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灸治癫病
如何针灸治癫病
最佳回答
针灸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于癫痫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针灸常采用的穴位,有水沟穴,后溪穴,大椎穴等穴位,能够明显改善癫痫的症状。减少发作的次数。针灸能够通过针灸癫痫病患者来刺激穴位和疏通气血。达到治疗癫痫病的目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羊癫风的治疗方法 辩证分型: 1.风痫症状:神识昏迷,两国窜视或斜视,面色时青时白,四肢抽搐,手指抽动屈伸如数物状,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心神蒙蔽,肝风内动,故昏迷抽搐,两目上窜,手指抽动如数物状,牙关紧闭等。青主肝,肝主风,肝风上扰,故面色时青时白。苔白,脉弦紧为风痫之象。 羊癫风的治疗方法:风痫治则:熄风定痫。 主方:定痫九加减。 加减:烦躁不安,加黄连3克、竹叶6克;头痛,加龙胆草10克、菊花10克;抽搐频繁,加蜈蚣2条、僵蚕10克;颈项强直,加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熄风定痛,清热豁痰之剂。方中天麻、全蝎熄风止痉,石菖蒲、远志芳香开窍,竹沥、川贝母清热豁痰,胆南星、姜汁、半夏涤痰祛风,陈皮、茯苓健脾燥湿,茯神、朱砂、琥珀镇心安神,麦冬、丹参清热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天麻10克 石决明30克(先煎)朱茯神10克 石菖蒲10克 远志10克 胆南星10克 半夏10克 丹参10克 川贝6克 甘草6克
满意请采纳
-
姜齐
回复提到癫痫治疗,人们第一反应都是抗癫痫药物,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很不明显而且治疗周期非常长,需要大概3-5年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对药物治疗失去信心,于是他们找到见效比较快的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并非如想象中的完美,不提开颅手术的危险,手术治疗完后依然需要服用药物巩固治疗,否则很容易就复发,导致前功尽弃。这时患者们需要一种新的治疗癫痫的方法,专家为您推荐中医针灸疗法。 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古老医学,中医在人们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很多患者对中医能否治疗癫痫抱有怀疑态度,其实中医在很早以前就对癫痫方面有所涉猎。在古代癫痫被称为痫症,大多归于外感六淫,情感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发为癫痫。常见病因可以简单概括为“风”、“痰”、“惊”、“食”、“瘀”、“虚”等,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 众所周知,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专家介绍,人有病,浅则在经,深则入脏入脑。而中医治疗疾病额时候就是从根源抓起,西医治疗就是从外在抓起。两者相比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癫痫的针灸疗法还是很有根据的,所以患者不需担心起发展的不成熟。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癫痫病医院,这样才有完善的理论支持和经验丰富的而老中医。癫痫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一旦发现要积极的治疗。
-
西安-杜*
回复2、风痰闭窍:发则猝然昏仆,目睛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
3、瘀阻脑络:发则猝然昏仆,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多见癫痫后期,发作次数频繁,抽搐强度减弱,苏醒后精神萎靡,表情痴呆,智力减退。
1、血虚风动:或猝然仆倒,或面部烘热,或两目瞪视,或局限性抽搐,或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二便自遗;舌质淡,少苔,脉细弱。
2、心脾两虚:久发不愈,猝然昏仆,或仅头部下垂,四肢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
3、肝肾阴虚:发则猝然昏仆,或失神发作,或语謇,四肢逆冷,手足蠕动,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基本治疗[治则] 镇痉息风、醒脑开窍为主,间歇期根据不同证型,补益心肾,健脾化痰。
[处方] 水沟、长强、鸠尾、筋缩、丰隆、阳陵泉。
[加减] 痰火扰神加行间、合谷;风痰闭窍加本神、风池、太冲;瘀阻脑络加百会、太阳、膈俞;血虚风动加血海、三阴交;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病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眩晕加合谷、百会。
