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女性腿冷是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9350

女性腿冷是怎么回事?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3-07-20 21:50:30

女性腿冷,有可能与血液循环不畅,或者是肾阳不足有关系,另外也有可能与气血亏虚有关,为了更好的判断病情,建议去正规医院血管外科以及中医科就诊,必要时完善双下肢血管彩超、血糖的检查。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2023-07-21 00:00:01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21 00:00:01

    问题一:女生膝盖冷是什么原因血脉不和,体内湿气重

    问题二:膝盖冷脚冷,怎么回事???改善手脚冰冷的妙方
    天气一冷,就有许多人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的受不了。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西医未必能有效改善,但如果使用中医长期调理,倒是可以将这类体质改善,一般人并不致于特别怕冷,临床上,以年老者、妇女、易感冒的幼儿和过敏体质的人,身体比较寒,需要用药补食疗来改善体质。另外也可以利用“阴极生阳”的原理,把冰冷的四肢泡在冷水中泡到不觉得水冷时,再起身擦干,放进被窝或衣服口袋,几分钟内就会回暖,效果相当快。
    这些阳虚型的患者常需要使用补养药,要补气养血的需要鹿茸、肉桂、高丽参、紫河车、附子、人参、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熟地、当归、阿胶、枸杞、龟胶等,都是常使用的药材,在煎煮时,可以和鸡、鸭、羊肉,鳗鱼、土虱一起炖煮滋补与美味兼收。
    使用药酒炮制的方法,也对某些症状可行,像一些四肢麻木、骨头经常容易酸痛的病患,吴胜贤建议,不妨拿高粱酒、米酒、或是米酒头,将中药切成细片或是磨成粗粉放入,以八比二的比例,浸泡其中,大约2个月左右便可饮用。这类药酒,可以用每天小饮2次的方式饮用。
    此外,如果本身脾胃较弱,则可将各种处方先煎煮后,再去掉渣汁,让它变成膏状后,再加上冰糖,每天晚上以温开水化开后,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样,服一汤匙。这种方式,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差的人最适合。
    克服手脚冰冷13攻略
    克服手脚冰冷13攻略
    ? 手脚常冰冷...你的心血管太弱啦
    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氧经过燃烧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手脚冰冷的主因】
    *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体内血液量不够,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发烧、感冒等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手脚冰冷。
    *交感神经功能出了问题,使肌肉遇冷无法紧缩,产生热能以耐寒。
    【哪些人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
    *体型太瘦小的女生
    体型较瘦、虚寒体质的女生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因为这类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容易使体温调节的机制紊乱,而手脚冰冷正是自律神经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所引起。而且脚趾、膝盖、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因为脂肪、血管皆相对较少,热度容易散失。
    *血糖太低或低血压时
    食物是身体很重要的热量来源,如果你减肥过度、饿过了头,让血糖太低时,都会有手脚冰冷的现象。而低血压时,血液循环也会不佳,疲劳、身体衰弱时,血压容易降低,就会手脚冰冷
    *压力过大时
    因为工作紧绷的压力或时间逼迫的压力,都会让手脚发冷发抖,只要过了这个紧张时期,就会慢慢恢复温暖。
    *衣物不够保暖
    如果手脚冰冷,表示体温的平均调配有问题,如果已经多穿了好几件衣服,但手脚仍未恢复温暖,就该注意啦因为许多人体表的温觉神经接受体的「凉点」,因为太过迟钝而不能感受到冷。
    *天气冷或长时间待在冷气房
    都会让血流量减少、血行速度减缓让手脚冰冷。
    ? 拒绝手脚冰冷全方位
    要解除手脚冰冷,必须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温泉、 *** ...,你就可以四肢温暖、面色红润地
    .攻略1:勤运动.勤甩手
    建议你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选择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双手顺便甩......>>

