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医能治疗口吃的药吗

时间: 阅读:673

中医能治疗口吃的药吗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28 14:40:48

我觉得口吃与吃药没有关系的,所以说你只要是说话的时候把语速放慢一些,而且不要看对方的脸,想好了再说,只要是缓解了紧张情绪就可以预防口吃啊。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8 17:17:19

    谁知道针灸治疗口吃的具体方法?目前针灸效果不是很好,也有一两个效果不错,但是个人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口吃 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患病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大约一半的口吃儿童,是在5岁以前发病的。口吃多在幼儿期形成,同样,也最易在幼儿期纠正。如果在幼儿期不纠正,有时口吃可伴随终生。口吃现象与口吃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口吃现象是人在感情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因对神经中枢的干扰所出现的短暂语言不流畅现象,而口吃病则是由于心理病症所导致的一种口吃疾病。口吃的病因1.模仿他人口吃。大部分口吃的儿童都是在幼年时模仿他人的口吃而学习得来的,口吃的感染性和很强,孩子们之间互相模仿,和口吃的人经常接触,因觉得口吃的人说话特别好玩而模仿,都容易学会口吃。2.父母对子女言语能力的形成要求过急。当孩子学话时,作过多的矫正,或采取恐吓手段逼迫孩子学话,进行斥责、嘲笑,使儿童紧张,害怕说错话,说话时压力很大,失去信心而发生口吃。3.父母把孩子学话时犹豫不决或轻度顿挫看作是口吃,操之过急,忙于矫正而形成了口吃。4.父母强迫左撇子改用右手时,往往也会发生口吃。5.突然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过分的受罚、环境突然改变,亦可导致口吃。怎样矫正口吃由于口吃病是心因性疾病。所以,对口吃病的正确矫治,应从心理治疗入手,着重于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然而,对于一时性的口吃现象,是不需要治疗的,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可以自愈但是,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否则,口吃现象就会发展成口吃病。纠正口吃的方法,首先是消除口吃儿童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给予示范,并进行反复练习。一般的方法是:1.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合适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后,让孩子跟着一起讲,一起念。2.父母一定要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交谈,彻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总之,要使孩子说话时不感到有一点点心理压力。3.要多与孩子说话,说话的速度略慢,边说边问,引导孩子答话,如孩子一时不愿回答,不必勉强,可以继续说话,要让孩子在不注意自己有口吃缺点时,自然而然地回答问题,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指责他的缺点。4.鼓励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信心。创造条件,让口吃孩子能经常同说话流畅的同伴们一起玩。同时,要设法教育小同伴们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5.家长应告诉孩子,矫正口吃需要玫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可急于求成。略有反复是正常的,决不可灰心。矫正口吃,关键在于要有信心和恒心。 在网上有人问我,老中医,你是不是医生啊?嘻嘻~~~如假包换的哦。想交个医生朋友吗?。防假冒号码:老中医 QQ526074534,往后我们有缘,需要服务,中医、心理咨询、恋爱,在QQ问问里,有专业性服务的哦! 名落孙山,江郎才尽,英名早逝者,欢迎复制,回答,共同广渡,迷途受难同胞,一起参与“为人民服务”伟大的行列,小妹不才,谢谢大家 !

  • 艾江
    回复
    2023-07-28 17:17:19

    哈,说来不好意思,就口吃来说,老夫可是“老资格”了。后来,我注意矫正,竟然矫正成功。现在,我向大家分享一下矫正口吃的亲身体会。全是干货,有口吃的朋友不妨一试。

    一、我口吃的原因

    我小时候淘气,在幼儿园里为了撩拨小朋友,就学人家口吃,大约在6岁的时候,自己就不知不觉地口吃了。那个时候人们都管口吃叫“磕巴”。以至于“磕巴”最严重的时候,去商店打酱油都说不明白,急得我直搓脚啊。

    小学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好,又经常做好人好事,学校领导和老师多次让我在全校大会上“讲用”,现在叫做“分享”,就是介绍学雷锋做好事的经验体会。我自己写了发言稿,可无法上台宣读。没有办法,我的班主任郝晓峰老师就上台替我念发言稿,再后来还让我的弟弟替我上台发言。在小学,即使我入了团,当了学校一号的学生干部,口吃依然存在,无法在班级发言,无法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后来到了中学,我依然是学校一号的学生干部,出头露面的机会很多,还在毕业前夕入了党,可还是“磕巴”依旧,自己觉得很苦恼,很没有面子。

    1975年8月7日,我中学毕业就要上山下乡了。这是离开家的头一天晚间,全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一点的晚餐。父亲慈祥地对我说:“我和你妈都相信你会把口吃的毛病改掉,希望你第一次探家的时候就能流利的说话。”父亲的这句话,让我这个即将离家的游子,深深地感觉到,我的口吃,是父母心里的痛啊。

    我和2000多名知青一起下乡到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到了插队的东山大队,在欢迎大会上带队师傅让我代表知青们讲话,结果是“磕巴”成串,很不像样子。

