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二周岁宝宝阴虚怎么推拿

时间: 阅读:6683

二周岁宝宝阴虚怎么推拿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7-18 21:40:00

两岁宝宝出现阴虚,在推拿的时候可以推拿穴位,再选择穴位的时候,可以选择三里穴或者是肾俞穴等,在推拿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进行推拿,而且在推拿的时候应该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9 00:00:41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特点。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操作:

    1、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如图1)。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如图2)。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如图3)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1、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2、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3、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4、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

    1、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如图4)。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如图5)。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如图6)。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治外感四法

    操作:

    1、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如图7)。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如图8)。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如图9)。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如图10)。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19 00:00:41

    孩子生病家人们焦急,使出三十六计终于让孩子病愈了,本以为战斗就此结束,带着孩子又开始了日常,没成想才过了一两天孩子又生病了!孩子生病的症状没了,算不算完全好了呢?生病过后要怎么护理,才能让孩子尽快恢复体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小儿推拿修复免疫力的手法

    孩子生病打针吃药后,也可以用小儿推拿修复孩子免疫力!这里就将一些能够有效恢复孩子免疫力的手法分享给大家:

    1、清补脾,300次

    操作:将被操作的左手拇指伸直,在其拇指外缘侧的指根和指尖指尖来回推。

    功效:温性,去湿热,调节脾的运化功能。

    适用范围:湿气重,脾胃不和

    2、揉板门,300次

    操作:从虎口到掌根横纹划一直线,取中点,以拇指尖点住筋头状物,顺时针旋揉。

    功效:止呕、降逆,调节气机。

    适用范围:消化不良、厌食、腹痛、上吐下泻等。

    3、揉二马,300次

    操作:在掌背小拇指和无名指两掌骨中间,顺时针旋揉。

    功效:去虚火,滋阴补肾,引火归元,利水通淋。

    适用范围:先天不足、咳喘肺炎、潮热烦躁,小便不利,虚火等。

    4、工字搓背,100次

    操作:用掌根或者手掌的大小鱼际在宝宝的脊背做“工”字型快速往返摩擦,先竖擦脊柱,再横擦肺俞线(第三、四胸椎间)和肾俞线(第二腰椎棘突下),来回擦100次,以热透为准。

    功效:驱寒,温补,强壮身体。

    适用范围: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或者体质偏寒凉。

    上面的手法可以每天给孩子做一次,做完后记得给孩子喝一杯温水。在坚持小儿推拿的同时,饮食上也要注意,孩子刚病愈的3-5天内还是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着急补充营养,等孩子脾胃功能恢复之后再添加营养更容易吸收。

    生病后如何调理饮食

    小孩生病后体质差,大人除了要照顾小孩按时吃药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发热儿童,往往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好,这时呢,最好给孩子吃流食食物,比如米汤、奶粉、藕粉等等

    2、一旦病情好转则可以有全流食转成半流质食物,如烂面条、蒸鸡蛋糕,少吃面包饼干高糖高盐高油高热量的食物。

    3、如若孩子恢复的差不多了,也要注意保养孩子的脾胃,此时消化能力还没恢复正常,还应该吃易消化的有营养的软饭等等。

    4、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上不必刻意限制,但还是避免多吃油腻的食物,俗语说“萝卜青菜保平安”,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多吃清淡的食物,适当补充牛奶、鸡蛋、肉类食物。

    5、孩子在生病期间要多喝白开水,温温的,不要一次喂太多,每隔一段时间喂一次,生病孩子体质虚,加上病痛折磨,不想吃饭喝水,可以在水中加点葡萄糖,口感会好些。

    6、据所周知,足够的睡眠是战胜疾病的首要条件,可以放点轻音乐或者陪孩子讲睡前故事,最好不要逗孩子玩闹,消耗过多体力,病情加重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19 00:00:41

    拿处方

    配方: 补脾经、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做法: 详见下文内容。

    叮嘱:  

    1、可以在孩子身体没有疾病症状时给他做。 

    2、以上四个动作并不一定每次都要做全,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况来选取,比如孩子是仰卧的,家长就可以给他补脾经、摩腹、揉足三里,或者孩子比较不耐烦,家长就选择其中一两种给他揉一揉。 

