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身上热气太重脸上满是红肿的包怎么办?
拔罐身上热气太重脸上满是红肿的包怎么办?
最佳回答
如果是由于拔罐导致的身体热气太重和面部的红肿现象,要停止拔罐,并且可以在局部进行冷敷,来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如果是由于湿热,面部红肿,可以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看一下去湿热的中药来进行缓解,是不是也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豆,白扁豆,绿豆熬粥可以清热解毒去湿热。不要吃辛辣油炸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体内火气太重,毒素太重,怎么办
去找中医看看,以许会好一点
体内毒素过多火气太重怎么办?
1 .白术散治疗便秘 :取生白术适量 ,粉碎成极细末 ,每次服用白术散 10克 ,每天 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 ,一般用药 3~ 5天 ,大便即可恢复正常 ,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 ,以后每星期服药 2~ 3天 ,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治便秘 :取生白芍 30克 ,生甘草 20克 ,枳实 15克 ,加水 2碗煎成大半碗 ,每天 1剂 ,分 2次服用。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 9 5例 ,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但孕妇慎用。
3.连翘治疗便秘 :取连翘 15~ 30克 ,煎沸当茶饮 ,每日 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 (不兑糖效果更好 )服用。持续服用 1~ 2周 ,即可停服。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 (妊期、经期、产后 )便秘、外伤后 (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 )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车前子治疗便秘 :每日取车前子 30克 ,加水煎煮成 150毫升 ,每日 3次 ,饭前服 , 1周为 1个疗程。一般治疗 1~ 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 ,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 ,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另外 ,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显的近期、远期疗效。
5.昆布治疗便秘 :昆布 60克 ,温水浸泡几分钟 ,加水煮熟后 ,取出昆布待适宜温度 ,拌入少许姜、葱末 ,加盐、醋、酱油适量 , 1次吃完 ,每天 1次。
6.生甘草治疗便秘 :取生甘草 2克 ,用 15~ 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每日 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 ,效果满意 ,一般用药 7~ 15天即可防止复发。
7.胖大海治疗便秘 :取胖大海 5枚 ,放在茶杯或碗里 ,用沸水约 150毫升冲泡 15分钟 ,待其发大后 ,少量分次频颇饮服 ,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 ,胖大海的核仁勿吃 ,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8.蒲公英治疗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 9 0克 ,加水煎至 100~ 200毫升 ,鲜品煮 20分钟 ,干品煮 30分钟 ,每日 1剂饮服 ,年龄小服药困难者 ,可分次服用 ,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9 .桑椹子治疗便秘 :取桑椹子 50克 ,加水500毫升 ,煎煮成 250毫升 ,加适量冰糖 ,以上为 1日量 , 1日服 1次 , 5天为 1个疗程。
10.决明子治疗便秘 :取决明子 20克 ,放置茶杯内 ,以白开水冲浸 ,如泡茶叶一样 , 20分钟后 ,水渐成淡黄色 ,香味四溢 ,即可饮用 ,喝完药液后 ,再加 1次开水泡饮。
蜂蜜治疗便秘食疗方:
疗方1:蜂蜜2~3羹匙,芝麻(黑芝麻最佳)焙熟研细末2~3羹匙,兑开水(温凉均可)200~300毫升调成糊状口服,早、晚各1次。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卫生院胡兴猛用此疗方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见效最快者2天,最长者10余天,2~10天见效40例,10天以上见效10例,50例均获良效。
疗方2:蜂蜜60克,每日早、晚各服30克,以凉开水冲饮。适用于老年、孕妇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疗方3:蜂蜜60克,蜂王浆6克,将其调匀,每日早、晚分2次用温开水送服,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疗方4:蜂花粉150克研碎,加入蜂蜜250克调成膏,每日早、晚空腹服1汤匙,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疗方5:蜂蜜、白萝卜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片,蘸蜂蜜生食,每日数......
体内的火气大该怎么排出?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菸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 *** 、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 *** 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体内火大怎么办
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 *** 胀痛等.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上火还有什么含义?
