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怎么用中药泡澡治疗滑膜炎

时间: 阅读:7516

怎么用中药泡澡治疗滑膜炎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29 07:50:59

根据身体患有滑膜炎的临床病变表现情况,是身体出现局部组织往往过度刺激,损伤感染导致的临床病变表现,在临床检查确诊以后,积极通过抗感染个人护理,促进组织恢复代谢的一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2023-07-29 10:10:23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9 10:10:23

    目前治疗滑膜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滑膜炎,主要运用外贴滑膜消肿贴以拔毒外出,软坚散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强骨壮筋,彻底治疗急慢性滑膜炎,疗效显著,2-3个疗程治愈,有些患者在用药以后症状很快控制,消失就停止治疗,但不知此时炎症并没有完全消除,容易造成积液反复,正确方法是症状消除后连续巩固15-30天时间。滑膜消肿贴使用方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患处,左右各一贴。每付可贴三天,十付为一疗程。

    首先应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膝部负重及屈伸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轻度膝关节滑膜炎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可短距离行走,若积液量多,应适当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关节功能锻炼。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9 10:10:23

    对于治疗滑膜炎的中药偏方,民间的流传是较为多种的,接下来就总结一下,相对来说较为有理想治疗效果的滑膜炎偏方。
    1.办法一:川穹散方: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胶带固定于膝盖,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可以多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2.办法二:仙人掌外敷方: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滑膜炎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3.办法三:麦麸子半斤,醋2两,花椒粒三颗,倒进麦麸子里搅拌。生姜切成丝,与花椒、葱须混在一起。葱须若是湿的,用刀切一切。混好后,放在锅里炒。直到炒得烫手为止。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布袋里。布袋封上口后,将其把膝盖的前后,全都包围。


    注意事项
    针对滑膜炎的中药偏方,如果有需要的患者们,可以尝试一下,中药偏方能够更好地根治滑膜炎,有较为好的治疗效果。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9 09:09:13

    一、方剂

    1.滑膜炎方

    组成:忍冬藤15g,乌豆24g,秦艽10g,防己10g,海风藤3g,海桐皮3g,黄芩9g,生地黄12g,牛膝12g,甘草3g。

    方解:滑膜炎是由于关节损伤或外邪侵袭而引起滑膜炎症与关节积液的病症,好发于膝关节。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本方用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经活络为君:乌豆活血利水、清热消胀为臣药:佐以秦艽、防己、海风藤、海桐皮祛风除湿,黄芩、生地黄清热凉血,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主治:滑膜炎。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王和鸣 提供)

    (忍冬藤)

    2.治膝关节积液方

    组成:黄芪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泽兰10g,益母草15g,川牛膝10g,泽泻10g,车前子10g。

    加减:寒湿重者加桂枝10g、制附片10g;湿热者加黄柏10g、苍术10g;疼痛严重者加乳香6g、没药6g;肿胀反复者加浙贝母10g、制半夏10g。

    方解:黄芪补中上之气,气旺则周流全身,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为君;地龙、川牛膝通络止痛,为臣;佐以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止痛,泽兰、益母草、车前子活血利水消肿止痛。诸药合用,补气活血,消肿止痛,取效迅速,且标本兼治。

    主治: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膜炎肿痛。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

    (邱丽红 余庆阳 提供)

    (牛膝)

    二、验案

    案1.右膝关节滑膜炎(风寒湿痹证)

    王某,男,58岁,工人。就诊日期:2014年2月11日。1周前因受风寒而发生右膝肿痛,行走困难。

    检查:右膝肿胀,屈伸活动受限,浮髌试验(+),舌淡、苔白,脉弦紧。X线检查示:右膝关节轻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阴影增大。实验室检查:血沉25mm/h。诊断:右膝关节滑膜炎。中医辨证:风寒湿痹证。

    治疗经过:首诊予以右膝关节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30ml,给予滑膜炎方,处方组成:

    忍冬藤15g,乌豆24g,秦艽10g,防己10g,海风藤3g,海桐皮3g,黄芩9g,生地黄12g,牛膝12g,甘草3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4年2月18日):患者感右膝肿痛减轻,继续用滑膜炎方7剂,配合舒筋正骨酊(红花、归尾、三七粉、三棱、牛膝、骨碎补、川续断、伸筋草、透骨草、生草乌、生川乌、木瓜、五加皮、樟脑、冰片)外用,每日2 3次。

    三诊(2014年2月25日):患者右膝肿痛基本消除,但右膝关节屈伸仍轻度受限,继续用滑膜炎方7剂,配合舒筋正骨酊外用。

    四诊(2014年3月4日):患者右膝关节肿痛消失,行走正常,血沉15mm/h,停用舒筋正骨酊,继续给滑膜炎方7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右膝关节肿痛无复发,活动正常。

    (王和鸣 整理)

    (秦艽)

    案2.右膝关节滑膜炎(气虚湿阻证)

    曾某,女,57岁,职工。就诊日期:2014年2月6日入院。

    病史摘要:患者反复右膝肿痛半年。3个月前诊断为“右膝骨性关节炎”,行右膝关节镜检查+关节清理+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术后膝关节肿胀明显,疼痛未减,行走困难。口服抗炎镇痛药并多次关节穿刺。每次抽出60ml左右的积液,肿胀暂时消退,次日又肿起,关节抽液后注入地塞米松亦无明是疗效。

    检查:跛行步态,右膝关节肿胀,髌上囊呈明显月牙形肿胀,浮髌试验(+),关节压痛,屈伸受限。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右膝关节滑膜炎,中医辨证:气虚湿阻证。

    治疗经过:首诊治宜补气活血、消肿止痛,用治膝关节积液方,处方组成:

    黄芪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泽兰10g,益母草15g,川牛膝10g,泽泻10g,车前子10g,浙贝母10g,制半夏10g,5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二诊(2014年2月11日):右膝关节肿胀明显消退,再服上方7剂,同时配合中药熏蒸、中药封包等治疗。

    三诊(2014年2月18日):右膝肿胀完全消退,疼痛亦明显减轻,步态正常。再服上方7剂,以巩固疗效,指导患者右膝关节康复锻炼,患者于3月4日痊愈出院。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中医如何分析甲减的原因?

怎么解决耳鸣和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