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疗口吃吗

时间: 阅读:4883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疗口吃吗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7-28 14:46:54

你好,现在看这个药物是不能治疗口吃的,口吃主要得通过你的口音训练,配合心理调节去改善,这个有一定遗传因素。父母或者长辈有的话,子女容易出现口吃的情况。这个跟你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情绪紧张是最容易导致口吃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28 17:17:02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28 17:17:02

    有不少人觉得 养生 调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身体虚弱就滋补呗,体内有火就清热解毒呗。但是现在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单纯的虚弱,或者单纯的体内有热邪,而是虚实夹杂,或者说叫做上热下寒。既有腿脚无力、四肢冰凉,大便不成型等看似脾虚、阳虚的问题,但是又有咽喉肿痛,总是容易口腔溃疡,失眠烦躁等体内有热邪的表现。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热下寒,属于水火不济所致。

    这种人调理的时候就比较棘手,单纯健脾温阳,就会导致上火问题更严重;单纯的清热解毒,就会导致腹泻、下肢冰凉等问题的加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体内的寒邪势力旺盛的时候,就会对阳气产生排斥,导致阳气浮越,主要表现就是阳气浮越在人的上部,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烦躁,失眠等看似火气大的症状。

    这种情况,根源在于阴阳不调和,阴阳之气不交汇、不融合。

    单纯的清热解毒,会加重体内的寒邪;单纯的温阳散寒,又会导致上部上火的现象更加突出。

    所以,调理这种问题,关键在于要让阳气向下、向内潜藏,与阴气融汇;同时过盛的寒邪,也需要得到驱散,避免产生对阳气的格拒。



    1、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个方子的特点,就是清热与驱寒并用,可以清上焦热,同时还能温补下焦。

    其中柴胡、黄芩和天花粉可以清热;桂枝和干姜温散寒气、补阳气;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配合桂枝和干姜,温阳气,同时调和清热和温散寒气的两组药物,让身体的阴阳之气相交汇、融合。

    当然了,由于每个人具体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各药的用量,以及是否需要增加其他药物等,都有所不同,需要对患者进行面诊后,由专业的中医师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2、上热下寒,宜艾灸

    除了可以服用中药之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温补下焦,同时具有引火归元的作用,把浮越在上的阳气向下引导,入里散寒,阴阳融合。

    主要可以通过艾灸腿脚的穴位,来帮助上焦的阳气向下潜藏,达到 引火归元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哆咖医生超能团## 健康 科普排位赛#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8 16:16:52

    2 抓主证 重视口苦便溏
    刘老临证,主张抓主证,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明确指出,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然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思之,方悟其机理所在。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这也是他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则庶几近之。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对于便溏之证,理解地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用本方。学者应以病机为准,灵活掌握,莫拘一证之有无,方能学好中医。

六味地黄丸可以矫正口吃吗

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的患者脉象也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