上火中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现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个动词也就是产生火了.一般人认为上火的具体表现一般在头面部居多,实际上中医认为人体是联系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那么人体的邪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自身引发的还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
外感火热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
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然后体温也会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在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上火有的情况下比较轻,是可以自己调节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解决上火的方法
常用滋阴中药
天冬、麦冬、玄参等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大黄、黄连、黄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肿药
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 *** 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饮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菸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这些用于降火的药物所有人都能吃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还要看病人是肝火旺还是肺火旺或者别的类型,所以药物不要随便吃,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食品中的葱、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4川的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夏天喝牛奶容易上火,是这样吗?
中医认为牛奶是牛血所化的,因此是有营养的,但是牛奶喝多了确实也是会上火的,尤其是夏天.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含有很多蛋白质、矿物质.
什么办法可以使胃火过盛的症状有所缓解?
患者一般除了嘴里有味以外还有大便干燥、口苦、打嗝等问题.现在西医研究认为这种病人很多都是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认为一般都是胃火过盛,但是有时候也表现为肝火过盛.调理主要还是饮食调理,要多饮水,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3 *** 等药,如果出现肝火可以用丹参逍遥等.
上火了喝凉茶是否有用?
茶一般都是喝绿茶和红茶.绿茶是凉的,有清火的作用.红茶是温的,不主张有上火体质的人饮用.另外除了茶以外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绿豆汤就很好.具体喝哪一种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如果是虚寒体质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火,喝红茶就会起到......
火气重怎么办??
所谓"火气大",是指一个人全身有燥热的感觉,而生理上常有嘴破、口干、小便赤黄、便秘等现象产生。以中医的分类来说,通常这种人属热性体质,只要吃了"上火"的食物,就容易有"火气大"的症状产生。
到底哪些食物属于"上火"的食物呢?中医把食物分为四气,分别为温、热、寒、凉。温热的食物有羊肉、生姜、大蒜、辣椒、龙眼、榴梿等;寒凉的食物有萝卜、豆腐、苦瓜、西瓜、杨桃、香瓜等,前者所指的这些食物,就是一般俗称上火或火气大的食物,而后者就是所谓降火气的食物。
.为何会“火气大”? 火气大除了吃了「燥」的东西之外,另外失眠睡不好也会。 2.“火气大”会有什么现象产生、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是,嘴破与喉咙痛。 除了嘴破与喉咙痛之外,还会感觉口渴口干,更严重甚至下午心口热,或者手心会热。 口腔黏膜是一直增生的,若是废物堆积过多或者有些维生素户营养不够的时候,会减少增生的速度,以致口腔黏膜的修补能力下降,所以才会出现口破的状况。所以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果菜,以及多喝水清除废物。 另外,吃些寒性食物降低新陈代谢率也是可以让黏膜细胞死得慢一点,让废物生成慢一点。
-
常州-薛**
回复应该是出水泡了吧,没有关系的,正常现象;
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处理方法:
小水泡不需要处理,防止感染待其自然好就行了;
大水泡就得用消毒针将其扎破,敷上消炎药,防止感染,注意卫生,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如果水泡过大,数量多建议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更多拔罐知识请访问我的空间:http://hi.baidu.com/我爱拔罐/home
-
周口-李**
回复拔火罐起水泡怎么处理最快?
