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四肢冰冷,而手掌心和脚心热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10589

四肢冰冷,而手掌心和脚心热是什么原因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27 01:59:38

根据身体出现四肢冰凉,食物胀气和交叉性发热的临床表现,情况应该是体内阴虚气滞血,虚循环不良的一种代谢反应表现,在临床检查确诊以后,通过滋阴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7 05:05:09

     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手脚心发热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吧,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手脚心发热是怎么回事呢,手脚心发热体寒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基本概述:
    手、足、心热:中医证候之名。手掌心有发热感。由阴虚引起的火热抑郁症。脾胃内伤就会通过手足心热来表现出来,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将内伤与外感作出区别。其在“辨手心手背”中指出,外感之病,寒热齐作,伴见手背热,手心不热,为邪在表的一个见证。内伤之病,寒热间作,每见手心热,手背不热,为热伤元气的一个见证。由此可见,脾胃内伤可以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
    中医对手足心热的治疗中,多从阴阳失和、肝郁发热、湿热熏蒸、脾气虚弱、食积阻滞等方面论治。对因脾胃内伤所致的手足心热,遵东垣法论治,在临床实践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机病理:
    心包脉所生病诸症《不居集·手掌中热》:“掌中劳宫穴也,手厥阴心包所生,是经少气而多血,是动则病掌中热。”
    阴阳失和真阴不足:足心如烙,阴虚,涌泉也筋疲力尽。足少阴脉从斜脚指心、趋势骨,沿内踝涌泉。气少血,消费人,真阴不足,或在脚跟疼痛。
    脾胃内伤手足心热:脾胃内伤的病机为脾胃之气受伤,中气不足,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清气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输脾归肺,上行阳道,心肺之气无所禀受,荣卫之气亦就不足,皮肤腠理无阳气以滋养,不能卫护其外,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另一种是“阴火”上冲,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以致下焦之气不化,郁而生热,成为“阴火”炽盛,必然逆而上冲。
    下焦阴火上冲,中焦脾胃又首当其冲,形成阴火乘其脾胃之变,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见《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
    也就是说,其内部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轻骑沉降,另一方面阴火冲,阴阳清浊升降异常情况形成。和四肢,手和脚的脾和胃,脾和胃的充分,温暖的四肢,脾胃虚弱,四肢冷。
    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时,由于阴火上冲,本为阳气充实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是病在于里,热伤元气的见证。当然患者除手足心热外,还有恶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脉虚弱等中气不足之症。

    辨证论治:
    脾胃内伤:手足心热的病机为热伤元气,其治疗即遵东垣“甘温除热”法,以升阳散火汤(见《内外伤辨惑论》)为主方散郁火。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此方用人参、炙甘草之甘温益气;并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气,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以卫外而为固,这是治其本者。同时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诸风药,东垣认为:“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认为,“升阳与益气两者配合,发越脾土之郁遏,亦发越郁于肌表之燥热,使郁者伸而阴火散……”,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点用药。佐以生甘草,泻火而缓急迫;更加白芍药,合人参能补脾肺,合甘药能化阴敛阴,参于升阳散火药中,寓收于散,有制约调节意义。全方合用能使营卫调和,阳道充实,浮热亦自解。
    五心烦热: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7 05:05:09

    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6、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7 05:05:09

    ●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冰冷的手脚:
    1.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2.洗完澡或是泡完热水澡,擦干后立刻穿上袜子保温。
    3.女性如果经常出现冬天脚怕冷,可以用一个水桶里面装入热水+米酒+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泡脚。冬天,在看电视或下班休息后使用,可以改善女性的怕冷症。
    4.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加了姜片的食物如鸡汤、鱼汤,其他如含有葱、蒜等辛香料的食物也有同样的效果。
    ●哪些维他命有助于帮助末梢的血液循环,以抗拒寒冷?
    1.维他命E,有助于扩张末梢血管,刺激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但维他命E的效果较缓慢,对于习惯性手脚冰冷的人来说,可能要服用三个月以上而且服用量可能需要210~250IU/天才够。
    2.烟碱酸,这个在维生素B群里面比较不易被破坏的维生素,并且维他命B1、B2、B6也有助于烟碱酸的合成,存在许多食物中如肝脏、蛋、牛奶、起司、花生、绿豆、咖啡中,它的温热效果比较快,例如我们在喝下一杯热咖啡之后,突然全身都温热起来,就是这样的道理。

  • 姜齐
    回复
    2023-07-27 03:03:59

    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

    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女性手脚热小腹凉常常是因为宫寒和肾阴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可以彻底的解决宫寒和肾阴虚的问题。那么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呢?

