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风湿热与风湿寒有什么不同

时间: 阅读:2965

风湿热与风湿寒有什么不同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19 00:30:01

风湿热和风湿寒她通常是由于环境影响的当初也认为这些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缓解了,可以口服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使身体得到帮助,如果得不到帮助,对身体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建议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和改善时间得到帮助,如果得不到改善,对身体来说也是非常不健康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19 03:03:34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9 03:03:34

    风湿和类风湿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风湿和类风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风湿是风寒湿性关节炎,是有关节长期遭受寒凉侵袭所致。而类风湿是症状跟风湿性关节炎非常相似,但是病因却完全不同,类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关节受累,而且心脏、骨组织等也会受到严重侵害。

    风湿和类风湿有哪些不同?

    1、发病原因不同

    风湿指的是风湿性关节炎,多数是寒冷地区或者长期从事冷库工作的人群容易患有的疾病。不会伤及到心脏,也不会破坏患者骨组织,只是侵袭患者的关节。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风湿病属于湿寒痹症。

    类风湿只是症状跟风湿性关节炎很相似,也会侵害患者的关节,使关节的活动受限,肿大,甚至是变形。类风湿还会侵害患者的心脏等,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症状不同、发病原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初期关节不会肿大,后期关节也不会变形。类风湿初期手指关节、脚趾关节呈现对称性的肿胀,后期关节还会变形。

    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和肌肉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发病原因可能与A足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是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因。多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部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心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确。常发生于手关节、腕关节、足部等小关节,反复发作,极容易致残。常常伴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解决、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位居第二,仅次于脑血管疾病。而在关节疾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女性患者机体残疾的首位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多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硬,活动不便,时轻时重,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常遗留关节强直或者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跟女性的雌孕激素水平的失衡有关联。

    风湿性关节炎预防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注意防风、防寒、防潮,尤其是生活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的朋友们,一定要根据气候的剧烈变化,注意保暖。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温度适宜。平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类风湿性关节炎预防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暂时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跟分泌、代谢、营养、职业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预防只能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入手。

    饮食清淡:日常生活中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还能让人轻松愉悦,每天或者每周三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坚持40分钟以上,对身体健康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19 03:03:34

    问题一:冷风湿和热风湿的区别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风湿病常见疾病就医指南,查看本站相应页面:小儿类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风湿病其常见的症状有:1.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2.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4.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6.系?损害: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7.常有自身?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风湿病能否根治: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国际上把风湿性疾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1927?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国际抗风湿联盟。在我国内科学中,风湿病学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1985年成立了中华风湿?学会,在此前后国内几十家大医院先后成立了风湿免疫科。经过几代风湿病大夫的努力,我国的风湿病诊治水平,已正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然而,风湿病的知识在我们国家尚未得到广泛普及,误诊误治仍然非常普遍,所谓的“祖传秘方”、江湖游医、假药乘虚而入,不恰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使相当比例的风湿病患者深受其害,而风湿病的诊治一定要到建有风湿科或风湿免疫科的大医院才有可能保证。各种风湿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往往有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具有繁复的症状,常因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成为疑难杂症。风湿病的病程有些慢?、迁延不愈,有些爆发起病,诊断和治疗是相当烦琐和复杂的,如果不正规使用药物,常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患者的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而且需要进行各种抗体等检查,确诊......>>

    问题二:风湿热是什么风湿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热伴有多种器官受累,主要侵犯心脏、关节,其次也可使皮肤、脑组织受损害.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如预防和治疗不彻底,由于心脏反复受到损害,可形成风湿性心脏病.本病发生前常先有急性咽喉炎,如能蜚行适当抗菌治疗可防止风湿热的发生。
    风湿热多发生在寒冷地区及寒冷季节(如冬季、春季),但在全国各地均可发生.目前认矗环境拥挤、卫生条件不良是本病发生重要因素.风湿热最常见于6~15岁的儿童,小于5岁者少见,2岁以下极为罕见。在40~49岁和50~59岁的年龄组有少数人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
    风湿热的发生现在主要认为是链球菌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以后引起的免疫变态反应,发生可分为三期:一期是链球菌感染,二期为无症状之潜伏期,通常持续10-14天,三期临床表现为活动性风湿热期.
    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极为多变,多关节发炎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最常犯关节是膝、蜾,肘和腕关节.受累关节红肿、压痛往往有从一个关节游走至另一关节的特征.重者可卧床不起,不愿让受累关节活动.如不给治疗,一处关节表现亦仅持续1~5天,所有关节症状一般在2~4周内消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风湿热不引起永久性的关节畸形。

