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的患者脉象也是不同

时间: 阅读:8265

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的患者脉象也是不同,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下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7-28 14:47:18

像这种情况肯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虽然是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患者的脉象也会有些许的不同的,一定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病症以及病史叙述,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以确定患者的病症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28 17:17:36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8 17:17:36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中医学名词。手指感到的脉动征象。有浮、沉、迟、数(shuò)等二十多种。人有疾病,脉象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脉动应指 (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 ,且肺主气 ,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脉象: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晋·王叔和《脉经》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脉。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8 17:17:36

    这个问题要回答非常多.不说左手的心肝肾,也不说右手的肺脾肾,就从大体上说常见的一些脉象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
    一般寒性病脉象多紧,沉,缓.而热性病多数,急,有力为实症,无力为虚症.
    如浮(轻摸就能摸到),说明病邪在表,如沉,用力才能摸到,说明病在里,或是说在脏.
    二是可推断一些疾病的进退.
    如本来为表症,脉浮,但渐脉象变洪大,高烧,说明邪盛正衰主病进.如从洪大渐趋缓和,也就是病从重渐好转了.
    脉象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我收藏了一个脉象口诀,原箸是吉林省已故老中医李治民先生,你看看是否有用。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8 16:16:26

    痉挛性斜颈的危害:

    1.影响美观,导致心理自卑,出现抑郁自闭等。

    2.严重了会导致吞咽说话困难

    3.也会导致视力障碍,如斜视、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

    4.颈心综合征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等

    5.颈性高血压,血压不稳定。

    6.会导致颈神经受压引起下肢瘫痪: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

    7.因突然扭头出现猝倒,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危险。

    痉挛性斜颈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真正给人们带来巨大危害的其实是心理疾病。痉挛性斜颈由于外表与常人有异,时常会让人感到自卑,会让他们不喜与外界交流,甚至遭到部分人的嘲笑与冷眼,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痉挛性斜颈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状态,这个状态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更有甚者出现轻生的念头。一旦出现这种心理疾病是十分难以治疗的,所以不管病情有多严重,你也用平常心去对待,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疑难病,治疗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西医认为这个疾病可能与基底核、丘脑、前庭神经等部位的功能障碍有关。而中医则认为是“肝肾阴亏,虚风内动”导致的这个疾病。西医采用抑制神经、麻痹神经、阻断神经等方式来治疗痉挛性斜颈,在根本上只是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相对来说还都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并不建议采用。

    而中医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参合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病情,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脾属土,主肉,开窍于口、唇,其华在面,痉挛性斜颈患者多面色失华,舌苔白腻,有齿痕,结合脉诊,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的患者脉象也是不同,而痉挛性斜颈患者的脉像是濡脉或沉细脉等比较常见。痉挛性斜颈这种疾病,病情极为复杂,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病情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需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一人一方来辩证治疗,才能得出准确的方案,这也是中医辩证的精髓所在,而这些正是一些医生所不具备,只要经常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医生,拥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才能把方开对,用对药。

    人的这一辈子并不长,不要让痉挛性斜颈毁了你的一生,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满怀希望的去对待,要不然即使有治愈的希望,你也会错过,生而为人,终究是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被痉挛性斜颈所羁绊,无法继续前行。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疗口吃吗

口吃中药可以调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