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好吗

时间: 阅读:11277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好吗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7-28 04:39:03

首先像这种情况,中医治疗小孩一样好不好这个问题,那么像这种情况下呢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可以去解决和治疗小孩一样这个情况的哈,像这个问题呢,你是不需要担心的,你想用哪个方法去治,你直接就去看中医和看西医就可以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8 07:07:34

    省中医院虽然比较大,但是治疗遗尿症比一定比较专业,去做一些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譬如泌尿系统B超,腰椎和骶椎X光片,排除一下器质性病因,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一下,还是会有好的效果的!河北省占卫中医药研究院遗尿科随振立医生祝你家孩子早日康复,不在尿床,我建议先给孩子注意点饮食,养成良好排尿习惯先试试吧:禁喝饮料、果汁橙汁、酸奶、奶制品饮料等,少吃糖,少吃海鲜、少吃冰冻食品、少吃利尿水果如西瓜、葡萄、泥猴桃、火龙果、橙子等等。晚饭不喝豆粥和玉米粥。晚饭后少喝水,不吃水果,不吃零食,不喝奶。睡前去一次厕所等等。晚上孩子有尿了来回动的时候,叫醒了,让他自己去厕所,锻炼锻炼,慢慢孩子有尿就能自醒了。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8 07:07:34

    [通治方]
    何任:加味桑螵散,治疗肾气不固遗尿。
    党参15克 桑螵蛸15克 远志4.5克 茯神9克 五味子6克 乌药6克 山药12克 石菖蒲6克 龟甲12克 当归9克 菟丝子12克 益智仁15克 补中益气丸30克(包) 锻龙骨12克 锻牡蛎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千家妙方》上册
    董智良:加糖遗尿散,治膀胱失约遗尿。
    浮小麦60克 黄荆子60克 白(红)糖适量
    晒燥,炒至爆,共研为粉(糖后加入)。每日2次,每次20克,连用3B5效不著时,继续用之,用量加大。
    --《千家妙方》上册
    [辨证方]
    1、寒 证
    陈士铎:人有夜卧遗尿者,其人畏寒喜热,面黄鹊怯,大便溏泄,小水必勤,人以为小肠之虚,谁知肾气之虚乎。方用温泉饮。
    白术30克 巴戟天30克 益智仁9克 肉桂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五
    陈士铎:人有年老遗尿者,不必夜卧而遗也,虽日间不睡而门遗,此命门寒极不能制水也。方用八味地黄汤。
    熟地30克 山茱萸30克 山药15克 茯苓9克 泽泻3克 丹皮3克 附子3克 肉桂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五
    梁子材:固脬丸,治小便不禁,遗尿不觉。
    菟丝饼30~60克 桑螵蛸(炙)15克 戎盐3克 茴香30克 制附子15克
    研末。酒和为丸,梧子大。每服30~40粒,米饮下。
    --《不知医必要》卷三
    刘炳凡:小儿遗尿。
    鸡肠l具(烧灰存性) 牡蛎 茯苓 桑螵蛸各16克 肉桂 龙骨各8克
    共为细末。每服3~4克。
    --《中医儿科学》
    2、虚 证
    梁子材:菟丝子饮,治小便不禁,或遗,或过多者。
    菟丝饼9克 牡蛎(锻)3克 北味(杵)1.5克 益智仁(盐水炒)3克 熟地6克
    --《不知医必要》卷三
    徐蔚霖:素有遗尿,溲清肢冷,面色不华,是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之表现,方用温补肾阳,固涩肾气,往往行之有效。
    党参9克 沙参9克 白术 白芍各9克 黄芪4.5克 生地9克 菟丝子9克 金樱子9克 覆盆子9克 桑螵蛸9克 石菖蒲9克 蚕茧5只 扁豆9克 陈皮4.5克 缩泉丸9克(包)
    水煎服。
    林某,男,8岁,1975年3月25日初诊。素有遗尿,每夜1~2次,溲清肢冷,胃纳欠馨,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儒,处以上方加减42剂,遗尿未发。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食疗方]
    龚自璋:梦泄遗尿。
    韭菜子30克 糯米120克
    水1大碗煮粥,分作3次服。
    --《家用良方》卷一
    蒲辅周:用鸡肠子剖开,去掉粪便,放在瓦器上焙至干脆,研成细末。每服4.5克,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
    --《浦辅周医疗经验》
    刘炳凡:小儿遗尿,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芡实 莲子各适量
    煮羹,作点心服。
    --《中医儿科学》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8 07:07:34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尿频的治疗: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西医行为治疗要求家长定时唤醒儿童,养成排尿习惯。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不但影响了儿童的睡眠,也影响了家长的睡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弊大于利,因此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起来排尿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正常儿童在一夜的睡眠中不排尿或只有一两次排尿,且能尿憋自醒,让儿童能自主排尿才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根本目的,在这方面中医中药有很大优势。但儿童的体质娇嫩,临床用药不但要有效还更要安全,莲须、公鸡肠、龙骨等等,这些中药从药理上证明了对儿童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外敷中药对神阙穴特殊刺激,激发肾阳,内服外用,经大量儿童和成人使用,疗效满意,使用三天即可明显减少尿量,有的当天即有效果,坚持使用一个疗程(20天)即可治愈,白天尿量正常,夜里睡觉不尿或能自主起床排尿一次,同时儿童的体质改善,如睡眠中不再出虚汗,睡眠质量良好,白天精神好,感冒感染减少等。成人使用也能很快纠正多尿和尿频症状,而且肾阳虚症状如阳痿、怕冷、困倦、乏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疗效满意。
    偏方一:
    组成:韭菜籽6 克,水、酒各半。
    用法:韭菜籽研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主治:尿频。
    偏方二:
    组成:鸡肠1~2 条,黄酒或米酒适量。
    用法:鸡肠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黄酒1 汤匙及少许盐食用。
    主治:尿频,夜尿多。
    1.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再方(阳痿)。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再方(消渴饮水)。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4.尿频。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
    偏方三:
    丁桂暖脐贴,贴在神阙穴(脐部),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敷脐药,药店有售。
    治疗尿床首先需要知道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症?如果是原发性遗尿,还必须知道是什么类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2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尿湿后仍沉睡,难唤醒,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原先认为遗尿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近二年来在SNM骶神经调节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编辑本段]尿频要注意的事项: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到每天20-30次,甚至每天40-50次,每小时可达10多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症状,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神经性尿频的病因:1.内因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2.外因受惊吓、精神紧张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常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紧张或焦虑所诱发。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8 06:06:24