[操作] 水沟向鼻中隔深刺、强刺;长强可点刺出血;针刺鸠尾应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防伤及肝、脾等腹腔脏器;其他腧穴常规针刺。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若一日数发者可一日针数次,控制发作后逐渐减少至每周1~2次,连续治疗3~6个月。
其他疗法耳针
[取穴]心、肝、肾、脾、胃、神门、枕、脑干、皮质下。
[操作] 每次选用2~3穴,毫针用强刺激,间歇行针,留针20~30分钟,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也可用埋针埋丸法。
灸法
[取穴] 大椎、肾俞、足三里、丰隆、间使、腰奇。
[操作] 每次选用1~2穴,采用化脓灸法,隔30天灸治一次,4次为一疗程。
电针
[取穴] 神庭~内关,太阳~足三里;风池~仆参。
[操作] 3组穴位可交替使用。选用密波,通电20~30分钟,适用于间歇期。
埋线
[取穴] 大椎、腰奇、鸠尾、神门、足三里、长强。
[操作] 每次选用1~2穴,在无菌操作下,局麻后埋入医用羊肠线,隔20天治疗一次。
头针
[取穴] 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按头针操作法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间歇行针或加用电针。
-
平淡之
回复1.辨证要点
(1)辨证候特征:癫病的中心证候特征为神情郁闷,沉默痴呆,自笑自语,语无伦次,秽洁不知,不知羞耻,积年累月不愈。
(2)辨病位:癫病是脑神与脏神功能严重失调的一类疾病,病位多涉及心、肝、脾、肾。病位在心者,自言自语自笑,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夜寐多梦,如人将捕之;病位在肝者,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时而抑郁,时而刚暴,甚则冲动毁物,外跑伤人,骂詈狂叫,不避亲疏,其势凶狠;病位在脾者,病程日久,面色白光白,自言自语,肢体倦怠,喜静恶动,生活懒散;病位在肾者,记忆大减,无高级意向要求,独居一处,喜静恶动,怕见生人,易惊胆怯,甚则秽洁不知,不知冷热,低声自语,时而自笑。
(3)辨别病性:癫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初期为邪实,中期为虚实夹杂,后期以虚为主。邪实即气滞,痰盛,血瘀;正虚即气、血、津液亏虚,脑神脏神功能下降。
2.分证论治初期多以邪实为主,应用理气开郁,化痰开窍之法;中期以虚实夹杂居多,治疗则当扶正祛邪;后期多正虚,应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法。
(1)痰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呆痴,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胸闷叹息,忧虑多疑,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方药:顺气豁痰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9g,胆南星10g,茯苓15g,川贝母10g,竹沥10g,枳实10g,木香10g,香附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远志10g。
(2)气虚痰结
主证:癫病日久,神情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目瞪若愚,傻笑自语,思维混乱,甚则妄见、妄闻、自责自罪,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脉浮数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合四君子汤。药用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清半夏10g,陈皮9g,胆南星10g,枳实10,竹茹10g,石菖蒲10g,郁金10,炙甘草6g。
(3)心脾两虚
主证:癫病迁延日久,面色苍自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妄想妄见妄闻,夜寐多梦,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养心汤化裁。药用人参,炙黄芪18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15g,炙远志10g,柏子仁10g,酸枣仁15g,五味子10g,肉桂6g,甘草6g。
3.针灸疗法合作者辨证取穴肝俞、脾俞、神门、人中、百会、内关、间使、足三里、涌泉、翳风等,可分组选用。一般实证泻法,虚实夹杂宜平补平泻,虚证补法,且可加灸。
4.精神疗法与患者交谈,尽可能寻找发病根源,从而避免不利的环境刺激,理解、关心、劝导、鼓励患者,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与康复】有劳有逸,做好心理调护,保持心情舒畅,保障正常的睡眠时间,避免不良刺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对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有癫病家族史者更应警惕。
康复阶段的核心问题是防止癫狂病复发,不歧视患者,避免矛盾性刺激,注意观察睡眠状况,情绪变化,大便是否通畅,有无突然“走神”,若有复发的预兆应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