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类风痰湿早期会手麻吗

时间: 阅读:1527

类风痰湿早期会手麻吗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3-07-27 20:28:08

目前有的是类风湿性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没有类风痰温这种概念。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之后在早期有可能会出现手麻等相关的不舒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发生之后局部有可能会出现炎症而造成清晨僵硬、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7 23:23:00

    生活中感觉到手麻的现象还挺常见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缘由。

    总的来说,手麻可能跟以下7种情况有关——

    医生

    1.姿势不对

    睡觉姿势不对,比如将手压在身体下面,时间长了引起血液不循环,导致手麻。

    2.枕头太高

    枕头垫太高会导致血液不循环,出现手脚发麻。

    3.腕管综合征

    表现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严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缩,影响手的精细动作,需手术治疗。

    医生

    4.更年期综合症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5.中风

    手指麻木不一定会发生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应警惕中风的发生。

    医生

    6.颈椎病

    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颈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之一。常伴有颈肩痛、头晕头痛或严重者双下肢痉挛,治疗不及时或会引发瘫痪。

    7.其他疾病

    心肾疾病可引起手指发胀,一般伴有脸肿或腿肿;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手脚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此时要注意监测血糖。

    两个动作教你预防手麻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如玩手机,看书等,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平时可多活动颈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硬。

    医生

    有空时,不妨多做以下两个动作,可以有效预防手麻现象的发生:

    动作一:五指张开垂直压桌面4-5秒。

    动作二:用力握拳4-5秒,然后将五指张开,可以的重复做几次。

    总而言之,如果经常感觉到手麻,千万不要大意,该去医院的还是得去医院,找出病因,及时治疗,必要时需要借助颈椎片、测血糖等辅助检查,以便针对性治疗。

  • 常州-薛**
    回复
    2023-07-27 23:23:00

    身体出现手麻、腿麻、脚麻、皮肤麻等这些肢体麻木的情况,要怎么办?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剂助气解麻汤,帮你解除身体麻木。

    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其实是因为气血亏虚所引起的,正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液可以濡 养生 命并且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而气则引导血液在体内运行,若人体一旦气血亏虚后,则在体内流通的气血则会亏损,也就无法濡养我们的筋脉,因此人体就很容易出现手脚麻木或刺痛的状态。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沈医生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补气血的方子,名叫助气解麻汤。该方总共有10味中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方的组成。

    首先方中加入了人参和黄芪,众所周知,这人参和黄芪可是补气的良药,人参大补元气,可补五脏之气,而黄芪则可补气固表。两味中药合用,可内外兼顾,通一身之气。

    然后加入了白术、麦冬和半夏,白术可健脾燥湿,并且还可辅助黄芪和人参二者补气的能力;半夏燥湿化痰,麦冬则生津滋阴,二者合用可以帮助白术把体内痰湿给除掉,痰湿除去,这气血自然也就顺畅了。

    其次方中再加入了当归和乌药,当归补血养血,这乌药的散寒止痛能力,可以把体内邪滞之气打散,而且还可助气血运行。气机理顺后,就可以用当归来补血从而滋养筋脉。

    最后方中加入了附子、柴胡和荆芥,附子是大辛大热之品,可大补脾肾之阳。柴胡则是一味疏肝的良药,它可以使肝气条达。而荆芥温而不烈的性格,可以走头面目之风,从而除头面麻木。

    总之以上这10味中药出自陈士铎的助气解麻汤,可通可补,把气血补足,可以改善因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所引起的手足麻木的现象,大家学会了吗?如果你有以上情况,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辨证。

