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口干舌燥湿气重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10652

口干舌燥湿气重怎么回事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3-07-29 23:58:42

口干舌燥湿气重,考虑跟脾胃湿寒或者是体内湿气太重有关系,给您饮食上吃一些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油腻的食物,有关系也跟年纪增长或者是房事多有关系,不能够排除是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建议您还是到当地的中医院通过辨证论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30 02:02:00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兹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9、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30 02:02:00

    经常感觉到口干舌燥的人一般脾胃比较虚弱,尤其是夜里早上缺水,一直感觉到口渴,怎么喝水也不解渴,一般是体内的湿气重所表现的症状。那么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怎么办呢?

    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怎么办

    1.运化失调的口干舌燥

    运水能力失调,其实这种情况更多见,特别是平时运动少,容易怕冷,身体代谢率低的女性。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蒸化水的火力,再确切一点说,她们不是缺水而是火,这种干燥,要通过补脾甚至补肾来帮助水液的运化和蒸发。

    2.伤阴的口干舌燥

    中医说的阴虚,通俗讲就是水少了。天干物燥时,人很容易因干燥而伤阴,我们喝的水只能达到表层润燥的作用,想润这种燥,必须要补阴。因为,只有通过补阴药物补进去的水,才能停留在身体里而不随小便排出,身体才能真的补足水。

    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是什么原因

    1.干燥综合症

    2.甲状腺

    甲状腺亢进也是会出现莫名的口干口渴,若体内的代谢功能过强,那么体内产生的热量就会越来越多,这时需要大量的水分来补充。当大脑不断接收到口渴的信息,这时无论怎么喝水都是没用的。但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发热,且出现口干的现象,身上的汗液变得越来越多,那么千万要引起警惕。

    3.高血糖

    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血糖,血糖的含量会控制在一个数值内,若血糖不断上升就会形成高血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演变成糖尿疾病,糖尿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患者大多会出现尿液增加、口干口渴、关节发痛等不适。

    4.血压异常

    大家都知道血压要维持一定的数值内,若血压较低,那么很容易出现头痛、口干以及抑郁。若发现自己出现全身无力,容易晕倒等不适感时,要多给身体补充水,再多喝一些葡萄糖。最好是能够去检查一下血压值。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30 02:02:00

    很多中老年经常睡到半夜便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口唇干裂、咽喉灼痛、口不知味、吃饭不香的症状。据统计,有30% 50%的中老年人都会出现此类症状。而很多人出现口干症状时,大多都会认为是上火所致,于是食用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生地、麦冬等等。 殊不知,口干并非只是上火,也有可能是因为阳气不足,湿浊内阻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口干症可分为生理性口干和病理性口干。 生理性口干是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唾液腺的腺细胞发生萎缩,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唾液分泌量减少,加上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口腔黏膜干燥及丧失弹性,而出现口干症状。病理性口干常见于糖尿病、肺结核、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咽喉炎、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而鼻炎、鼻窦炎患者常因鼻腔通气不良,张口呼吸,致使口腔内水分蒸发而出现口干。

    而口干症在中医病名中属“干燥症”范畴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云“渴因火燥有余,干因津液不足,火有余者当以实热论,津液不足者当以阴虚论”。《伤寒六书》曰“口干者,邪热聚胃,消耗津液,故少阴证,口燥咽干,急下之”。可见其主要病机为胃热津伤及阴虚津亏两方面。 此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热胜及津亏固然占多,而湿浊内阻,脾气不升,津不上承者实不少见。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水湿,疏布上下,故脾气散精,上输口窍,则口舌津液濡润,食而知味。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勿湿,若外感湿邪,或脾弱运化失职,湿浊内犯,困阻脾阳,使脾气不升,津液难承,不能敷布清窍,则感口干舌燥。

    湿为阴邪,热为阳病。湿邪为患,则温燥化之;里热内扰,需清泻火热。然湿热共为内患,胶着蕴结,病机复杂。 薛雪在《湿热条辨》中提出“热得湿愈炽,湿得热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患,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因温燥化湿而徒增里热,清热泻火却辛凉伤阳、碍湿,故古有“分消上下”“分解湿热”之说。湿热治法需理清湿、热二者孰轻孰重。《温热论》曰:“渗湿于热下,下不与热相搏,热必孤矣。” 故湿重兼热者,应重以化湿而兼清里热,使湿浊得化,湿去热孤。

    口干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大多数的治疗很快就能很快见效,但也有很多口干病程长、迁延不愈,而且疗效甚微。西医主要是使用拟胆碱药、人工唾液、特制牙膏等治疗,疗效较差,副作用明显,不能根治。此类口干应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抓住核心病机,方能获得较好疗效并减少复发。

    中医认为湿邪随气升降,可壅滞三焦,阻碍经络,且善阻气机。 气滞不行,反助湿生。《古今医鉴》云:“清浊相干,隧道壅塞,气化浊血瘀郁而生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故湿病实为气病,气滞则湿阻,气行则湿化,善治湿者,需重以调气。

    肺主一身之气,通达内外,布散周身,使水道通利,气化湿自化。且肺为华盖,宣畅肺气有“醍醐揭盖”、畅水之上源的作用,因此善用辛温芳香之品。温可化湿,辛能散气,芳香可醒脾,如藿香、佩兰、羌活、薄荷、砂仁之品,以轻清上扬之性达舒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运脾胃之功。