    但是我没有灰心。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思索,在回想。我记起来,在毕业前夕,我的恩师丛玉文、谭金荣不止一次地提醒我,你唱歌不磕巴,说话磕巴。不妨你说话的时候唱着说,一点点就会改过来了。于是我由此感悟到,磕巴的根子就在于有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设限,也就是老有自己是磕巴的心理负担,造成发音与脑子思维动作不够协调、流畅、自如。既然是这个原因,那么“戒掉”磕巴的办法,显然就是通过练习,让发音与脑子思维自如地协调起来。

    二、矫正口吃的方法

    于是,我就采用了最简单的“三多”方法予以矫正。

    第一种:多朗读。我下乡的地方是半农半牧地区,青年点所在的生产大队(村)周边地广人稀。于是,我就时常带上一本书,有时候带上一本《红旗》杂志,来到小榆树林里,来到山坡上,面对着山下炊烟渺渺的村庄或原野,只当山下的一切是讲台下的观众,假如自己在台上讲话发言。既然唱歌不磕巴,那就在初期用唱歌的方式进行朗读。朗读中,尽量地放松自己,放飞自己。后来,比较熟练了,就大声朗读,抑扬顿挫,音调高低,自如调整。

    第二种:多说话。我在青年点里,是首任点长。全青年点共计有58名男女知青,在偌大的院子里和20多个寝室的“大家庭”里,吃喝拉撒睡,派工计分,需要管理的事项很多。每天扒开眼睛,督促知青们挑水、扫院子、做饭、打柴、喂猪、种菜、采买、公办、处理纠纷等等,乱事儿不少。知青们有屁大的事儿都来找我,我也不推辞。每天我忙得焦头烂额,嘴皮子都磨破了。

    第三种:多唱歌。那个时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青们在一起生活、劳动、学习、民兵训练,唱歌的机会很多。尤其是我发现,当地的蒙古族歌曲特别好听, 特别是当我骑着马路过牧区的时候,时常会听见蒙古族姑娘唱的草原歌曲。那种音调嘹亮、悠扬久远、节奏自由的歌曲,正是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于是,我悟出,矫正口吃也一定要有辽阔的意境和博大的胸怀,说话要直抒胸臆,放松自己。憋憋屈屈地、夹夹咕咕地压抑自己是无法进行矫正的。

    三、矫正口吃的效果

    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不知不觉地,矫正口吃的效果开始显现了。我可以流利地与人们对话了,不少人对我惊奇地说:“啊,你不磕巴啦?”还有一种效果,那就是居然可以与人争辩了,什么是与非、对与错、多与少,有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而且嗓门很高,语言流畅。不仅如此,我还能够主持召开青年点全体知青大会。我被结合进大队领导班子,担任了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后,经常到各个生产队给社员和父老乡亲们开会讲话,弄得风生水起的。

    当我下乡第二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我的父母发现我能够流利地与他们二老对话了,都高兴地了不得,当晚,父亲喝多了......

    四、结论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口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勇气战胜它,可怕的是你不懂得怎样战胜它。实践让我体会到,口吃是完全可以矫正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按照“三多”的方法进行矫正,时间短,见效快,无成本,立竿见影;矫正后的效果是相当稳定的,好处多多,受益匪浅,利己、利家、利民。我矫正了口吃后,立业、成家都是一帆风顺。而且,对自己的前途愈加自信。经过笔试、面试、口试,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考入中共抚顺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现在,我的后代口才很好,丝毫没有受到我曾经口吃的影响,辩才极佳,现在从事法律顾问工作。

    有口吃的朋友们,不要苦恼啦,赶紧战胜自我,坚定信心吧,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等着你!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8 17:17:19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那么口吃有什么表现呢?口吃怎样治疗?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口吃的临床表现

      口吃,不光是指你说话时结巴的这种现象。事实上,它包含了三大紧密相联的层面:

      1.口吃的核心行为

      也叫做口吃的核心症状。指的就是你这种结巴的、不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你原本应当是流畅的,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过程,被过多的、无法自控的语音重复、拖长和卡壳所中断的这种现象。

      2.口吃的附加行为

      也叫口吃的第二行为,或口吃的第二症状。它指的是你为了逃避和摆脱口吃的核心行为,所表现出的各种不正常动作和行为。像是眨眼、跺脚,清喉咙、面部和脑袋抽搐,咬手指??以及说话故意停顿,或逃避某些容易使自己感到压力、说话结巴的场合等等。

      3.口吃心理

      口吃最为神秘而巨大的部分,包含了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它既包括了口吃给你所带来的恐惧、焦虑、压力、羞耻、内疚、挫折等负面感觉和情绪,也包括了由此导致的你对口吃、对自己、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和认知。