    问题三:女生,22岁,老觉得膝盖凉,不舒服,是怎么回事女生膝盖凉,不舒服,一般的情况是寒症阳虚,常见的或有血流不畅的情况。
    平时注意不要劳累、着凉,适当活动。
    可以做一些艾条灸一灸或平时适当吃点枸杞、桂圆等,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问题四:膝盖感到凉嗖嗖的怎么回事?膝盖冰冷的原因有多种,且各人不同,常见的有:①末梢循环障碍;②与缺钙、铁等矿物质及一些维生素有关(经血多的女性多如此);③运动不足(天冷怕动);④保暖不够(“秋冻”过度,女孩子为了漂亮,时髦少穿衣、裤―――还会导致关节炎);⑤缺乏热性食物及蔬果(羊、狗肉、海产品等);⑥颈椎病等引发;⑦与寒性体质有关等。
    解决办法:
    1 多做膝盖、肘部 *** ,促进血液循环
    2 膝盖部位最好保暖,多用热水泡脚
    3 适当多吃些羊肉、鹌鹑、海带、紫菜、动物肝、胡萝卜、桂圆、芝麻、葵花籽及辛辣之物,体质虚弱的喝些鸡汤,月经量多的女 性多吃些富含铁、钙的食物
    4 睡眠充足、暖和
    5 仍要坚持适当运动
    6 保持心情愉快
    7 保持正确的生活规律,穿得暖些
    8 学会休闲,多做户外活动
    当然这些举措不仅可防治膝盖等关键关节部位冰冷病例,也可增进全面健康。
    下面这些方法可以改善冰冷的膝盖:
    1.睡前用热水局部泡脚,不但可以促进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弧作用。
    2.洗完澡或是泡完热水澡,擦干后立刻穿上护膝保温。
    3.女 性如果经常出现冬天膝盖怕冷,可以用一个水桶里面装入热水+米酒+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泡脚,最好那个浸泡至腿肚子处。冬天,在看电视或下班休息后使用,可以改善女 性的怕冷症。
    4.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加了姜片的食物如鸡汤、鱼汤,其他如含有葱、蒜等辛香料的食物也有同样的效果。

    问题五:总是觉得膝盖冷,怎么回事冬天膝盖以下冰冷是末梢循环不好,即中医所说的阳气不能下达,简便方法是:每天用热水泡完脚后, *** 足底涌泉穴(足心部)。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问题六:膝盖怕冷是怎么回事?你好:膝盖发凉是膝关节与受凉有关,大致的原因1.骑摩托车,骑电动车,身体不活动,车速快,关节容易受寒。2.吹风扇,空调受寒。3.睡觉的地方凉如地板,凉席等等。4.长期洗冷水澡骇者冷浴。5.锻炼后洗冷水等等。6.天气寒冷,坐着学习工作,膝关节不活动,气血循环慢容易受寒。建议自己可用的方法1.用手 *** ,用双手推搽发热,每天做几次。2.用热敷,活络油,红花油外用。3.刮痧每周一次,连续10-20次效果很好,一般都可以治愈。4.注意膝盖的保暖,经常带护膝,最好一年四季连续1-2年有望治愈。膝关节疼痛严重时建议到中医骨伤科诊治,常用方法有正骨疗法、 *** 、针灸、理疗,小针刀疗法等等,疼痛严重的封闭1-2次就可以明显好转,服药大部分短暂效果。希望可以帮你,祝早日康复!

  • 艾江
    回复
    2023-07-20 23:23:51

    问题一:小腿发凉是怎么回事小腿发凉,有疲劳感,多为下肢血液循环不好,年轻人要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年龄大者要除外闭塞性动脉硬化可能。最早症状是肢体怕冷、发凉,易疲劳,建议做血管方面的检查,除外下肢血管疾病可能。从中医上讲是阳虚的表现,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红枣、枸杞、黄芪等,可提升阳气补气血。睡前泡脚也有一定效果。药物激用维生素E,维生素B1,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畅通,加强神经抗寒能力。

    问题二:腿感觉凉是怎么回事腿凉感觉莫大意
    人的下肢距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加上为了行走方便,穿着也较少。因此,在冬春季节,尤其是停止活动的时候,下肢特别是脚部便会感到十分寒冷,不过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的人即使气候并不太冷,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仍感下肢寒冷、麻木,这种异常的下肢冷,很可能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那么,异常的下肢发冷主要与哪些疾病有关呢?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感到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若病情逐渐加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走几步路后就感觉下肢无力,要停下来歇一歇)、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加剧,尤以夜间为甚。
    闭塞性动脉硬化。早期症状为患肢发冷、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随后可见患肢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减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等。因本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老年人、高血压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如发现上述症状,应警惕该病的发生。
    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氏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体末端的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阵发性发白、紫绀、潮红和疼痛,通常是因寒冷 *** 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多发性大动脉炎。据报道,患者中有近20%是由于动脉炎症波及供应下肢血液循环的大动脉,导致下肢缺血缺氧,表现为下肢寒冷感,并且伴有下肢疲软、麻木、疼痛,同时有间歇性跛行。