    组成: 黄芪10g
    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药、益智仁各8 g
    乌药、五味子、麻黄各3g(为7岁儿童量),以猪脬煮汤煎药。
    功能:温肾健脾,补气固脬。
    主治:小儿遗尿。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9)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至一夜尿床数次。2.年龄在3周岁以上。3.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椎裂。5、排除因蛲虫 *** 所引起的遗尿。
    用法:以猪脬煮汤煎药(每次猪脬煎煮20~30分钟,以适量汤液煎药。每剂药的头煎,必须待猪脬汤置冷后,将药浸透,先武火煎开,然后文火再煎30分钟左右。二煎可取热汤。每个猪脬可煎3剂药),每日1剂,煮煎 2次,共取药液约300ml,分2~4次服用。6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并嘱家长,晚餐不给流汁饮食,睡前尽量不喝水,入睡后,注意小儿遗尿的时间,按时唤醒排尿。
    方解: 猪脬缩泉汤方中桑螵蛸、补骨脂、菟丝子温阳补肾,以固下元;黄芪、山药补益肺脾,强肾固精,配五味子以收纳肾气;覆盆子补肝肾,益智仁温脾肾,以缩小便;乌药味辛性温,温散肝肾冷气,方药中云:乌药治「因肾经虚冷而致小便次数多者。」麻黄引诸药入肺、膀胱经,增强补肺、健脾、固肾之功,麻黄在大队补肾益气药中,温而不表,使肺气宣发有序,布津液,下输膀胱。猪脬即猪之膀胱,性味甘平,功治遗尿,亦取其以脏器补脏器之效。临床体验以猪脬煮汤煎药效果明显优于不用者。诸药共奏,有暖肾健脾、补气缩尿之效。
    应用:若下元虚寒,加韭子、肉桂;肾虚腰膝无力,加熟地、山茱萸;纳呆食少,加白术、砂仁、谷麦芽。

中药治疗遗尿可以游泳吗

鱼腥草煲汤小孩可口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