴有其它部位动脉栓塞证据,起病急骤,多于起病几秒钟或很短时间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可有短时间意识障碍或局限性、全身性抽搐,脑脊液压力不高,多无红细胞,常规化验正常,脑CT检查早期即可见梗塞区。

    4.脑出血(cerebral haemorrhage):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多见,活动状态下起病,诱因多为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起病急骤,绝大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头痛、恶心、呕吐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期有低热,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亦常见。脑脊液压力增高,可呈血性,头颅CT扫描可在出血部位见到高密度阴影,病灶周围常有低密度水肿区。

    5.腔隙性脑梗塞(lacumer infarction)好发于50岁以后,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史,起病通常为渐进性,症状数小时到数天达到高峰,临床症状较轻,多无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体征有明显孤立性质:如纯运动性偏瘫、失语等,多数患者可恢复,预后良好,CT检查可确诊,但腔隙小于2mm则不易发现。

    6.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intracrani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以矢状窦、海绵窦、横窦血栓多见。炎性者有颜面、口腔、眼、咽、中耳或颅内感染史,非炎症者病前有全身衰竭、脱水、产褥热、颅脑外伤、血液病等病史。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常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全脑症状。局灶症状与受累部位有关,可出现眼肌麻痹、局灶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常呈进展性中风病程。脑脊液压力增高,出血性梗塞时可为血性或黄变。头部CT、MRI和静脉窦造影可助诊断。

    脑分水岭梗塞、脑动脉炎、颅内动脉瘤、烟雾病等也可引起失语症状。

    (二)脑脓肿(brain adscess) 初起时可有急性发热、头痛、嗜睡和局灶脑症状,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多和蛋白质增高,脓肿形成和逐渐增大后出现脑占位性损害症状,因耳源性脑脓肿占脑脓肿发病总数50%以上,且易发生在颞叶,故临床感觉性失语症及命名性失语症较为常见。CT和MRI可确定诊断。

    (三)颅内肿瘤(intracrainal tumor) 随肿瘤的进行性生长,临床出现逐渐增剧的头痛、呕吐等,查体可见视神经乳并没有水肿。并有进行性加重的局灶症状,额、顶、颞叶受累时可出现相应类型失语症。多数患者起病初期的失语症状为暂时性发作,亦有与局部运动性癫痫伴同出现,或构成癫痫大发作先兆症状。临床以命名性失语症最为多见。CT和MRI可确诊。

    (四)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 trauma)  视损及部位不同,失语症状表现各异,如颞叶外伤多出现感觉性失语,并见视野下象限同侧偏盲;角回外伤多表现轻型感觉失语,阅读困难比较突出等。

    (五)脑寄生虫痛(cerebral parasitosis) 脑型肺吸虫病以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瘫痪和癫痫发作,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肺吸虫病史、痰中肺吸虫卵、脑脊液肺吸虫补体结合试验和颅脑CT、MRI等。脑囊虫以头痛、呕吐、精神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皮下囊虫结节活检、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补伴结合试验阳性和头颅CT、MRI检查可诊断。其它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也可引起失语。

    (六)颅内细菌、病毒感染(intracranial bacterial and virus infeetion) 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脑膜炎、脑炎、脑蛛网膜炎也可引致失语,其中脑炎引起的失语常较明显,且恢复困难,根据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各自的特异性检查可分别用出诊断。

    (七)pick病和Alzheimer病  pick病初期失语可为命名性失语,口语语汇日见贫乏,错误逐渐严重,最后完全失语。由于智力同时衰退,所以虽见失语日趋严重而患者不能自觉。Alzheimer病多出现感觉性失语症,错语多语比较突出。临床遇有逐步发展的失语症,无卒中开端,也不见偏瘫,且智力同时衰退,应注意排除这两种疾病。

    7失语症评定7.1适应证

    1.脑部损害引起的已获得的语言功能的丧失或受损的语言障碍综合征 如失语症。

    2.与言语功能相关的高级神经功能的障碍 如中轻度痴呆、遗忘症、失算症、失用症、失认症等认知功能障碍等。

    7.2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7.3准备

    1.标准化的失语症诊断测验(包括套表和用具)。例如: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以及汉语失语诊断测验(ABC)等。

