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痰湿瘀阻。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时间: 阅读:5791

本人身患痰湿瘀阻。非常难受,久治不愈,请教各位,痰湿瘀阻症除了吃中药之外,还有别的更有效的治疗办法没有?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3-07-29 11:13:58

您好!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通常来说的话,痰和湿是治疗比较困难的,因为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所以治疗起来的时间会比较长,另外如果确诊是痰湿瘀阻的话,还可以结合温针灸来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9 14:14:26

    痰湿淤血经常同时存在,痰湿阻络容易导致淤血的产生,而淤血不畅,不利体内代谢痰湿,加重了痰湿的形成,这些病理状态的产生跟脾胃亏虚、阳虚、气虚、气郁也会有一些关联。 体型肥胖、腹部松软、皮肤油腻、疲劳犯困、面色暗、口干不想喝水、身体困重、胸闷咳痰、胸胁胀痛,这些都是痰湿瘀血阻络的常见表现。 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多运动,加强体内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体内痰湿的代谢排泄,饮食尽量清淡,减少痰湿形成的原因,可以多食用冬瓜、海带、白萝卜、薏米、茯苓、陈皮、山楂、柠檬等食物。 多艾灸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能够促进体内的痰湿淤血的排除,促进脾胃健康。 痰湿阻滞血络导致淤血的发生,痰瘀互结,郁而化火,导致身体各种症状的产生,症状复杂的需要中药调养,促进脾胃健康,化痰祛湿化瘀通络,使身体恢复平衡,具体根据病状和痰湿淤浊的偏重,灵活采用二陈丸、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调理。 #中医来了#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9 14:14:26

    这是咽炎一、慢性咽炎的症状病因分型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多发于成年人,其主要病因有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自诊要点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刺激咳嗽,干燥、发胀、堵塞、瘙痒等,但很少有咽痛。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块易引起恶心。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症早期也会有类似的症状,因此发现以上症状之后应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方能确诊。治疗建议应由医生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对症治疗可以选用中成药,如利咽灵、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时配合泡茶饮: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注意事项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烟酒,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经常含服四季润喉片、薄荷喉症片等。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其中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慢喉痹。1。 西医诊断标准:(l)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坏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2)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3)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具各上述症状及1项 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2。中医辨证:虚火上炎证,肺脾气虚证,痰热证,痰瘀互阻证咽的急性发炎 ,跟扁桃体急性发炎很相似。咽炎及扁桃体炎都可由同一种细菌及病毒所引起,但咽炎的症状没有扁桃体那么严重。有些医学人士把这两种疾病简称之为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多发于成年人,在城市居民中发病率占咽喉疾病的10%至20%左右。因其病程长,症状顽固,短期难见显效,故不易治愈。其主要病因大致如下:1、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2、 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消化不良、大便长期秘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肝脏病变、糖尿病及慢性肾炎等。3、 职业因素。主要多发于嗓音工作者,如:教师、演员等。因长期多语言和演唱,可刺激咽部,引起慢性充血而致病。慢性咽炎自诊要点: 症状多样,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痰粘滞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堵塞、发胀、灼热、干燥、发痒、刺激咳嗽、微有咽痛等。常以咳嗽来清除分泌物,特别在早晨用力咳嗽消除咽部分泌物时,症状有短暂缓解。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症早期也会有类似的症状,因此发现以上症状之后应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方能确诊。慢性咽炎形成后又分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一、是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三、是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中医将本病归纳为三种类型: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9 14:14:26

    痰气郁结指气郁久与痰搏结阻滞胸咽
    症状:咽似物梗阻吞呕或胸胁适或胸膈疼痛伴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理气降逆化痰散结饮食调理选择百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茭白、丝瓜、芹菜叶、南瓜秧尖、姜、陈皮等
      痰湿内阻由于情志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内停或期嗜食甘肥厚味品或情志失调及某些疾病素使脾失健运湿浊结聚痰或久气滞血瘀痰浊、瘀血、痹阻经络
    症状:胁肋胀痛、胸闷舒、倦怠乏力、善叹息、并随情志变化增减嗳气恶、食少纳呆、便溏薄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或濡缓饮食调理选择绿茶、胖海、海带、紫菜、苋菜、萝卜、山楂、乌梅、洋葱等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9 13:13:16

    很多人都听说过“痰多生百病”,在各种致病因素中,痰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而如果痰和瘀血搅合在一起,可想而知,这更是万病之源了。而且痰与瘀两者可以相互促生,痰黏可生瘀,而瘀堵水停化湿,水湿又可聚而生痰,如此,身体气机堵塞不通,各种 健康 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而在失眠的众多病因中,痰淤互结就是常见的一种,痰淤互结型失眠的人群通常会表现为 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多梦,或伴头昏身痛,腹胀,恶心欲呕,食欲差消化不良,舌质淡暗有瘀斑,舌苔厚腻 等症状。另外,痰淤的存在常常也是失眠反复发作,导致慢性失眠的重要诱因。

    那么,痰淤是如何产生并引起失眠的呢?这一类失眠如何有效调理,根源改善睡眠?

