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气血不足会耳聋吗

时间: 阅读:4602

气血不足会耳聋吗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3-07-27 15:36:15

长期的气血不足,有可能会引发耳鸣耳聋的不良表现,但也不一定一定会出现耳聋,气血是人的根本,气血不足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身体无力,脸色苍白等不良表现,可以通过补益气血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也要多注意休息,饮食上,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优质蛋白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7 18:18:03

    肾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肾脏的精气阴阳不足,患者发生肾虚之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腰酸背痛、盗汗、头晕、耳鸣,如果患者不加以治疗会降低免疫功能,患者要想彻底改善肾虚的症状,首先要了解发病原因,那么老年人发生肾虚的因素有哪些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暴饮暴食。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聚餐的机会非常多,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新陈代谢比较慢,如果经常暴饮暴食,就会导致废物大量堆积肾脏,从而就会增加肾脏负担,诱发肾虚。

    第二、酒后喝浓茶。在生活中有很多患者认为酒后喝浓茶可以起到解酒的功效,其实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如果在酒后喝浓茶的话,这样会影响到肾脏功能,使肾脏受到酒精的刺激,从而就会引起肾虚。

    第三、滥用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就会存在慢性疾病,比如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患者长期大量使用药物,这样就会增加肾脏毒性,容易发生肾虚等并发症。

    第四、经常喝饮料。偶尔喝一次饮料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是患者经常喝饮料会损害肾脏的健康。

    第五、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经常吃重口味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的毒素增加,这样不仅会增加肾虚的发生几率,而且还会发其他的肾脏疾病,比如肾积水和肾结石。

    俗话说肾脏是先天之本,如果肾脏发生了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肾脏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患者发生肾虚之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另外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大葱、鸡蛋之类的,鸡蛋里面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可以提高肾功能。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7 18:18:03

    1 什么气什么又是血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种。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分,属阳。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到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壮实、皮肤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若血虚时,则可见机体脏腑功能低下,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毛发枯焦、肌肤干燥、肢体或者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等方面;血亦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若血虚、血热或者血运失常,则表现为精神衰退、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甚至神智恍惚、惊悸不安、谵语、昏迷等现象。属阴。

    如何知道自己的气血足不足,看以下8个部位就知道,因为气血不足在身体特定的部位会有具体的表现,以下为气血不足在人体8个相关器官的具体表现.

    2 眼睛

    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肾虚;上眼皮下垂则说明脾虚;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目眶黑为脾肾虚损。

    3 耳朵

    与肾最相关。耳朵厚长大的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较大,柔软,肉多骨少,耳垂饱满,表明这个人先天的营养状况很好;耳朵偏小,僵硬,肉少骨多,耳垂薄,代表这人的体质属于先天不足;耳朵苍白或者萎黄是脾肾两虚的表现。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4 头发

    头发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肝血充分,头发就能有充足的供血;肾中精气是人体的根本,头发的生长、健康状态的维持都与肾密切相关。头发变白多是肝血肾气衰落的表现;但有些青少年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且伴有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多是因为肝郁血热;如果伴有睡眠不足、腰膝无力、耳鸣,则是肾气不足的信号。

    如果出现大量脱落,而且头发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头发油腻,则说明脾肺不和,脾的气太过,肺的气又虚,就会出现头油过多的现象。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易干枯。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27 18:18:0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中医称为暴聋、猝聋,是指发病急暴,突然听力减退或丧失,或伴有耳鸣、眩晕、耳内闷胀堵塞感的一种急性听觉障碍性耳病。本病多发于成年人,男女均可发病,尤以中年人为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 49岁。目前突聋发病有逐渐年轻化趋势,20 40岁发病日益增多。

    一、发病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理不明。西医学认为,突聋发病多与病毒感染、迷路发炎、内耳血管病变(出血、痉挛、栓塞)、过敏、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发病诱因多与感冒,精神紧张、压力,情绪波动(如忧虑、抑郁、暴怒等),饮酒,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思虑劳神等有关。

    中医认为突聋发病多由邪中耳脉、心肝郁热、气血瘀滞,致使耳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心脾两虚,血气不足、肾精亏损,耳脉失养,听神失用所致。

    二、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属于急症,听力损失严重,应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大量资料表明,治疗越早听力恢复机率越高,72小时内治疗最为关键。

    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基本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祛风通络

    适用於风邪外袭,侵犯耳窍,风中耳脉所致者。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多有外感病史。突发耳聋,或有耳鸣,耳内闷胀,耳部麻木感,头昏头痛,或有鼻塞,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浮弦等。 治疗宜祛风通络,导滞聪耳。可用柴胡聪耳东加减。 常用药物如柴胡、连翘、水蛭、地龙、当归、人参、麝香、炙甘草、蔓荆子、葛根等。