    问题三:什么是风湿热 通常有哪些表现风湿热好发于气候寒冷和潮湿地区,多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寒冷季节发病串较高。通常的症状有: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关节炎和心脏炎等等。

    问题四:什么是热风湿吗? 20分 风湿热是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性全身性疾病厂其特征为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主要累及心脏租关节,其次为皮肤、浆膜、血管及脑组织。临床主要表现有关节炎、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以及发热等。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可留下心瓣膜病变。
    链球菌引起风湿热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研究证实,风湿热患者与单纯链球菌性咽炎相比,存在升高的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患者受损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提示风湿热的组织损伤与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有关。

    问题五:风湿病是什么风湿病(rheumati *** )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本病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即胶原病的一种。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常反复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造成轻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质性病变。
    风湿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热带地区少见。在我国,以东北和华北发病较多,是一种常见病。
    [返回]
    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生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冬、春季气候寒冷而潮湿,易发生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从而导致风湿病。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但能预防和治疗咽峡炎、扁桃体炎,而且明显地减少风湿病的发生和复发。
    近来研究证明:A组溶血性链球菌胞壁的成分中,M-蛋白和C-多糖具有特异的抗原性。此外,A组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一些酶,亦具有抗原性,并能破坏相应的底物,如链球菌溶血素O(能分解血红蛋白)、链激酶能激活血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分解纤维蛋白)、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链道酶(能分解DNA)及链球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此外,还能产生链球菌溶血素S(SLS,为脂蛋白,抗原性微弱)。在链球菌感染时,初次接触抗原后约7~10天,即有抗体形成。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时,在咽峡炎初次发作后10~15天,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至今,临床上仍以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诊断指标(滴度1:500单位以上为阳性)。
    发病机制有以下学说:
    ①链球菌感染学说:认为本病是链球菌直接感染所致,但从病灶中均未能检测或分离出链球菌。
    ②链球菌毒素学说:认为病变是由链球菌毒素(如SLS、SLO、链球菌蛋白酶、C-多糖等)所引起。
    ③变态反应学说:认为病变是由于机体对链球菌抗原产生超敏反应(主要为Ⅲ型变态反应常伴有血内补体减少,两者均不见于风湿热。而且,几乎不能解释Aschoff小体的发生。
    ④自身免疫学说:目前支持者最多。大多数风湿热患者可证明有对心内膜(或心肌原纤维)、平滑肌(如血管壁)、心内膜等起反应的自身抗体。再者,已证明链球菌与组织成分之间存在交叉反应,即M-蛋白与心肌抗原之间(将M-蛋白注射于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与心肌内膜起反应)链球菌多糖与心肌糖蛋白之间,以及链球菌透明质酸与软骨的蛋白多糖复合物之间的交叉反应。在活动性风湿性全心炎患者,免疫荧光检查证明,心肌内有弥漫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心瓣膜(主要在闭锁缘)有IgG沉积,然而是否有自身抗体性质尚无定论。总之,体液因素(Ⅲ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细胞介导免疫及毒素作用都可能参与发病环节。

    问题六:风湿热患者不能吃什么?能吃什么?请详细回答!!!风湿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南方湿热较重,如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宜饮酒,因为酒性原本湿热,热重伤肝,湿重伤脾,如再浸入附子、川乌、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2、糖类及也要少食,因为此类食物久食多食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痰湿的滋生,从而加重病情。
    3、处于急性期有关节肿胀的患者,食盐用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水钠潴留,停滞于关节,更会加重关节的肿胀程度。
    所以说,只有选择对了食物,我们才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因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饮食的作用,也不要随便吃一些食物,对于风湿热患者来说,医生在饮食上也会给他们很多的建议,所以也要多听医生的建议。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9 02:02:24

    1、肾阳虚,中医名词。其症状可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气短而喘,阳痿,面色苍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迟而弱等。
    2、中医只有风湿,没分冷风湿与热风湿的。
    有一种叫风湿热的,中医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归为风湿热(异病同治),西医(现代医学)认为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疾患。

    3、类风湿性关节炎,西医名词。特征是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的晨僵和红肿热痛甚至关节畸形,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4、类风湿因子,西医名词。但它不是病名,而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上疾病没有可比因素。
    你把中西医疾病名称混在一起了。

痰湿绿豆减肥吗

感冒痰湿可以喝绿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