    事实上,祖国医学中所讲的“痰”,并不单单指我们日常所说的喉咙里可咳出来的“有形之痰”,它还包括由于身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这种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健康 ,称为无形之痰。比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虚胖,肌肉松软水肿的情况,其实就是无形之痰引起的。

    而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制、劳倦或者久病体虚等的影响,脏腑功能耗伤,水液代谢异常,就会导致水液停滞,聚而成痰;痰饮滞积,阻遏脉络,血行不畅,形成瘀血。

    其中,痰最主要的来源途径有3种:

    一为脾虚则生痰。我们的脾脏主要负责体内水液的运化,脾好比快递运输公司,正因为有快递运输的存在,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买到全国各地的东西,脾脏在体内所起的作用也类似,它可以把多余的水液通过运输到肺脏气化处理,运输到肾脏变为小便排出。

    因此,脾虚则水液的运化停滞,久而久之,停滞的水液就会化为痰湿,痰湿犹如手机、电脑中的垃圾数据,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迟钝、淤堵,引起一系列问题。

    二是气郁则生痰。我们的肝主疏泄,具有调达体内气机的功能,如果经常抑郁、焦虑或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的状态下,肝的疏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肝气郁结,同样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产生痰湿。气郁产生的痰长期发展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为脂肪瘤、囊肿,这类情况是尤其值得警惕的。

    三是血淤也会导致痰的产生。《血证论·脉证生死论》中也说:“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中医认为,气与血两者是互相影响的,气虚则血行不畅,脉络瘀阻;血虚则脉道干涸,血行不利,日久成瘀。而痰瘀两邪,形异害同,两者可相互转化而互结。

    那么,它们是怎样导致失眠的呢?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和、营卫不调,其病机的形成与痰、瘀密切相关,痰瘀阻滞气机,阴阳不和,心神不安而致失眠;痰瘀日久,耗伤气血阴阳;阴血不足,阴不敛阳,也会诱发失眠;阳气虚弱,浮越于外,则神不能安而睡眠异常。

    这个过程就好比攻城略地的战争,城堡的军队就是守护睡眠的心神,而痰淤则相当于外来的敌人,外来的敌人不断进攻,城堡的军队顽强抵抗,而城堡里的居民自然也会睡不着或睡得不踏实。

    针对慢性失眠的情况,其实也有不少人尝试过血府逐瘀胶囊、二陈丸等祛瘀或化痰湿的中成药,但失眠依然反复,难以得到根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因为治疗上不可只顾单纯祛痰或化瘀,应祛痰、化瘀兼顾,同时要注重脾胃,正如《丹溪心法》所记载“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

    另一方面,同样是痰淤互结导致的失眠,但不同人由于其诱发因素、年龄、症状表现、病程长短不同,具体用药也会有所不同。而且,疾病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常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因而中医也强调对证治疗,讲究整体的辩证调理,比如针对脾虚的调理,在调理脾胃的同时,也常会同时调理肝脏等其他脏腑,从而标本兼治。

    举个例子,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例以二陈汤合丹参饮两方作为基础方加减调理的失眠案例。

    40岁的周先生,主诉“失眠1年多,最近1周加重”;自述1年多前因情绪郁闷出现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多梦。此后失眠反反复复,近期因劳累过度,失眠症状加重,每晚仅能睡3-4小时,伴有头昏身痛,腹胀,呕恶纳呆,大便偏干,面色暗黄。舌象可见舌暗淡有瘀斑,苔厚腻。形体偏胖。

    根据周先生的情况,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失眠。故治以健脾祛痰,活血安神。

    拟方:陈皮、半夏、丹参、檀香、砂仁、茯苓、酸枣仁、甘草片。7剂,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二诊:周先生自述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可睡6小时左右,夜间不易醒,偶而有做梦,头昏身痛较前好转,腹胀、呕恶纳呆、大便偏干稍好转,面色稍暗。舌象见舌淡红,瘀斑消失,苔薄白稍腻。上方加广木香、山药、当归,继服7剂。

    三诊:失眠症状基本控制,每晚可睡7-8小时,头昏身痛明显减轻,腹胀、呕恶纳呆明显好转,大便基本正常,效不更方,嘱咐继续服7剂巩固疗效。

    从这个案例中也可以看出,选方用药并没有拘泥于一方一药,而是根据周先生的失眠情况灵活调整,首诊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两者共为君药。丹参活血祛瘀,檀香、砂仁温中行气止痛,共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酸枣仁宁心安神,敛心气、养心血,使心神安宁,共为佐药。甘草片健脾养心,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健脾化痰、活血安神之效。二诊时,根据周先生的改善情况调整组方,加广木香、山药、当归以理气消胀、健脾和胃、养血润肠。三诊时脾虚得健,气血有源,心得血养,心神得安,诸症基本已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关于中药服用方法的咨询

问一下,把中药用两层塑料袋,加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