  • 姜齐
    回复
    2023-07-27 23:23:00

    很可能是颈椎病或颈椎增生。建议你去拍张颈椎片即可确诊。中医对颈椎骨质增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脉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致。
    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舒经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防风12g,当归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片姜黄12g,生姜6g,苏木10g。
    本方益气和营,祛风利湿,为风邪偏胜,麻木较重者而设。若疼痛剧烈、寒邪较盛者,加制川乌、附子、细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者,可加海桐皮、?莶草、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2)痰湿阻滞
    中年以后肾气渐虚,气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且体虚易招风邪侵入,风痰相搏,阻滞颈部经络而发病。
    症见:头项强痛,肩臂酸胀不适,肢体沉重,伴有头重脑胀,胸脘满闷,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黄芩10g,陈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龙12g,胆南星10g。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通络。若兼见瘀阻经络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龙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力;若兼见有风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灵仙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见眩晕者,加天麻、白术;兼见胸痹者,加丹参、瓜蒌、郁金。
    (3)气滞血瘀
    由于外伤和劳损,使椎体缘组织间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滞经络发为本病。
    症见: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惊惕不安,胸闷胸痛,烦躁,面色不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和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味。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没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乌、细辛;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若气虚者加黄芪;若兼见痰湿者,加白芥子、胆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蒌、半夏。
    (4)气血虚弱
    年老体弱,气血衰少,气虚则腠理不密,风湿寒邪乘虚侵袭,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血虚筋骨失去濡养皆可致病。
    症见:头项酸痛不适,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女性患者每于月经后症状加重,或经期紊乱,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鸡血藤1 5g,生姜6g,大枣4枚。
    本方益气温经,和营通痹。若兼风湿者,酌加灵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苍耳子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肾虚者,酌加淫羊藿、菟丝子、狗脊等,以补肾阳、通督脉。
    (5)肝肾亏虚
    肾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体弱,肝肾精血日渐亏少,筋骨失去滋荣而致。
    症见:肩颈不舒,头脑胀痛,眩晕耳鸣,不可转侧,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软,舌体瘦、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法:益精补肾,滋阴熄风。
    方药:左归丸加味。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生白芍12g,生石决明15g,当归9g,炙甘草9g,黄精24g。
    本方能滋补肝肾真阴而熄风。若兼有风湿者,加灵仙、?莶草、鹿衔草祛风湿止痹痛。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1)抗骨质增生丸
    药物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2份,鹿衔草2份,骨碎补2份,淫羊藿2份,鸡血藤2份,莱菔子 1份。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主治:退行性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3次。
    (2)骨刺丸
    药物组成:熟地、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60g,三七、乳香、没药、川芎各30g。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药物组成:天麻、木香、人参、赤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川芎、当归、麻黄、乌蛇、白附子、龙脑、鹿角胶、菊花、生地、细辛、牛黄、麝香。
    功效:益气祛风,宣痹止痛。
    主治:虚损伤风,手足无力,肢体干燥,风痹不仁。
    用法用量: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酒下。
    (4)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功效: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每日3次。
    (5)虎潜丸
    药物组成:龟板、熟地、黄柏、知母、虎骨、锁阳、干姜、陈皮。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为丸,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
    (6)舒筋活络丸
    药物组成:当归、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川乌、骨碎补、防风、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乳香、没药、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湿寒痹,筋骨疼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27 22:22:50

    痰物质是指人体的功能障碍,这很容易导致QI和血液供应到运输障碍,水和湿度以及湿度的增益。大多数痰都是由于饮食不当,寒冷和湿侵袭,缺乏运动等。硬形状:身体形状肥胖,腹部肥料和柔软,肢体水肿,又是性格中等,面部皮肤油是较为淡黄色的,眼泡略微,很容易困,血色,白色chupo和更少的光泽。舌头:舌头是脂肪,苔藓滑,舌头油腻或甜,舌头往往是牙齿印刷。手脚:嘴巴流血,嘴唇很轻,很小,不想喝水,容易汗水,出汗,皮肤太冷,头部严重,关节疼痛很重,皮肤麻木,易出现耳鸣,超过60岁的人。感觉和睡眠:人体累了,手是冷,胸闷,痰,易睡眠,酸痛,皮肤,胃肠道不适。脉冲:脉冲和滑。嗨好:懒惰,嗜睡,体重,美妙的甜味,夏天好,冬天很难。.尺寸:有很多凳子,不要塑造,特别是在早上,它是速度快,三到四次,尿液量更加颜色。

    痰物质的人应该吃更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捕获肺部,脾脏,益处肾脏和湿,食物,通常吃,冬瓜,莲花叶,山楂,红豆,白色萝卜,海藻,海鲷,洋葱,大麦,燕麦片,白菜,苋菜,海带等应该吃不少脂肪和甜美,黏稠,油腻的东西,酒精不应该喝更多,并且不能吃太多。避免吃糖,石榴,枣,葡萄柚和禁忌,以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食速度,限制了盐的摄入量。如果您想饮食,您有盐酸盐,促进脂肪分解,薏ix仁和山楂是最好的材料。

    可以说所有适用于简单肥胖的运动健身方法都适合痰多的人。有痰的人应增强身体材料新陈代谢的过程,妥善促进能源消耗,应尽量选择低强度,长,不间断,常规运动,有氧运动非常适合痰多。所有中小型强度,长时间的全身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如划船,游泳,爬山,跑步,自行车等。无论运动项目如何,有必要逐步进入,最后达到运动时间持续超过60分钟。在短时间内,宣传册式运动将增强胃口,并且不适合痰的人。药物调理痰的出生与肺脾和肾脏最密切相关,所以它是对肺和脾肾和肾脏的关注。痰物质如何调节身体?如果肺部损失是初步的,损失布,液体被聚集,当轩肺时,第二陈堂;如果脾脏不健康,潮湿进入痰,当脾脏是痰,选择六个住宅汤,或香砂六凝胶汤;如果肾脏无法使水,水是痰,当文阳是痰,方形会选择金子肾脏。

    痰多的人尤其远离潮湿的环境,通常需要更多的阳光,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潮湿的人,你可以洗澡,最好是泡泡浴,浸泡,整个身体是红色的,毛孔打开,渗透痰的耗散是良好的。潮湿的人,当锻炼尤为些时,不要马上吹空调,打击粉丝,不要立即齐平。因为这是最有可能在体内制作外壳的,伤害了身体。运动后,你必须等待汗水然后洗个澡。刷子试图在夏天使用空调来提高耐热性。空调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凉爽的微风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享受秋风,非常舒适,但舒适。在水分和热量的情况下,使用空调可以确实可以减少夏季的一些常见疾病流产,但过度使用空调会降低人的耐热性,抑制汗水是自然的,健康散热湿法方法,出汗是夏天必须在夏天的能源消耗。

中医怎么治疗滑囊炎

痰湿体质晚上可以运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