      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1

    1、有一些女性只有小腹凉的情况,这一般是宫寒的症状。宫寒对女性来说很常见,影响也很大,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不孕。所以常常感觉到小腹凉的女性要注意是否出现了宫寒,可以观察是否还有其他一些宫寒的症状。治疗宫寒可以对腹部进行艾灸、拔火罐,祛寒效果都很好,服用中药调理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2、全身都不热只有手脚热常常是肾阴虚的表现,女性出现肾阴虚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对于肾阴虚的女性需要服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六味地黄丸有补肾强身的功效,而且是一种中成药,副作用小,平时没有什么疾病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保健药品服用。

    3、小腹凉和手脚热同时出现的时候可能是宫寒和肾阴虚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女性经常是同时出现很多不适的症状,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及一些调节宫寒的中药,也可以做艾灸、拔罐,艾灸和拔罐不仅可以治疗宫寒,还可以调理肾阴虚等亚健康的症状。

    如果自觉手脚热但是身体凉,通常有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如果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此时是因为体内的肝火过旺、肾气过虚导致手心、脚心热但是身体发凉的表现,通常肺火和心火过旺也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第二、如果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手脚热但是身体凉也有如下几个因素:

    1、感染性的因素,手部和脚部感染细菌、病毒、真菌时,尤其手感染甲沟炎或者真菌时,会出现周围组织的毛细血管炎,或者周围的蜂窝组织炎、甲沟炎时也会出现手脚热但是身体凉的临床症状。

    2、非感染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的时候也会出现手脚热但是身体冰凉的症状。

    3、严重的感染例如脓毒血症休克时,会出现手心、脚心热,但是身体和四肢、躯干发凉的情况。

      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2

    那么手脚热、身体凉该怎么调理呢?

    寒冬手足调理法

    暖脚:

    “一棵树需要覆盖物,而一个饲养员需要脚。”

    冬天要穿暖和更好的鞋袜,有脚汗的人甚至垫在防汗鞋垫上,以保证温润,使脚部的微循环正常运行。

    经常用热水泡脚,可以祛寒、保暖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重要的是要注意水不能太热,泡足温度宜在40℃左右,水深在踝骨以上,浸泡时间为20分钟。其睡前时间有较好的气泡,利于睡眠。

    搓脚:

    晚上睡觉前,脚泡完后,他们的手掌擦热,然后用手擦脚,擦到热的程度。

    揉搓过程中应注意手掌的老公穴(双手握紧时中指指尖捏到位置)至心足的(心足,是脚少阴肾,位置在脚趾处时抑郁),以便活络通络强壮身体。

    饮食:

    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羊肉,也有补血的食物,如射箭、红枣、枸杞、龙眼等,因为手和脚的冷血通常是由缺血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暖胃的冷姜糖浆,晚上不要喝。在晚上,身体的两个阴气很强,阳气是会聚的。

    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充剂,会影响睡眠和身体的合成代谢,不利于疲劳后的自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生姜作为温热的补品食品,早晨食用,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冬天手脚冷的大个子多是体质冷,肾阳气不足,应多填肾阳,但有些人的体质上焦热下焦冷的方法适合通过食物治疗,最好是坚持泡足的效果最好。

    所谓“凉水脸,温水牙,热水脚”,保持良好的卫生法简单,只要坚持一定能有不错的效果

      手心脚心热肚子凉怎么调3

    那么体寒手心发热的朋友究竟该怎样调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泡热水澡,泡热水澡不仅能够疏通气血,还能够将体内的寒气排出体外,对于体寒的调理很有帮助。

    2,多喝姜糖水,红糖具有补气补血的功效,而生姜能够驱寒排湿气,因此体寒手心发热的朋友,平时可以经常喝一些姜糖水,达到驱寒补血的目的。

    3,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论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都需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夏季不能贪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否则会加重体寒的症状。

    4,不要吃寒凉食物,比如说螃蟹,苦瓜,西瓜,香蕉,冰激凌,冷饮等等,都属于寒性大的食物,千万不能吃,否则也会加重体寒的症状。

    5,多做运动,运动的时候全身的筋骨都可以得到锻炼,身体血液循环的速度也会加快,大量流汗还有助于驱寒排毒。

    6,多吃羊肉,羊肉属于温性食物,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寒气和毒素,因此体寒手心发热的朋友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羊肉或者是喝羊肉汤。

    7,刮痧,刮痧不仅活血化瘀,而且还可以调整人体内脏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排出毒素寒气和行气活血的功效。

    8,拔罐,拔罐也是驱寒效果很好的一个方法,体寒手心发热的朋友可以拔罐缓解症状,另外也可以解除疲劳,增强体质。

    9,多喝热水,这里说的多喝热水是一年四季都要多喝热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更要多喝,喝热水要注意身体发汗,可以帮助体内寒气更快的排出。

    通过以上的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原来排除体内的寒气是这么的简单,只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多留意一些,就可以改善体寒和手心发热的现象。另外也应该多注意居住都环境整洁干燥,房间要保持通风避免潮湿,床单被褥经常清洗晾晒,保持健康都饮食习惯和好的生活规律,这样不仅可以祛湿驱寒,还能预防其他多种身体疾病的出现。

身虚出虚汗怎么办怎样用食补

身体出虚汗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