    2.录音机及录音带。

    3.秒表、纸张、笔。

    4.资料收集 临床专科资料及患者个人史、生活环境资料等。

    7.4方法

    1.初步观察 一般交流状况及语言能力印象。

    2.评定方法

    (1)具体检查步骤:以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为例,进行以下分测验(其他量表的测查原则上相似):

    ①自发言语(录音,满分20分):以对话及图片叙述的形式检测患者自发言语的信息量(10分)和流畅度(10分,包括语法功能及错语)。

    ②听理解(满分10分):指出所听单词的对应图片或躯体部位,以“是”或“不是”回答提问,执行口头指令等。

    ③复述字句及数字等(录音,满分10分)。

    ④命名(录音,满分10分):说出实物或图片的名称,动物列名,语句完成(名称填空),以名称简短应答等。

    ⑤阅读(满分10分):语句理解,执行文字指令,字图匹配,听字指字朗读数字、字句(录音),笔画辨别,字结构听辨,叙述字结构等。

    ⑥书写(满分10分):自动书写(书写姓名等),序列书写,抄写,看图书写,描述(情景画)书写及语句听写,视物听写单词等。

    ⑦相关认知功能(满分10分):运用,运算、绘图、积木组合,以及RAVEN 检查等。

    (2)失语商(或失语指数,Aphasia Quotient,AQ)的计算:

    AQ(满分100分)=[(1)+(2)+(3)+(4)]×2

    正常AQ=98.4~99.6。

    AQ<93.8即可判定有失语。

    AQ大于93.8小于98.4时,可能为弥漫性脑损伤、皮质下损伤。

    (3)失语分类:见表1。

    (4)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BDAE):

    0级:缺乏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

    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

    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流,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评定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

    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或理解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进行。

    4级: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

    5级: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察觉到。

    (5)测算语速:将自发言语中对话部分的录音回放,计算患者1min内所发出的音节(字)数(正常为100~120字/min)。

    7.5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不宜接受失语症评定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者。

    (3)严重痴呆难以合作者。

    (4)拒绝检查或完全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

    2.工作人员须知 当患者处于急性期,病情不稳定或患者体力不支时,不要勉强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查,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完成标准化的系统测查。

    (1)检查环境:选择安静的房间,避免干扰。

    (2)准备工作:

    ①应在了解患者的背景资料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事先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用具)和顺序的准备。

    ②测验前应对患者或家属说明测验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取得同意及充分合作。

    ③需配戴眼镜、助听器、义齿的患者,检查前应先配戴好。

    (3)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是否疲劳。

    (4)检查中不要随意纠正患者的错误反应。

    (5)检查中不仅要记录患者反应的正误,还应记录患者的原始反应(包括替代语、手势、体态语、书写表达等)。

    (6)最好一对一(即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进行,陪伴人员在旁时,嘱其不得暗示或提示患者。

    (7)患者的身体情况不佳或情绪明显不稳定时,不得勉强继续检查。

    8失语症治疗8.1失语症的适应证

    脑部病损所致的各种类型失语症、交流障碍。

    8.2失语症的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8.3准备

    1.仪器与物品 录音机及录音带、口形矫正镜(可供两人并排使用)、节拍器、秒表、呼吸训练用具(火柴、蜡烛、吸管等)、压舌板、消毒器械等。

    2.训练教材 对应的名词、动词图卡与字卡各约300枚,情景画与文句卡片约50枚,汉字偏旁、笔划卡片,常用实物或模型,各类报刊、书籍,彩色纸张、颜料、各类笔纸等。

    3.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8.4方法8.4.11.评价与分析

    言语及相关障碍的评价与分析。

    8.4.22.选择训练课题

    优先选用日常用语,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与职业或爱好有关的内容;训练中所选课题应设计在成功率为70%~90%的水平以上。以下作为按语言模式和严重程度选择训练课题的参考。

    8.4.33.语言功能训练

    (1)听力理解训练:以听语 *** 促通法为核心。

    ①语音辨识。

    ②单词认知(听词指图):治疗师将若干张图片摆放在桌面上,说出一单词的名称,令患者指出所听到单词的图片(一般从3选1逐渐进展到6选1)。

    ③听语记忆广度扩展:用与②相似的方法(从6选1到6选2,6选3,最后到6选5)或用情景画(治疗师逐渐增加说出的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数量,令患者在图上指出)、地图等进行。

