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骨囊肿可以吃中药调理吗

时间: 阅读:4552

骨囊肿可以吃中药调理吗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3-07-29 05:32:28

骨囊肿患者可以吃中药进行调理,具有一定的疗效。建议骨囊肿患者还是进行手术治疗后,再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中药可以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湿袪痰的方法调理体内的气血,增强免疫力。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9 08:08:04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9 08:08:04

    前言
    女人的身体是需要细心照料的,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女人都是一样的,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患上妇科疾病,卵巢囊肿就是其中一种。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卵巢囊肿,甚至癌症,那么出现了卵巢囊肿的情况能用中药调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步骤/方法:
    1
    中药调理对女性卵巢囊肿并发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中药本身就是固本的一种调理方法,不过在调理之前还是要检查一下患者的病痛程度,不一定每个人都适用于中药调理,有时候也是需要中西医结合的哦。
    2
    在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一定要多休息,不管是什么病症太劳累对身体都是极大的伤害,卵巢囊肿患者治疗的时候是特别禁忌烟酒的,蒜、葱、椒和桂皮等带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吃,为了有个好身体也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哦,病从口入呀。
    3
    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其实心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患者应该要少生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增生早康复,也是治疗期间不可缺少的,当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更应该多注意和医生或者家人沟通哦。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9 07:07:54

    表现

      肚子痛是指胃腔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头)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因此又称腹痛。婴幼儿如果出现突然或阵发性反常哭闹、曲腰啼叫、时急时缓,或双手捧腹,起卧颠倒,烦躁不安,或屏气出汗,面色苍白,或精神委靡,曲腰蜷卧等症状时,常常就是肚子痛了。

      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的腹痛经常是因为饮食不当、受寒等导致胃肠功能的失调而出现的功能性疾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孩子比较痛苦。

      中医将孩子腹痛按病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张分型治疗:

      一、腹部中寒

      表现

      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则加剧;面色苍白,痛得厉害则额出冷汗,甚至唇色紫暗,肢冷;或呕吐,腹泻,小便清长。

      治疗

      这时可以用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作用的中药,如木香、丁香、肉桂、当归、干姜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中药的小儿中成药,如“启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小儿香橘丹”,每次1丸,每日2次。

      饮食调理

      孩子应多食健脾的食品,如大枣、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等,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吃一些温热性的,软的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药粥给孩子吃:

      1.生姜5克,醋适量。将生姜捣成细末,加适量水,急火煮片刻,放入食醋。趁热饮之,1次喝完。

      2.柿饼4只。将柿饼放置锅中蒸熟。每次1只,趁热吃,一日2次,连服2日。

      3.粳米50克,扁豆10克,红枣10个,山药30克。将扁豆、红枣放入锅中煎汤,去渣取汁,兑入粳米、山药,煮粥。每次100毫升,一日1次,连服7日。

      忌食油炸、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冰镇、生冷的食物以及坚硬的果仁等食品。

      二、乳食积滞

      表现

      腹胀,腹痛,按之痛甚,嗳哕(打嗝呕吐)腐浊,口气酸臭,不思乳食,时转矢气(放屁),粪便秽臭,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安,时时啼哭。

      治疗

      用消食化滞,行气止痛的中药,如:陈皮、厚朴、枳壳、香附、山楂、神曲等。也可以给大些的孩子吃含有以上成分的“保和丸”,每次3_6克,日服3次;如果因过食肉食所引起,可加用“健脾消食丸”,每次1丸,一日2次;学龄前儿童可选用“化积口服液”,每次1支(10毫升),日服3次;婴幼儿可送服“小儿化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饮食调理

      宜食消导行气化滞的食物。如:带壳或不带壳的谷(小米)、稻(大米)和麦,把它们炒黄或炒焦服用,要根据腹痛或舌苔薄厚程度而定。舌苔越厚,炒得越焦,将炒焦的谷米煎水热饮。
      山楂生食、煮熟均可。舌苔厚,大便秘者,可用炒焦的山楂煮水喝。

      乌梅煮水,或用陈皮、苏叶、梅子,加少许红茶,沏茶喝。

      宜吃清淡食物,如牛奶、米粥、烂面条,稍加调味佐料(味精、姜、葱、蒜末)等。

      1.山楂100克,麦芽50克,厚朴10克。将山楂、麦芽分别炒焦,与厚朴同煎,去渣取汁。每次饮服15毫升,一日2次,连服2日。

      2.小米50克。洗净,煮粥,多加水,煮烂。每次50毫升,一日1次,连服5日。

      3.莱菔子20克。加水适量,煎汤。以汤代茶,频频饮之。

      4.生山楂10克,槟榔10克。先将槟榔打碎,山楂去核,加水适量同煎,煎至30分钟,去渣取汁,凉后加入白糖少许。以之代水,频频饮服,不拘时。

      忌食生食、冰镇食物及肥肉、煎炸油腻、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脏腑虚冷

      表现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则缓。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饮食较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

      治疗

      可以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中药治疗,如“附子理中丸”'每次1/2_1丸,日服2次。

      饮食调理

      多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羊肉、山药、核桃、栗子等温性食物。

      1.粳米50克,核桃肉15克。将粳米用清水洗净,核桃肉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次100毫升,早晚各1次,连服3日。

