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请问湿热下注怎么治疗?平时需注意什么?

时间: 阅读:5543

请问湿热下注怎么治疗?平时需注意什么?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26 15:37:34

出现湿热下注的话,这个可以使用一段时间的祛湿的食物,比如说莴苣,莴笋,扁豆,冬瓜平时的话,使用热水洗脸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情况,平时不要吃油炸食物,避免熬夜,避免受凉,更不能吃生冷寒凉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6 18:18:28

    性别:男年龄:29病情描述:早年有频繁手淫习惯导致身体亏虚,后去找中医看为肾气虚让我吃五子衍宗丸。因为我还有遗精症状,所以同服五子衍宗丸和金锁固精丸。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还有一点湿热下注,近几天感觉湿热增加尿黄腰酸,小腹不舒服。我就停了金锁固精丸,以免闭门流寇。改服三金片清热利湿。我想问五子衍宗丸和三金片可以同服即补肾气又清湿热吗?会不会闭门流寇?我在网上看见有医案写治疗精气亏虚,湿热下注可以同时补肾填精,清热利湿。药方如下何首乌15克、菟丝子15克、怀牛膝15克、茯苓15克、补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0克、龟板胶10克、鹿胶10克、党参15克、苍白术各10克、黄柏10克、知母15克、薏苡仁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草15克、潼白蒺藜各15克、焦三仙15克。谢谢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6 18:18:28

    中医治疗-湿热下注证由于中医治疗取材方便,治疗彻底,目前仍有很多尖锐湿疣患者接受中医治疗。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疣体的大小,结合全身症状,常划分为3型论治。它们是湿热下注证、外染毒邪证和气血瘀滞证。湿热下注证常发生于素体肥胖,阴部潮湿的患者;外染毒邪证常发生于不洁性交的患者;而气血瘀滞证主要见于湿疣日久,疣体灰暗的患者。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证或有肛周皮损潮湿红润,或有包皮过长,或有白带过多或其他皮肤病。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饮水,大便粘滞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这是由于肝胆湿热下注,循经流注阴部所致。治疗宜清利湿热,解毒消疣,方药如下苍术10g黄柏10g生苡仁30g土茯苓30g丹皮10g通草10g泽泻10g马齿苋30g方中苍术、黄柏清下焦湿热;生苡仁健脾除湿,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配土茯苓、丹皮、通草、泽泻、马齿苋解毒除湿,活血化瘀。如湿热重者,可加入龙胆草10g;大便不通者,可加入芦荟10g。外染毒邪证常见疣体增大迅速,或合并梅毒、淋病,有明确的不洁性交史。自觉症状常较轻或无,舌脉亦可正常。这是由于外染毒邪,毒气蕴滞,故疣体增大迅速。治疗宜清热解毒,常用方药为去疣三号方加减马齿苋60g败酱草15g紫草15g大青叶15g木贼草15g方中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合败酱草、紫草、大青叶、木贼草加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效。如皮损灰暗,或病程较长,酌加蜂房、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血瘀滞证见于皮损暗红或暗褐色,增长缓慢,经久不消,或有疼痛的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脉细涩。这是由于毒邪结聚日久,阻滞气机,致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理气活血、化瘀散结,常用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丹参10g蜂房10g柴胡10g夏枯草30g方中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蜂房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气,引药直达病所;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如患者为气虚者,可加入生黄芪30g,补气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疣体坚硬者,可加入生龙牡各30g以软坚散结。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6 18:18:28

    下焦湿热常有以下证型
    湿热下注型
    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积于下,损伤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臭秽;湿热熏蒸,则胸闷心烦,口苦咽干;湿热内阻,则纳食较差;湿热蕴结,瘀阻胞脉,则小腹或少腹作痛;湿热伤津,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举例: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若肝经湿热下注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粘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伴阴部痒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泻肝清热除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苦参、黄连。
    若湿浊偏甚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萆藓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苍术、藿香。
    革藓、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方中萆藓、薏苡仁、赤茯苓、泽泻、滑石、通草清热利湿以化浊;黄柏、丹皮清热凉血;苍术、藿香疏风化浊以止痒。
    湿毒蕴结型

    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或房室不禁,或手术损伤,以致感染湿毒,损伤仔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二脉,秽浊下流,故带下量多;热毒蕴蒸,损伤脉络,则色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甚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秽臭难闻;湿毒蕴结,瘀阻胞脉,故小腹疼痛,腰骶酸痛;湿浊毒热上蒸,故口苦咽干;湿热伤津,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毒蕴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土茯苓、薏苡仁。
    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
    方中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天葵子、土茯苓、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水除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除湿之功。
    若腰骶酸痛,带下恶臭难闻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鱼腥草、樗根皮清热解毒除秽;若小便淋痛,兼有白浊者,酌加土牛膝、虎杖、甘草梢。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6 17:17:18

    湿热,气虚体质都应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去调理。分别是:

    湿热体质饮食调理:
    宜食用清利湿热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发的薏仁 茯苓配方粉、红小豆、蚕豆、绿豆、兔肉、鸭肉、鲫鱼、绿豆芽、莲藕、空心菜等。
    忌辛辣燥烈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
    戒烟酒。不宜暴饮暴食、酗酒。所有食物里边,湿热之性最大的就是酒。

    湿热体质生活调理:
    保证睡眠,静养心神。不熬夜、保证睡眠的时间。良好的睡眠有祛湿清热的作用。湿热体质夹杂会有时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因此应该注意静养心神。静能生水清热,静有助于肝胆舒畅。
    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

    气虚体质饮食调理:
    1、气虚体质者适宜常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大枣、苹果、红薯、淮山药、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发的山药 桂圆配方粉、芡实、土豆、山药、莲藕、香菇、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麦芽糖、蜂蜜、糯米、小米、黄豆等。
    2、气虚体质者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寒凉最伤脾胃。
    细嚼慢咽、七分饱;喝水要小口,温饮,否则容易出现脾胃发胀。
    3、不能在短期内进补,否则容易造成消化吸收困难,引起脾胃积滞。

    气虚体质生活调理:
    1、起居有常。谨避风寒,不要过劳。不熬夜。
    2、精神养生。遇事不要考虑过多,学会感受直觉,多移情于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朋友交流。——汉高机械

请问身体虚弱,怕冷怎么办?

请问身体怕冷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