拔罐泡后,如果水泡比较小,可以自行恢复,不需要处理。如果水泡比较大,建议用消毒针刺破,让水泡内的渗出液流出。 清洁患处后,涂抹烫伤膏。 期间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如果水泡很大,皮肤伤口比较大,为了避免被细菌感染,最好去医院处理。
拔罐后起水泡可以不处理吗?小水泡可以不处理,但大水泡不能。 如果拔罐起的水泡很小且不严重,挤压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如果水泡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则无需捡起。 这样的水泡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拔罐水泡比较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比较疼,就需要去拔罐或者去医院或诊所处理。
拔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病人体内的风寒湿毒比较丰富,最突出的是湿气。 起泡也是邪灵出去的表现。 有时缸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也是潮湿的表现。在缸里停留的时间有点长。 这因人而异,也与身体素质有关。 有些人离开水箱20-30分钟不会起泡,有些人会在5-10分钟后起泡。 所以第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要短一些,在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可以适当放宽时间。罐子温度高,只有很小的可能性。 有时使用闪蒸罐。 如果罐体温度过高,此时离开罐体会增加起泡的可能性。部位差异,同一人拔罐,有的部位很好,有的部位起泡。 一般规则是背部、侧腹和臀部容易起泡。拔罐过重,超出容量。
如何预防拔罐时起水泡?使用行走杯时,不要在骨突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否则拔罐会漏水脱落。体位要适当。 如果局部皮肉有皱纹、松弛、疤痕不均、体位移动,拔罐容易脱落。使用针筒时,要防止肌肉收缩,弯曲针头,避免将针头压入深处,有利于受伤。 胸部和背部的穴位应谨慎使用。提罐时,方法要轻柔。 用一只手按罐子侧面的皮,按一下,使空气漏出,罐子就可以取下来。 请勿用力拉动或旋转它。放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应等于或略大于拔罐的直径。 出血量要适当,每个成人的总量不超过10ml。多罐使用时,杯子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皮肤会被杯子拉扯,引起疼痛。
-
逍遥子
回复中医中很多治病的方法都是效果非常好的,比如说拔罐,应该有很多人都拔罐过,拔罐可以帮助人体去除体内的寒气和湿气,但是很多人在拔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汽水泡的情况,看上去确实挺吓人的,那拔罐起水泡怎么处理?拔罐水泡怎么办?
1、用碘酒处理
做法:小水泡可以留着自行康复,不必刺破,用消毒针挑破大的水泡,挤出里面的大部分体液,此时用消毒棉签蘸上碘酒涂抹水泡,包上纱布即可,每天进行,会康复的比较快。
功效:碘酒是常用消毒药物,也是家庭常备药物,用碘酒处理,可以防止病菌感染化脓,有利于去掉大小水泡。
2、用食盐水处理
做法:用20克食盐融入180ml凉开水中,以纱布浸透敷于患处,另备一盆凉开水,作为清洗之用,然后随时更换,该方法对水泡不太明显的人比较适用。
功效:高浓度的食盐水容易使组织脱水,会给该部位较强刺激,这里食用与生理盐水相近,原理便是利用细胞渗透压的原理处理水泡,又不至于让皮肤不舒服,另外这里只是家庭用法,如果有医用盐水那就更好了。
3、用生大黄处理
做法:将生大黄研磨成细粉,倒入适量麻油涂,搅拌成糊,用消毒棉签蘸取并抹在水泡之上以及周围皮肤组织,最后包上纱布,一日就得更换。
功效:生大黄外用可祛瘀凉血、清热解毒对于治疗水泡也是比较恰当的。
4、严重时就医
拔罐所起的水泡有时会比较大,皮肤创面也大,也有些人不小心连着皮一起给掀了,以上的方法处理所起的作用就有限,为了避免被病菌感染,宜就医治疗。
5、拔火罐预防起水泡
1、拔火罐处皮肤应结实
拔火罐时,要注意选择皮肤肌肉结实的部位,以防损伤皮肤,同时也可以增强罐子的吸附力。最好不要选择有皱纹、松弛的皮肤,以免罐子吸不住或灌口松进入空气,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2、拔火罐动作要快
身体不同的部位,使用的火罐大小要合适。投火法拔罐时,点燃后等到火旺盛时,立即将罐向上倾斜,然后赶快罩在身体上,火苗不旺盛也会影响到拔罐的效果。
3、起罐时找技巧
起罐时是最容易出现水泡的时候,这个时期,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拔罐的动作要缓慢,一手抵住罐边,一手按住周围的皮肤,将罐子稍微倾斜,使得气体进入,罐子就掉下来了。
4、多个罐子,距离不要太近
在使用多个火罐时,距离不要太近。多个火罐靠在一起会相互牵拉皮肤,带来疼痛。罐子排在一起,吸附作用不强,也不能起到很好的起到拔除的效果。如果需要多个罐子最好找专业医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