      2.生姜50克,韭菜500克,牛奶或奶粉250毫升。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中,再将牛奶或奶粉兑入汁中,慢火煮沸。每次20毫升,趁热饮服,一日2次,连服3日。

      忌食煎、炸、烤、熏、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鸡蛋、煎饼、麻花、烤羊肉串等。另外也要拒绝冰镇生冷食物。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肚子痛”的经历,由于不知道在哪个科就诊,从而延误了病情,对此,提醒人们,要根据“肚子痛”的性质、部位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就诊科室。

      临床医生介绍,所谓“肚子痛”就是临床医学所称的“腹痛”。“腹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疼痛范围很广,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只有胃、肠、肝、胆、胰才会疼痛,还包括腹腔里的其它器官、组织以及腹壁的肌肉等,稍微出现一些小问题都会引起所谓的“肚子痛”。

      由于人们“肚子痛”的性质、部位不同,大体可分为七类疼痛:

      一是胀痛:常与气相伴,胃或肠里有很多空气感觉很胀,多为机能性肠胃障碍。

      二是绞痛:多是痉挛在捣乱,好像在把东西绞转的痛,多为结石、肠梗阻、急性肠炎。

      三是刺痛:好像用针刺般地疼痛,多为消化性溃疡。

      四是烧灼痛:往往是胃酸多,像胃里有团火在燃烧,多为消化性溃疡或其前兆。

      五是隐隐作痛:可以忍住,轻微的痛感。

      六是闷痛:像有重物压着,或肚子里有东西而不舒服。

      七是咬痛: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啃咬的痛。

      同时,临床医学根据疼痛程度差别分为两类:

      一是剧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的程度,不排除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胆囊(道)结石、阑尾炎及肠梗阻、输尿管结石、嵌顿疝等,女性有下腹部疼痛时,应特别注意宫外孕或妇科其他急症。

      二是轻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临床医生提醒人们,在腹痛时,可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不同,到医院里按轻重缓急顺序就诊:

      一是普通外科。发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一般首次就诊应挂普通外科。腹部胀痛、伴呕吐、不排气、不排便的病人,应除外肠梗阻,均应去普通外科就诊。

      二是消化内科。发生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急性腹痛,或者慢性上腹痛伴反酸或呕吐、腹泻的病人,应去消化内科就诊。

      三是泌尿外科。急慢性左、右腰腹痛,伴血尿的,应确诊有无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潴留等。

      四是妇科。女性病人,在行经期、月经中期或者有停经史的,突发急性腹痛,应去妇科就诊。确诊是痛经还是宫外孕等疾病。

      五是儿科。14岁以下的儿童,应该去看儿科。同时,提醒大家,如果是剧烈疼痛,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儿童肚子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虫引起的,如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等;有的肚子痛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阑尾炎、胰腺炎以及肠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可见,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也就不能给孩子随便服用止痛药。
      因此,当孩子闹肚子痛时,首先应当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痛,最好是带孩子上医院检查,以便对症吃药,得到及时的治疗。家长切不可给孩子滥用止痛药或止痛针,以免误诊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儿童肚子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虫引起的,如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等; 有的肚子痛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阑尾炎、胰腺炎以及肠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 可见,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建议你尽早带她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小儿肚子痛两种极端

      小儿肚子痛很常见,但不能以为是小病而不加理会。按中医医理分析,肚痛可以分为「热积滞型」和「脾胃虚弱型」两类。前者皆因燥热引起,越按腹部越痛;后者则与体质弱有关,按摩腹部会感到很舒服,不愿停止。

      个案1 内热积聚肚子痛

      五岁的明仔,平日活泼好动,最爱吃东西。最近几天,却嚷著肚子痛,但又不让妈妈触摸。妈妈拿他没法,惟有带他来看我。

      明仔的问题,许多小朋友其实都有。不信?不妨来核对一下!
      脾气大,易生气动怒。

      睡眠不安稳,夜来多梦。

      平时总是口不停吃东西,尤其爱吃香口零食(如薯片、虾条等)。

      大便一粒粒,硬硬的。

      小孩子肚子痛多数会上厕所,但他却例外。

      肚子痛之后,不但没大便,更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少於一日一次)。

      肚子痛的时候,不愿意让他人按摩腹部。
      目标:清肝消滞

      如果你的小宝贝中了以上三、四条,可能也和明仔一样,有肝热的毛病。明仔的情况,属於肝热积聚,起因是平日吃得过多之故。要解除他的肚子痛,必须清肝热,消积滞,畅通大便。

      我给他开的「处方」包括:
      戒口:平日至爱的炸鸡髀、薯片、鲜奶、鱿鱼丝等,通通暂停。

      喝五花茶:旨在清湿热。

      服药:用灯芯花、腊梅花(患酵素缺乏症忌用)、素馨花、玫瑰花、布渣叶加白芍煮水饮。可加蜜糖调味。

      食疗:用谷芽、麦芽、山渣、鸡内金煮水饮,帮助消化。
      只要事事做足,明仔的肚子痛,很快就可以解决。

腱鞘炎吃中药期间能抽烟吗

六味地黄丸防骨质疏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