    2. 疏肝清心

    适用於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忧郁恚怒,伤及心肝,肝郁气滞,或心火暴涨,壅滞耳脉而病者。 主要表现为:发病多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耳聋暴发,耳鸣如潮,多有眩晕,胸胁闷胀,嗳气,喜叹息,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或心烦失眠,小便黄赤,舌淡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等。 治疗宜疏肝清心,理气通窍。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如丹皮、栀子、莲子心、柴胡、茯苓、白术、当归、川芎、合欢皮、郁金、石菖蒲等。

    3. 活血化瘀

    适用於邪滞脉络,气血瘀阻,耳脉不畅所致者。主要表现为:突发耳聋、耳鸣,耳内闷胀或刺痛,耳部麻木感,头痛头晕,胸胁闷痛或刺痛,妇女月经暗红,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青筋怒张,脉细涩等。 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香附、牛膝、丝瓜络、

    丹参、蔓荆子等。

    4. 补益心脾

    适用於思虑、用脑过度,睡眠不足,耗伤心血,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气血不足,耳窍失养者。 主要表现为:耳聋暴发,耳鸣细尖,倦怠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治疗宜补益心脾,升清聪耳。方药可用归脾汤、七福饮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茯神、远志、龙眼肉、枣仁、葛根、木香、炙甘草、大枣等。

    5. 补肾益精

    适用於长期劳累过度,或老年体衰,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耳窍失养者。主要表现为:耳聋发病稍缓,数日后达到高峰,耳鸣如蝉,入夜尤甚,自觉头脑空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等。治疗宜益精补肾,健脑聪耳。可用耳聋左慈丸、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磁石、柴胡、菖蒲、生龙骨、制何首乌、鹿角胶、肉苁蓉等。

    精神、饮食调护与预後

    突发性耳聋发病後,要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适当休息,减少噪音刺激,戒烟酒。眩晕者,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对於发病急暴,病程较短的实证患者,可用葛根30克、天麻15克,茯神20克,三七6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加猪瘦肉2两,煲汤,隔天一次。或用西红花1克,每天泡水代茶饮用。对於烦躁失眠者,可用栀子6克,合欢皮15克,百合15克,煎水代茶,每天睡前一小时饮用一次。对於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可用龙眼肉15克,核桃肉30克,制何首乌30克,骨碎补15克,猪骨(连骨髓)300克,煲汤,每周2~3次。

    突聋能否恢复与年龄、治疗时间早晚、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有眩晕和全身疾病有关。一般而言,年龄愈大听力恢复愈差;治疗愈早,恢复率愈高,72小时属於黄金治疗时间,超过一周後治疗者效果明显降低;高频听力损伤者预後较差,低频者较好;伴有眩晕发病者预後较差;全身疾病如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或病前有感冒、烟酒嗜好者预後较差。有资料表明,中、西医配合治疗较中、西医单一治疗听力恢复率为高,故建议应尽早采取中西医配合治疗,以提高听力恢复机率。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7 17:17:53

    李东垣说过这样一句话: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确实,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为之病也。脾胃气虚,清阳之气生化乏源,升举无力,就会导致耳窍闭塞而出现耳鸣、耳聋。

    来看一则医案。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耳鸣、耳聋、耳闷耳胀多年,加重有半年之久。自述已经辨音不清,需要别人多次重复。除此之外,还有头晕、头胀、鼻塞、失眠、食欲不佳等症。

    经检查发现,鼓膜完整,双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舌脉如何呢?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细弱。

    其实这位老奶乃就是典型的脾肾不足。因在广东工作、居住几十年,素来爱喝凉茶以及自己煮的清热祛湿的草药。但是不经辨证的清热祛湿,恰恰伤到了她的脾胃。

    胃不和则食不思,脾不和则食不化。 所以说气血、津液、百骸、脏腑各失荣养,百病就生了。

    这位老奶奶属于后天之本脾气虚弱,中土空虚,无力运化,伤及肾精,所以就出现了耳鸣、耳聋的情况。

    人参、白术、桂枝、女贞子、白芍、麦冬、益智仁、茯苓、甘草、生姜、五味子、珍珠母

    此方以健脾益气为根本,主要以参苓白术散,合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兼用五味子、益智仁、女贞子滋养肾阴。

    复诊之时,耳鸣有所好转,只是偶有波动,失眠的情况也消失了。于是继续调理。

    脾胃运化正常,水谷之气得以濡养五脏,五脏之气运化正常,阴平阳秘,所以收效比较快。

苦杏仁去痰湿吗

头发长得快肾阴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