    ④句篇理解:治疗师以语句或短文叙述情景画的内容,令患者指出对应画面;或患者听一段小故事后,以“是”或“不是”回答相关问题。

    ⑤执行口头指令:先给一些比较简单的口头命令,让患者执行,例如“闭眼”、“摸左耳”等,如能顺利执行可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先把勺子拿出来,再把杯子给我”、“如果桌子上没有橡皮,就把铅笔放到练习本的上面”等。

    (2)口语表达训练:

    ①语音练习:在语音辨识练习基础上,运用功能重组法练习。

    ②自动语练习:利用序列语(如1、2、3……)、自己姓名等诱出言语。

    ③复述练习:轻症患者可直接跟着治疗师复述单音节、单词、短句、长句、无意义音节串(例:安必册大而飞格)。重症患者一边看着实物或图片一边跟着治疗师说单词。如能自然正确的复述,可调整操作,如治疗师说一次,患者复述两遍;或听到治疗师说时不马上复述,等数秒后再试着复述。

    ④命名练习(看图说名):可逐张向患者出示图片,令其说出图中事物;直接呼出较困难者,可先行复述练习,再进一步用容易成功复述的单词,指著对应的图或物提问“这是什么?”,如有困难可给予音、意、口形的提示。还可利用关联词(反义词、关联词、成语、谚语、警句等)设计诱导。例如以“山”为目标词进行练习,如果普通状况下不能完成,可先用“万水千山”“愚公移山”等成语设计诱发患者说出以完成练习,再逐渐让患者向自主命名过渡。另外,还可运用阻断去除法等。

    ⑤叙述练习:利用有动作或情节的图画进行口语叙述练习,也可提出一个主题,例如“关于喝酒”、“昨天你做了什么?”等。注意,患者叙述时不要强制性打断或刻意纠正,治疗师仅在患者停顿时利用插话引导其继续,并掌握其不偏离主题。

    (3)阅读与朗读训练:

    ①单词认知(字图匹配):视觉认知——开始可摆出3张图片于桌上,再出示一张字卡片,让患者选出对应的图片进行配对组合。如患者3选1能顺利完成,可将同时摆出的图片数逐渐增加。听觉认知——开始可摆出3张字卡片于桌上,治疗师读出一字,让患者选出对应的字卡。调整同视觉认知。

    ②单词朗读:出示字词卡片,开始由治疗师反复读给患者听,然后鼓励患者一起朗读,最后治疗师适时撤出,让患者独自朗读。

    ③语句及篇章的阅读与朗读。

    (4)书写训练:

    ①数词书写:试行阿拉伯数字的序列书写,例如1~10;再试行中文小写数字的序列书写,例如一~十。如能成功或部分成功,可以此为启动进行书写练习。

    ②命名书写:试行患者自己、家人和亲友的姓名书写,如能成功或部分成功,也可以此为启动进入书写练习。

    ③单字补遗:选择熟悉的单字,故意缺少一笔画,让患者试行补遗,如一笔画对患者来说较容易,可增加缺漏笔画。

    ④词词匹配:包括:A.看图书写;B.听写练习;C.语句与篇章的书写练习。

    8.4.44.言语相关功能及综合能力训练

    包括:颜面及口腔动作练习、手势模仿、数概念认知、计算练习、积木组合、绘画练习、查字典等。

    8.4.55.交流能力训练

    (1)促进交流效果法技术:

    ①方法:将一叠图片正面向下扣置于桌上,治疗师与患者交替摸取,但不让对方看见图片的内容,然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呼名、叙述功能、手势、指点、书写、画图等)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接受者通过重复确认、猜测、反复质问等方式进行适当反馈。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能力提供适当的示范。

    ②评分:0~5分,0分为不能传递信息,5分为首次尝试即将信息传递成功;如评定不能记录为U。

    (2)代偿手段的应用:

    ①手势训练:开始时,治疗师说手势名称(如再见),然后以如下顺序进行训练:与患者同时做手势——患者模仿手势——听手势名称后做手势——阅读指令后做手势——做手势回答相应问题。