    此外,湿病始因七情内伤、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致脾气受损,湿浊渐生。 若郁久化热,则伤脾阴。湿伤阳气,或过用温燥,则脾阳受损。故湿热病辨治需注重以下两点。一是湿热病恢复期常留余邪未净,脾气不舒,但湿热为患,除邪但到十之六七,不可过于温燥、寒凉,以免碍湿损阳。在湿病后期见精神倦怠、胸脘痞闷、口淡乏味等症,宜轻解湿热,醒脾化湿。如竹叶、荷叶、茯苓、芦根、佩兰、藿香之类,使化湿而不伤阳,清热且祛湿醒脾。二是在湿病往往是脾胃受损所致,加之邪气伤正,或用药不当,湿病后期脾脏更为受损。因此治疗湿病的时候应注重调理脾胃,以强后天之本。故在治疗湿热病后期常因脾胃虚损分类治之。若脾胃不舒者,予柴胡疏肝散主之;脾阳不升者,以升陷汤调之;脾气不足者,予四君子汤加减;脾阴亏损者,予沙参麦冬汤加味;脾阳不足者,以理中汤和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只适用于普通的口干症,对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肿瘤、以及长期服用药物而导致的口干症状,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因此,当出现口干症状时,建议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擅自用药。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30 01:01:50

    分类:医疗/疾病 >> 中医
    问题描述:

    由于从小鼻炎,经常吃中西药。现在,反而胃不好了。

    具体病征:1、胃觉有异物。去医院检查说是胃湿很严重。怕吃冷的东西,更不敢吃冰冻的。吃水果下去也觉不舒服。吃花生之类感觉胃烧了一样,常常几天不舒服。很少感觉饿,吃得少,饭后两个小时就感觉难受,但不饿。

    2、只要胃不舒服,舌头就难受。表现在:舌苔黄,舌尖及周围有红块。还经常感觉胃里有股力往下扯一样,影响精神。口非常干,很想喝水。但是,水一喝下去,舌苔就更难受。

    3、牙齿经常出血。胃严重不舒服时,出血就更历害。特别是早上起来刷牙天天出血。

    4、非常怕冷。经常感冒。

    5、大便正常。小便赤黄。

    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都说是:胃内湿热外风寒所致。吃过很多中药。有时有效,但经常复发。谁能帮帮我吗?这是什么病,应该吃什么药,做什么治疗,饮食方面要注意哪方面才好呢?非常感谢!

    另外,我早上有晨练的习惯,不知运动之前可不可以吃点水果之类的?谢谢!

    解析:

    人的生理活动能量直接来源于血液的血糖,血糖来源于小肠等消化器官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人饿的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个时候应该补充食物(也就是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不即时补充食物,稍微时间长点的话,生理反应会促使分解肝糖元(来自细胞脂肪分解物,由胆汁完成进程)。这个时候人会感觉饿过去了,反尔不饿了。

    饿的话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血糖浓度降低,但是原因可能有好多种。

    第一种:血液有问题。有的人血液血糖浓度由于特征(遗传)原因,一直会低于正常浓度,这样的结果是一直比较饿,吃东西到撑也不会觉得舒服,人比较虚弱,免疫力也不强,可能经常生病,而且没有力气。(去做血检)

    第二种:是消化道功能不好,小肠和胃等消化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就不能把食物完全的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一直不高,很容易饿,刚吃完饭不久就饿了。(去做肠胃检查,甚至包括口腔,食道,胆,等等)

    第三种:还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比较多造成的,会很瘦弱,而且脾气暴躁(俗称甲亢,建议去医院测试甲状腺)。

    第四种:如果饿起来会受不了,是“烦心的饿”,有可能是肝功能不正常,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不能做出正确的生理反应,来分解肝糖元来维持正常的活动能量,于是继续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元,造成越来越重的生理反应。(饿,烦心的饿)。[建议去检查肝胆功能,胆的作用也很大,即使肝功能正常,胆功能不正常的话,脂肪也不能正常的转化成能量物质,也会导致相同的后果,但是人会发胖,吃不了油腻的东西]

    第五种:有可能是肾的问题,营养物质都要经过肾的过滤,肾出了问题的话营养物质就不能正常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一直处于营养不量的状态,对外表现为饿。(建议检查肾功能,肾小管和 filter,有可能导致糖尿病。人会比较瘦弱,皮肤不好,有红疹等,尿液颜色不正常)

    第六种: 有可能是上述的几种原因的综合表现。人是很精密高级的仪器,往往在比较小的损害的时候,它能靠自身的生理反应来调节,来提示。所以当你感觉很不舒适的时候,身体机能已经下降了比较多的程度了,所以有时候造成一种病症的原因往往是几种混杂在一起。

    简单自己测试方法:

    1:评价自己身体肥胖程度,如果肥胖,多半是第四或第六种

    2:评价自己身体亢奋程度,如果亢奋,多半是第三或第六种

    3: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如果可以做十分剧烈的运动,满头大汗的情况能持续进行中,则可排除肝胆问题。

    4:评价自己的免疫能力,如果免疫力不强,很容易生病,多半是第一或第六种。

    5:评价尿液颜色,黄色粘稠壮的话,多半是第五或第六种

    6:排除其他可能,则多半是第二或第六种。

    如果症状不是很明显,不是很严重,也能排除上述多数症状,有可能是轻微消化不良导致的。

    如果是高强体力劳动者,则属于正常反应。

    如果只是最近才出现这样的问题,则关注下周边改变的东西。包括自身新习惯,新仪器,新家具,和病患接触史,气候等等。

    如有不适的话,请务必去医院检查

口干口苦舌黄湿气重吗

看舌象能看出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