    问题三:小腿发凉是怎么回事一到冬天,很多女生都会有手脚冰凉的现象,长时间手脚冰凉,不仅难受,而且还容易生冻疮及其他疾病.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手脚冰凉护理方案 每天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有氧运动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穿棉袜 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 进补热量食物 天气冷,为增加热量,改善手脚冰凉要有意进补.北方冬季寒冷,可补温热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才更加适合;而且要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 *** 蓄积. *** 手脚心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 桔皮治疗手脚冰凉 日本科学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0名患手脚冰凉症的女性饮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饮用纯水.两小时后让她们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1分钟,然后检测其血流和温度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喝纯水的一组,40分钟后手的温度仍未恢复,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组,只需30至35分钟手就恢复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温度,指尖的毛细血管血流明显改善. 冬天一些人总感觉手脚冰凉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而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不足,身体出现阳虚的表现.另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末梢循环不良”,而导致手脚总感觉冰凉.这样的情况一般多发生于女性,特别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较为常见,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出现手脚冰凉,在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身上则很少出现. 寒冷会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者肢体末梢儿血液循环障碍,这会导致手脚冰凉.经常长期的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的反应,严重的还可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

    问题四:为什么我的腿总是凉的?寒凝血瘀。寒凝则怕冷。血瘀则痛经。寒凝与血瘀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可以炙关元穴, *** 三阴交、血海穴、足三里、太溪穴。炙关元可补肾阳。按三阴交、血海可行血化瘀。按足三里以强后天,按太溪,太溪是肾经原穴,可强肾暖阳。这病到医院估计也检查不出来,可以找有经验的针灸大夫治疗,也可自己 *** 治疗。每天早晚两次,七天一周程,四、五个疗程后应该大有效果的。

    问题五:腿怕凉是怎么回事?这段时间感觉怕凉,一般与体质性因素有关,女性多见,可能与年龄增长,身体代谢降低,血液循环较慢,所以比常人感觉怕凉。
    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也可出现怕冷或怕热的功能紊乱症状。
    病理原因常见的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即甲减所致。其他原因如体质衰弱、铁与贫血、低血压等。
    防治方法:1、维生素E具有保护肌肉和改善末梢循环血管血流的作用。维生素E 50~100mg,日2 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畏寒症状,并有预防抽筋的作用。
    2、维生素B1,20mg 日3 次,能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
    3、中老年人可适当补钙,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是一种不错的补钙制剂,可推荐服用。
    4、饮食调养:怕冷的妇女可有意识地增加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蛋类、豆类、瘦肉、鱼类、菠菜等。以及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兔肉、虾米、虾皮等。

    问题六:腿部发凉怎么办周围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男性患者中,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病变患病率为10%,但只有20%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给予必要治疗至关重要。 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 到了冬天,许多老人总感觉腿又酸又疼、抽筋,有的还会肿胀。不少人以为是天冷了,腿着凉了,属正常现象。但专家提醒说,千万不能疏忽了,这其中有不少人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闭塞导致的缺血时间久了,会出现坏疽,甚至要截肢。 景主任说,人体在低温环境中,血管会自动收缩。这对患有动脉硬化,本身供血量不足的人来说,就很可能会导致发病或加重病情。一般说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等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 在发病机制上,有专家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免疫复合体都会损伤动脉内膜,继而造成脂蛋白侵润、血小板黏附和释放、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沉积等病变而导致动脉闭塞。这种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而且男性比女性要高发。 发病从腿脚发凉开始 “发病往往从感觉腿脚凉开始”,据专家介绍,根据病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分为四期:在轻微症状期,患者会感觉患肢麻木发冷,温度较低,肤色苍白,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脉搏减弱。 然后发展到间歇性跛行期,在这个时期患者在行走一段路程后,腿部出现酸痛感,停下休息后会缓解,但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又会加重,随着病变的发展,行走路程逐渐缩短,同时还会出现腿部皮肤干燥脱屑,脚趾甲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缺血加重,会进入静息痛期。在这个时期,即使在安静状态下患者的足趾、足部或小腿也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的静息痛,在夜间更为严重,不少病人因为疼痛常常抱足而坐,彻夜不眠,趾腹色泽变得暗红。到了病变后期,发展到溃疡和坏死期时,除了疼痛难忍,患者还会出现趾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甚至需要截肢。 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景主任建议,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首先要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糖、高血压、血脂、控制血液高凝状态等。饮食上注意合理调节,中年以后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也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一旦疾病进入静息痛或者足坏疽的阶段,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重建患肢的血供。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开展手术治疗,如血管重建术、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手术等,并可配合动脉介入治疗,同时还开展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院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研发出自有的静点、口服及外敷等中药方剂,同时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抗凝、溶栓、降纤、血管扩张、抗血小板药物等。多年来治疗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千余例,取得很好疗效,受到患者一致认可好评。但专家强调,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无论吃多好的药,都不及“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女性夏季手脚热什么情况

女性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该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