    ②交流板或交流册的应用:适用于口语表达严重障碍,但尚能运用手势(指点)的患者。方法为:交流板可设计为45cm×45cm左右,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需求、喜好等设计约含若干个内容的字图及亲友的照片等。交流册可收集患者的日常用语、常用信息(如地址、电话号码等)以及亲友的照片等。交流板或交流册制作完成后,训练患者建立运用交流板或交流册的意识,以及会话中应用交流板或交流册的技巧等。

    ③其他:如画图表达,以及电脑说话器的应用等。

    8.4.66.交流策略训练

    (1)针对患者的指导:

    ①尽量要求患者保持日常的交流习惯。

    ②告诉患者若有问题时应及时求教于言语治疗师,寻求评价、治疗和合作。

    ③如果患者述说欠佳,可使用变换的交流方式,例如图画、读物、书写、手势或面部表情等。

    ④指导患者除了用口语表达外,还可以尝试使用其它交流方式。

    ⑤尽量指导患者谈论熟悉的话题,而不要在无辅助状况下让其进入新的话题。

    ⑥言语治疗师应指导患者获得初期言语的特殊技能,例如语速、呼吸控制或口语练习。

    ⑦言语治疗师和患者应取得对交流的一致理解,确认患者理解将进行事物的目的和过程、将使用的交流方法,两者使用同样的交流技术。例如,当患者需要完全采用指图进行交流时,则言语治疗师等其他人不再提出用书写或口语表达要求。

    ⑧在患者与其家庭成员及与年龄相应者的交流时,尽量使谈话简单而直接。

    ⑨康复和代偿策略中应包括提问和表明期望的技能。学会受教育的代偿策略。

    ⑩不论成功或大或小,言语治疗师和患者均应享受交流过程及成功。

    (2)对家属的指导:在针对失语症患者进行交流策略的训练同时,应让其家属及周围人亦参与调整交流策略的活动。下列内容为家属及周围人与失语症等患者进行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①应容忍患者的情绪波动,尤其应注意患者在疲倦或患病时,其听力和理解力比平常差的情况。

    ②尽量减少交谈时的外来噪音。

    ③尽可能面对患者交谈。表达时加上丰富的表情,并辅以手势或借助实物文字等。

    ④尽量用简短的语句。

    ⑤尽量谈论患者眼前关心的具体的事情,避免话题突变。

    ⑥当患者不能理解时,不要重复相同的话,最好换一种说法,更不要大声反复叫喊。

    ⑦多提供让患者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

    ⑧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表达,允许句间的停顿。

    ⑨不要强制患者说话或直接纠正错误。

    ⑩当患者有正确的反应时,应以由衷的喜悦给予鼓励和赞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8.5注意事项

    1.训练场所 基本同言语评定时的要求。

    2.训练前准备 每次训练前应根据患者的评价及上次训练的反应,制定具体训练计划。预先准备好训练用品,应尽量减少患者视野范围的杂乱及不必要的物品。

    3.训练时间 每周3~5日(慢性期每周1~3日),1~2次/d,每次30~60min,耐受力差者也可从15~20min开始。

    4.治疗师的态度

    (1)充分理解患者。

    (2)尊重患者人格。

    (3)让患者对自身障碍有正确的认识。

    (4)注意正面引导,避免直接否定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训练欲望。

    5.不宜进行失语症治疗的情况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者。

    (3)严重痴呆难以合作者。

    (4)拒绝检查或完全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

    治疗失语症的穴位 通间

    分钟。通间穴的配伍:三阳络配支沟、通谷、廉泉治失语症。三阳络配大包、阳陵泉治嗜卧。三阳络透郄门用于...

    三阳络

    钟。三阳络穴的配伍:三阳络配支沟、通谷、廉泉治失语症。三阳络配大包、阳陵泉治嗜卧。三阳络透郄门用于...

    通门

    分钟。通门穴的配伍:三阳络配支沟、通谷、廉泉治失语症。三阳络配大包、阳陵泉治嗜卧。三阳络透郄门用于...

    完骨

    乳突炎,齿龈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语症,枕小神经痛,缺血性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紧张...

    通关

脚凉是肾阴虚吗

女童阴虚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