      4.口吃的附加行为和心理特征表现

      (1)心理特征①恐惧心理:是口吃朋友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对说话、交际极度恐惧,他们竭力逃避说话、逃避交际、掩饰自己的口吃,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从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恐惧症:口吃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电话恐惧症等等。②悲观心理:是加剧口吃症状的一大心理因素。因为口吃,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遭遇的挫败太多,而他们又认为口吃是治不好的,这辈子是完了,进而对前途感到无望;反之,极度悲观心理又加剧了口吃的症状,造成恶性循环。③消极情绪:也是导致口吃的重要原因之一。事业上的溃败、情场上的失意,会使你的精神遭受沉重的打击,若转不过弯来,有可能会使你一蹶不振。这时的消极情绪与我们的口吃没有必然联系,但却是导致我们口吃的一根导火线。④由于长期的口吃,在交际场合受挫,会使我们的精神处于萎靡状态。主要体现为缺乏斗志、精神恍惚、意志薄弱、对生活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也是腐化人心灵的一剂慢性毒药。

      (2)性格缺陷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抑郁羞怯、优柔寡断、寡情焦躁,这大多数口吃者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严重者甚至有变态性格。①自卑懦弱:口吃者大多非常自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个性懦弱怕事,受人欺凌也不敢保护自己,而是逆来顺受。②自我封闭:口吃朋友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与外界隔绝开来。尽量回避一切人来客往;工作、学习、购物时战战兢兢、诚惶诚恐。③抑郁羞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是口吃者的一大性格缺陷,情绪整天处于孤寂、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之中;害羞也是一种过于自我的表现,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在人前总是表现出一副忸忸妮妮的样子,不能落落大方的表表现自己。④优柔寡断:好像是大多数口吃朋友的通病,他们在遇事时缺乏主见、犹豫不决。⑤寡情焦躁:口吃者初始是因为害怕说话、害怕口吃、害怕交际,于是回避与亲友的一切交际,久而久之在与人相处时变得越来越冷漠;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一个性情温和的老好人,当与最亲密的人相处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对他们发无名之火,甚至对他们暴喝如雷。

      (3)行为畸形①逃避热闹、孤独喜静。②常立志、常矢志,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口吃朋友想改变自己,但行动力太差,不能持之以恒。③在社交场合嘴欲言而嗫嚅、身欲行而趔趄,行动拘谨、手足无措等。

      (4)言语病态表现为急、快、猛、重,欲说不能;脸红心跳、脸部肌肉扭曲、体态动作古怪等。口吃病基本上兼有以上四大特征,我们在为自己制定矫治方案时只有兼顾多方面,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口吃的治疗方法

      1.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2.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3.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5.药物治疗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奥氮平。这些药物减轻口吃的疗效已经通过双盲、安慰剂效应受控的临床研究的检验。这些药物一般可以减少口吃程度33%-55%。不过氟哌啶醇由于有很强的副作用,很少用于口吃患者。利培酮和奥氮平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尚未批准这三种药物的任何一种用于口吃治疗。目前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结果顺利的话,不久FDA可能会批准第一种用于口吃的药物。另一种对减轻口吃有效的药物帕戈隆是一种特异性氨基丁酸?-氨基丁酸(GABA)受体调节药物。

      其他一些药物能够加重口吃,甚至引起不口吃的人口吃。这些药物包括一些多巴胺激动剂,例如利他能;以及一些特异性抗血清素重吸收类药物(SSRI),例如氟西汀和复苏乐。

      6.沉默疗法

      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8 16:16:09

    口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习惯或语言障碍,研究表明口吃患者的发声器官、大脑监测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引起口吃的原因目前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可能和遗传有关,也可能是孩子在学习语言时模仿了口吃人的说话等,才会导致口吃。 口吃是指正常的语言节律被阻断,表现为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发音的延长或停止。也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某一个字或堵塞在某一个音节上。50%的口吃患者于5岁前发病,而1~3岁的小儿在情绪紧张时出现一时性的口吃是比较多见的。

    口吃的病因大致有:①突然的精神刺激,如惊吓、恐惧、变换环境等。②儿童学话时,父母要求过急,矫正过多。③由于模仿他人口吃而患口吃。④强行纠正左撇子也会造成口吃。此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口吃不是生理上的缺陷和发音器官的疾病,而是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的语言障碍。矫正儿童口吃应在学龄前就开始。要求父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消除周围环境中引起儿童紧张的人为因素。周围的人不可讥笑、嘲弄口吃的儿童,以打消儿童对口吃的顾虑。

    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丰富的游戏都会使儿童暂时性的口吃逐渐消失。

    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儿童说话,使儿童模仿这种从容的语调,口吃自会逐渐减少。

    参加口吃矫正训练班,让口吃的儿童在集体环境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勇于进取,养成不慌不忙讲话的习惯。还可配合音乐、舞蹈,用有节奏的动作矫正口吃往往更有效。

    过度兴奋及精神紧张者可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如溴剂等。也可应用中医疗法,如用针灸针刺颊车、廉泉、内关、合谷等穴位。

桑螵蛸散丸治疗遗尿吗

鸡内金治小孩遗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