    3、作为保健,也不建议家长天天都做,一周给孩子做上两三回就可以了。 

    4、家长在给孩子推拿前,一定要先搓搓手掌,让自己的手心微微发热,千万不能用冰凉的手去按揉孩子的穴位。 

    5、按摩腹部的动作一定要在吃饭前,或吃饭一小时后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

    1、补脾经

    定位:脾经在拇指桡侧的赤白肉际处。

    手法:循拇指桡侧边缘,沿指尖向关节处旋推为“补”。在治疗具体疾病的推拿手法中,泄法,力度要重一些,速度要快一些;补法,力度要轻一些,速度适中。力度越轻越好,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疼、会难受,不让推。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试做一下,有轻抚感即可。

    时间:因为是日常保健,一般是三五分钟,具体还要看孩子的年龄。几个月大的孩子,做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两三岁的孩子做5分钟,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做10分钟。

    其实还有一个补脾经的方法,就是按住孩子大拇指的指肚,顺时针揉,这个与上面的方法是同等效果的,力度也是要轻。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2、摩腹

    定位:腹穴在整个腹部。

    手法:以腹部为圆心,先逆时针按摩,再顺时针按摩,顺时针为泄、逆时针为补,力度也是轻抚即可。

    次数:逆时针按摩圈数与顺时针按摩圈数一定要相同。比如,逆时针按摩49 圈,那么顺时针再转回来49圈。圈数并没有特定意义,36圈、81圈、108圈都行,重要的是逆时针、顺时针按摩的圈数一定要相同。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3、捏脊

    定位:脊柱穴在背部正中。 

    手法:从长强捏到大椎,以把皮肉捏起来一小条为宜。一般孩子两个月以后,可以趴着、可以抬头了,就可以给他捏脊,通常都是从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开始捏脊。

    次数:作为保健的话,做五六次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捏脊,捏完五次了,他会说:“妈妈再给我捏一会儿。”所以一般不限制次数,以孩子舒适为宜。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振奋阳气。

    叮嘱: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火旺,要是睡前给他捏脊的话,他会兴奋得不睡觉。如果孩子晚上捏脊后睡不着觉的话,下次我们就从大椎捏到长强,也就是从上往下捏。

    因为捏脊是可以振奋阳气的,心肝火旺的孩子本来就比较兴奋,难入睡,你要给他注一下阳气,他就更不睡了。反过来捏脊,相当于安抚他一下,让他的阳气收回来,反倒是对他的火旺做一个调整。 

    每一个孩子都是复杂的个体,虽然相对成人来讲比较简单,但也有可能在脾虚的同时,有肝火旺、心火旺等情况。所以还是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调理之前,先去找一个中医大夫看一下,综合判断一下这个孩子的体质,到底有哪些方面需要去调理,该怎么样去调理,然后自己再在家里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不要听说这个好、那个好,就都给自己的孩子也试一试。

    4、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按揉足三里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点,腿上的

    穴位,尤其是孩子下肢的穴位灵敏程度要差一点。轻重以孩子不疼,但是能感觉到在点按为准。

    时间:三五分钟即可。

    脾胃虚弱饮食调理

    1、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2、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 

    粳米性平,有补脾益气之功。脾胃虚弱可以多吃点黄颜色的东西,比如玉米、土豆、鲫鱼汤、薏米等,它们都是调脾胃非常好的选择。

    其实何为虚弱,就是功能不强,知道原因就简单了,还是从容易消化着手,每餐以豆浆牛奶,及没馅的馒头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荞麦、燕麦、红枣等一类补脾胃的东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东西尽量不吃,还有荤的也要吃些易消化的鱼类,其它肉类少吃为好。

    调理脾胃虚弱可以按摩上面介绍的这些穴位,也可以选择脐灸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23:23:31

    补肺经

    位置: 在无名指掌面末节。

    操作: 从无名指指端推到指根为补肺经。推200次。

    清心经

    位置: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推200次。

    补肾经

    位置: 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 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推200次。

    揉肾顶

    位置: 在小指末端处。

    操作: 以拇指在小指端按揉。约揉1分钟。

    揉肾纹

    位置: 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肾纹。揉2分钟。

    补脾经

    位置: 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 从指尖推向指根,称补脾经。推200次。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 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约推200次。

    揉涌泉

    位置: 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揉30次。

    捏脊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自下向上捏脊。捏5~10遍。

    清天河水

    位置: 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 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至肘,称清天河水。推100次。

    清肝经

    位置: 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 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约推200次。

    按揉百会

    位置: 位于头正中线与两耳间连线交点的凹陷处。

    操作: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穴,揉10次。

    按揉神门穴

    位置: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20次。

    相关文章

    [小儿喉炎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病毒性肝炎推拿方法]

    [小儿类风溼性关节炎推拿方法]

宝宝肺里痰湿如何调理

1岁宝宝阴虚体质要怎么办